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多媒体传播中,“信息高速公路”的不断延伸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信息高速公路”这个名称来自美国。1992年,美国参加竞选总统的候选人克林顿提出将建设“信息高速公路”作为振兴美国经济的一项重要措施。日本、加拿大和欧洲的工业发达国家也都决定要加速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美国提出的“信息高速公路”是指在美国的政府、研究机构、大学、企业以及家庭之间,建立可以交流各种信息的大容量、高速率的通信网络,让各种各样的信息四通八达,使美国企业能更有效地交流信息,为发展经济创造有利条件。同时,“信息高速公路”也将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1992年,当时的参议员、美国前副总统阿尔戈尔提出美国信息高速公路法案。1993年9月,美国政府宣布实施一项新的高科技计划——“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简称NII),旨在以因特网为雏形,兴建信息时代的高速公路——“信息高速公路”,使所有的美国人方便地共享海量的信息资源。
紧随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之后,欧盟、加拿大、俄罗斯、日本等纷纷效仿,相继提出各自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投入巨资实施国家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一场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热潮在世界范围内涌动。
信息高速公路之“路”,是由光导纤维组成的光缆。一根细如头发丝的单股光纤,它所能传送的信息要比普通铜线高出25万倍;一根由32条光纤组成的、直径不到1.3厘米的光缆,可以同时传送50万路电话和5000个频道的电视节目。一套32卷的《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用普通计算机网络传输,约需13个小时,而通过以光纤为骨干的信息高速公路,仅需4.7秒!
信息高速公路上行驶之“车”,是巨量的多媒体信息,包括电话通信的话音信息、计算机通信的数据信息、高清晰度电视和电影等的图像、视频信息。如此大的信息量,只有宽带的信息高速公路才能避免“网络塞车”。
信息高速公路的建成,将彻底改变人类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电子购物、电子货币将实现从制造到流通的网络信息一体化。未来的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即电子数据交换)、多媒体电子邮件、视频会议、远程办公(Telework)、计算机支持下的合作办公(CSCW),将为异地、异时或同时的协同办公提供可能,个人通讯系统(PCS)和个人数据助理(PDA)可以在移动中保持信息的畅通无阻。
由信息高速公路作强有力支撑的“多媒体和数据库”,把全球的经济、文化纳入一个快速交流的通道,经济、文化的物理界限逐渐模糊。
一、传统经济、文化的“条块分割”状态被打破
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虚拟的、数字化的空间,这是一个色彩斑斓的网络世界。在这里,丰富多彩的网络新型业务正在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使我们的交往空间不断压缩。比如,不断升级的多媒体会议型业务、多媒体会话型业务、多媒体检索型业务、多媒体消息型业务、多媒体分配型业务和多媒体采集型业务等等,这些多媒体业务的商业应用使传统经济运行不断冲破地域和行业的“条块”局限,向广阔的方向拓展,而这一切都得益于四通八达的“信息高速公路”。这是一条能够提供超量信息的、由通信网络、多媒体联机数据库以及网络计算机组成的一体化高速网络,它实现了图、文、声、像信息的快速传输,也实现了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
信息高速公路为亿万普通人展示了一幅诱人的画卷,使梦想变为现实:
可视电话——闻其声见其人,变天涯为咫尺;
网络购物——一网打尽天下商品;
无纸贸易——精密的电子结算,无货币流通的时代将要到来;
电视会议——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居家办公——工作与生活零距离;
远程教育——没有围墙的大学;
远程医疗——远隔千里,救死扶伤;
网络游戏——心游万仞,惊鹜八极;
视频点播——活色生香,耳目一新;
知识点播——鼠标一点,汗牛充栋。
总之,信息高速公路使传统经济、文化形态彼此隔离的“条块状”结构变成一个交互性的“网状”结构。经济网络化、文化数字化使我们成为“地球村”的一个来往自由的村民。
二、文化传播媒介边缘模糊
在传统文化传播媒体中,报纸、杂志、广播、电影和电视等对文本、声音、图片和视频等文化信息的传播各有侧重,只有网络才实现了这种多媒体的“统一”。网络多媒体系统的数据是由文本、语音、音频元素、视频元素和动画混合而成,完整的多媒体应用允许用户完整地或从这些元素中间切除任意的一部分,并将它们拼贴到新的文档、应用中,使文化的传播手段不再隔离分裂,各自为政。而且,网络把各种形式存在的信息内容打包成数据,在网络世界里自由流通。
网络把各种媒体融合在同一空间里,媒体“三足鼎立”的局面正在被打破。这个变化已经引发了一场波及全球的信息传输手段“统一”浪潮,即“媒体融合”。所谓“媒体融合”是指数字技术已经成为一切信息传媒形态的技术基础,它为与信息有关的一切产业提供一个统一的平台,大众传媒(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音像等)、通信(有线与无线),以及信息业(计算机与网络)因此而融为一体,基于统一的宽带系统平台,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媒体融合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传统媒体融入网络媒体
