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社会阶层多元化和价值观的多元导致社会群体信息需求的多元化。社会阶层是一个社会中具有相对的同质性和持久性的群体,它们是按等级排列的。每个阶层成员具有类似的价值观、兴趣爱好和行为方式。对新闻媒体的选择方面,各阶层也截然不同。高层次消费者和低层次消费者相比,更偏爱报刊杂志。即使在同一种媒介内,每一阶层的偏好也各异,高阶层消费者喜欢各种时尚活动和戏剧,而低阶层消费者则乐于收听家庭系列广播剧和玩猜谜游戏。除此之外,各阶层使用的语言也有差别。102这种差异是社会的普遍现象。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社会发展进入了多元化时代,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过去比较单一的社会群体日趋多元化、复杂化,这种群体分化反映到媒介上,造成媒介受众分化和受众信息需求分化;多元化的价值观意味着个性化时代到来,人们的兴趣、欣赏口味发生了变化,受众开始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欣赏口味来选择信息。在社会阶层和价值观的多元化的作用下,形成了多元化的受众需求和多元化的媒介市场。
面对多元化的受众需求和多元化的媒介市场,广播进入了分众传播时代,出现了专业化频率台,由于市场需求的多元化,一个电台往往会设置多个专业频率,以满足受众的多元需要,出现了广播频率的多元化。目前,我国广播专业化频率类别包括新闻、新闻综合、经济、交通、音乐、文艺、生活、财经、股市、健康、体育、戏剧、故事、城市管理、资讯、农村、老年、少年、旅游、居家等20多种。其中,新闻、音乐、交通成为专业化中的主流。103省级电台的平均频率数达到了六套,最高的有11套。
2、媒介融合的扩张经营战略
从单一媒体向“一体多元”的综合媒体发展,是广播应对媒介竞争、更好地服务受众、拓展广播生存空间和延伸广播影响力的重要战略。
(1)媒介融合的含义
“媒介融合”是传媒界当前的热门话题之一,从理论层面到操作实务都有不断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
最早论及“媒介融合”思想的学者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尼古拉·尼葛洛庞蒂104,1978年尼葛洛庞蒂画了三个相互交叠的圆圈,并分别标明“广播和动画业”、“电脑业”和“印刷和出版业”,表达了他对于计算机产业、出版印刷产业和广播产业即将和正在趋于融合的远见卓识。1979年,他在巡回演讲中开始宣传媒介汇聚的概念。“尼葛洛庞蒂以及其他在麻省理工大学的有关人士被公认为是认识到媒介业和数字技术的汇聚最终导致所谓的多媒体传播新形式的第一批人士。”105
最早明确提出“媒介融合”这一概念是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教授,他认为“媒介融合”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这种关于媒介融合的想象更多的集中于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106
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 Nachison将“融合媒介”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107他强调的“媒介融合”更多是指各个媒介之间的合作和联盟。
美国西北大学教授戈登2003年归纳了美国当时存在的五种“媒介融合”(“新闻业融合”)的类型,实际阐明了媒介融合的形式。一是所有权融合,大型的传媒集团拥有不同类型的媒介,因此能够实施这些媒介之间的内容相互推销和资源共享。二是策略性融合,指所有权不同的媒介之间在内容上共享,如分属不同媒介集团的报社与电视台之间进行合作,相互推介内容与共享一些新闻资源。三是结构性融合,这种融合与新闻采集与分配方式有关,如美国《奥兰多哨兵报》决定雇用一个团队做多媒体的新闻产品,使报纸新闻能够加工打包后出售给电视台。在这种合作模式中,报纸的编辑记者可能作为专家到合作方电视台去做节目,对新闻进行深入报道与解释。四是信息采集融合,这主要指新闻报道层面上一部分新闻从业者需要以多媒体融合的新闻技能完成新闻信息采集。五是新闻表达融合,这主要指记者和编辑需要综合运用多媒体的、与公众互动的工具与技能完成对新闻事实的表达。
