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71500000003

第3章 引言:2008年元月12日于依歌山谷绿屋(3)

第三,全球化导致“本土性”的内部冲突。全球化对本土的覆盖,使本土的文化价值为适应这种覆盖产生了复杂的矛盾。德国学者迪特森格哈斯总结了“全球化”对“本土化”的覆盖可能会发生的两种倾向:“其一,鉴于卓有成效的社会经济发展,文化领域也出现了具有长远影响的现代化,从而促使非西方社会也逐渐形成‘后现代化’的倾向;其二,鉴于社会经济发展遇到了问题,陷入了长期的发展危机,从而导致文化斗争的加剧。在前一种情况下,文化的现代化得到了加速,因为它是建立在巩固的物质现代化的基础之上;第二种情况下,社会—经济的扭曲不断加深,文化发展也进一步陷入混乱之中。在这两种情况下,尽管各自的发展起点不同,但传统文化的基础都再次受到了冲刷,以至于发展进程不可能再以原封不动的流传下来的文化为出发点。一个新的、现代化所决定的社会现实出现了,尽管它们有着不同的形态。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包括民间文化都变得不纯正了,受到了排挤,甚至从长远看还存在着被消融的可能。”“总之,不管乐意不乐意(nolens volens),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压力与问题终将迫使文化发生演变。”像《泰坦尼克号》、《珍珠港》、《哈利波特》、《魔戒》以及《蜘蛛人》等形成的文化震荡已经渗入了本土个人的例行实践中,其间的相互文本(inter-text)左右了人们生活意义与生活的方式,人们自己的认知方式也因此有所改变,使本土电影创作主体更加困惑。比如,《无极》表现出来的全球化电影语境影响导致“语法修辞”的矛盾;张艺谋的作品也明显地表现出迎合“奥斯卡”的痕迹;还有许多电影导演为角逐全球电影市场而表现出的种种困惑。以《断背山》获得78届奥斯卡金像奖八项提名并荣膺最佳导演的李安如是说:“在现实的世界里,我一辈子都是外人,何处是家?我也难以归属。在台湾,我是外省人,到美国,我是外国人,回祖国大陆,做台胞。其中有身不由己,也有自我的选择,命中注定这辈子就是做外人。这里面有中国结,有美国梦,但都没有落实,久而久之,竟然心生天涯住稳归心懒之感,反而在电影的影像世界里面觅得暂时的安身之地。”这正是全球性给一个东方文化人造成的本土文化的心灵失落。

在中国,“全球化”与“本土化”的融合与冲突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的各个层面逐步展开。全球化的确给本土带来了一股清风,激发了本土的朝气与活力:政治更加民主了,经济更加开放了,文化样式更加丰富多彩了,思想观念更加解放了……但是,我们也同样看到全球化也让本土社会充满着迷茫:优秀的、传统的社会价值观在市场经济的大潮里有些迷失了;文化艺术在“后现代”的浪潮里更加走样了;生活方式也被全球化的风尚影响得摇摆不定了……

前面我们已经论述,全球化的原始动因就是意识形态与文化价值的全球推广,所以,全球化作为一种西方化的营销过程,总是通过经济的强制而牵引我们走入一种文化“普遍性”的想象之中,而这一“普遍性”想象又总是以处于强势地位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秩序、价值标准、权力实践作为基本点,所以,“全球化”的企图也越来越清晰地表现为西方市场的全球性扩展。在这个扩展过程中,必然带来文化的大规模流动。面对这种状况,对于文化本土化生存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但是全球化并非洪水猛兽,本土性的生存也并非那么脆弱。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理论认为,“全球化”是我们时代一个很不幸的悖论:坚持不懈地寻求经济高速发展的努力,不仅使弱势国家和民族不断丧失了他们的经济自主性,同时也使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走进了那个以西方国家为中心的发达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圈套,这就像我们现在的“入世”一样;而经济“入世”的全部结果,则是我们既被经济“全球化”了,而且也被“纳入”或“同化”到了以“普遍性”自命的同一种文化秩序、结构之中。经济强盛的意愿最终必须面对文化自主权丧失或削弱的威胁。

