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9600000027

第27章 来自未成年受众的内因分析(2)

实例三:解惑需要互动在7号样本中,对于如何对待失败的问答如下:

小观众:你做的那个“团三周”的动作,在两次失败的情况下,做第三次有没有会想到会失败?

李小双:比赛是什么?很简单,我可以考在座的小朋友一个问题,为什么每年都要考试?

小观众:因为它检验了这学期这个人,这个小孩他学习的成绩和情况。

李小双:所以说,你的问题已经回答我了,为什么说每年我们要去比赛,不要怕失败,像我们在座的小朋友一样,我们不要去害怕考试,我们考多少分,我们不要害怕,我们怕的是我们平时付出的够不够,你的考试就一定会得到很好的成绩。

点评:

可以看出,这是提问儿童与嘉宾之间的一次互动交流,嘉宾通过反问,把自己比赛与儿童考试的两个情境做了合理的比较,并给出了有意义的答案:与不要害怕比赛一样,小朋友也不要害怕考试。足够的付出,才能取得好成绩。既没有生硬的说教,也没有就事论事,可以说恰当地抓住了提问儿童的心理。这样的答案不仅对提问儿童,而且对电视机前的儿童受众而言,也会解决他们心中的困惑的,真正起到“榜样”的作用。而这或许才是《童年》节目的宗旨所在。

(3)与儿童心理发展主题不吻合来源于节目的年龄定位过于宽泛,从而不能应对特定年龄段儿童的特殊需求。

《大风车》栏目以3至14岁儿童为收视对象,《童年》作为《大风车》的子栏目,在央视国际网站上所做介绍中对其收视对象并未做专门界定。如果按照《大风车》的对象定位:3~14岁,根据发展心理学对儿童发展阶段的划分,则《童年》的目标受众跨越了儿童早期、儿童中期、青少年期(初始阶段)这三个时期。而这三个时期儿童社会情绪发展的主题是呈现发展的态势的,不同阶段的主题是有区别的。从这种意义上说,《童年》节目如果想真正地解决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困惑”,3~14岁的年龄定位就显得跨度过大了。那么,在样本中所体现的儿童受众年龄又是怎样的呢?以下对10个样本中参与交流的儿童受众年龄做了统计。

此外,为研究方便,我们还对儿童所提的六个主要方面的问题次数做过统计,儿童所提到的问题主题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如表所示。

表不同年龄受众提问主题所占的比例

年龄段主要方面问题所占比例合计

童年中期:自我概念、自尊同伴关系、父母关系0.390.140.53

青少年期:同一性形成道德、价值观0.090.180.27

由表可以看出,儿童提问的主题中有一半以上是关于童年中期儿童身心发展主题的,这与现场提问儿童10.7岁的平均年龄是相吻合的。

从对《童年》节目的文本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节目的主创人员所聘请的多为童年中期和青少年早期的儿童。因此,尽管《童年》节目没有进行专门的收视对象界定,但是节目在创作时还是试图针对8~12岁儿童的。《童年》节目组内部是否已达成这种共识就不得而知了。

而问题出在对文本的解读过程中,发现《童年》节目样本中的题目以及节目中所涵盖的编导意图似乎又并不完全符合8~12岁儿童的心理发展主题矛盾的“解惑”需求。

包括根据嘉宾所讲述事件或观点的主题与儿童中期、青少年期儿童心理发展主题的对应关系的统计。可以看出,嘉宾对自己童年以及人生的回顾中所表达的事件、观点的主题,与这两个阶段的儿童心理发展主题的对应比例基本持平(31与28)。这种谈话对儿童中期的受众会有交流受阻的感觉,尽管嘉宾对人生的体验会对他们有所启迪,但是也存在因与他们的社会情绪发展需求不对应,而产生的对嘉宾观点的不理解或对内容的不感兴趣。

而嘉宾的讲述多是在主持人的引导下进行的,主持人的引导与编导、记者的前期意图直接相关,很显然,在主创人员的编创意图中,并未真正把收视对象直接定位在8~12岁的儿童。《童年》节目的收视群体定位似乎并不准确,因而也不能准确地对8~12岁儿童在社会情绪过程中所出现的“困惑”给予来自“榜样”的解惑。

通过上面对《童年》文本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对少儿电视节目的内容需求不尽相同,如果想达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那么,节目内容需要与特定年龄段的儿童心理直接对应,否则,会出现传播障碍。因此,少儿受众的身心发展规律、发展主题的特殊性成为节目传播过程中出现障碍的内部原因之一。

二、未成年人电视识读能力的特殊性

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在进入学校时已经具有了大量阅读知识的能力,这将有助于儿童在正规的阅读教学中取得成功。学习阅读是所有发展性任务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这种阅读能力也被称为萌发阅读,即学龄前儿童所具有的与阅读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如第一章所述,和萌发阅读同样,对电视的识读能力也是儿童发展过程中不断习得的能力之一。

