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71000000011

第11章 从人民网看改革开放以来新媒体的发展

何加正

自1994年4月20日中国首次接入国际互联网,互联网在中国就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短短15年间取得了巨大发展。以人民网为例,1997年1月1日《人民日报》网络版正式上线,短短的11年,人民网由三五位初创人员发展为由编辑、记者、技术、美编、市场、经营、人力资源等600名专业人员组成的大团队,网站内容也由最初的《人民日报》网络版,逐步发展为拥有10种语言文字、数十种发布手段和互动手段、每日发布新闻信息数万条的主流媒体。人民网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因为改革开放为其创造了发展的契机。

作为我国重要的网络媒体之一,人民网的发展历史代表着从普通的网络载体,发展到网友高度参与的互动平台和文化平台,成为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新媒体的历史。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主要表现在四个角色的转变上。

第一是从简单的信息“传声筒”向丰富的新技术新应用转变。20世纪90年代,各大传统媒体的网站和商业网站纷纷问世,报道形式主要是以文字、图片以及简单音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进行报道,论坛、留言、网上调查等互动形式虽已出现,但报道形式和技术相对单一。进入本世纪后,网络媒体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特别是在报道形式报道手段上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以人民网“两会”报道为例。1998年,人民网(当时是《人民日报》网络版)的“两会”报道,是将《人民日报》关于“两会”的报道集纳在一起,形成一个报道集,并在网站首页放置了一张照片和几条“两会”最新消息。这几条“最新消息”并不是来自现场的实时报道,而是当天《人民日报》的重要稿件。1998年也是政府换届之年,当年人民网抢得了一个先机,第一个报道朱镕基当选为国务院总理,是所有媒体里最快的,比中央电视台还早3分钟。当时的情况是,网站的编辑在后方做好预案,然后由前方在人民大会堂的《人民日报》记者打手机,及时通报现场情况,现场投票结果一公布,网站就抢在第一时间将原先的预发稿发布出去。

而在10年后的2008年,人民网的“两会”报道已今非昔比,仅是形式上就综合运用了26种网络手段来实时、全方位、立体化地报道“两会”,包括动漫播报“两会”要闻的“小白闪报”、虚拟亲身体验“两会”的“两会有我”,还有“手机记者两会二人转”、“手机网上开两会”、“两会调查”、“我有问题问总理”、“我给总理支一招”、“有话网上说”、“听民情答民意”、“‘博’在两会”、“两会掘客”等等,这些新颖的报道方式,极大丰富了我国重大事件报道,很受网民欢迎。

第二是从传统媒体的附属体向独立媒体、主流媒体角色的转变。网络媒体的初创时期,包括报纸、期刊、电台、电视台在内的各大传统媒体,都陆续在互联网上建立了自己的网站。这些新闻网站一般是传统媒体的附属体,除了发布母媒体的新闻信息,对重大新闻事件,也发布少量的原创新闻,但在一定程度上只是作为传统媒体的补充,而没有真正把它作为一种新的第四媒体给予高度重视,影响力和影响范围都很小,商业网站也是如此。经过短短15年的发展,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以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等重点新闻网站为代表,开始出现大量原创新闻,成为很多新闻信息的来源地;人民网更以独立的评论和见解,在网络媒体中独树一帜。目前互联网的影响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在中国有76.3%的网民承认,重大新闻一般都是首先从互联网上看到。例如人民网2008年的“两会”专题,初步统计“两会”专题收到手机网友的反馈(短信、评论、留言)近50万条,关注人民网“两会”的手机用户多达2.5亿,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新媒体的主流价值和力量。

值得指出的是,新闻网站在成为独立意义上的媒体后,并没有与它的母体脱离,而是成为母媒体的延伸和提升,人民网与《人民日报》的关系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人民网使得《人民日报》从平面媒体变为立体媒体,使得《人民日报》的定时报道变为即时报道。从今年的抗击冰雪灾害、“两会”、“3·14”拉萨事件、“5·12”汶川大地震报道,到奥运、“神七”报道,《人民日报》前方记者的最新报道、滚动报道,都是通过人民网首先发布,通过人民网,《人民日报》的影响拓展到了各个层次,人民网使《人民日报》的影响面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拓展。

第三是从单向传播向网友高度参与的互动平台、服务平台的转变。经历了初创时期的单向传播的模式后,网络媒体的平台功能、服务功能日益显现出来。人们不仅可以及时了解更多的信息,也能通过互联网发表个人见解、为社会发展出谋划策。从每年的两会,去年的十七大,到今年奥运会、“神七”发射等等,近年来的众多大事都少不了网络和大量网友的参与。

博客、播客、维客、掘客这些基本上完全建立在群众参与基础上的新形式,以及互联网上广泛存在的论坛、跟帖、调查等互动方式,每天吸引着千百万直接参与的网民。我国有2亿多网民,6亿手机用户,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这个平台,成为信息的制造者、提供者、传播者。2008年在反击西方某些媒体对拉萨“3·14”事件的歪曲报道的斗争中,网民成了最中坚的力量,发挥了强大的舆论反击作用。