恰恰相反,我们对全球化并不是那样悲观。我们不得不承认“经济全球化的快速推进与本土文化认同危机意识加强”这个二律背反的事实,但是文化稳定性的内部结构,文化的自我防护本能,文化基因的延续特征,等等,都不可能使本土文化那么容易“同质化”,相反,本土文化在全球性碰撞过程中,反而会产生抗体,增强免疫,使本土文化更加根深叶茂。

不容忽视的是,在网络语境下,“全球性”与“本土性”的矛盾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多样,这为全球化的研究带来了更加艰巨的任务。

网络为经济全球化、文化本土化提供了更为复杂的语境

网络是人类科技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它把人类的文明推向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虽然,20世纪的许多发明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但是,与网络这样如此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无法相比。因而,网络的诞生是人类文明的一次历史性跨越。

回顾网络的历史,最早关于互联网的探讨可以追溯到1962年。那时,麻省理工学院的JCR利克莱德(JCRLicklider)就产生了一个全球性的计算机网“银河网”(Galactic Network)的想法,并写了很多笔记参见www.isoc.org/internet/history/brief.html。。然而,1974年则是互联网历史记忆犹新的年代。文特瑟夫(Vint Cerf)和鲍勃坎(Bob khan)提出了TCP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和IP协议(Internet Protocol)。利用这些协议,可以把信息打包,并标明地址,这样,网络中的计算机就可以朝正确的方向传递这些信息,并准确地送往目的地。经过一系列的测试和演示后,网际网络形式的计算机网络建立起来了。但直到10年后,也就是1983年,在美国才出现了基于TCP/IP协议的全国性互联网。

网络的初创时期被垄断在军队和科研领域。首先应该提到的是美国国防部用于军事的阿帕网(ARPANET)。阿帕网(ARPANET)——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组建的计算机网。ARPANET是英文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Network的缩写,又称ARPA网。阿帕网于1968年开始组建,1969年第一期工程投入使用。开始时只有4个节点,1971年扩充到15个节点。经过几年成功的运行后,已发展成为连接许多大学、研究所和公司的遍及美国领土的计算机网,并能通过卫星通信与相距较远的夏威夷州、英国的伦敦和北欧的挪威连接,使欧洲用户也能通过英国和挪威的节点入网。1975年7月阿帕网移交给美国国防部通信局管理。到1981年已有94个节点,分布在88个不同的地点。阿帕网的主要特点是:①可以共享硬件、软件和数据库资源。②利用分散控制结构。③应用分组交换技术(包交换技术)。④运用高功能的通信处理机。⑤采用分层的网络协议。这些特点在美国和西欧后来组建的计算机网中(如欧洲信息网EIN,法国的CYCLADES,美国的TYMNET,CYBERNET,TELENET,AUTODIN2等)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进一步的发展。1969年,当美国国防部完成计算机网络阿帕网的建设后,只有四个实验性节点。后来扩展到几百台计算机,以至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署签约互联的学校和政府机构各自的局域网迅速增加,达到数千台主机,十万个以上的用户,形成了具备网络连接模式的阿帕网。然而,网络的真正发展,是从1985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建设NSF-NET开始的。它把分布在全美的五个超级计算机中心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组成用于支持科研和教育的全国性规模的计算机网络NSF-NET,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同其他网络的连接,组成以促进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为目的的网络。1992年之前,无论在美国或是其他国家,网络都被严格地限制在军事、科研和教育的领域。但是,网络天生开放性的特征,以及它的信息共享和信息交流的能力,使其很快突破神秘的军事禁区,延伸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网络用户的急剧增加,网络的规模也迅速扩大,它的应用领域向着多样化的方向迅速扩散。在规模演进方面,网络经历了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和广域网(WAN),使网络的物理界限更加拓展;在社会应用上,网络经历了军用、商用和民用的跨越。以中国为例,随着网络民用化的普及,网络已经成为最普通的生活工具。据2005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上网计算机总数为4560万台,我国CN下注册的域名总数为622,534个,按类别划分为AC.CN COM、.CN EDU、.CN GOV、.CN NET、.CN ORG、.CN。

截至2008年底,中国的域名总量达到16,826,198个,较2007年增长41%,依然保持快速增长之势。

2004~2008年中国域名规模的变化

中国域名规模的增长,主要受益于国家顶级域名.CN的增长。2001年中国的国家顶级域.CN在中国只有16%左右的份额,经过几年的发展,到2006年,.CN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43.9%,但是依然落后于类别顶级域名.COM(当时占有中国域名市场的47.2%)。2007年,中国国家域名.CN的注册管理机构启动“国家域名腾飞计划”,一举超越.COM,占据了中国域名市场的龙头地位。到2008年底,.CN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80.7%

