登陆注册
9941500000003

第3章 鼓励式教胄,造就天才的完美方法(2)

所以,当父母和他人说起孩子的时候,无论孩子是否在你的面前,都不要忘了为自己孩子身上的哪怕是一点点的优点和成绩而喝彩。正如美国总统林肯的母亲那样,这位母亲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她懂得何时为自己的儿子而自豪。据记载,这位伟大的母亲和一位传记作家有这样一段对话。作家问:“您有一位伟大的儿子,您一定引以为傲。”“是的,但我更自豪的是我另外一个儿子,”这位母亲朴实地回答着,并指了指从农场里走出来的一个憨实的男人,“他的朴实和能干胜过他的哥哥(林肯)”。

因此,父母不要拿孩子的缺点和他人的优点来比较,而应该发现孩子的优点,哪怕是一点点的成绩,也要为孩子而自豪。这样会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有利于孩子的优势和潜能的发挥。

对孩子来说,父母的自豪意味着对他们的肯定,意味着为他们喝彩;孩子会因此而变得更加自信,增加了前进的动力;孩子的生活也将从此而精彩,将会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支招二:发现孩子的潜力和优势。

法国教育家爱尔维修说:“即使很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美国人类潜能开发专家葛兰·道门教授认为:每一个正常的婴儿在其出生的时候都具有莎士比亚、莫扎特、爱迪生、爱因斯坦等人那样天才的潜能,关键是后天能否把这种潜能开发出来。他坚信“聪明和愚笨同是环境的产物”。而美国的心理学家塞德兹博士也认为,只要教育得当,人人都可以成为天才。

这就是说,每个孩子都有“天才”的潜能,关键是能否及时开发。孩子的成长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只有不断地鼓励和让孩子学会自我激励,才是挖掘孩子潜力最有效的方法。当孩子取得一定的成绩时,父母如果能够及时给予鼓励和赞美的掌声,那么孩子的信心会更充足,情绪也会更加高涨,孩子也会向成功迈进一大步。

支招三:不妨换一个角度看孩子。

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曾写下这样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是一个富于哲理性的诗句,意思是说: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对待孩子也是如此。俗话说:“庄稼看着人家的好,孩子看着自己的好。”在父母的眼中,自家的孩子都是稀世珍宝。也正因为如此,父母总是以审视的眼光来挑剔孩子,看到的总是孩子不如别人的地方,而往往忽视了孩子的优点、比别人强的地方。

在这里要说的是,作为父母,你不妨换个角度来看待孩子,也许能够发现孩子的另一面,一个你从来没有发现的一面。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作为成人尚且不能保证自己是十全十美的,更何况是一个成长中的孩子呢?

3.有效的鼓励能造就天才

我国著名童话作家郑渊洁说:“父母生育的孩子只有两种。一种是天才,另一种是普通人。父母对孩子实施教育,实质是转基因教育。要么将天才转变为普通人,要么将普通人转变为天才。”那么,如何将孩子培养为天才,就成为很多父母所关心的问题。

案例回顾——

爱因斯坦是一位闻名世界的大科学家,被人们称为20世纪的哥白尼、20世纪的牛顿。他在物理学的许多领域中取得了重大的贡献,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然而,人们对于小时候的爱因斯坦却并不了解。

杨大伟译的前东德F·赫尔内克著《爱因斯坦传》中说:“爱因斯坦像牛顿一样,并不早慧。他在整个学习期间绝无‘神童’的表现,甚至在教师眼里显得平庸迟钝……”那么,像这样一个并不“早慧”,甚至在教师眼里有些“平庸迟钝”的孩子,为什么能够如此成功呢?很多人认为,这与爱因斯坦的勤奋是分不开的。但却没有人知道,其实爱因斯坦的成功与小时候父母的鼓励有着很大的关系。

爱因斯坦小时候并不是一个天资聪颖的孩子,一般孩子一岁多就会说话了,而爱因斯坦满四岁的时候还不会说话,被人们怀疑为“低能儿”。爱因斯坦的父母虽然很担忧,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放弃对孩子的教育。

