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71000000118

第118章 “两会”报道之“新”

——《人民日报》十年(1999-2008)“两会”报道创新评述

孙瑞祥、王明伟

年年开“两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政协会议),“两会”年年报。议程消息、各种文件、发言、代表访谈、发言摘登和花絮已经成为一些报纸“两会”报道多年以来的固定模式。[1]“两会”报道如何出新,成了各大媒体所关注的问题。当然,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渐进的过程。正是基于此,本文选取《人民日报》十年(1999—2008)间的“两会”报道,对其报道创新做一番评述。

一、数据分析

本研究采取抽样统计的办法,选取1999—2008年每年3月7日的《人民日报》为样本,共计10份。“两会”报道创新是个系统工程,既有报道本身的创新,也有传播方式的创新。本文试图从报道版面和栏目设计、新闻源主体、新闻体裁、报道数量等微观层面进行一番描述。当然,因为该报历年“两会”报道每天都有少许调整、变化,统计结果同整体情况有一定差异。

(一)报道编排

报道栏目的设置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看出该报的报道、编辑思想。

十年间,《人民日报》“两会”报道的栏目数量呈增长态势,栏目名称上也有一些创新,这反映出其报道形式的多样化。尤其值得称道的是2001年和2006年:2001年开始,该报设置“两会”特刊,栏目设置开始多样化;2006年,网络言论受到“两会”报道重视,新闻性得到加强。

透过历年“两会”报道栏目的变化,可以感受到“两会”报道的创新。“两会”报道的指导性更强了,“注目西部”、“经济纵横·代表委员畅谈‘又好又快’”等栏目紧扣政府工作中心。“两会”报道变得实际了,“热点话题”、“会内会外”、“情系民生”等栏目的推出,让“两会”走入寻常百姓家。“两会”报道的新闻性更强了,“两会速写”、“心语快递”、“两会进行时”等栏目,将“两会”报道当做新闻来做。“两会”报道的可读性更强了,“采访札记”、“两会随笔”、“妙语连珠”、“数字解读”、“心情故事”等吸引着读者。

(二)报道体裁

内容靠形式去呈现,新闻报道中的形式就是报道体裁。

消息在减少,特写、图片、评论、深度报道增多,极大地增强了“两会”报道的可读性和版面的活泼性。有的报道还将不同的体裁结合起来,综合运用多种报道元素。当然,报道新闻信息是报纸的首要任务,谨防报道“八卦化”,须知光靠特写是不能胜任“两会”报道的。就2008年“两会”报道而言,虽然出现了一批现场感强、文风鲜活的稿件,但是仍是以话题性的报道为主,缺少新闻性的东西。像《北京奥运的准备工作正在有条不紊进行》和《国家机关领导人员是怎么产生的》之所以取得良好效果,同其新闻性有关。同时,时评和深度报道也应得到加强,加强思想性是一个创新方向。

(三)内容选择

“两会”报道的目的在于传播相关信息,报道篇幅和新闻源主体选择决定着报道的信息量和信息内容。

十年间,《人民日报》的报道数量呈增长的趋势,主要是因为报道篇幅缩短。据统计,2004年其“两会”报道的稿件90%以上不超过千字,即使是开幕闭幕式侧记也控制在千字左右,大多数刊登代表委员意见专栏的稿件在300字左右。[2]

报道质量也在加强,如2004年《人民日报》“两会”的中央领导同志活动的报道比2003年减少了40%的版面,但在质量上却有很大提高。[3]实质性内容得到突出,这同“两会”报道新闻源主体选择变化有很大关系。由统计可看出,新闻源主体中官员的比例在下降,由占绝大部分降低到占50%左右,基层代表和群众的声音得到重视。随着网络加入“两会”报道,重视程度将会提高。如从2006年开始,网络调查所得出的议题影响着媒体的“两会”报道议程设置。

