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72900000039

第39章 主持人品牌管理(1)

3.1主持人选拔机制的理性解读

我国主持人选拔方式央视最初的主持人选拔带有较多的偶然性,许多电视节目主持人是因为历史机遇而进入央视的,如沈力、赵忠祥等老一辈主持人。他们虽然没有专业的知识背景,他们通过努力和不断学习弥补了这一缺憾,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们的业务水平甚至长相成为一个时期选拔主持人的标准。

其后,央视主持人的来源逐渐多了起来。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专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直接分配到中央电视台的,这一部分人比较幸运,如海霞、康辉等;二是通过主持人大赛选拔的,如撒贝宁、沈冰等;三是从全国各地方台挖墙脚挖过来的,如刘建宏、白燕升等。

央视大规模地挑选主持人是通过大赛的方式进行的。1988年,中央电视台举办了第一届主持人大赛,推出了一批如鞠萍、程前、高丽萍、任志宏、晨光等受观众喜爱的专题节目主持人。这一时期,对主持人的选才、培养也大致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政治素质、敬业精神;二是职业特质,包括较强的口语和文字表达能力;三是仪态素质,主持人外貌条件好。同时,按照央视国家级电视台的标准,播音员、主持人的普通话等级测试必须达到一级甲等。

随后,各项选拔主持人的大赛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金话筒”奖、“挑战主持人”、“金鹰”奖、“闪亮新主播”、“魅力新搭档”等。“金话筒”奖是广播电视系统的最高专家奖,参赛选手为全国各电视台的主持人;“金鹰”奖是一个由观众投票产生的奖项。这两个奖对主持人的评价角度不同,一个来自官方,一个来自民间。“挑战主持人”则是央视一个细水长流型的固定节目,选出来的主持人也没有固定的用途,只是为一些有宏伟志向的年轻人提供了一次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另外也给需要引进主持人的媒介组织一个发现英才的平台。“闪亮新主播”是湖南卫视一档娱乐性的节目,与官方的各种大赛比起来,其休闲娱乐的色彩更浓厚一些。而“魅力新搭档”则是“开心词典”在副考官李佳明离开之后策划的一档选拔男主持人的节目,带有较浓厚的栏目自我推销和商业化色彩。

就中央电视台而言,在著名的主持人中,就有一大部分是通过大赛的形式进入央视的。仅以“荣事达杯”大赛为例,央视就从参赛者中挑选了二三十位优秀者补充到主持人队伍中。

主持人大赛简介

1988年中央电视台举办了第一届主持人大赛,推出了一批如鞠萍、程前、高丽萍、任志宏、晨光等受观众喜爱的专题节目主持人。其后每两年举办一次,迄今为止已经举办了五届,为媒介组织选拔了大量优秀的主持人。

“金话筒”奖简介

“金话筒”奖是由中国广播电视学会节目主持人委员会于1993年创立的,为表彰优秀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而专设。“金话筒”奖是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最高荣誉。1997年,该奖被纳入广播电视界最高级专家奖——“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奖”。“金话筒”奖的参评者为我国(暂不包括台、港、澳地区)各广播电台、电视台在编或聘用的具有三年以上主持经历的专职主持人。“金话筒”奖获得者经由有关领导、专家和资深节目主持人组成的评委会,通过初评、复评、终评的严格评选程序后产生。

“金话筒”奖每两年评选一次,迄今已举办了五届。前四届每届评选出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各10名,授予“十佳广播节目主持人”和“十佳电视节目主持人”称号,另有100位节目主持人分别荣获银奖和铜奖,授予“广播电视百优节目主持人”称号。从第五届评选起,改为每届评选广播、电视“金话筒”奖各10名,广播、电视“金话筒”提名奖各10名,另设“百优广播节目主持人”和“百优电视节目主持人”各100名。2000年,我国进入了广播电视播音职称系列的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达1万7千余人。此外,还有大量进入编辑、演员等专业职称系列的节目主持人。历届“金话筒”奖得主就是从我国数以万计的节目主持人中经过层层选拔而产生的。其中,中央电视台已获得“金话筒”奖的节目主持人有:赵忠祥、沈力、宋世雄、陈铎、鞠萍、倪萍、杨澜、水均益、白岩松、崔永元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已获得“金话筒”奖的节目主持人有:徐曼、张之、虹云、雅坤、傅成励等。他们代表了我国在各个时期的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最高水准。

