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71100000015

第15章 技术领先战略——保持广播竞争优势(2)

广播与互联网有机融合的另一种形式是网络电台的出现,这是一种基于网络传播的电台,通过在因特网站点上建立广播服务器,在服务器上运行节目播送软件,将节目广播出去,访问者在自己的计算机上运行节目接收软件,访问该站点,收听、收看、阅读广播信息。网络电台是专门针对网络用户设置的电台,基于网络用户的特征和需求来设置,增加更多的互动和参与性,赋予电台更多的个性特征。传统广播创办网络电台,是在整合了传统广播庞大媒体资源的基础上,将电台和网络的优势加以融合创新,是一种有组织的互动性极强的传播方式创新。目前,一些有实力的大台在开通在线广播的基础上,同时创办网络电台,实现广播在互联网上的平移,借网络的优势为广播所用。

4、卫星广播

卫星广播(satellite broadcasting)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上的转发器向地面转播声音广播信号,供一般公众直接接收的广播方式。自从1963年7月美国发射成功世界上第1颗同步通信卫星“同步Ⅱ号”后,卫星通信得到很快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各国开始发射实验用的广播卫星。到80年代卫星广播进入实用阶段。卫星广播接收包括个体接收和集体接收两种:个体接收系统卫星的发射功率较大,到达地面的电波较强,用直径1米以下的小型天线和简单的设备即可接收,这是卫星广播的主要形式;集体接收系统卫星的发射功率较小,地面要用较大的天线和较复杂的设备来接收。卫星广播系统由广播卫星、地面接收网、上行站和测控站组成,具有覆盖面积大,广播质量高,投资和维护费用低等特点。

5、手机广播

手机广播即通过手机实时收听收看或下载播放音视频节目。从技术层面上讲,手机广播的实现主要有以下途经:基于通信网络,即只通过电信网来实现;基于广播和通信的融合网络,即通过广播网实现下传,并通过电信网实现上传。一是在手机中内置了FM广播调谐器,用手机可以直接收听电台广播节目;一是随着GPRS、3G、WAP等无线通信技术和服务的发展、完善,依托于移动通讯网络和互联网络,用上网手机实时收听或点播网络广播节目。可以利用广播电台现有的广播资源、音频资料库资源以及经过二次加工创作形成的、为移动终端客户以及手机用户提供多媒体广播节目的系统。节目形式包括:短信SMS、彩信MMS、动漫、音视频、语音互动IVR、在线广播等。节目内容包括:新闻、音乐、娱乐、以及各类丰富实用的信息。手机广播在定向性、实时性、移动性和互动性方面较其他媒体方式有着明显的优势。

三、现代传播技术下的广播变革

那么,如何从战略的层面来理解现代传播技术对广播的影响?

20世纪50年代,索洛67和库兹涅茨68在研究经济增长中把技术进步列为生产要素69。其实,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贡献,远不止其引起生产力要素更新的作用。对于现代社会和现代科技而言,科学技术进步转化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渠道实际要宽泛得多:

第一,科学技术渗透在生产力的各个要素之中,可以物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这样,科学技术的进步就促进了生产力诸要素的更新和变革,从而导致社会生产力的内涵性增长。

第二,科学技术从根本上决定了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构成生产过程的整合因素。这样,科学技术的进步就促进了生产要素组合的不断创新,即生产函数的进步性转移,从而导致社会生产体系的结构性调整。

第三,科学技术还影响着社会基础结构作为各种社会流(物流、人流、能量流、信息流、资金流等)的通道和载体的状况,构成整个社会经济环境的潜组织要素。这样,科学技术的进步就促进了社会经济环境的优化,从而导致整个经济系统运行状态的改善。70

而也有观点认为:技术创新是提高企业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的路径;技术创新可增强企业市场扩张能力,是企业扩张的路径;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的重要手段。71

我们既要从“大科学”的概念,又要从“应用”的层面来理解现代传播技术对广播的影响。

1、广播覆盖结构的变化

过去,无论广播或电视都是以地面无线传输的方式进行覆盖。由于无线传输容易受到干扰和多径传播会引起衰落,因此传输质量较差。现在已发展成地面(无线)、天上(卫星)和地下(光缆)相结合的覆盖方式,这种覆盖结构扩大了广播节目的覆盖率,提高节目的传输质量。借助网络通道轻松跨越“调幅、调频”的地域壁垒,打破地域行业垄断格局,实现广播媒介资源高度整合,作到真正意义上的“广为传播”。

2、催生广播新媒体形式,改变广播产业结构。

传统广播传播中,单独依赖音频的传播,稍纵即逝。技术革命的发展过程带来了新的趋势,融合是一种新的范例,比如与网络的融合出现了网络广播,网络广播弥补了广播单纯声音传播、稍纵即逝的弱点,而且还可以跨越时空的限制,拓展了广播新的传播空间;与无线通讯的融合出现了手机广播,手机广播则提供了移动接收、移动点播等服务。广播从单一媒体向“一体多元”的综合媒体发展,使广播能更好地应对媒介竞争、更好地服务受众、拓展广播生存空间和延伸广播影响力,改变广播产业结构。

