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71000000033

第33章 “震”出来的新闻公开?——汶川大地震报道初探(1)

李泓冰

2008年1月1日,《人民日报》一篇社论的标题——《喜迎伟大的2008年——元旦献词》,成了海外一些媒体的新闻。他们不明白,公元纪年中普普通通的365天而已,何以能用“伟大”来形容?

即使再了不起的预言家,包括社论的写作者都不可能想到,对中国而言,这个2008年实在是太异乎寻常了。甚至就是放到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这个年份也会如一个巨浪,顽强地跃上风口浪尖,让后人牢牢地记住。

国人期待的欢乐祥和的奥运年,接连插入不愉快的事件甚至灾难。本就拥挤的春运,遭遇共和国罕见的大雪灾;举家团圆的春节,却有来自香港的“艳照门”事件,颠覆了某些伦理秩序及道德规范;本该昂扬友善的火炬全球传递,也在西方国家遭遇不和谐的干扰和阻挠;还有“藏独”的捣乱、火车的相撞、股市的狂泻,这一切都让人焦首煎心。然而到了5月,让天府之国地动山摇的8级大地震,其凶悍残忍和悲壮慷慨,让上述所有的灾难都似乎成了预演和铺垫。

关于汶川大地震的一切,迅速成了共和国有史以来,或者说是古老华夏有史以来,信息最为密集、报道手段最为全面、持续时间最为持久的一次新闻“轰炸”。甚至,我们也可以形容为面向13亿人的一次级数奇高的“新闻地震”。

这是一次看似奇异的、几乎让海内外所有人猝不及防的一次规模空前的新闻公开,将之称为“震”出来的新闻公开,不能说不确切。但是,如同一次地质上的强烈地震,是由于地球表面大陆板块的相互碰撞、地底活跃的能量逐渐蓄积,终于在地表最薄弱的地质断裂带冲冠一怒一样,这一次共和国灾难报道的新闻公开,也并非横空出世,而有其“前因”与“后果”。

一、前因:决策层的开明、舆论反复吁求、网络时代的技术支持

现在,经常有人批评中国的新闻改革滞后。其实,在中国的改革开放中,新闻改革曾经是率先开始的,并且是推进各领域改革开放一步步向前的重要力量。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回望30年前,正是包括《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在内的一些主流媒体锲而不舍的努力与呼喊,才达成了“四五运动”的平反、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和“两个凡是”,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奏响思想解放序曲,为改革开放扫清了思想障碍。在改革不断遭遇保守势力狙击时,又相继有《人民日报》、《辽宁日报》等媒体发表《分清主流与支流莫把“开头”当“过头”》等报道,《解放日报》发表“皇甫平”系列评论,等等,渐次澄清了思想迷雾,保障和引导着改革走向纵深。

即使在新闻界本身,改革也早早就闪亮登场。早在80年代中期,全国人大常委会就决定制定《新闻法》,集结了一批新闻法学的初创者组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法起草小组,从事相关研究。

特别是在灾难报道领域,我们曾有过的一些教训,从反面印证了新闻公开的必要。如“非典”事件、松花江污染事件等,起初某些地方领导刻意隐瞒,造成了人心恐慌,谣言满天飞,更招致境外媒体的众多负面报道,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形象。而对南丹矿难报道、孙志刚事件报道,等等,一次次局部的、或深或浅的新闻改革和公开尝试,不但震撼了受众的心扉,更推进了中国信息公开的进程,并进而强有力地促成了行政体制改革及官员问责制的实施。在新闻舆论和社会舆论的反复吁求下,灾难报道的新闻公开已经呼之欲出。

更加引人注目的,是近年来决策层对民主政治、信息公开以及舆论监督的反复强调。这一强调的力度几乎是一浪高过一浪,许多崭新的提法令人耳目一新。其源头盖出于党和国家新一代领导人郑重奉为执政宗旨的“以人为本”四字。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指出的,“凡是得民心、顺民意的事情,都要竭尽全力去做;凡是失民心、背民意的问题,都要雷厉风行去改。”

为了得民心、顺民意,早在党的十三大之际,就做出了“重大事情让人民知道,重大问题经人民讨论”的承诺。

为了得民心、顺民意,中共十七大报告极其醒目地提出对“四权”的保障:“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完善决策信息智力支持系统,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制定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原则上要公开听取意见。”

为了得民心、顺民意,2008年5月1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施行,也就是说,如果有一些重要信息该让人民知道而政府不予公开,百姓是有权起诉的。从此,“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有了法律依据。

