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9600000023

第23章 表达方式方面的应对(3)

1.题材新颖

题材是指作品内容主体所用的材料。节目的题材是指节目中表现的内容主体所选用的材料。关于电视节目的题材分类,在本书第一部分关于电视节目的分类里已作介绍。题材新颖是电视节目满足未成年受众心理需求的关键要素。以动画片为例,动画片是电视节目中广受喜爱的节目类型。自2004年7月1日起,国家开始实行国产电视动画片题材规划制度。

2008年2月,经备案公示的全国国产电视动画片为21部,32963分钟,按所占比例大小排名,备案公示的国产电视动画片题材依次为:历史题材、教育题材、科幻题材、童话题材居多,而现实题材和神话题材以及其他题材的动画片较少。其中历史题材的动画片多取材于中国历史故事以及古典名著,有些故事原型虽为儿童所熟悉而易于接受,但是儿童也会因对中国历史题材的熟悉、反复收看而感到厌烦。比如,在笔者的访谈中,一位小学高年级儿童会说:“播出的动画片太局限了,要不就是典故啊,要不就是历史啊。我们都已经知道那些东西,它还演,其实一点兴趣都没有了。”此外,动画片题材的新颖与否不仅在于取材本身,在播出时也需要把握好播出时机,同一动画片尽量避免过多、过于集中的重播,也令儿童受众因重复收看而感到题材老旧。

电视节目的题材新颖要与未成年受众的求新心理需求相应对。未成年受众对新颖题材的需求可大致归纳为:神秘的、幕后的、时尚的、奇怪的以及与生活接近的,等等。

(1)神秘的

有神秘感的题材会诱发儿童的好奇心而吸引其收看。比如,像考古机器人到埃及金字塔探秘这样的题材就会让儿童非常想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一些古代的传说也同样可以诱发儿童的好奇心。

(2)幕后的

对公开活动提供幕后的信息,往往可以引起儿童的兴趣。比如,一位小学高年级儿童说起看到舞蹈《千手观音》之后,就想知道它的幕后,如果少儿节目能提供这样的题材将提升儿童的兴趣。

(3)时尚的

对时尚信息的了解是儿童尤其是青少年所需要的,作为社会中最好奇、最活跃、最具突破意识的群体,青少年乐于接受新事物,对时尚文化的触觉也最为敏锐。在好奇与从众心理的作用下,青少年对时尚信息的需求显得颇为迫切;对时尚信息的使用又为青少年自我表现的欲望提供了行为慰藉。电视节目是儿童、青少年获取时尚信息的重要途径,时尚的题材符合他们的口味,激发他们的兴趣。

(4)奇怪的

选择生活中不同寻常的事情并解释清楚,是未成年人对新颖题材的又一需求。比如,有的少年英雄身上有着与众不同的本领,在节目中得以体现并给出形成的过程;或者提供生活中的比较奇怪的现象,然后作出解释,等等,都是与未成年人求新心理相适应的。

(5)与生活接近的

与未成年人成长生活相接近的题材一般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而对不熟悉或者是没有接近性的会不感兴趣。当然,接近性也是与性别、年龄以及地域等相关,并具有个体差异的。比如,一个正在对钢琴发生浓厚兴趣的儿童,很可能会对少儿节目中出现的钢琴家而感兴趣。

(6)有趣的

未成年人一般会对有趣、搞笑的题材感兴趣。比如,一位小学高年级的儿童说起曾在网上看到播放方言版的《猫和老鼠》,笑得前仰后合;另一位小学高年级儿童喜欢看的是名人的搞笑FLASH。

2.结构、情节富有创意

电视节目在结构上要富有创意。充满变化、设计精巧的少儿节目会增强对未成年人的吸引力。一位小学高年级儿童在访谈中回忆了他所喜爱的外国动画片的结构是如何吸引他持续收看的,“就是原来演过两个动画片我特别喜欢,一个是马丁,一个是丁丁,马丁那个就是每天早上他都会发生一个变化,然后一天发生的事都是围绕他的变化来写的。就是绝对不重复。丁丁那个写的有时候办案,写得勾着你的心,你不看它也惦记今天又怎么样了。又被谁抓起来了,或者又怎么解案子的了。”在对青少年的焦点团体访谈中,初中生对中国和外国的电视节目做了更为细致的比较。