每届“金话筒”奖都由中央电视台或省级电视台举办隆重、热烈的颁奖文艺晚会,由获奖主持人和演艺界明星同台献艺。自第五届起,“金话筒”奖开始冠名设杯,通过“金话筒”这一知名品牌,为冠名城市或企业提供丰厚的回报。

目前,我国主持人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如北京广播学院和浙江广播学院播音与主持专业培养出来的科班学生,这一群体具有丰富而专业的理论知识,上手很快,但却少社会实践经验以及作为主持人应有的综合素质,显得有些后劲不足。另一渠道就是电视台向社会公开选拔。公开选拔也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通过主持人大赛选拔,另一种方式是栏目自行选拔。现在诸多电视台比较青睐第二种选拔方式,虽然大多数选出来的主持人非科班出身,上手慢,但后劲十足,可塑性强。清华大学国际传播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李希光也曾经说过:“我在新华社做编辑部主任的时候,每年要到全国几个重点大学招考新记者。除了国内部稍微有点特例,新华社国际部、对外部、采编部、体育部四大部门在招收编辑记者的时候,一般不从新闻院系的毕业生中招考,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博士生。主要原因是,新华社认为这些大学的新闻院系在新闻采访写作这门各个媒体最看重的课程上没有与国际接轨。为了让招考的记者很快上手,能尽早被派到国外重要岗位当记者,就招收各个大学外语系毕业的学生,然后通过师傅带徒弟自己培训。外语专业的同学由于没有受过国内传统的,甚至某些过时的新闻传播理念的熏陶,在新闻学和传播学上没有自己的偏见,接受国际有实际用途的新闻学理念、方法等就比较容易。”

的确,在电视领域,用人机制显得越来越灵活,非专业性的电视人才也逐渐渗透到电视领域中。下表是中央电视台部分主持人专业背景统计,这足以说明,现今在主持人选拔过程中,专业背景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管理者更看重的是综合素养。

主持人的选拔并不一定都要具备专业的播音知识,观众看电视也不是冲着主持人讲话声音好听才去的,而是冲着节目的内容去的。非科班出身的主持人尽管在发音技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但他们身上所具备的其他方面的知识储备足以弥补这些细微的缺陷。所以,管理者更看重的是主持人的综合素质,在人才选拔方面更为理性,条件也更为宽松。

当各种主持人选拔大赛如火如荼地进行之时,我们似乎应该冷静下来仔细思考一下,通过这种热热闹闹的主持人大赛来选拔主持人到底好不好?用人单位是否真的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找到自己想要的那个人?北京广播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教师柴某认为,以大赛的方式选拔主持人,实际上并不能真正选拔到优秀的主持人,就拿“主持人大赛”来说,在大赛即兴访谈环节中存在着浓厚的表演痕迹,是一种“伪交流”现象。

比如主持人在与嘉宾谈话时,因害怕时间超过而不停地看计时器,或者想到下一个问题该如何提问而不注意倾听嘉宾的发言,注意力游离于访谈之外,甚至有些主持人因为时间问题而粗暴地打乱嘉宾的讲话,这些都是对自身职业角色管理不当。还有一些主持人为了能在比赛中获得较好的成绩,而为自己制造更多的表现机会,讲起话来滔滔不绝,如黄河决堤,嘉宾反而成了倾听者,这种做法是很不礼貌的。这种纯粹为了比赛的“表演”,并不是产生真正优秀的主持人的途径,用人单位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考察到一个主持人的全面素养。有些参赛选手由于紧张等原因而发挥失常,与奖项失之交臂,而正常状态下,他(她)或许是个很好的主持人。也有些选手,舞台经验比较丰富,那样的话就很占上风,但这种对于舞台的适应所显现出来的比赛成绩,不一定就是能充分说明他们真实水平的成绩。