第四是从信息的传播者向承载更多先进文化的传承者转变。人类进入现代文明以来,建设和传播文化的平台很多,但是没有哪一种比互联网更具有广泛性和丰富性。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在人民网强国论坛和网友进行了在线交流。他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促进人们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互联网作为一个群众参与性最高的文化建设和传播的载体,不仅在信息传播方面拥有强大的生命力,成为一个宣传的新兴力量,它也使原来的媒体覆盖面无限地往下延伸,人群也在扩大,从少年儿童到老年人,都成了覆盖的对象,使得一些原来不太容易接受媒体传播的人群,现在也被划到被传播的对象里,这使得互联网在传播先进文化的时候可以面面俱到,无往不利,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

更重要的是,网络更是成为凝聚民族精神,传递中华文化传承的集中体现。从南斯拉夫大使馆被轰炸事件后强国论坛的兴盛,到西藏拉萨“3·14”事件后网上一片“红心”;从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捐款行动、寻亲活动,到奥运圣火传递过程中的网友自发行动……每个人,不管年龄身份,不论身在何方,都通过互联网聚在了一起,共同谱写着一曲《中国人》,这也许是互联网带给我们最重要的东西。2008年亿万民众在中国各网络社区对西方媒体歪曲报道拉萨事件表达强烈愤慨,让我们看到互联网的力量,通过互联网,中国民众的声音在国际上响亮起来。

可以说,通过以上这四个角色的转变,网络媒体已经成为最具活力、最具潜力的媒体。

国务院新闻办副主任蔡名照同志说过,在互联网的新闻传播方面,中国绝对世界一流,全球第一,当之无愧。中国的媒体网站乃至非媒体网站,在党和国家重大活动期间,如“两会”,会动用上百人,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漫、调查、论坛、博客、播客、跟帖、短信、WAP等近30种报道手段进行报道。这在国外是绝无仅有的。目前国外许多传统媒体网站,除了《纽约时报》等少数网站以外,基本上还是在传统媒体的网络版的基础上,做一些传统媒体之外的新闻,手段和内容比较单一,严格地说,相当程度上还仅仅是网络版的扩大化。

中国网络媒体为什么会在全球成为独特的风景线呢?

首先,改革开放为我国建立了开放的意识基础。上个世纪末,经过改革开放20年的锤炼,无论是我们的党、我们的政府,还是我们的人民群众,开放意识和开放心态已经形成。当国外的互联网、新技术和新应用来临的时候,我们就会主动地去迎接它。可以说,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就不会有今天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其次,改革开放为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30年,给经济发展、国力增强提供了强大动力,也为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物质基础。截至2008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2.53亿,网民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其中宽带网民数已达到2.14亿人。与此同时,运营商的支撑能力也不断增强,中国互联网国际出口带宽数达到49.3万兆,年增长率为58.1%。正是由于这些因素,中国的互联网得以快速的发展。

最后,改革开放为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体制和机制保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这是一个巨大的转变。而互联网包括网络媒体的发展,与市场和资本是紧密相随的,需要灵活的适应市场的体制和机制,应该说,网络媒体的大发展,与体制机制的完善密切相关。例如人民网,虽然是事业单位,但人民网在有关方面的支持下,成立了发展有限公司。公司的成立,使人民网得以采用规范化、市场化操作模式,并促使人民网迅速地发展壮大起来。最近人民网成立的两个公司:人民在线和人民网日本株式会社,就是在适应市场的体制机制下谋求发展的举措之一。

改革开放推动了新媒体的巨大发展,但相对于互联网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潜力来说,互联网包括网络媒体仍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更多应用、更大发展还有待我们去发现去创造,这是网络媒体未来发展的希望,也是我们无时不在的压力所在。

〔何加正:人民日报社人民网总裁、高级编辑〕

同类推荐
  • 天下对联奇趣妙

    天下对联奇趣妙

    本书着笔于对联形式与内涵的剖析,从感情色彩上点燃它奇、趣、妙的光环和亮点。书中各呈纷披的对联,奇在令人拍案的工巧立意与构思,趣在读来余音绕梁、回味无穷的内涵特色,妙在别致、脱俗和独特技巧的运用,可谓千姿百态,美不胜收。读者可从中赏析其奇、其趣、其妙,领略对联艺术的真谛与精华。
  • 传媒观察:危机与转机

    传媒观察:危机与转机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 韩国电视娱乐节目形态研究

    韩国电视娱乐节目形态研究

    进入2000年,随着互联网的发达,可以看到的电视娱乐节目越来越多,欧美、日韩、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自然也包括我国几十家电视台的众多节目。各有千秋,各具特色。在网上经常可以看到不同节目的论坛,会员数量惊人,帖子数量更加惊人,有些评论一针见血,有些观后感悟则令人不由得怦然心动。于是,传播学毕业的自己也渐渐萌生了写点儿什么的愿望。这一想法几经沉淀,到2009年底开设了“电视娱乐节目赏析”这门选修课后才终于动笔。
  • 中国的现实与超现实