希望电视节目在结构与情节上的富有创意是与未成年人求新的心理需求相适应的,尤其是对高年龄段未成年人,这种需求更为明显些。伴随认知能力的发展,儿童和青少年的注意力从形式上的吸引为主转为以内容吸引为主的时候,电视节目在结构与情节上的创意显得尤为重要。

3.电视元素、制作手段新颖

电视节目制作需要融合多种电视元素、结合多种制作手段。在题材、结构与情节新颖的同时,也需把握电视手段的新颖。题材、结构与情节的新颖是在内容方面的创新,而电视节目是需要电视手段的实施才能将内容变为可收看、收听的电视节目的。如何充分发挥电视手段的作用,实现电视手段方面的创新,也是少儿节目传者所需重视的。比如,演播室录制节目的舞台设计、灯光;摄像的风格;非线性特技等前期和后期电视制作手段的运用都需要不断创新。另外,电视是视觉和听觉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听觉方面的创新也是很重要的。比如,尽管电视节目的主题曲是节目个性品牌形成的一个代表性要素,不宜轻易变更或者改变,但是对于电视节目而言,一个开播十多年的节目主题曲没有作出改变,是难以满足儿童对节目新颖性的需求的。

五、教育与娱乐相结合

“寓教于乐”可谓电视节目所追求的永恒话题。从外国知名的儿童节目《芝麻街》、《天线宝宝》到中国的儿童节目,都在不断追寻着寓教于乐这一理想目标。比如,中央电视台的《东方儿童》栏目就强调自己是一所“快乐的学校”,是一所“流动的学校”,而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的宗旨则定位于“寓教于乐,在玩中长智,在乐中得益”。电视节目中教育娱乐的结合需要避免下面几种倾向,以做到与未成年人心理需求的应对。

1.说教化

说教化是指电视节目采用生硬、枯燥的方式来达到节目对未成年人认知、情绪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教育目的。尤其是以认知发展为目的的电视节目中,说教化倾向更为明显。电视节目的说教化表现为内容的说教化与形式的说教化两个方面。

(1)内容的说教化

在内容上有说教化倾向的电视节目一般以让儿童学会某个本领或者某个道理为基本的创作思路,制作者希望通过节目来达到让儿童获得认知的目的,但如果过分强调教育性,在节目题材中将明显地体现过多的教育目的,出现题材、内容上的“说教化”。以动画片《蓝猫淘气三千问》为例,在笔者的访谈中,一位初中生认为,这个动画片“太注重科普教育性了,丧失了一些比如画面感、还有剧情上的东西”。

内容的说教化也表现在一些益智类的电视节目中。节目中的题材如果过于强调知识性,而且如果其知识性与儿童受众对象的认知与理解能力不相符或者发生错位的时候,很容易让儿童受众感觉节目说教化。而节目中知识性过强的来源之一就是节目的教育目的,未成年人把看电视当作“娱乐”,不愿花费更多的“心理能”去理解并收看知识性过强的节目。比如,一位初中生在收看《三星智力快车》的时候,也曾因为知识性过强、看不懂而选择了更换频道。

(2)形式上的说教化

电视节目的“说教化”也体现在其对内容的表达方式上。具有“说教化”倾向的电视节目一般以“教你怎么学习”的形式来达到节目的教育目的,而不是用故事或者是情节启发的形式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受众。在笔者对初中生所做的焦点团体访谈中,初中生认为“用故事来启发”的节目会让他们“心里自然就明白了,接受起来更主动些”。

形式上的说教化也表现为“课堂搬家”。将学校里的教学过程搬移至演播室里,让儿童嘉宾按照程序化的过程来完成节目中的教育过程,以达到其教育目的,而完全脱离了电视节目的娱乐功能。

电视节目的说教化不仅通过内容与形式表现出来,主持人的固有理念及其表达方式也将造成“说教化”的倾向。比如,下面是一期学前儿童节目中两个主持人的对话:

女主持人:“你在哪啊?”

男主持人:“我去吃……”

女主持人:“你就知道吃和玩,就不能做点有意义的事吗?”