上述3个标志性提法,渐次加大力度,使信息公开也包括新闻公开一步步浮出水面。

第一步是“让人民知道”,决策层开始重视人民的知情权。但一个“让”字,显示了信息公开的主动权,仍然在政府手中。早在1959年,毛泽东就曾给时任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的胡乔木和时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的吴冷西写过一条批示:“广东大雨,要如实公开报道,全国灾情照样公开报道,唤起人民全力抗争。一点也不要隐瞒。政府救济,人民自救,要大力提倡。工业方面重大事故灾害也要报道,讲究对策。”(见《毛泽东书信选集》第517页)当时的决策层就已经意识到对灾情“一点也不要隐瞒”,会有“唤起人民全力抗争”的力量。然而,在更多的时候,为了“安定团结”,共和国曾经在很长时期内,对灾难报道是讳莫如深的。以至于唐山大地震那震惊世界的伤亡数字,都是在时隔3年之后方公之于众。而更多的细节和实质性内容的公开,甚至迟至二三十年之后。

第二步是依法保障“四权”,开始重视法律对民众知情与监督权利的介入。

第三步,在法律的框架下,变成了公众“让”政府必须公开重要信息。这是一个从“人治”走向“法治”的过程,也是公民社会逐渐确立的过程。

而网络的迅速普及,带来了网民群体、网上舆情的迅速扩张,带来了政府部门办公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以及全面信息共享的大势所趋,也带来了传统媒体的网络化及与受众互动的方便有效。这一切,给信息公开、新闻公开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说白了,在网络时代,几乎没有什么真正的秘密可言。

当地球在网上成为一个“村庄”,重大事件如果没有权威、公开而及时的新闻发布渠道,必定会给谣言留下广袤而肆无忌惮的空间。2008年3月的拉萨骚乱暴力事件,中国媒体的报道起初显得迟缓与不充分,一些西方媒体趁机大量发布带有偏见的失实报道和评论,使不少海外受众受到先入为主的影响。即使后来中国媒体提供了大量真实的新闻图片、录像和详尽报道,仍然难以挽回某些海外受众业已形成的偏见,干扰了随后进行的北京奥运圣火的传递。西方媒体带有明显偏见的无礼冲撞,在某种程度上也加速了中国新闻公开的进程。

可以说,如果缺了以上几个重要环节,光有此次川西北地震波的冲击,仍然无法撬动新闻公开。

二、过程:灾情迅速公开,主流媒体“扬善”,网上舆论“惩恶”

“5·12”大地震的烈度在共和国历史上前所未有,它几乎让整个中国在一瞬间坐上了颠簸的“摇篮”。民众的集体性恐慌刚刚形成,谣言正欲飘摇起飞,对灾难信息的极度饥渴,使平时很少受到关注的一些地震局网站,因瞬间蜂拥而至的点击量而瘫痪。一无所获之后,人们又转向各大门户网站、新闻网站疯狂刷屏,希望尽早得知确切而权威的消息。

然而,这一次,中国的媒体没有让公众等上3年甚至30年。

同类推荐
  • 性别与传播:文化研究的理路与视野

    性别与传播:文化研究的理路与视野

    性别与传播研究作为一个成长中的学科和研究领域,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不仅因为它与我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更重要的是它对人们的价值观念、人生态度、生活方式等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吸收了与该研究相关的社会学、传播学、心理学、文学、哲学等学科领域的信息,力图使整个研究既有理论的思辨力,也有对现实问题的穿透力。
  •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法律制度研究(下册)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法律制度研究(下册)

    本书内容为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法律制度评估方法、步骤和评估实例等,以及甘肃省防治土地退化法规、政策和机构能力建设评价综述。希望能为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行政官员、科研人员以及关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社会公众了解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思想提供有益的参考。
  • 走进孩子心灵:家长必读

    走进孩子心灵:家长必读

    本书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有原作、有采写手记、有作品评析,真实记录了宁夏各个领域的重大事件和社会变革,是一代新闻工作者走进生活、走进实际、走进群众的壮美画卷,亦是年轻新闻工作者学习、进步的教科书。
  • 图片报道

    图片报道

    纵观人类认识世界和信息传播的历史,如果从最小信息组成单位和组成形式的角度来看,有这样几种类型,一是语言,二是文字,三是图片,四是图像。语言和文字是最基本的,原始图画是对事实的一种象形记录,其含意相对比较模糊。图片的出现得益于近代照相机的发明。通过照相机对事物的摄取,图片完成了对现实场景的一种比较客观的记录。
  • 休闲与生活质量