父亲为了开发儿子的智力,买了很多的积木,教他搭房子。小爱因斯坦每搭一层,父亲便表扬和鼓励一次,在这种激励下,爱因斯坦一直搭建了十四层。

母亲则每天都为他弹奏钢琴。一天,这位伟大的母亲又在为儿子弹奏着,她发现小爱因斯坦歪着脑袋,全神贯注地倾听着美妙的音乐,大大的眼睛里闪烁着快乐的光芒。于是这位母亲坚信自己的儿子不是哑巴,也不愚笨。后来在母亲的教导和鼓励下,爱因斯坦学会了拉小提琴。

爱因斯坦上学后仍然十分平庸,学校的老师曾经向他父亲断言:“你的儿子将一事无成。”学校老师和同学的讽刺及嘲笑,让爱因斯坦十分失望,他不愿去学校,甚至害怕在路上见到老师和同学。但父亲却鼓励他说:“我并不觉得你很笨,别人会做的,虽然你做得很一般,但这并不代表你比别人差,但是,你会做的事情,别人却未必也会做。你之所以没有他们表现得好,是因为你的思维和别人不太一样,我相信你一定会在某一方面比任何人做得都要好。”

正是在父母的鼓励和支持下,爱因斯坦终于成为一代科学巨匠。

专家解析——

爱因斯坦的成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试想,如果爱因斯坦的父母否定了自己的孩子,也许就不会有这个伟大的科学家了。从爱因斯坦的故事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父母对孩子正确的、有效的鼓励,坚定的信心,以及无私的帮助,是孩子成功的重要保证。

英国牛津大学天才儿童研究中心讲师贝纳德特·泰南曾经说过:“每个孩子都有特殊的才能。给他们一个机会,他们真的能够超越他人。”这位讲师的见解正如爱因斯坦的父亲所说的那样:“我并不觉得你很笨,别人会做的,虽然你做得很一般,但这并不代表你比别人差,但是,你会做的事情,别人却未必也会做……”

和鼓励相对的教育孩子的方式是打击。就像塞德兹博士所说的:“有效的鼓励能够造就天才,不断的打击只能制造俗物。”

齐天是一个很有才华、性格开朗的孩子,也许是遗传了父亲优秀的基因,齐天从2岁开始就能背诵很多古诗词,3岁就学会了写字和阅读。而齐天的父亲齐文是某名牌大学的教授,他性格内向、行事孤僻,不喜欢与他人打交道,更不喜欢在别人面前表现。他从来都是要求自己低调,当然,对孩子要求也是如此。

当齐天每每为读懂一本自己认为很难的童话书而高谈阔论的时候,齐教授总是粗暴地打断孩子的说话,并责骂孩子不知天高地厚,是一个自欺欺人的井底之蛙。于是,小齐天那种对知识探索的激情顿时陷入了冰窟之中,一直以来他从父母那儿得到的从来都没有赞美和鼓励,却只有训斥和打击。后来,孩子脆弱的心灵出现了转变,从自信变成了自卑,这个聪明的孩子总认为自己是一个很无知、很失败的孩子。天长日久,小齐天再也不愿意读书写字了,再也不愿意和他人交流了,即使是自己的父母。很多年以后,这个聪明的孩子最终一事无成,成了一个庸人。

专家支招——

由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阳光水分一样,那些得到鼓励的孩子就会健壮地成长,而那些得不到鼓励的孩子就如同久旱的秧苗,最终因为饥渴而干黄枯死。那么,应该如何有效地鼓励孩子呢?下面请看专家为您支招。

支招一:鼓励孩子,就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亮点。

也许你的孩子也像爱因斯坦一样成绩平平,甚至更差,在老师和同学的眼里就是一个“低能儿”,但是作为父母,一定不要否定你的孩子。你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和亮点,比如你的孩子不会背英语单词,但却能够很快地做出数理化题;你的孩子不会打乒乓球,但却能准确地投篮、扣球……因此,发现孩子的亮点,帮助孩子,你的孩子也许就会成为某一领域的天才。如果你的孩子喜欢听音乐,说不定长大后会像莫扎特那样成为一个音乐家;如果他喜欢画域,说不定长大后会像凡高那样成为一个画家;如果他喜欢小动物,说不定长大后会像达尔文那样成为一个伟大的生物学家;如果他爱搞些小发明,说不定长大后会像爱迪生那样成为一个伟大的发明家。每一个父母都要培养孩子的优势。最重要的一点是,为人父母者,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放弃对孩子的希望和信心,尤其是在他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