吃和玩在女主持人看来是没有意义的事情,而对孩子而言,却需要在玩中找寻快乐,获得成长的经验,并对其身心发展起到有益的作用。而主持人在节目中所表露出的说教化倾向,不仅在形式上令儿童受众感到难以接受,其观点也令孩子对吃和玩的意义产生困惑。

2.节目中娱乐要素的缺失

在已有对儿童收视动机的研究中,“娱乐”是排在首位的动机。儿童收看电视是为了获得快乐,如果节目中娱乐要素缺失,将大大影响电视节目的传播效果,也将影响其教育目的的达成。笔者对小学高年级儿童所做的焦点团体访谈中,儿童所表达的对电视节目的娱乐需求与节目中娱乐要素缺失的矛盾现状。

儿童认为中国电视节目中缺少搞笑的、能使他们获得快乐的要素。这些要素的缺乏既体现在节目的整体感觉上,也体现在具体的节目中。

3.教育与娱乐平衡点的偏移

尽管未成年受众看电视的首要动机是获得快乐,但是快乐并不是未成年受众看电视的唯一动机。而且随着未成年人年龄的增长,求知动机越发地显露出来。在笔者对小学低年级和小学高年级儿童的访谈内容呈现了这一趋势。在对小学低年级的焦点团体访谈中,受访儿童对“看电视想得到的是什么”这一问题的回答是“快乐”、“知识”、“游戏”。在对小学高年级的儿童的访谈中,一位六年级学生说:“从快乐中得到知识,得到知识之后我们自然就会快乐。有个故事情景,牵动出知识,让我们感觉到特别的新奇。也不是说光长知识,也不是说就那么说说笑笑,二者合一的那是我们真正想要的”。未成年受众认为,在搞笑的同时能够学到知识,才是他们最需要的,而并非是一味地娱乐,教育与娱乐被认为是同等重要的。电视节目制作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做到教育与娱乐平衡,则很容易出现下面的误区:

(1)要么“一直学”,要么“一直休闲”

在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焦点团体访谈中,受访儿童希望节目要“半学习半快乐点,学习一会吧,就给你播出一些休闲节目”,而现在的节目现状是有时候“一直学,要不然就一直休闲”。在初中生的访谈中,初中生也认为现在的少儿节目中似乎没有找到知识与娱乐的契合点。一位初中生说:“我觉得少儿节目要不就是娱乐,要不就是知识,这两个有没有其他结合的方式?因为我们性格比较广泛,比较开朗,比如体育、电影都是我们喜欢的,可是少儿频道这样的节目特别的少。都是特别生硬地放在一块。不能让我们觉得特别容易接受。”

(2)节目“偏重知识性,没有趣味性”

在对学前儿童家长的访谈中,一位学前儿童家长说:“应该增加趣味性,它要不就偏重知识性,没有趣味性,小实验就是小实验。应该拿那个小实验编个小故事什么的。比如,小孩有时候他不懂为什么通过实验能变成二氧化碳的,你可以实验也做了,也编个小故事。就有趣了。”

(3)“用大故事来体现大道理”

一位小学高年级的儿童在访谈中说,“他们总用一些大故事来体现一些大道理,但那些事情我们都做不到的,我觉得就应该从一些小事上明白一些大道理。”儿童对少儿节目中所讲述的“大道理”表示难以接受,而更希望“从小事上懂得大道理”。从小事入手,逐渐让儿童明白大道理,教育性不是“课堂搬家”式的讲大道理,娱乐手段与教育内容的良好结合才是儿童受众真正需要的。在对小学高年级所做的焦点团体访谈中,小学高年级儿童以外国儿童节目《小鬼当家》为例,讲述了他们喜欢的节目该如何体现教育与娱乐的平衡,访谈记录如下:

儿童1:《小鬼当家》那里,玩转纽约那里,小鬼当家特别逗,然后遇见一些坏人,能够克服那些困难,然后最后终于战胜了那些坏人。

儿童2:《小鬼当家》我就讲一段啊,有一集一个女的,那门是关着的,她想进,结果一手插到胶里了,刚拿出来,脚又陷进去,又进去了。

群体:(大笑)