3、改变媒介竞争格局

新技术为媒介总量的增加提供了技术支持,比如使用数字压缩技术,广播信号需要的频率宽度大大减小,这意味着无线电的频谱空间可以得到更大程度的利用,技术上广播频率的数量能有较大的突破;同时新技术也是各种媒体假以提高产品品质的手段;新技术加剧了传媒传宗接代,导致行业边界的模糊化。渠道的增加,信息总类、数量的增加,质量的提升,媒介版图的改写,改变媒介竞争格局。

4、改变了广播的传播方式和接收方式。

传统广播的传播是单向的,受众处在被动的位置,媒介播什么,受众接受什么,只能在媒介每天为他们“设置”的有限“议程”和“菜单”中进行挑选。

新技术必然产生新的传播方式与新的媒体形态。比如交互技术的引入,彻底改变了受众和传统广播的接触习惯,受众不仅将从被动地接收信息变为主动获取信息,还将随时可以进行面对面的音频、视频对话,进而发展成为主动报道甚至发布信息。使受众从单纯的“听”向“听”、“看”、“写”、“共同建设”发展。突破了传统广播媒介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显示出的强制性、静态性、单向性等的特点,转而实现了传播方与受众的双向互动性、增强了受众的自主选择性。

5、改变广播受众结构

由于传播方式的局限和传播手段的单一,传统广播的受众表现为“三低一高”(文化水平低、收入低、消费能力低、年龄偏高)。网络广播、移动多媒体广播的出现,双向互动传播方式的创新,增强了广播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广播开始向有一定消费水平和文化水平的中青年阶层发展,听众的数量和听众结构都有了较大的提升。

6、创新广播节目形式

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为创新广播节目形式提供了新的元素和技术保障。现代的通讯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在广播节目形态的改革创新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受众目前通过电话、手机短信、微机网络对广播节目的参与、互动,未来通过DAB—DMB等实现对广播内容的自主选择等,都在不断刷新着广播这种传统媒体的面貌。

7、改变广播生产方式,促进节目采集方式和编辑方式的变革。

新技术的应用,媒介的融合使广播从封闭、分散、独立的小生产方式转为开放、社会化的大生产方式。这就要求广播按照社会化大生产规律进行结构调整、合理分工和体制改革。

借助卫星传播等现代化的通讯技术,广播能以同步和几乎同步的速度报道发生在世界各地的新闻事实。多媒体、互联网络等新技术、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传统广播的新闻采、编、播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获得信息的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

8、改变广播服务方式

同类推荐
  • 百日危机

    百日危机

    《百日危机》是第一部反映SARS病毒入侵人类的中国灾难文学的力作,因具有“备忘录”和“启示录”的双重意义而格外受到关注。作者不是为了简单地宣传铁腕治非典的官员、抗击SARS一线的医护人员、为找到对付病毒而呕心沥血的科学家以及为公众讲述抗击SARS一线真相的新闻记者,而是把他们还原成具有职业守精神的普通人,力图传达的是危机中人性的美丑以及更深层的生存境况,用文字做成警钟,提醒人们“悲剧常常重演”的危险存在。
  • 大报智慧:《环球时报》研究

    大报智慧:《环球时报》研究

    本书对《环球时报》的发展历程、报道特点、标题、版式、发行、广告、人才、文化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全景展现了《环球时报》的积极探索和丰硕成果,揭示出其成功的秘笈。本书指出,在国内国际新的传播环境下,《环球时报》今后的发展目标是: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大报,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本书观点鲜明、逻辑严谨、材料着实、图文并茂,综合运用新闻学、传播学、叙事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加以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书可为传媒从业者提供借鉴,也可为传媒及相关专业师生提供参考。
  • 传播中的心理效应解析

    传播中的心理效应解析

    本书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看似熟悉(如对心理效应词条和具体的传播活动)但又有些陌生的内容。它是以词典的形式,把精心选择的130条心理效应和生机勃勃的传播活动(包括新闻传播、广告传播、影视传播等)联系起来,用心理效应所包含的理论和知识去诠释传播活动中的传者及受众的心理特点和规律;反之,又用丰富多彩的传播实践活动去验证心理效应的内涵。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新闻与传播心理学案例教学的教材,也可以把它视为一本传播心理效应的词典,同时它还是一本有关传播心理学方面的趣味读物。
  • 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的10大技巧

    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的10大技巧

    本书围绕教师如何才能形成属于自己的易于让学生接受的课堂教学艺术技巧展开论述。阐述了教师除了要有高度的热情与责任感之外,还要有渊博的知识和一定的讲课技巧等全面素质能力。
  • 简明中外教育制度史

