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931500000002

第2章 坎坷英雄路(1)

艰难的家世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是一个战火纷纷、民不聊生的乱世中国,但同时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中国。在这些英雄之中,有一位被尊称为“冯诗经”的英雄,他就是著名的北洋将领、直系军阀教头、代理大总统冯国璋。

成年后的冯国璋,虽然有着显赫的功绩以及令人仰慕的地位,但是年少时的他,却有着一个十分艰难的家世。正是这个原因,才使得我们的这位英雄,走过了一条十分坎坷不平的成长道路。

1859年1月7日,正是中国大地上****不堪的时候,直隶(也就是今天的河北省)河间县城北的西诗经村里,在一户贫寒人家降生了一个男孩。他就是冯国璋,字华符。据说,这个男孩降生时,哭声特别响亮。当时,在场有位能掐会算的老先生就说,这个孩子不简单,要么一世荣华,要么一世孤苦。果然,五十八年后,冯国璋在北京宣誓就任代理大总统。而在这之前,他也尝遍了各种人间苦难,让人不禁觉得他的生命似乎在冥冥中早已注定。

我们都知道,成名后的冯国璋被尊称为“冯诗经”。对于这个美誉,冯国璋本人也是十分喜欢。那么,他为什么会有这个十分文雅的别名呢?这还得从中国近代官场名人的一件趣事说起。

在中国近代官场上,对于那些功成名就的官员,人们一般喜欢用他们的籍贯或者出生地名称,来作为他们的称呼。之所以这样做,既是为了尊敬,也是为了表明地以人为贵,哪里出了名人,哪里就跟着名扬天下了。于是,李鸿章就被尊称为“李合肥”,张之洞被誉为“张南皮”,袁世凯则被称作“袁项城”。很明显,合肥、南皮和项城,便是这三位清末民初达官贵人的冢乡。

相应地,在冯国璋出名以后,他也被人尊称为“冯河间”,因为他的祖籍便是直隶省河间府。河间这个地方,其实自从战国时期起,就十分有名。

那时,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在河间“置都军城”,河间因此成了东西交通的要道。北宋年间,从河间通过的御道,也就是专供皇帝行驶的道路,由原来的东西向改成了南北向,因此河间的地理方位也发生了变化。尽管如此,河间依旧是连接南北的一个重要关口。

实际上,河间真正有名的并不是它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而是这里出了不少的名人,称得上是“江山代有才人出”。从春秋时期与管仲交好的鲍叔牙到汉代著名的“毛诗”传人毛苌,从唐代大诗人刘长卿到金元名医刘完素,都是河间名人之中的佼佼者。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到了冯国璋功成名就的时候,人们便依照习惯,尊称他为“冯河间”。河间人也因为又出了一个当世的英雄,而十分自豪!

不过,相对于“冯河间”这个尊称来说,冯国璋本人和那些真正与他关系近乎的朋友、同僚,却更喜欢“冯诗经”这个别名。大家知道,冯国璋虽然是河间人,但是他更具体的籍贯确实在河间的西诗经村。也因此,成名后的冯国璋才被人们尊称为“冯诗经”。但是,这不禁让人觉得十分奇怪:像前面说的李鸿章、张之洞和袁世凯等人,都是以自己家乡的州县名称作为别名,可是冯国璋为什么却更喜欢以一个村庄的名称作别名呢?

一般的解释是,冯国璋的家乡意识很浓,他更加喜爱自己的出生地西诗经村。但是实际上,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理由就是,冯国璋是以西诗经村为荣的。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冯国璋出生的西诗经村,可不是一个哪里都有的小村庄。这个村庄小是小,但是绝对的“名见经传”。我们都知道,《诗经》是我国春秋时期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属于传统经典四书五经中的经书。这部经书在注释和流传的过程之中,出现了一个著名的毛诗学派。