二、结论

创新不是目的,如何通过报道将“两会”议题变成公众议题才是目的。“两会”报道创新受到社会环境、记者主观能动性、传播技术等因素影响,本文限于篇幅,仅从记者的主观能动性考虑报道的创新,但这是报道成功的主要因素。正如一位《光明日报》老报人所言:“一张报纸要想赢得读者喜爱,必须有创造精神,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4]

“两会”报道的创新,记者首先应该在报道思想上有所创新。不难发现,那些可读性强的报道,一般体现着“以受众为中心”的报道理念。他们从民生的视角出发,选择百姓话题;注重新闻解读,引导社会热点、难点;加大监督力度,促进问题解决。对于旧的报道形式,记者也应不断创新。

具体而言,记者要加强信息加工的能力。当前是信息泛滥的时代,要想吸引受众,有效传播信息,必须加强信息再加工。十年间的《人民日报》“两会”报道鲜明地体现了信息加工也是创新,如传统上在报道代表委员发言、观点时,往往一股脑地排满整个版面,也不进行分类,容易造成读者的厌烦和视觉疲劳。2008年的“两会”报道,《人民日报》在要闻一版新开设的一个栏目“代表委员议国是”,将代表委员的观点以每期一个主题,用简短的文字,配上图片、速写等。该专栏形式非常新颖,内容鲜活,收到良好的效果,受到了中宣部、新闻阅评各个方面的好评。

〔孙瑞祥: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系主任、教授;王明伟: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06级硕士生〕

[1]吴晓晶:《全国“两会”报道:回顾、发展与前瞻》,《新闻三昧》2006年第3期。

[2]陈国权:《近年“两会”报道创新》,《中国记者》2006年第3期。

[3]陈国权:《近年“两会”报道创新》,《中国记者》2006年第3期。

[4]《光明日报四十年》编辑小组:《光明日报四十年》,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第139页。

同类推荐
  • 加拿大概况

    加拿大概况

    北冰洋、极地地区、高原、西北海岸、东北林地和巨大而众多的湖泊都是加拿大生活多姿多彩的原因。西北的沿海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稳定,很快就形成了等级社会,根据财富和门第就划分出来了首领、贵族和平民。这种等级社会在北方的印第安少数民族里,如特领吉族和海达族中尤其明显。在上述的三个阶层之外的就是奴隶,一般是战俘;还有的是那些失去了财产的人,例如因为债务而倾家荡产的人。不管情形怎样,这些人毫无权利可言。南部地区和内陆地区的撒利希人不是太关注财富与阶层;不过一个部落与另一个部落的差别也很大。然而总起来说,在加拿大的原居住民族中,礼仪最精细最繁琐的民族多生活在西海岸,而且他们的艺术特征明显。
  • 国际传播受众研究

    国际传播受众研究

    《国际传播受众研究》是国内第一本系统探讨国际传播受众理论、方法和实务的专门著作,也是一本综合性、理论性和实用性较强的专业教材。《国际传播受众研究》有三大特点:一、对中外国际传播受众的概念、特点、研究演进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二、详细介绍定量与定性受众调研方法,并对互联网受众测量和调研方法进行了创新性探讨;三、总结归纳国际传播媒体受众工作的特点、原则和反馈等管理机制,并对其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新动向进行了前瞻性分析。对于从事或有志于从事受众研究、国际传播受众研究、国际传播研究或相关领域工作的研究人员、实务工作者,以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均具有较强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参考价值。
  • 夏莲居著述集

    夏莲居著述集

    夏莲居是现代著名学者,学问渊博。其著述以文言写成,本书为其著述第一次集中整理出版,汇集了目前能够搜集到的夏莲居著述的所有文献,包括夏莲居一生编辑整理的各种古籍作品,还有著述的各种诗文作品。其中有包括关于古琴、书画等古代艺术与文物研究的专著,有关于山东省在辛亥革命过程中的各种纪念诗文等,以及研究先秦诸子、宋明理学、禅学历史等方面的诗文。此次请学术专家进行了校勘标点,有利于现代人阅读与研究。
  • 赠言寄语