与儿童的电视识读能力极为相关的参数是年龄,在一组让儿童回答电视人物的动机与结果的测验中,五岁、八岁、十一岁、十八岁儿童的答对率分别为33%、50%、75%、95%。随着儿童年龄的不断增长,所掌握的故事模型也在扩展。儿童会将某些形式特质与某种形式的内容结合在一起,构建起节目的类别,这些类别可以帮助儿童建立对节目的预期、知道节目的娱乐或教育价值,以及节目的真实程度,这些模型都将影响儿童对节目的理解。研究显示,儿童愈大,对剧中人物的印象描述就愈细微深刻,会使用较多抽象或内在特质,知道时空或情境的因素会影响角色的行为、能了解角色同时具有的正面及反面个性。此外,儿童的电视识读能力在七八岁时是个发展的关键期,依照皮亚杰的分类,此时正进入具体运算期,能做角色替代及自我反省的工作,因此,他们会了解自己及他人的想法,也学习对他人的行为加以推论及因果解释。

在童年中期的儿童中,对同一节目往往表现出不同的喜好。比如,《奇思妙想》节目,三年级的小学生有的人会喜欢,而且觉得特别好看,但有的人却可能说讨厌那个节目。讨厌该节目的原因,是因为三年级的小学生认为有些节目是给四五年级看的,他们难以理解。

《奇思妙想》节目中每次推出一个研究课题,由多个以学校为单元的代表队现场进行比拼。比如,用废旧报纸制作一把有靠背的椅子,椅面高度不低于40厘米,看谁承重更多;参与节目的儿童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与解决问题的办法来完成任务。而节目中有些“办法”对年龄稍小的儿童来说是相对难以理解的,或许也是指她在看节目的过程中有些看不明白,或者是在看后对节目中的实验模仿时,不能做出节目中的作品来。儿童自认为适合四五年级的节目似乎不适合三年级的儿童看。

在同一个三岁之差的年龄段内,儿童对同一节目的识读能力也存在差别,如果节目没有明确的受众对象,或者有明确的受众对象但是在节目的制作过程中没有完全依照该对象群体去制作节目,也或者是有明确的受众对象而对其具体的识读能力缺少了解而制作节目,都会造成同一栏目中,不同节目所适合的受众对象不同。

小学低年级儿童所表现出来的对节目的“看不懂”,在初中生看来却往往过于简单,而没有吸引力了。童年晚期的中学生会认为儿童节目对他们越来越没有吸引力了,小的时候特别原意看的,那时必看的节目,现在越看越没劲,还不如听听音乐,干点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事。

有的看不懂,而有的又认为过于简单。在实际的收视情境中,似乎是在凭借儿童个体的识读能力去做某些调节,而不是节目在制作过程中就有明显的对象性,其结果是儿童在某一期节目的收视过程中,或者在整体的收视过程中,因这种识读能力的不对应而产生收视障碍。

无论是与儿童的发展主题相脱离,还是与儿童的电视识读能力不吻合,都是由于少儿电视节目所面对的儿童受众处于身心发展的特定时期所具有的特殊性造成的,这是儿童与成人受众最大的区别。儿童受众的特殊性是少儿电视出现传播障碍的内部原因,而这种内部原因又是相对稳定与难以控制的。如本章前面所论述的,对儿童受众内因的分析不在于对其自身的改变,而在于进一步证实由这种特殊性所带来的传播障碍,那么,少儿电视节目传者如果试图最大限度地减小传播障碍的发生,如同教育领域内有意识的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发展水平来界定学生的发展目标”,实施不同的教学方式来改善教学效果一样,少儿电视节目传者对儿童受众心理的了解与在实践中的应用就显得更加重要了。下一章专门考察传播障碍形成的来自传者方面的原因。

同类推荐
  • 新班主任带班技巧

    新班主任带班技巧

    班级的规范化管理,是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把班级管理活动中最基本的、相对稳定的管理内容,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和规范,采取强制执行、严格训练和有效的思想教育,使之成为班级师生员工自觉遵守的习惯,内化为师生员工的素质,进而形成班级的传统,以达到管理非管理,似有似无的境界,并形成一定的常规。
  • 数字眩晕

    数字眩晕

    本书作者对互联网弊端进行了反思,并以发生在世界各地(包括中国)的网络群体事件为线索,思索大暴露、大展览时代,现代人应该如何美好地生活。在本书中,作者并不反对科技进步,而是指出误用科技将会对人类的价值观、经济与创造力造成严重伤害,互联网如何异化了我们的生活,互联网企业如何贩卖我们的隐私用以赚钱,而我们却忘记了自己到底是谁,也丧失了自我保持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 师之初

    师之初

    本书是一个乡村教师对教育,尤其是教师本身的反省与思索,内容包括:教育是一种理想、在学校不只是长身体、发现课堂教学的规律、学校教育很重要。
  • 后物欲时代的精神困境与道德教育

    后物欲时代的精神困境与道德教育

    后物欲时代的来临,是许多学者关注的一个当下现象及其背后的本质。本书借用了一个社会学的概念“后物欲时代”来分析、研究当代中国在温饱问题解决后,人们特别是青少年面临的精神困惑与问题。针对后物欲时代的精神症侯空虚、无聊,作者在吸取古典贵族教育的历史经验中,提出三条新的道德教育路径:健全人格教育、重视审美教育、闲暇教育。
  • 好班规成就好班级