支招二:鼓励孩子,就要对孩子充满信心。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有些父母因为孩子不够聪明,或者表现不好而感到失望,甚至还把这种情绪“传染”给孩子,使孩子对自己也变得没有信心。甚至还有的父母经常忽视孩子自身的特点和心理感受,当孩子失败的时候,不管什么原因就随意打骂孩子,这样不但会导致孩子失去信心,更伤害了孩子的自尊。

这样的行为和做法但不能让孩子取得进步,反而会激化孩子的逆反心理,增加孩子的消极情绪。久而久之,孩子或者因叛逆而走上歧途,或者因受打骂而变得思维僵化、反应迟钝,导致孩子最终一事无成。

支招三:鼓励孩子,就要学会宽容孩子。

心理学家赛德兹曾经说过:“在我看来,鼓励孩子的真正意义在于父母对孩子的宽容,而这种宽容的直接表现就是多给孩子一次机会。在我们周围不是有很多人在抱怨自己没有机会获取成功吗?既然成年人需要机会,那么孩子也一定需要。”

要鼓励孩子,就要学会宽容孩子,多给孩子一次机会。赛德兹就这一问题曾提及了他的儿子学单车的事情。

7岁的小威廉在学单车的时候摔倒了很多次,但仍然无法使车子的那两个轮子转动起来。妈妈看了以后很心疼,也很遗憾,觉得小威廉可能没有这方面的天赋,因此劝他不要学了。可是,赛德兹却拍了拍儿子的肩膀给予鼓励,说:“孩子,爸爸相信你,你一直是最棒的孩子,你一定能学会的。”果然,没有多久,小威廉就学会了骑单车。

4.运用“补强法则"鼓励孩子

有人认为,一旦孩子的能力被认可,尤其是被自己所敬仰的人(父母或老师)赞美之后,就会产生更多的发挥自我能力的想法,那么,孩子进而取得的成绩会更大。从理论上讲,孩子的这一心理想法正符合了“补强法则”。

同类推荐
  • 陪孩子轻松走过高三

    陪孩子轻松走过高三

    本书作者不仅是一位高三教师,同时也是一位备考家长。本书记录了作者本人在高三教学和自己作为备考家长的经历。她所陪考的孩子,在她的陪考下,在高三一年中综合成绩一路上升,并如愿考取一所“211”重点大学。
  • 让孩子像野花一样生长:在自由与纪律之间

    让孩子像野花一样生长:在自由与纪律之间

    在这个独生子女的时代,我们往往过多地干预孩子的成长,将他们捧在手心,当做盆栽来浇灌养育,为他们浇水施肥、修枝剪叶、遮风挡雨,甚至早早地为他们规划好了未来。殊不知,教育者的每一次强势干预都是对孩子内在成长动力的一种破坏,盆栽的花草永远不可能像野花那样富有生命力!《让孩子像野花一样生长(在自由与纪律之间)》作者林格是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儿童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对中国教育内涵发展与突破之路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究。
  • 孩子粗心大意,妈妈怎么办?培养孩子细心能力的66个细节

    孩子粗心大意,妈妈怎么办?培养孩子细心能力的66个细节

    粗心大意的危害我们都很清楚,那么,面对粗心大意的孩子,我们又该怎么办呢?本书从孩子粗心大意的表现与危害、妈妈对孩子粗心大意的误解、孩子粗心大意的原因分析、应对孩子粗心大意的能力培养、解决孩子粗心问题的小策略、教孩子学会有计划地做事、全面培养孩子细心的好品质、应对主要学科粗心大意的情形这8个方面,全面阐述了孩子粗心大意方方面面的问题,并总结出了一系列应对方法,从而帮助妈妈改变孩子粗心大意的毛病。
  • 母婴护理与保健