综上所述,广义的“媒介融合”包括一切媒介及其有关要素的结合、汇聚甚至融合,不仅包括媒介形态的融合,还包括媒介功能、传播手段、所有权、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并且,媒介融合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2)媒介融合是广播克服媒介局限,拓展广播生存空间和延伸广播影响力的重要战略。
广播一经出现,与生俱来的优劣性就伴随着它。
广播的最大优势是声音的感染力,它利用声音符号诉诸于人们的听觉,传播信息,人的有声语言、大量的音响、音乐等都是广播可以使用的传播手段,以感情和情绪来吸引听众,富于感染力;广播的传播速度快、时效性强,广播传出声音与听众听到声音几乎是同步的;广播的制作、传输、接受简单、环节少,广播的时效性、传播速度可以达到各媒介之首;广播不受时间的限制,不受空间、听众阶层等因素的限制,真正可以做到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广播接收的移动性,使得人们无论开车、行路、吃饭、工作都可以随意收听;广播频率多,可使频道类型细分化,播出时间长,节目容量大,广播的这些特点使广播能够为受众提供适位的节目,各个阶层的听众基本上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收听的电台,因此,广播是受众面广大的媒介;广播的接收成本低,受众只要购置一台收音机,就可无限地享受广播节目的乐趣。
但是,广播也存在局限性。广播的保存性弱,广播传播信息稍纵即逝,如果不进行录音,是无法保留的,节目的再现性差;广播的选择性弱,广播是按时间顺序进行传播的,因此听众必然沿时间这条“线”顺序收听,无法在同一时间自由灵活选择节目或内容;广播的传播手段是声音,声音的特点是转瞬即逝,由于声音这一特点,听众对广播的内容往往难以留下深刻的印象,特别是那些抽象、艰深、内在的逻辑关系复杂的事实及一些理论和技术性强的内容,听众往往不易听清和听懂,不象报纸,可以供人反复阅读、逐字推敲。
如果没有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没有新媒体的涌现,广播就可能和电视、报纸在传统划分的空间里各司其职,泾渭分明。但是上世纪90年代开始,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导致移动媒体、网络媒体等新媒体的介入,搅动一池春水。面对新媒体的渗透,面对其它传统媒体的不断创新和改革,广播媒介如果故步自封,画地为牢,不仅劣势未补,优势也渐渐损失殆尽。
美国最大的电视节目制作公司——King World公司创建人查尔斯·金有一句金玉良言:“如果不能战胜他们,就设法成为他们其中一员。”总体看来,在现代传播技术构成的传播环境下,广播原有发展轨迹上的市场空间已经越来越狭窄,广播单一媒体所能获得的受众市场一定会越来越小,广播的发展遇到了挑战。广播面对新媒体的挑战、面对其它传统媒体的改革,一是“进化”,即在保持原有“本性”和特色的前提下,紧紧围绕内容创新、管理创新和体制创新,实现新闻作业流程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张扬其固有的优势,弥补自身的不足,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二是“变异”,即扩展新的传媒功能,向其他传统媒体或新媒体渗透,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借助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力量,涉足新领域,创办新业务,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未来的发展做铺垫。广播选择媒介融合的多元扩张战略,从单一媒体向“一体多元”的综合媒体发展,是广播应对媒介竞争、更好地服务受众、拓展广播生存空间和延伸广播影响力的战略选择。通过媒介融合,广播突破原有媒介形式的边界向外扩展,形成混业经营,拓展广播产业组织的发展空间及市场机会。
(3)广播媒介融合的第一种表现形式是多种传播手段的融合,不同媒介的传播手段在一个大平台上进行整合。
媒介融合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内容的多媒体化。多媒体化是各种传统的单媒体的内容汇聚到一个平台后的自然结果,是对单媒体业务的继承与革新。多媒体内容是对单媒体技术与资源的一种重组,更是一种创造性的结合。它不仅有助于内容的丰富与深化,也有助于吸引电子媒体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受众。”108广播利用新媒体做载体,结合自身特点,将内容通过不同的载体形式进行制作与传播,开拓多种传播渠道,抢占市场的先机。比如开办手机广播、广播节目网络化、创办网络电台等等。