儿童3:那小鬼当家都在暗暗告诉我们该怎样做。将道理蕴涵在故事中,并通过娱乐手段表达出来,儿童认为这样的节目既有乐趣,又能懂得一些道理。与中国电视节目中存在的“用大故事来体现大道理”的现象相比,蕴涵在“快乐故事”中的道理更能吸引儿童的注意。

(4)教育与娱乐结合生硬

少儿节目中很多都是采取演播室访谈的形式,这种主持人与嘉宾、主持人与主持人以及主持人与现场观众的交流形式,往往让儿童受众觉得形式局限,缺少娱乐性。教育与娱乐的生硬结合,往往造成“孩子看不懂,大人又不看”的局面,教育目的达不到,而看完之后也难以感觉到快乐和美妙感。

教育与娱乐之间的平衡点像一架天平一样摇摆着,这种平衡状态的偏移使儿童看过电视节目之后缺少快乐与美妙的感觉;教育与娱乐的生硬结合,也令儿童感到难以接受。看电视是为了娱乐,而在娱乐的同时,也要满足儿童对知识的需求。娱乐与求知是儿童看电视两个不可分割的目的。中国电视节目在提供给儿童受众知识性信息的时候,说教化痕迹过重,使得知识性信息变成课堂教学的“搬家”;或者在传播娱乐信息的时候,忽略知识性信息的内涵,使得年龄偏大些的儿童视其为纯粹娱乐而浪费时间。总之,娱乐与教育之间平衡点的把握是电视节目与未成年人心理应对的关键一环。

同类推荐
  • 想爱

    想爱

    每个人的情感都是一株葱郁的植被,需要用爱灌溉生长,想爱,为你揭秘情感世界。
  • 和谐视域下的高校学生工作

    和谐视域下的高校学生工作

    辅导员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学生的整体素质。
  • 常用熟语由来

    常用熟语由来

    本书收集了包括成语、俗语、谚语、格言、习惯语和歇后语等形式的熟悉词语近300条,以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等为依据,介绍其出处、原意、变化等来龙去脉,还有相应的典故、趣闻、故事、传说等。
  • 云影萍迹

    云影萍迹

    颜瑾师姐不善言谈,属于纳言君子一类。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进入贵州电视台,在做了几年记者、拿了几个奖之后,转入总编室工作,任时光荏苒。相对宁静的空间,给予师姐更多思考的时间。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电视成为真正的主流媒体,走在媒体改革的前沿。师姐在青云山下《贵州电视》杂志那个角落清净的办公室里,静静地观察着,静静地写了一篇又一篇文章。她始终是文静的,但是在一些文章里(主要是第一辑《论文、电视杂文》部分),言语却犀利得毫不留情,指出浮躁的时代、浮躁的“电视”出现的低俗现象,呼吁影视工作者沉下心来,多些内涵之作。作者的影视评论同样是期望影视工作者抵制低俗,制作出有创意、有深度的精品力作。
  • 新媒体环境下的国际传播

    新媒体环境下的国际传播

    本书从新媒体的视域考察国际传播具有的新特征,国际传播应采取的策略以及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重点阐述了在以博客、微博、网络电视、IPTV、手机短信、社交网络等为代表的各种新媒体手段日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信息的重要手段的环境下,国际传播应该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媒体的交互性、参与性、便捷性等特点,使国际传播的主体多元化。同时对国内外利用新媒体进行国际传播的成功及失败的案例予以剖析,对国际传播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为我国在新时期开展国际传播提供积极有效的参考与建议。
热门推荐
  • 无限之荣耀传奇

    无限之荣耀传奇

    三个人的故事,三个人的传奇,却只为谱写一件事:国足,加油!
  • 酒乡

    酒乡

    或许是因为作者们本来就扎根在火热的生活之中,对祖国和家乡的改革开放历史进程感受颇多,激情如海浪般常在心底潜涌回旋,对底层平民的渴望、烦恼、欢欣、愁郁、牢骚、俗语熟得不能再熟,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积弊与不公有着切肤之痛,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于是乎,他们在公务繁忙之余,琐事缠身之闲,不能不挑灯伏案,或以诗,或以文,倾泻自己的所思所想和心中绵延不断的炽烈情思。
  • 废柴崛起雪绕东都