    母婴护理与保健

    本书吸收了近年来心理学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科研成果,以让孩子学会学习、开发儿童的智商和情商为主线,详细地介绍了家庭教育的方法和家庭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等。
  • 给孩子留钱不如教孩子本事

    给孩子留钱不如教孩子本事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就是早期教育的倡导者,他主张从日常生活的训练着手,顺应孩子在不同时期的特定喜好,让他们在活动中形成良好的品格习惯,自发地学习各项技能,以达到建构一个人完美人格的目的。每个家长都可以是“专家”,每个孩子都能成才。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所以,聪明的父母,会和孩子一起去找寻成长的真理,一起去创造生活的快乐和完美。给孩子架起成功的桥梁,这本书也许能给你一些启迪。
热门推荐
  • 最后一次问你

    最后一次问你

    青春岁月,那些消失不见的爱情、友情。或许经历过才会明白真正的感情与现实。当安乐再次回想起那时候也是淡然笑之,只有那样才会成长吧!!!
  • 穿越王爷大大别追我

    穿越王爷大大别追我

    当傻萌傻萌的小女人遇到超级腹黑的王爷,她会怎样逃呢?“我的王妃,你逃不掉了哈哈哈哈!”“死变态,快走开别追偶!”
  • 我是一只刺猬

    我是一只刺猬

    其实人生总是存在各种的成长和挫折,历练与挑战,在一次次的阵痛之后我们总会长大,曾经的自己是一只刺猬,最终三年的工作时间让自己变成了一个穿山甲,看着自己变成曾经最不屑的样子,变得不像是自己,但是,总有一个声音在脑海里回荡,“这不该是你!”这就是我的创作初衷,总有一天我们能够明白曾经的自己不过只是被缩小而已,并没有真的消失!
  • 暗杀的人居然是我

    暗杀的人居然是我

    由于自己出车祸失忆了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为什么我不会死亡。和青梅竹马的昕儿正在一间私立高中读二年级,后来无故被转去第五校区的学校读书。由于某个消息声称把我杀死就能获得两亿元的报酬。就这样围绕着一系列的被暗杀人生。。。。注意,是被暗杀。。。
  • 近在咫尺的爱恋

    近在咫尺的爱恋

    为什么你不来救我,任我在仇恨中沦陷;为什么你不爱我,仅仅因为我是个有钱人?为什么你爱的偏偏是她,而不是我?带刺的玫瑰娇艳却伤人,天真活泼的又傻得太天真。
  • 墨名

    墨名

    这只是一本我做梦梦到灵感,想写几笔的书,我尽量认真写,如果有人喜欢......那就喜欢吧......
  • 趣味奇案破袭(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趣味奇案破袭(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探案故事的模式由4部分构成:一是神秘的环境。二是严密的情节,包括介绍侦探、列出犯罪事实及犯罪线索、调查、宣布案件侦破、解释破案和结局。三是人物和人物间关系。主要有4类人物:①受害者;②罪犯;③侦探;④侦探的朋友,牵涉进罪案的好人。四是特定的故事背景。
  • 许我一世倾城恋

    许我一世倾城恋

    一场非常奇幻的穿越,一同她喜欢的人一起穿越到一个未知的王朝,命运,爱情,她该如何选择,这一切的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 断翼天使

    断翼天使

    她如天使般纯洁美丽,却透着淡定冷然的气息,在一次校庆歌唱比赛中她宛若北极星,释放出耀眼的星芒。在勾心斗角的演艺圈中,她坚定地迈向梦想的巅峰,同时不堪的身世也逐渐被揭开,本以冷却的心在爱情,友情中温暖,原来她还有所依恋,可是她不可以让他知道,因为他值得拥有更好的幸福......
  • 柯网之穿越命运

    柯网之穿越命运

    当命运之轮开始转动的时候,就是我们相遇的时候。女主不小白,不万能,不玛丽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