另外,主持人大赛中有一个很关键的环节——英语问答。英语问答环节从大赛策划者最初的意图来看是好的,但比赛到最后,这一环节却成了主持人取胜的关键,以主持人业务技能为主的比赛,最后的大比拼居然成了英语竞赛。如果不是主持英语类节目,笔者认为,没有必要在英语上对参赛选手做过多要求,甚至让这一环节成为阻碍一些优秀选手进入更高层次的瓶颈。主持人更多的是要在自己的专业技能上下工夫,在对自己所主持节目的理解与融合上下工夫,而不是在与节目毫不相关的其他因素上下工夫。所以,这种大赛流程的设置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合理的,这不能不说是违背了大赛策划者的初衷。

2007年3月底,第五届“白象杯”主持人大赛在北京正式启动,鉴于以上主持人大赛所产生的负面效应,这一次的主持人大赛在赛事设计上有所改进。大赛分为9场初赛、6场复赛、3场决赛和1场颁奖晚会。一共接受了5721名报名者,刷新了历届主持人大赛的报名纪录。报名者综合素质相比往年有显著提高,其中硕士、博士大有人在,不少还是来自香港、台湾的职业主持人,这其中有相当比例的选手掌握了两门甚至是三门以上的外语。还有许多已经在地方电视台取得突出成绩的优秀主持人也报名参加了比赛。据栏目组介绍,此次最终能够参加比赛的64人中,各地方台的在职主持人竟有24人之多。本届主持人大赛从根本上对此前我国电视行业沿用了近20年的主持人选拔的模式进行了全面的突破。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影视传媒系主任于丹认为,本次大赛呈现出三个特点:一、赛程跟议题的设置好,可以使选手和观众的情绪一直处在一个很饱满的状态;二、选手普遍年轻和高学历,学生和非专业人员的比例在上升;三、本次大赛非常大地启动了观众互动的成分。作为本届大赛总导演的于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到:“在初赛阶段的比赛与往届相比最明显的不同就是摒弃了以往知识问答式的考核形式,转而采用现场报道、谈话节目主持的形式对选手的新闻素质、逻辑思维、语言表达、屏幕形象进行综合的考量。可以说,这样的考核方式不仅是对这一传统赛事的突破,同时也是对当前主持人行业性质的一次诠释,对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选拔理念的创新和实践。”资料来源:央视国际网站。大赛中,初赛阶段考核的题目都是通过广泛的筛选、专家论证等步骤层层把关最终确定的,这些题目无一例外都是关涉国计民生的真实新闻事件。这样的考核方式较往届大赛更科学、更合理、更公平,同时也与现阶段主持人的实际工作联系更加紧密。本届大赛总导演之一马东也称:“大赛更多的是对于主持人综合素质的考察,并不严格地偏向于哪一方面,但对于一名称职的电视主持人来说,首先他应该是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

欧阳夏丹就曾说,国外选取主持人的渠道、方式和国内不一样。在海外许多发达国家,一个新闻学院播音主持专业的毕业生要想坐在聚光灯下主持节目,得首先从熟悉新闻采编与节目制作流程等最基本的工作做起,拿卡带、扛设备这样跑龙套的事情他都必须过一遍。中国电视节目的主持人与国外同行相比,要幸运得多,大学毕业后就有机会主持节目,而这在国外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同类推荐
  • 中国传媒经典个案(1998-2008)

    中国传媒经典个案(1998-2008)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 构建和谐社会引论

    构建和谐社会引论

    20世纪以来,人类在经济和科技方面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全球经济总量呈几何基数地增长,由本世纪初的不到1.5万亿美元,增长到现在的39.2万亿美元。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也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发达国家的富人每天的消费超过了500美元。科学技术把人类带到了信息化时代,互联网遍布世界,把我们的地球变成了一个“地球村”。
  • 创意与责任:中国电视的本土化生存

    创意与责任:中国电视的本土化生存

    本书力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进行自上而下的演绎和自下而上的概括,从而为中国电视发展、创新的历史轨迹作一阶段性的梳理与描述,为中国电视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其品质与境界提供一些思考与探索。
  • 优秀教师的十大标准

    优秀教师的十大标准

    教师职业精神是一个开放性的动态系统,它应该包括多个层面。本书的宗旨在于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创新、更新知识、培养教学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在教书育人的平凡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
  • 中小学班会、队会的主题设计与组织(创建和谐校园16本)

    中小学班会、队会的主题设计与组织(创建和谐校园16本)