    废柴崛起雪绕东都

    江雪绕:苏州城小乞儿,历经十余年奋斗,成为白玉山庄的神秘少主,东都六扇门的倾城名捕,天下第一的财神娘子活着,习武,吃肉,管家业,泡美男……思无邪:毒一身,苏州桥头冷雨夜,千金买醉,难忘却,故国山河血!醉入樊笼四十载,见她年少,叛逆,授她绝技,徒留一场镜花水月。{傲娇的师尊大人}陈锦书:云中谁寄锦书来陈家绸缎的独生子,后逍遥门门主,与她相逢年少时……{一眼定终身,流水有意,却是落花无情}冷无情:多情却似总无情无情公子,寒夜冷月,名动江湖,人却远隔天涯。六扇门中,十年如一日,寂寞刀锋冷。直到遇见她火烧麒麟阁,皑皑白雪中,徇私放她远走,却不知贼本佳人,她亦是她!{身为残废,纠结,爱与不爱,都伤人}
  • 九冥魔主傲天下

    九冥魔主傲天下

    混沌之源,万物之命。她是混沌之子亦是千冥神母的第九个子女,也是唯一一个养女。一件事让她看清了神的嘴脸,她封印七情六欲发誓定要血洗神冥宫。白衣墨发,异瞳玉扇,看遍这繁华世界。
  • 乱世草根

    乱世草根

    人类的社会就是一片森林,个个都想长高得到更大的生存空间争夺阳光、争夺地下的营养。随着时间的推移树木变作参天大树,可是大树下有不断的有新生的幼小树苗面对着已经被遮住的天空无可奈何…唯有一场烈火所有的一切才会从新开始烧毁的大树成了小树的养分,小树也会成为大树一个个的轮回…
  • 鬼府之千年巫卜

    鬼府之千年巫卜

    作为杀手的兰冰洛,无意间被死神选中?这真的是巧合?穿越?下一任死神的试炼?命运啊!你不是跟她开玩笑吧?一粒长生药,真的让她轮回了几千年,每一世,只能看着心爱的人死亡,如金丝雀一般,爬不出那皇宫高高的城墙。最后一次,真的就是最后一次,再贪恋一下他俊美的容颜吧!她愿用无限的生命,换一个他永世的宁静。可是最后,为什么,她竟是一枚摆在棋盘上的棋子?
  • 如果你能等我

    如果你能等我

    你愿意等我吗?三年,最少三年,我才能给了想要的幸福,你能等吗?她,是一个文静,乖巧,可爱纯真的女孩。他,是一个颓废,无依无靠,一无所有,正处于人生低谷时候的男孩。缘分让他们相识,相知,相爱。看看一个纯真的女孩是怎样让一个彷徨失措的男孩走出了人生低谷,重新振作起来的。他们的爱情,有苦有甜,也有很多坎坷。未来是怎样,谁也不知道....人生没有彩排,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 仙武黄帝

    仙武黄帝

    单亲家庭的王天,因为迷信,偶遇神仙广成子,得知自己竟是黄帝转世!玛雅的末日刚刚结束,新的危机即将来临,看一代仙武黄帝拯球人类的艰辛历程……
  • 半天使伴恶魔

    半天使伴恶魔

    伊萧然=我=沈轩琦她(他)长着一对神奇的翅膀,一边是天使,一边是恶魔.能借我一个吻吗为什么要*^O^*因为```我好想变成天使天使?那样``````就可以永远和你在一起了啊
  • 法医邪妃

    法医邪妃

    她是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儿,听院长说,她是在大街上把她捡回来的,但不知为何,从小到大,孤儿院的小朋友都排斥她,把她当成怪物,她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进入社会后,身为法医,虽然她得到了大家的尊重,却没有人看她的眼神里没有惧怕,她不明白为什么大家都把她当怪物,明明她什么也没有做,但还是一个朋友也没有。她是九州大陆北月国最受宠爱的明月公主,自幼皇兄们便把她宠得无法无天,肆意妄为,人送外号刁蛮公主,因为不想和南翎国联姻,她勇敢逃婚,被逼跳下悬崖,香消玉殒,当她变成她,又会在九州大陆掀起怎样的惊涛骇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