    好班规成就好班级

    本书从两方面来介绍成就好班级的秘诀,这两方面分别为在校学生的管理和课外活动的管理。
热门推荐
  • 呆庵普庄禅师语录

    呆庵普庄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星启之门

    星启之门

    末日来临,人类面对的不仅是异域生灵的侵略,还要警惕背后的刀子。自私、贪婪、背叛、残暴、欲望……挣扎在死亡和恐惧边缘的人类,黑暗的本性被无限放大。难民营。冰冷的地面上,躺着一个衣衫褴褛的女人,她还活着,可眼神空洞的没有一丝光彩,身旁一个脏兮兮的小女孩,摇晃着她的胳膊,怯生生的问道:“妈妈,这个世界会好吗?”
  • 逆天召唤:嚣张废材三小姐

    逆天召唤:嚣张废材三小姐

    一代女帝重生为废材三小姐——姐妹算计,家族恩怨,灵力尽失?召唤能力回归,多系元素觉醒,神兽主人,炼药奇才!他是天辰国万千少女的梦中情人——天才辰王爷,却独独为慕容府的废材三小姐而倾倒。邪魅一笑,他将她拥入怀中:“收了我的玉佩,就是我的人。”慕容翎无语,这世上竟有如此无赖之人!只是,她身为女帝,又岂能落了下风?挑衅一笑,堪堪划过男人的唇角。“娘子,想不到你竟如此主动。”沈慕辰嘴角勾起。下一刻,便攻城掠池般占有了那甜美的唇。“为夫的服务,娘子可满意?”沈慕辰看着怀中满脸通红的女人,眸中满是笑意。
  • 一世倾城:异眼王妃

    一世倾城:异眼王妃

    她乃天生异眼,伤人与无形,视人与透明,又是纯阴女子,血属冷,脉属冰。他乃纯阳刚烈男子,身体燃焰,灼人与千里之外,因为母亲在宫斗中意外牺牲,只得装瘸,只为蛰伏,隐忍着,待报仇的那一刻。她与他有着异眼之缘,他为复仇而生,她却成了他利用的尖刀。
  • 我愿为你守护梦幻轮回

    我愿为你守护梦幻轮回

    他们拥有同样的身份,在那个世界是,在这个世界同是,可笑的是,他们忘了,,,,宝宝刚写,不好的请见谅
  • 跌打损伤奇效良方

    跌打损伤奇效良方

    本书是“奇效良方”系列丛书中的跌打损伤分册,是一本较为系统地总结运用中医方法治疗跌打损伤常见病的临床参考书。全书共有良方近300首,包括中药内服方、中药外用方、针灸疗法、推拿疗法、综合疗法等。反映了近10年来中医临床治疗的新进展和新成果,内容翔实、易学易懂,适合中医临床、研究人员和中医院校学生学习参考,也可供广大患者及家属阅读。
  • 校花的贴身高手之觉醒

    校花的贴身高手之觉醒

    陈锋,一个看似普普通通的少年,却拥有不为人知的神秘力量。奉师傅之命来到校园保护一个叫童馨怡的女孩,就此展开全新的人生之路.....
  • 吸血鬼传说之吸血大战

    吸血鬼传说之吸血大战

    3090年,对于人类来说,吸血鬼已经不再是一个空穴来风、不寒而栗的恐怖传说了,不仅如此,他们之间还达成了一个对各方都有利的完美协议。随着地球物种的各种异变,世界末日的来临恐怕也越发的接近了,不管是吸血鬼,还是吸血魔,亦吸食人肉为生的食人族,还有那些各种超乎人们想象的变异物种,都不停地威胁着人类的灭绝…这几年,随着吸血魔势力的各种迸进,人类已经无法抵抗了,这天,由着全世界人民推选出来的世界大师迈克逊,也终于的踏进了吸血鬼贵族城堡,这次他要带着全人类面临灭绝的重要理由为先而和吸血鬼第五世纪领主马克瑞谈判。求包养,求收藏,求点击...
  • 南弦北望

    南弦北望

    她本是红尘中一舞客,携来了沧月,掷起了红袖。依师之命,下山助他。皇室内乱,天下动荡,乱世佳人,倾城舞姿。红袖飞针,素手医仙。付出深情,亦赔上余生。重拾记忆,从上世,她跳进忘川洗去记忆,只为寻他。到今生,他忘却了他,十里红妆迎娇妻。从前世的相知相爱,到今生的相弃相抛。她遭受家人离去,朋友背叛,爱人遗忘。是否还会像当初一般,为爱奋不顾身…轻轻的舞起这世间的最后一支舞,血染红了罗裙,她用余生爱他,他却予她世间荒凉。莫笑人间四月天,来生忘川负相见…
  • Tfboys之转角遇见爱

    Tfboys之转角遇见爱

    懵懵懂懂的她们,遇见了一群少年,这群少年与少女,又会发生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