而冯国璋出生的西诗经村,就是汉代毛诗学派大师毛亨的侄子毛苌曾经著述和讲学的地方。

实际上,西诗经村和相邻的东诗经村最开始就叫西村和东村。之所以改成现在这个名字,就跟毛苌到这里来讲学有关。

在毛苌生活的年代,有一位十分爱好学问的地方侯王,他就是河间献王刘德。这个刘德,按照史书的评价,是一个“历节治身,爱古博雅”的人,这一点让毛苌非常敬慕。于是,他就来到河间,在刘德府上做了一个“诗博士”,也就是熟稔诗经的博士。

对于博古通今的毛苌,刘德自然也是十分器重。因此,他就在西村和东村附近给毛苌专门修建了一座“君子馆”,让他专心讲授《诗经》。当地的老百姓见来了一位经学大师,都把自己家的孩子送到“君子馆”来求学。久而久之,这里便形成了一个浓厚的学术文化氛围。为了纪念毛苌,当地的人们便把西村和东村改成了西诗经村和东诗经村。

既然自己的出生地有着如此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冯国璋自然也就引以为荣了。他喜欢“冯诗经”这个别名,也就相当的顺理成章。除此之外,冯国璋之所以更加喜欢“冯诗经”这个别名,还跟东、西诗经村是块风水宝地有关系。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当年毛苌来到这里之后,曾经和好友一起在附近游玩。突然,他看见了很大一片稀疏的树林,从远处看去似乎像生长在一个盆地里,而走近了看却又像生长在一个土丘之上。看到这个景象,颇懂风水的毛苌不禁赞叹这是一块“绝好之地”,还对好友说这里是古沙龙盘踞之所,有朝一日必有龙飞于天。于是,这块“风水宝地”便被当地人称作了“黄龙湾”。

让人觉得十分有趣的是,很多很多年后,冯国璋的远祖迁到了诗经村,而黄龙湾不知从何时起也成了冯家的祖坟所在地。一生相信风水迷信的冯国璋,自然也相信这个美丽的传说。他甚至在临死前,还专门叮嘱家人一定要把自己安葬在这块坟地里。在他看来,这必将给自己的后人带来好运和吉祥。

其实,还在冯国璋生前,就有人说冯国璋之所以能够位居人臣,乃至当上代理大总统,全都是靠着这块风水宝地的庇佑。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冯国璋在世时,才会对诗经村充满了一股浓浓的眷念之情,他更喜欢“冯诗经”

这个别名也就很自然了。

看到这里,有人会好奇,冯国璋的祖先是什么时候搬到西诗经村的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应该对冯家的家谱做一番考究了。按照百家姓的来源,冯国璋的冯姓其实是来源于周朝时的毕姓。这位远祖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十五个儿子,叫做“高”。后来,周武王姬发推翻商朝统治,建立了周朝,便把“高”分封在了“毕”这个地方,因此公子高也就成了“毕公高”。

那么,这个毕姓怎么演变成冯姓的呢?原来,毕公高有一个后代叫做毕万,他在西周时期的晋国当大夫。当时,晋国的统治者叫做晋献公,他是一个文治武功的君主。晋献公在位期间,晋国国力强盛,一连灭掉了周围的好多小诸侯国。而毕万也由于在这些兼并战争中功勋卓著,因此便被晋献公赐封在了魏。

毕万有一个后代,跟着父亲一起,被封为了“华侯”。这个华侯有一个孙子叫做“长卿”,他的采邑,也就是供养他的地方叫做冯城,位于今天河南荥阳市的西面。于是,从那时起这一支毕姓的人便改成了冯姓,而且发展得越来越大,到了后来全国很多地方都有了这个姓。

至于诗经村中的冯氏一族,也就是冯国璋的祖先,则大概是在明朝永乐年问从江苏、安徽等地迁过来的。这个说法,依据的是《冯氏壹支家谱》。

这本书是在冯国璋功成名就之后编写的,目的自然是为了显出冯氏一族的显赫地位。不过,由于年代过于久远,在宣统元年也就是1909年编写这个家谱的时候,只能从迁入诗经村的第三代祖先冯禄作为这一支的始祖了。

从这个家谱可以看得出来,冯禄到冯国璋之间将近四百五十年的历史之中,冯家是逐渐发展起来的。冯国璋的祖先之中,最有名的便是九世祖三兄弟。兄弟三人中的大哥名叫冯大任,担任过武德骑尉;二哥叫做冯清任,做过廪贡生。至于老三,也就是冯国璋的曾高祖名叫冯克任,则是一个太学生。