CN域名中,以.CN结尾的二级域名比例最高,其次是.COM.CN,与去年同期相比,二级域名.CN增长了约两个百分点,而.COM.CN略显下降。

截至2008年底,中国的网站数,即域名注册者在中国境内的网站数(包括在境内接入和境外接入)达到287.8万个,较2007年增长91.4%,是2000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2007年中国的域名注册量大幅增长之后,经过一年的沉淀,域名增量在网站上的带动作用开始显现。

2000~2008年中国网站规模变化注:数据中不包含.EDU.CN下网站数

网络在中国的发展可谓与日俱增。《2009年1月CNNIC第23次互联网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2.98亿人,较2007年增长41.9%,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2.6%,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21.9%数据来源对比的其他国家和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2008年6月底数据。)。继2008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之后,中国的互联网普及再次实现飞跃,赶上并超过了全球平均水平。

2000~2008年中国网民规模与增长率

从2000~2008年中国网民规模与增长率曲线图来看,2000年中国网络发展迅速,网民数量激增。2001年受全球网络泡沫的影响,中国网络发展遇到挫折,网民数量急剧下降。从2002年到2006年,中国网络发展渐渐趋于理性,发展基本平稳饱和,网民增长率下降。直到2007年,网民数量开始突破,其中手机上网网民数量快速增长。这与手机上网和无线宽带上网的普及有密切联系。

2007年,互联网用户的分布具有两个特征,一是人口较多的省份互联网用户数量较多,二是经济发达地区互联网用户数量较多。

在各个省份中,西部地区网民数增长最快。其中增长率在60%以上的8个省份中,6个在西部,增长最快的3个省份均来自西部。从《2007~2008各个省份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对比》表来看,与2007年相比,2008年青海省的增长率是117%,贵州93.4%,云南81.0%,重庆67.9%,宁夏66.4%。这意味着西部地区存在着网络发展的巨大空间。

《Netguide2008中国互联网调查报告》相关市场分析显示:2007年中国互联网用户行业分布中,学生用户占全国互联网用户的比例为19.3%,IT行业用户次之。

《Netguide2008中国互联网调查报告》相关市场分析显示:2007年中国互联网用户教育程度以本、专科为主。2007年中国互联网用户中本科、大专比例之和为61%,高中(中专)学历占23.9%。

同类推荐
  • 实用会议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会议文书写作大全

    《会议文书写作规范与实用例文全书》根据作者四十多年会务文书起草、审核、制发经验而写成,全书按照文稿在会议中的地位、作用设计全书框架结构,分为五章:主题性会议文书、辅助性会议文书、记录性会议文书、礼仪性会议文书、服务性会议文书。《会议文书写作规范与实用例文全书》系统介绍了会议文书的规范写法、常用结构和可借鉴的最新例文,例文多为2008年以后市、县区、乡镇和社区、企业、院所会议使用的文书,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和可借鉴性。 ??
  • 红白喜事主持辞及典型致辞

    红白喜事主持辞及典型致辞

    您也可以尽览全书,在闲暇之余,您可从《红白喜事主持辞及典型致辞》中觅到华丽词章,让您在休闲时光里与美词相伴、满口生香。中国人历来爱热闹,婚丧嫁娶、节庆礼宴都要举办仪式。众宾客齐聚一堂之时,怎能没有司仪、主持以妙词新语为气氛添砖加瓦?更有各种酒席、宴会,也少不了祝酒致辞。如果您还在为“理屈词穷”而愁上加愁,就一定不能错过《红白喜事主持辞及典型致辞》。婚礼、宴会、生日、节日、葬礼、商务庆典及其他多种喜事庆典主持辞及经典致辞,《红白喜事主持辞及典型致辞》应有尽有,您尽可取己所需,在四方来客面前风头尽显。
  • 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研究