    中国的现实与超现实

    “中国的现实”即中国成长道路上的种种坎坷和怪现象。“超现实”即中国今后发展方向和如何实现改革。这是一本时政普及读物,核心为点评当今各色社会问题,专注于点评当代中国各色现象与事件,也有对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的解读。“把历史作为现实参考”的著名近代史专家雷颐,通过通俗的讲解、评论、分析,使读者了解是什么样的力量使政府改革的努力与期望落空,什么样的力量使某些事件像轮回一般在中国历史上反复演出。
  • 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语文知识小丛书)

    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语文知识小丛书)

    《语文知识小丛书:中国古代文化知识》以国家正式颁布的语言文字规范为依据,以中学课本经典文章为实例,对常见的语文现象进行明晰透彻的辨析。从字、词、句、段、文,循序渐进、深入浅出地讲析,包含了语文常识的方方面面。是酎亍各业不同年龄、不同层次读者的好帮手,特别有助于学生提高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热门推荐
  • 琉璃针

    琉璃针

    原来生命的终点只是离别,从前和如今的流离只同梦般碎灭,时间终将淡去琉璃针尖最真切的邂逅……或许琉璃针的邂逅,本就是个错误。江山重改之时,她离开了他,与赴二哥那个生死相随的诺言,可谁又道得清值不值得。
  • 天尊下凡

    天尊下凡

    神界第一人,曾经无敌于天下的最强天尊,突遭背叛,一夕之间,坠落凡尘。不过虎落平阳终是虎。龙游浅滩仍是龙。一段史无前例,无可阻挡的痛快复仇之路。史上最强装逼指南,稳定更新,绝不太监,爱看不看。ps:灵感源自《一拳超人》,但是故事内容是一个完全不同全新世界,总之一句话:开心就好咯。。。
  • 重生之网游

    重生之网游

    重生了,我一定不会放过他们,首先先在游戏里让他们不好过。可谁能告诉我,这神一样的队友是啥回事,不管了,可他手
  • 乡村变幻发生浪漫男女情

    乡村变幻发生浪漫男女情

    本书通过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引人入胜的情节。展示他们对理想追求与爱情的浪漫与曲折。力求艺术再现八十年代中国城乡的风土人情、市井百态与精神风貌。本作者历经沧桑,希望将所见所闻所想用艺术熔炉冶炼成小说。让世人铭记中国的八十年代。八十年代正是我国经济发展大转折时期,现在看来很正常不过的事在当时可能是觉不可思议的事。人生就是许许多多类似这种过程。小说正因为反映着类似的过程才让人觉得精彩。觉生活变得不在枯燥乏味。
  • 那一年,你好

    那一年,你好

    关于那一年夏天的故事,夏天是恋爱的季节也是离别的时候,在夏天总有许许多多的故事在发生。我们的主人公与她的相遇相知相爱。祝愿世界和平。(作者op:首秀,写的不好请谅解)
  • 金刚顶瑜伽中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论

    金刚顶瑜伽中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那年我们的恋爱

    那年我们的恋爱

    本作品是一男一女的恋爱故事,祝福各位看故事学经验早日找到自己喜欢的对象,谢谢各位的支持。
  • 碧水蓝天畅想曲

    碧水蓝天畅想曲

    《碧水蓝天畅想曲》:“荆楚作家走乡村”是由湖北省作协2007年开始推出的系列大型文学采风采访活动,是倡导作家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文学“品牌”活动,旨在通过组织作家走进农村采访、创作,反映我省农村改革的前进历程和成就。继2007年、2008年、2009年活动将采访主题聚焦于“农村扶贫”、“先进名村”和“旅游名村”之后,今年,“荆楚作家走乡村”采风活动,把关注重点放在了农村环保问题上。二十几位作家通过调查走访,用饱含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幅绿色生态画卷,结集为25万多字的报告文学《碧水蓝天畅想曲》一书。
  • 冷情总裁的霸道娇妻

    冷情总裁的霸道娇妻

    听说你今天去“夜店了”?听说今天又有女人投怀送爆了?听说?…你从那里听到这么多听说!你是知道我的,我对其他女人没意思!商场逢场作戏嘛!戏总要做足了咯!不要这么霸道嘛!
  • 蜜色豪门:前妻太难戒

    蜜色豪门:前妻太难戒

    她抱着三岁女儿尸体哭时,他在妹妹床上,她脸被破相时,他律师无情甩给她一张离婚书,她只是站在江边吹风,却被妹妹推入江中。他应该永远也想不到,那个曾经只会围着柴米油盐酱醋茶打转的黄脸婆、那个被破相的弃妇、那个‘意外’淹死的亡妻,此刻已是对手企业的领导者、千万男人心中的梦中情人,同时,她还是一个二岁儿子的母亲……如今的她,每天都会坐在镜子前,对着额头上的疤痕发誓:“我一定会让你们付出惨痛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