在这位曾高祖的严格家教下,冯国璋的曾祖冯敬修做过贡修生,祖父冯丕振也是太学生。可以说,冯国璋这一支算得上是典型的书香门第。

这样的一个家族,自然也就成了诗经村中的名门望族。实际上,冯家在诗经村不仅名望高,而且也是最富有的家族。据说,在冯国璋的祖父也就是冯丕振那一代,冯家就已经成了诗经村的首富。当时,冯家拥有一个规模很大的冯家大院。这个大院又分成东西南北西院,其中正西院住着冯从善一家,正东院住着冯志桥一家,正北院住着冯响平一家,而冯国璋的祖父冯丕振一家则住在正南院。

这四兄弟不仅住着“豪宅”,而且有着不少的田地。最富有的是冯从善和冯响平,各自有着六七百亩的田地;冯丕振稍微差些,有三百亩地。就连最差的冯志桥家里面,也有二百亩田地。这样的家财,别说是在小小的村子里,就算是在河间乃至河北,都算得上是大户人家。

如此大的一个家族,自然十分注重后代的教育和培养。不然的话,家族一旦后继无人,再大的家财也会被很快坐吃山空。冯家的祖先是通过读书获取的功名利禄,因此冯家的长辈在后代的求学上十分用心,都希望家族的书香能更加浓郁。

然而,很多事情都不是那么符合理想的。本来,冯丕振的儿子,也就是冯国璋的父亲冯春棠曾是一个锐意进取、一心想要通过勤奋攻读飞黄腾达的年轻人。但是,性格十分暴躁的他,却在一次岁试的考场上闯了祸:当时,一个调皮的考生故意污损了他的试卷,眼见自己的辛勤成果被人糟蹋,冯丕振气不打一处来,直接和这个考生在考场上打了起来,闹得整个考场都无法继续考试。主考一怒之下,干脆将冯丕振开除了功名。从此以后,冯丕振就再也振作不起来,整天游手好闲,甚至四处闯祸,成了让冯家人头疼的一个族人。不仅如此,冯丕振很快就发了疯,加上不善经营,于是冯丕振这一支很快就衰落了。到了冯国璋出生的时候,冯丕振一家的家境可以说是十分艰难的!

不过,幸运的是,冯丕振找了一个贤妻良母做妻子。也正是靠着这位贤妻良母的维持,冯丕振一家才挺过了难关,慢慢发展起来。她就是冯国璋的母亲孙钗。

孙钗是河间十里铺人,父亲名叫孙申如。孙申如家里也曾经十分富有,是远近闻名的大财主。只不过,孙钗嫁到冯家的时候,孙家也有些破落了。

尽管如此,孙家大小姐从小就有着良好的家教,是一个十分称职的贤内助。

她见丈夫对于科举灰心失意,曾经努力地规劝,想让他能振作起来。

不过,很快她就发现,自己这样做是徒劳的。面对整天只知道喝酒解愁、日渐消沉的丈夫,孙钗只好担负起了家庭的重担。这个时候,她从小学得的一手好针线活起了大作用。正是靠着辛勤的纺织和刺绣,加上勤俭节约,孙钗硬是没有让自己的孩子们因为经济原因而荒废学业。可以说,冯国璋后来的文武双全,跟这位伟大母亲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孙钗一共给冯丕振养育了四个儿子。其中,老大名叫冯佩璋,曾于1877年获得了“恩贡考充八旗官学教习”的功名。本来,他是可以继续上进的,但是家庭经济状况日渐败落,因此作为老大的他只好常年经营戏班赚钱。老二名叫冯蕴璋,1873年考取了拔贡,后来当上了侯选州判。老三名叫冯琥璋,曾是文痒生,后来在家乡开馆授业。老四就是冯国璋,小名四儿,成名后熟人都称他为“四哥”。