    简明中外教育制度史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研究自古至今中外教育制度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及内容,总结不同历史阶段教育制度的优缺点,作出科学的评价,探求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
热门推荐
  • 网游之蛮荒争霸

    网游之蛮荒争霸

    蛮荒星,一个因为身高而娶不到老婆的混血蛮荒人,始终坚信自己是全镇最高大,最强壮,最年轻,最英俊的男公关阿莫咖,第一次上班就幸运的被人包养带入网友世界。蛮荒人的战斗天赋被挖掘,血脉中的野性一步步复苏,一声兽嚎:金币万岁!阴险狡诈,阴谋诡计,横冲直撞,所向披靡,无意间竟然杀出了一片网友世界的新天地。
  • 碑冥

    碑冥

    平静的小城市里,隐藏着光怪陆离的世界,不为人知的神秘事件,很多人发现了什么,但是没有人知道真相,这其中有大恐怖!
  • 风云——武侠天下

    风云——武侠天下

    人不犯我,我不烦人;人若犯我,我烦死你!李健,网名剑随风,本来只想在游戏中休闲,并不想做什么老大,争什么第一。但是因为一个繁琐的跑环任务的完成,一切都发生了变化,他的游戏目标也被迫改变。
  • 灵动时空之心

    灵动时空之心

    夜幕降临,“吞天”计划启动,人类走向统一!星辰破灭,“灭世”计划启动,人类立足宇宙!百年整治,千年发展,万年蛰伏,人类终于踏出宇宙!原来茫茫宇宙不过是沧海一粟,所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人族的发展必将引发战争,战争余波引起了外界物种的窥视,兽族食谱从此多了一样,人族迎来破灭!“起源时代!”到来,屈辱条约签订;“魔法时代”到来,平衡被打破,人类踏足幻灵时空;“种族时代”到来,纷争四起!
  • 苑蝶公主:穿越千年遇见你

    苑蝶公主:穿越千年遇见你

    本尊中毒一命归西,于是她就这么华丽丽的穿了过来!前脚被美男所救,后脚就成了沐影帝国唯一的公主。都说古代宫廷深似海,而她到了这才明白:电视剧都是骗人的!帝后疯狂秀恩爱,皇子哥哥们争先示好,生活要不要那么美好?!不过····这桃花开得····似乎有点多?!啊喂!你别过来!成亲的事以后再说吧!!!啊~~终于有一日,她怒了:“你到底喜欢我什么?我改还不成么?”某男却勾唇邪魅一笑:“我就是喜欢你——不喜欢我······”
  • 绝代风华之无字书

    绝代风华之无字书

    她本是23世纪最顶尖的金牌杀手,却一朝穿越到了青楼里,成了那世人唾弃的花痴草包。她霸气,冷酷,休渣男虐恶女。他慧眼识珠,耍无赖,对她死缠烂打只愿跟在她身边。意外之中,她得知那渣男竟不是她亲生父亲!世人皆说:七卷无字书,得书者得天下。从此,一男一女一兽,开启了寻找无字书救爹娘的旅程……
  • 酷宝来袭:爹地,别太坏!

    酷宝来袭:爹地,别太坏!

    "七年前,夏明微和陌生人一夜春宵,七年后她带着儿子强势回归!云谦洛,云家二少,传闻风流浪荡,不学无术,实际却是跨国公司凌厉风行的幕后总裁,意外撞上一个和自己完全一样的小鬼头!高手过招,她狡猾如狐狸,看着面前的云谦洛,轻声说道:“跟我结婚。”“理由?”“轻佻败家的二少与水性杨花的本小姐难道不是绝配吗?”他腹黑一笑,小狐狸终于上钩了:“女人虐我千百遍,我待睡你如初恋!”云二少宠妻语录:“她需要资金,我便为她建立一个商业帝国,她需要后盾,我便为她送去整个军队,她想要对抗宿命,我便为她搅动风云。”他说:“我的人,我都舍不得动她一丝一毫,谁敢伤她一分。”"
  • 两千年后的守灵者

    两千年后的守灵者

    也许只是一厢情愿的情,一厢情愿地以为还可以勉强看,胡言乱语,请勿见怪
  • 是木槿花开

    是木槿花开

    真是好奇害死猫,木槿只是去博物馆围观了一下神秘的千年古簪就穿越了?穿就穿了,为毛别人穿越都是桃花朵朵开不败,怎么到了自己这里就被小破孩威胁成后妈了。孩儿他爹你不是对美色不感冒吗,死缠烂打,威逼利诱,腹黑追妻你闹哪样呢?
  • 武动九方

    武动九方

    玄武,朱雀,白虎,青龙四大神兽遭到妖神女娲的禁制,散落于九方世界,万年后,帮助玄武脱困的少年被带入九方世界之一玄武大陆,玄武大陆以武为尊,偏偏少年资质惊人,却遭到妖神女娲手下的阻挠,废掉了经脉,无法修炼,看少年如何挣扎黑暗泥潭,成为巅峰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