    “班会”是指班级管理人员根据一定的教育指标,组织所有同学举行班集体活动。老师要参与指导,把握方向,关心学生需要及发展过程。按照活动设计、活动准备、开展活动和总结工作的顺序,有步骤地进行该主题活动。内容要广,可分为德育活动、智育活动、体育活动、美育活动和劳动教育活动。在具体活动中,目标不可单一,要有综合性,才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活动要多样性:讨论式、报告式、竞赛式、表演式、游戏式、参观式和课题式等,活动的形式与内容要组合在一起,要有创造性和趣味性。总的来说,好的集体活动可以提高集体人员的素养,也能促进集体发展。
热门推荐
  • 这个女将不好惹

    这个女将不好惹

    晨麟27年黎国发生战乱,世间开始群雄征战的时期。起初共有十余个国家,经过了70多年的战争现今只剩下5个国家,分别是麒国、夏国、晓国、晋国和黎国。云曦5年晓国有一位女子带军出征,打败了当时最为强大的晋国,并取而代之。而也因为这名传奇性的女子各国开始招女子入官,到了云曦14年时女子的地位几乎与男子平等。
  • 梓里故人归,诺言不曾忘

    梓里故人归,诺言不曾忘

    穆梓欣从小就有些偏执,有些事情哪怕注定无疾而终,她仍愿意竭尽全力,比如许诺。许诺不曾想过等待原来如此痛苦,而那个怕痛的女孩却等了他二十年,现在感同身受,突然就好心疼,好想抱抱她。方墨砚的世界一向条理清晰,感情从不拖泥带水,却不知从何时起被一个女人弄得方寸大乱,底线全无。她说:“有些事,不经历不代表不曾存在,好像爱情......而爱情,不过是遇上一个人。”他说:“这次换我等你,守着故土,哪也不去。等你回来和你说说长街的繁华,小店的变迁,邻里的琐事,还有你不在时的孤单。”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我会原谅你的迟到,只要你来。故人总会归梓里,而我守着诺言在最初相遇的地方等你终老。
  • 贵族学院:你奈本公主何

    贵族学院:你奈本公主何

    一夕之间,血色蔷薇,氤氲绽放,当公主用自己的心头血为它灌溉,它会不会吞噬公主呢?娇俏可人还是蛮横彪悍?她的秘密,她的幸福,会一直单纯下去么?(身心纯洁)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秘境之以和平为名

    秘境之以和平为名

    在艾兰特这片神奇的大路上,人们操纵着风火水土四象之力,先人们称之为秘术。拥有火象天赋的学院老师波门隐,一次偶然的机会了解到了这个国家的黑暗势力,索性忍痛离开了秘术学院,战邪恶,学禁术,一次又一次地保卫着国家。但是面对渐渐明朗的离奇身世之谜,波门隐又会做出怎样的决断。
  • 也曾爱你入骨

    也曾爱你入骨

    八年前,他是她的初恋男神,她公然勾搭别人,甩了他。八年后,他用她弟弟的命逼她卖身,为了别的女人打掉她的孩子……
  • 青霉逐马

    青霉逐马

    竹马大青梅三岁。青梅上了初一,竹马已经高一。青梅上了高一,竹马去了大学。竹马总是没有办法把青梅好好的看在眼皮底下。怎么办?!于是竹马半逼威半利诱的把青梅养成了一个情商为零的呆萌女。不过最后,倒霉的可是他自己······世界上最倒霉的竹马莫过于陆子言,世界上最呆萌的青梅莫过于夏紫妍。
  • 冷酷公主的王牌校草

    冷酷公主的王牌校草

    一个是冰山,一个是雪山,当冰山碰雪山,加上两人小时候是娃娃亲,一个又比一个冷,但是他俩只对对方笑,对外人就不一样了,俩人就好像是命中注定,好像他俩之间从小就有跟红线一样,都是那么般配,命中注定的爱,谁又能让他们分开?他们最后是在一起呢?还是不在一起呢?我们就一起期待吧!!
  • 碾压一切

    碾压一切

    用实力说话,用武力碾压一切。(请勿较真,本故事纯属虚构!)
  • 挽清芯

    挽清芯

    时空的错乱成就了她与他的相遇,漫不经心到彼此重视,到永不分离。啊!!!我不怎么会写简介,有兴趣的读者大大可以来看看!话说,我真的是个菜鸟,我很喜欢小说的!!!!!真的很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