①手机与广播的融合。据信息产业部最新的统计资料显示,截止2008年12月底,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新增9392.4万户,用户总数为6.41亿户,每百人移动电话拥有量达到47.3部,比2007年增加6.2部。手机短信业务量6996亿条,比上年同期累计增加18.2%。手机市场结构调整加快,3G手机成为新的增长点。而无线应用协议WAP、多媒体信息服务MMS、无线语音业务增值服务IVR等业务将进入高速发展期。109这意味着手机已从原来的单一通讯工具,发展成为了集通信、娱乐、公务处理等多功能的移动手持终端。这样的背景下,开展手机广播无疑是广播发展的一个新的业务增长点。
所谓“手机广播”,就是利用具有收音和上网功能的智能手机收听广播。一是在手机中内置了FM广播调谐器,用手机可以直接收听电台广播节目。还有一种就是依托于移动通讯网络和互联网络,用手机上网实时收听或点播网络广播节目或专为手机定制的广播节目。后一种形式是手机广播利用现有的广播资源、音频资料库资源以及经过二次加工创作形成可以为移动终端客户以及手机用户提供多媒体广播节目的系统,使得广播突破原有的只收取广告费的运营模式,开展收费业务,直接向用户收取资费,拓展了广播的盈利渠道。
我国广播与手机的融合始于2003年。当年7月1日,吉林人民广播电台交通文艺台与吉林省移动通信公司合作项目正式启动,吉林省400多万移动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收听FM103.8兆赫调频广播节目,并通过手机短信实现与电台节目主持人的互动。110
2005年7月11日,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开播“SMG手机电台”,这标志着国内首个由传媒机构全程提供语音内容支持、并通过通信无线网络实现语音资讯实时或延时互动传播样式的诞生。111该语音资讯平台囊括了SMG最受欢迎的广播节目等语音内容,供用户收听及点播,这也是国内首次成功采用流媒体格式将主流媒体广播语音节目等系统拓展至新媒体的有益尝试。
②广播与互联网的融合,传统广播节目上网播出和创办网络电台。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表明:截至2008年12月31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2.98亿人,普及率达到22.6%,超过全球平均水平;网民规模较2007年增长8800万人,年增长率为41.9%。中国网民规模依然保持快速增长之势。宽带网民规模达到2.7亿人,占网民总体的90.6%。手机上网网民规模达到11760万人,较2007年增长了133%。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长是16.6小时,网民对互联网有一定的依赖性。网民对互联网作为信息渠道和交往工具的认可度较高,互联网作为生活助手的价值也逐渐显现。2008年中国的网络新闻得到快速发展,网络新闻的使用率较前一年提升了近5个百分点,网络新闻用户达到23400万人,互联网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舆论宣传阵地。112
由此看来,互联网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我国的社会和网民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社会影响力大、发展前景广阔的新型产业和新型媒体。而网络媒体刚出现时,由于它传播无疆界,具有信息传播快,随时读取,多向传播,主动选择等优势,被传统媒体认为是洪水猛兽,是对自己最大的冲击。现在却有越来越多的主流媒体开始触网,借力成事,网络更大意义上为传统媒体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广播与互联网的融合最早表现为传统广播上网。从互联网上的运作形态来看,传统广播上网基本上是传统广播声音节目的一种网络化,或者把整个的节目搬到网上去,或者对有些传统广播的节目进行一些重新的组合上网播出。1996年,广东珠江经济广播电台率先开通网上广播。截止2006年11月,全国有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级广播电台、总台开办了网络广播业务,共有167套广播频率实现网上直播。113这种在线广播的方式拓展了广播生存空间,延伸了广播的影响力。但它仅仅是把广播的有声节目通过网络来传播,是传统电台在抢占新的传播渠道的一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