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宣布,“因特网”成为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的“第四媒体”。网络媒体的诞生的确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网络传递信息的多极交流、受传互动、即时传递、海量传播、立体传播等特性,使它拥有任何传统媒体都无法比拟的传播优势。面对这一趋势,传统媒体的措施不是简单地抵制,而是积极主动地融入。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几乎所有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台都开办了自己的网站。这些网站在信息传递上,与传统媒体形成了有利的互补。以中央电视台网站CCTV.com为例,它于1996年12月建立并试运行,定位为“以信息服务为主的综合媒体网站”。1999年1月1日网站全面改版后正式运行对外发布;2000年12月26日,正式更名为“央视国际网络”,简称“央视国际”。网站带宽目前为500兆独享,拥有网页浏览(WWW)、电子信箱(E-mail)、在线投票、在线主持以及在线订阅等多种技术能力,并提供Real及Win-media格式的视频点播功能。
CCTV.com充分依托CCTV的资源,每日发布央视独家信息1000多条;具有丰富的网上视频资源,每日网上同步全球直播CCTV-新闻,CCTV-4,CCTV-9等频道电视节目,并制作30多小时多码流视频点播节目。CCTV.com开办有电视指南、主持人、视听在线、新闻、经济、军事、台湾、体育、足球、奥运、篮球、运动休闲、广告、国际中文、农业、综艺、环球、电影、电视剧、戏曲、舞蹈、音乐、国家地理、西部、教育、留学、科技、生活、健康、旅游等48个专业频道和英文版;即将推出少儿、动画、气象、文化、历史、民俗、书画、时尚等专业频道;创建了《网评天下》、《电视批判》、《在线主持》、《线上故事》等一批原创名牌栏目。CCTV406个电视栏目主要内容及其主创人员信息已实现网上传播,目前已上网栏目达到了268个,每年网络与电视在重大事件、大型活动、各类晚会、电视大赛、体育赛事、特别报道等直播互动200多场。央视国际网络(CCTV.com)是以新闻信息传播为主,具有电视特色的新闻网站,目前日均点击量超过2.8亿,日均访问页次超过2000万。2001年3月3日,CCTV.com正式建立了北美镜像站点,域名为:http://us.cctv.com/。“CCTV.com”确定了“以新闻、娱乐为重点的网络新媒体”的发展方向,也是电视媒体与网络媒体联姻的成功范例。
在报纸方面,《人民日报》的人民网也是传统媒体推行网络融入战略的典型事例。人民网是世界十大报纸之一《人民日报》建设的以新闻为主的大型网上信息发布平台。人民网以向世界传播中国的声音为己任,在保持《人民日报》权威性的同时,充分发挥网络特性,增强吸引力、可读性、亲和力。人民网以新闻报道的权威性、及时性、多样性和评论性等特色,在网民中树立起了“权威媒体、大众网站”的形象,成为《人民日报》的坚强依托。人民网的前身为《人民日报》网络版,于1997年1月1日正式进入国际互联网。2000年7月,网络版编辑部更名为网络中心;同年10月,正式启用新域名people.com.cn。人民网用中文(简体、繁体)、英文、日文、法文、西班牙文、俄文、阿拉伯文等7种语言,采用文字、图片、动漫、音频、视频、短信、彩信、博客等方式,向全世界发布信息。
人民网在日本和中国教育网、科技网设有镜像站,并采用CDN技术,使全球网民都能方便快捷地登陆,人民网的国外读者特别是英、法、日、俄、西班牙、阿拉伯语读者正不断增加。依托人民日报社的采编力量,人民网现拥有记者千余名,七十余个记者站遍布全球,合作媒体超过1000家,成为国际互联网上海内外读者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人民网每天24小时滚动发布新闻,日信息更新量6000条左右。设有“时政”、“地方”、“国际”、“观点”、“经济”、“体育”、“教育”、“娱乐”、“社会”、“IT”、“海峡两岸”、“多媒体”、“图片”、“人大新闻”、“军事”、“生活”、“奥运”等40多个频道。截至2006年2月底,人民网已经拥有7700多个栏目,逾3万个新闻专题,拥有2000多亿汉字的资料库。“人民时评”、“人民热线”、“人民视点”等“人民”系列栏目,已成为人民网的特色而受到网民关注;1999年5月9日创办的中国网站的第一个网上时政论坛——强国论坛,注册用户逾40万,日均上帖量超过万条,被称为“最著名的中文论坛”;与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局、信息中心联合创办的“中国人大新闻”专题网站,已成为了解中国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窗口和沟通人民群众与人大的重要桥梁;人民网开通了遍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及台、港、澳地区的34个省级网站和5个城市网,逐步成为国际互联网上的中国地方新闻信息中心。《人民日报》报系的13报8刊均在人民网设有电子版,全世界网民每天早晨6点即可通过人民网查询当日的《人民日报》,并可随意检索。为了方便网民浏览、查询和反馈信息,人民网还推出个人化电子报纸订阅、免费邮件、资料库检索、在线调查等多种功能性服务。同时,提供新闻信息、政策信息、法律在线、短信服务等资讯产品。人民网在海内外的影响日益扩大,覆盖200个国家和地区。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电视台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全国数百家报纸杂志都把自己的内容摘要放在自己的网站上,电视、广播的在线直播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世界范围内的媒体潮流。传统媒体融入网络之后,借用网络的诸多优势,传统媒体的传播触须进一步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