小时候的冯国璋,是一个人见人爱的聪明孩子。由于出生书香世家,因此他五岁便在父母的教导下,开始读书识字了。打下一定的基础之后,七岁的冯国璋进入了诗经村的一家私塾就学。在那里,他学习了《百家姓》、《千字文》和《幼学琼林》等启蒙读物。对于这些课程,年幼的冯国璋掌握起来一点都不吃力。于是,没过多久,私塾老师便允许他正式进入四书五经的学习。

我们都知道,在传统中国四书五经是科举考试的必学课程,学习起来具有相当大的难度。不过,天生聪慧的冯国璋却并没有被这些课程难倒。在私塾学习的五年时间里,他基本上能够将四书五经中的主要篇章背诵下来,而且还写得一手好毛笔字。看到自己的学生学有所成,私塾老师十分高兴。他很有远见地对冯国璋的父母说,这个孩子将来一定不简单,是走仕途的好料子。

听到老师对冯国璋做出如此高的评价,冯丕振和孙钗自然也很开心。他们意识到,应该要让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于是,经过商量之后,他们把冯国璋送到了其外公家所在地三十里铺的一家更大的书院——毛公书院就读。

实际上,冯丕振和孙钗之所以要这样做,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此时他们家的经济状况已经十分窘迫了,灾荒年的时候甚至都无法自给。就算是年景好的时候,冯国璋的学业也是靠着本村的亲戚朋友资助,更别说碰到天灾人祸了。但是,冯国璋是块读书的料子,又不能因此而耽误。无奈之下,夫妻两人才决定向冯国璋的外公求助,让外公孙申如帮助他完成学业、考取功名。

在前面我们曾说,冯国璋的外公孙申如本来是一个财主,但是冯家衰落的时候孙家也逐渐衰败下来。尽管如此,孙申如面对女儿女婿的请求,还是一口答应了。这一方面是因为亲情,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家里的境况要比女儿家略微好些。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孙申如十分喜爱聪慧的外孙冯国璋。在这位老人眼中,冯国璋的确大有前途。

同类推荐
  • 告诉你一个爱迪生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爱迪生的故事

    本书从爱迪生儿时的生活写起,一直追溯到他所创造出来的伟大发明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再现了爱迪生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发明大王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学习他那种对理想坚持不懈、对困难百折不挠的坚毅精神。
  • 富兰克林揭示科学奥秘的故事

    富兰克林揭示科学奥秘的故事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财富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忠信笃敬:何炳松传

    忠信笃敬:何炳松传

    本书详细真实地记载了现代历史学家何炳松的生平活动、思想发展、学术成就、社会交往,并注意叙述传主生活的社会环境、文化氛围、学术思潮、师承传习、历史影响等。
  • 常德传印象

    常德传印象

    本书收集了全国各地媒体近年来对青岛港老总常德传事迹和人格力量的报道,全书分别以纪事、对话、评论为题,集萃的几十篇文章中,分别透视了常德传的精神世界和青岛港的建设成就。
  • 百位世界杰出的企业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企业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每当历史的巨人跨越一步时,人类就总会在向前暸望的同时,情不自禁地回首流逝的年代,缅怀远去的先人,感悟曾经的岁月。当我们带着崇敬与激情去追思那一位位闪烁着智慧光芒、给人类带来希望和光明的世界杰出人物时,胸中便会油然升腾出一股发自心底的感动,一股追求奋起的冲动。
热门推荐
  • 丫头,你就是我的新娘

    丫头,你就是我的新娘

    丫头你有没出租,我想租你一万年,租金用我一生来偿还!在老板娘田沂咖啡厅里的一次偶然相遇,我对护士小美这丫头一见倾心,为了接近她,我跟踪了她,并在她隔壁租了房,没想到,刚搬到租屋的第二夜,小美就醉倒在我的床上……缘分天注定,抑或要争取?是缘是债是场梦,梦回梦醒都心痛,物欲横流的年头,我们还能尽弃世上一切去做快乐情人吗?
  • 爱有法度:王洋律师解析家庭纠纷20例