    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研究

    本书总结了传统的国际新闻报道体裁在网络中的运用,重点阐述了Web2.0时代博客、微博客、播客和维客在国际新闻传播中所作的贡献,网络中这些新的传播手段带来了国际新闻报道形式的多样化、报道领域的拓展以及报道速度上的革命。从人的角度出发,《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研究》指出了目前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所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国外网络国际新闻报道中的人性化经验,以资借鉴。由于国际新闻报道一直面临解释的困境,所以追求沟通与理解成为其基本的追求,《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研究》提出,无论是对现存问题进行批判还是对美好未来进行规划,都应该坚持一种入学的立场。
  • 新闻学十年(1998-2008):多元与分化

    新闻学十年(1998-2008):多元与分化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 重构文学场

    重构文学场

    该书运用传播学、社会学、文化与文艺学等学科的前沿理论,结合当代文学情境和文化实践,探讨电视、网络等电子媒介的文化内涵及其对当代文学的影响,并对媒介变迁与文学转型、电子媒介时代文艺发展的可能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热门推荐
  • 万物之殇

    万物之殇

    在远古时代,有生活高效的神族、在发展文明的人族、有蛮狠无理的兽族、有心狠手辣的魔族等等其中魔族最为强大,由神族建议:联合各大种族歼灭魔族首领——修罗家。在灭族前期修罗之王的儿子修罗。瑾诞生了!!!
  • 神魔轮回录之起源

    神魔轮回录之起源

    世间的一切都逃脱不了命运,就连至高无上的神也是如此。一念神,一念魔,一念辰,一念月。人生如梦,人生如游戏,而世间只不过是神与神之间的游戏场。
  • 我是一只小僵尸

    我是一只小僵尸

    我是一只小僵尸,我还活着。如果有一天我真正死了,请记得我曾经爱你爱得深沉。如果有一天我真正死了,请记得我曾经豪情满怀、一腔热血!如果有一天我真正死了,请记得这个世界我曾微笑着,来过……
  • 贵族学院之美男竞女1

    贵族学院之美男竞女1

    一个遗失的皇室公主回归家族,四大家族的少爷为她倾到。她有爱她的真命天子,酷酷的哥哥,以及最好的三个闺蜜。而她的妈妈却不见踪迹,为了寻找妈妈,她不惜为此,从天真单纯的少女,变成冷酷无情的杀手女。
  • 英雄联盟之竞技之神

    英雄联盟之竞技之神

    他曾是电子竞技第一人,兄弟的背叛让他跌入低谷。光环散去,火热的心却无法被浇灭。断剑重铸,王者归来!为了荣耀,他再次披星戴月,征战沙场!抗韩之风席卷而来,谁能够扛起这杆大旗?韩国世界第一?当叶秋再次归来的时候,他告诉了众人答案!竞技之神!
  • 挨刀的江湖

    挨刀的江湖

    曾梦想仗剑走天涯,因作业太多没去成......
  • 风中奇缘之飘渺道

    风中奇缘之飘渺道

    穿越,就是这么简单。修炼,就是这么简单。这绝不是偶然。为什么昙花总在夜里开放?我不得而知,也许是为了更显出它的神秘?也许是为了寻求片刻安宁?华丽的冒险,正式开始!
  • 夏天的雨,夏季的风

    夏天的雨,夏季的风

    本文讲述的是校园才女夏小雨在经历了童年痛失双亲后仍然与弟弟自强不息执着梦想的生活着,在追寻梦想的道路上开满鲜花也布满了荆棘,众多非难流言与荣誉光鲜一并到来。还好遇到校草夏季风的执意爱恋,会不会将夏小雨的厄运彻底扭转呢?敬请期待。这里有你想要的小清新,也有你内心情不自禁的蠢蠢欲动,总之,你想要的恋爱都在这里。满足每个女孩的无限憧憬。
  • 萌妻太酷:老婆求安慰

    萌妻太酷:老婆求安慰

    “爱我你配吗”,你配吗,三个字让他后悔一生,当时间荏苒,她站在他面前“顾先生,爱你我不配”。“你要去哪里”。“我滚呀”。“给我滚回来”你哪位?”“刚和你滚完就忘了我是谁”“奥,你好前夫”他无语,追妻之路漫漫旅途。
  • 洪门太公

    洪门太公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今天我们在关公面前结拜为兄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除非从我身上跨过去,不然你们谁都别想伤害她我要当龙头,你们谁有意见她是我的女人是什么让他一步步从学校走向江湖纷争是什么让他不顾一切只为最爱的女人是什么让他心狠手辣不折手段是江湖的险恶是兄弟的背叛还是心爱女人的离开我只做人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