    休闲与生活质量

    休闲、休闲活动和休闲生活,从来就与人类本身的生存发展相生相依。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说:“幸福存在于闲暇之中,我们是为了闲暇而忙碌。”马克思指出休闲和劳动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双重社会生活基础,将休闲看作人的基本生存状态之一。休闲作为专门的研究对象,在国外已有百年,在我国大约也就十年光景。时间虽短,从原来一般视“休闲”为游手好闲、享乐主义,到当下重视休闲、研究休闲,发展休闲业,正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象征,是人向自身本来意义和价值的一种回归。
热门推荐
  • 一念轻安

    一念轻安

    爱恨嗔痴怨,不过一念间;前世今生孽,放下即为安。兜兜转转间,揭开一段尘封的历史。
  • 儿童家庭用药小百科

    儿童家庭用药小百科

    本书结合当前国内外关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诸多最新理念,从健康发展的6个方面--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体格锻炼、合理的生活作息和预防常见疾病,进行科学而合理的内容编排设计,构成《爱眼篇》《骨骼篇》《牙齿篇》《肠胃篇》《急救篇》和《用药篇》6部分内容。本书主要内容侧重于讲述青少年在成长发育过程中身体的各个重要部分眼睛、骨骼、牙齿、肠胃等常见的一些问题及处理措施,及在日常用药和出现突发事件的一些应急措施。语言通俗易懂,内容详实丰富。本书选用人们普遍易于接受和理解的生活实例,并融入相关知识,再加以艺术加工,分别构思成一个个有贯穿始终的人物、有一定曲折情节而又独立成篇的生动活泼的故事。
  • 花鬼瑶

    花鬼瑶

    花鬼瑶,鬼瑶降世,必起纷争,谁对谁错与我何干!万千纷扰随心动!
  • 紫逝记忆浅如烟

    紫逝记忆浅如烟

    她,夜中一场流星雨,辉映手腕的手链,让她魂穿异世。未曾想到,知己一同而来。未了的缘,她遇见他。他无情无殇,却处处顾她,独独宠她,一定护好她。当她醒悟,笑颜如花,为他而努力寻求……最终,一切如烟,似乎都淡了。他死也不放手。阴谋诡计又何怕?相视携手看天下。
  • 超级佣兵在都市

    超级佣兵在都市

    他是佣兵世界的王者,他是令各国元首头疼的侠盗!为朋友,他甘愿两肋插刀;为亲人,不惜血溅五步!他想要大隐隐于市,然而,是龙终要翱翔于九天之上。佣兵王者重返都市,甜美护士,冷艳教师,风骚调酒师,刁蛮小女警、清纯校花……各色美女纷至沓来……
  • 短刀王

    短刀王

    一刀开山,两刀破天!战罗刹,斩邪祖!一刀行大陆,断尽贪婪心!这是属于一个强者的时代!只要拥有足够强的力量,就能傲视群雄、俯视天下!本书分为:武现、武位、武通、武性(第一阶段)武启、武尊、武圣、武醒(上古)(第二阶段)武史、武神(武魔)(第三阶段)!希望大家看完之后投几张推荐或者收藏,子卿谢谢大家了!
  • 上清黄气阳精三道愿行经·藏月隐日经

    上清黄气阳精三道愿行经·藏月隐日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从故事中学会尊敬师长(教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宝库)

    从故事中学会尊敬师长(教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宝库)

    《教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宝库:从故事中学会尊敬师长》选取的尊师敬业的故事,人物很多,范围很广:有帝王中的人物,像魏文侯、燕昭王、秦始皇、汉明帝、唐太宗、宋太祖、清圣祖康熙等;有贤臣名将中的人物,像张良、石勒、岳飞、文天祥、宋濂、史可法、林则徐等;有学者、文人和各类专家中的人物,像孔子、华佗、郑玄、范缜、孙思邈、颜真卿、李时珍等。这些尊师敬业的故事很生动、很感人,它们记叙了莘莘学子不辞劳苦、虔诚拜师的道路历程,表现了求知求学、研习钻研、孜孜砣砣、不馁不止的精神,也展示了师者德高望重、悉心育人、传业授道的崇高思想境界。
  • DNF之虚拟进化

    DNF之虚拟进化

    我相信你没看过用这种家伙当主角的小说。。。。关于更新:你若不离,我便不弃。哈哈,说笑,预设不长,应该即使就我一个人也会写完的。。。
  • 夜璃神帝

    夜璃神帝

    身份不明的少年而和萝莉,在天地轮回之日落在游离大陆上,凝百家之源,破万家之法,我与众生为敌,不曾相信这世上的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