    爱有法度:王洋律师解析家庭纠纷20例

    本书精选了在中央电视台《法律讲堂》节目播出的,由王洋律师主讲的二十个案例。这二十个案例以家庭为主线,分成四个篇章:第一篇、《宝贝别哭》,讲述了,当夫妻关系出现裂痕,孩子的身心遭受重创,该如何救赎?第二篇、《当爱已不再》,讲述了,当海誓山盟灰飞烟灭,该如何面对已经死亡的婚姻?第三篇、《钱与情的博弈》,讲述了,当物欲战胜了情感与责任,该如何从金钱与情感的纠结中突围?第四篇、《越界的恶果》,讲述了,当旧爱被新欢所替代,该如何避免出轨的恶果?
  • 论小白勾搭大神的正确方法

    论小白勾搭大神的正确方法

    天了噜,我们的沈没人竟然被声色诱惑,进圈了!!趴趴君:大神大神,我就要追上你了哟└(^O^)┘男神:小笨蛋,你真慢。这是一个小白为了男神进圈,谁知男神竟守株待兔,最终被吃干抹净不留渣的甜蜜故事。ps:本人对网配圈也不甚了解,所有不对之处,望指出(鞠躬拜谢)
  • 暗夜利刃

    暗夜利刃

    他,曾是队里最年轻最有天赋的队员.却在一次任务负伤失去记忆.他,在祖国最需要他的时候重新出现.带领新队员维护了国家荣耀.在这个名利大于一切的世界里,他带领他的队员默默的付出一切为的不是名利,而是祖国的荣耀和人民的幸福生活.即使这样会付出我们所有人的生命,我们也不曾后悔.这是他在死前说的最后一句话.
  • 明时月

    明时月

    两宋和明朝,是我一直神往的朝代。不能亲身体验,那就虚构一个自己去体验吧。这次是明朝,书中的我小富及安,胸无大志,上马不能安国,下马不会执政,偏偏又生于明末乱世。靠自己的小聪明赚点钱,揽点权。巧妙的扇动蝴蝶的翅膀来改善自己的生存环境。我保证,这部作品将充满趣味,充满生活气息。
  • 隔纱追爱:冰山男神太傲娇

    隔纱追爱:冰山男神太傲娇

    古人云:“男追女隔层山,女追男隔层纱”可为什么裴安安遇到的这个情况完全不同!说好的纱呢?他次次的拒绝让她不知所措,当她准备放弃时身后突然传来一道冷冷而富有磁性的声音:“安安,你这收拾东西是要去哪儿啊?”“!!!”听到身后的声音时裴安安表示整个人都惊呆了,于是只能硬着头皮打着哈哈说道:“我老爹让我和我的未婚夫去住,所以……”裴安安说着突然感觉背后有人抱住了她,耳边还有某冰山的温热气息:“哦?是吗?这么早就想有独自了家了?我的未婚妻…”说完将已经石化了的裴安安转过来面向自己然后一个温热而不可抗拒的吻落了下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千面杀佛

    千面杀佛

    我叫王度,今年十七岁。我的记忆,是从七岁那年之后开启的,而在这之前,我一无所知。我唯一知道的是,我的身体内,有魔鬼……杀了我,或者皈依我!在我的世界里,没有其他的选择……
  • 三千世界乱红尘,boss请放手

    三千世界乱红尘,boss请放手

    三岁被从孤儿院带走,六岁回到亲生父母的家,十岁开始杀人,十五岁背叛组织,十七岁成为杀手女王……她讨厌只有杀戮的人生,可那又怎么样呢?她早已无路可退。她该死,被她杀的人无一不诅咒她。在大街上走,被不明飞行物砸中,本以为会结束这无聊的一生,没想到,会开始另一段人生。你欠原主的,我替她讨,双倍还之。攻略美男,却失了自己的心。BOSS大人,不要来打搅我了,如果爱上你是一种过错,那我会提前放手,你还缠着我干什么?许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
  • 噬君主

    噬君主

    因为齐夜拒绝了阴虚殿的招揽,导致五大天君一起出手,齐夜抱着同归于尽的想法,催动了自葬天深渊中得到的至宝。后来,齐夜重生在玄黄大陆,从此踏上一条传奇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