    赠言寄语

    《赠言寄语》讲述了:读书可以陶冶性情,可以博采知识,可以增长才干,使人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养性灵。书中有着广阔的世界,书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虽然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但书籍永远是新的。阅读撼人心弦的高贵作品,就如同亲炙伟大性灵的教化,吸收超越生老病死的智慧,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时空,让心灵沟通过去和未来、已知和未知。
  • 教育公平:来自课堂的经验和案例

    教育公平:来自课堂的经验和案例

    本书立足于每个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重点探讨了实现课堂教学公平的方法与策略,从机会均等、提供选择、和谐互动、分层教学、多元评价等五个方面,介绍了上海市黄浦区各中小学围绕“教育公平”开展课堂教学实践的理性思考、教改经验和典型案例。本书理论扎实,例证丰富,对于现今进行的教学改革可以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热门推荐
  • 重黎

    重黎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遗尘殊途

    遗尘殊途

    她其实早已读懂男人的心。知道他的心不可能只容得下她一个。即便对她从无爱意只是利用。她也心甘情愿。因为谁叫她爱他已入骨髓。拔不掉抽不去.只有听天由命了....他注定给不了她,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承诺。但是他的心里却始终有她的位置。如果可以选,宁愿彼此从未相恋...
  • EXO之曾经相爱过

    EXO之曾经相爱过

    “本以为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后来才知道一切都是我在自作多情……”因为被星探发现,顾乐乐成为SM公司练习生。以为浪漫的童话就要在她身上演绎了……没有想到,原本相爱的人不在一起。答应他的承诺也没有做到……PS:此作品非本人原创,则为照搬。
  • 送尸人

    送尸人

    等待,从来都不是一个美好的词。楚湘竹活了二十多年,从来没听过送尸人这个职业,和温言在一起后,接触到这个职业时,发现新世界的大门被打开了“呐呐,温言,送尸人是什么?”“送尸人是承载亡者的思念、生者的悲伤,游走于两界交界的人”全程高......甜!请各位大大放心入坑!!
  • 传播艺术与艺术传播

    传播艺术与艺术传播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 缠戏

    缠戏

    他和她因戏纠缠,他年少成名,个中艰难无人能懂。她科班出身叹自尊被沦为笑话。路翎:“我说过,你不适合当演员。”宁悠然:“我也说过,我不会就此放弃,谁能给我机会,我就依靠谁。”路翎:“你早就想脱离我了吧。”扣在扳机上的手微微颤抖。
  • 红夜天

    红夜天

    这是发生在灵源大陆的一段传奇,没有绚丽的的描写,仅仅是一段似真似假的传承,潇洒人生,一壶温酒煮天下,一剑流云傲天涯!
  • 纵横天帝

    纵横天帝

    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兼纳术,炉养万千大道;分势术,手转天地乾坤;攻杀术,道衍无上轮回!一卷纵横诀,一条通天路,我为天帝,纵横寰宇!
  • 夏沐之恋

    夏沐之恋

    能在最美的年华,遇到最美的你。能在最低落的时间,遇到最快乐的你。能在最疯狂的年纪,遇到最善良的你。是她三生有幸遇见了你,还是他三生有幸遇对了你。时间让他们疯狂,最终他们是否在一起了……
  • 心想事成之龙腾盛世

    心想事成之龙腾盛世

    在你我平凡的生活下隐藏着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遗憾的是身为普通人的你我却无法领略到它的美丽……张阳,一个偶然间闯入这个隐秘世界的家伙,携带着他的“心想事成”,携带者他编造的小小异能组织。带你走入这个你还未曾发现的世界……人类发展史最本质的不过是人的欲望,思想有多远,人类就能走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