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9000000002

第2章 序:性别传播研究的边界:批判中自觉的双重见证(2)

本书特别注重了研究方法的选择,更确切地说是方法论的选择。在本书第一部分,已经用了不少的篇幅来区分方法、方法论以及女性主义的方法和女性主义的方法论,故而,这些范畴的基本阐述可以参读内文。不过,还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女性主义的方法论提倡质化研究,但是,正如批判学派并不全然反对经验调查和量化研究一样,我认为传统量化研究亦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在“体制内”的批判更能结合当下政治、文化语境,并且更容易被主流所接纳和认可。再者,运用定量研究方法,也是对女性主义理论成熟度的考量。即“先提出假设,后推论出理论”的定量研究模式,并不必然是基于传统性别观念的社会理论的假设下提出的,反思以往对定量研究是“体制内研究”的批评,并提出具有女性主义精神的假设,而这一步对女性主义进入其他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来说,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当然,现有的定量研究有着诸多问题,比如定量研究的样本限定在有限范畴内,而这些数据反馈的是限定性的样本特性,因而,其研究结论并不适用于更大范畴或指标发生变异的范畴。另外,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需要遵循相对严谨的指标,而指标的确定决定着对数据分析的效度和信度,往往在实际研究中,最为薄弱的、受诟病最多的正是数据分析这个环节。

总体而言,无论是定量研究还是定性研究,都存在一定的有效性,都不是能够不加区分地套用或推广的“终极法宝”。最为理想的方式,也是本书所尝试的方向,是将定量与定性的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注重采集和整理第一手的数据,又注重批判精神和话语重构的运用。尽管从章节分布来看,监测篇和调研篇以定量研究为主,而批判研究篇则以定性研究为重。但实际上,以第二部分监测篇为例,可以看到,其中第二章基本采用了经验学派的量化研究方法,而第三章则以质化研究为主,第四章则是量化与质化研究兼而有之。这既是研究特定议题所需要的,也从一个侧面呈现出不同研究方法、方法论对于性别与传播批评的贡献。

第三部分调研篇,是对北京市十所高校的在校本科生及研究生进行的大众传播与性别观念的大型调查的总结报告。这个议题是“大众传媒对女大学生的发展”调研的总体中的一个分支,它不只限于对女大学生的研究,而且进行了男女分性别数据的比较,可以说是近年来首次针对大学生的性别观念养成及其与传媒的交互影响所进行的一次较为系统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

第四部分批判研究篇,研究对象涉及报纸、电视、电影等多个研究重点,以及新闻、娱乐、观念、行为等不同横断面,各个部分的每一章节均来自笔者这两年来对性别、传播与文化生活之间关系及其现象的不断思索与追问。其中有些篇目在不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过,或在公开场合演讲过。把它们结集于本书的整体框架中,亦可见证不同交叉议题间思想迸发的火花。有些文章由于篇幅原因未再收录本书,如《“人民网”数据库2005年度性别议题新闻报道的传播监测报告》。

第四部分的一个突破是将“传媒与男性”的系统研究收纳了进来,这个部分是属于男性研究的边缘课题。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它也属于健康传播的范畴。把它收录在此,包含了对性别传播研究总体研究领域的一种认识,即认为性别之“性”不限于女性一面,而性别传播也不限于“性别+传播”的简单结构累积。故而,无论是性别研究还是传播研究,自身的发展历程和研究范畴已经广泛地渗透到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文化学、政治学等诸多学科之中,因此,性别传播研究的领域应以含括而不是筛除的姿态得以延展。

距离我的第一本严格意义上的著作出版已经两年过去了,那时,我还叫做张京,和一群研究文学、文化与哲学的老师和朋友时常聚头,规律地参加各个学术沙龙。其中一个沙龙是我的师友荒林创立的中国女性文学与文化学术沙龙。我见证并参与了这个沙龙以及以《中国女性主义》为名的学刊的创建和发展,在性别研究的道路上,迈开了愉快而紧促的步伐。

而第一本学术著作《女性主义与残雪小说中的“自我”》正是我在文学与哲学交叉道路上的思索结晶。

自从我迈入传播与性别研究的道路,便似乎进入了另一个圈子。特别要感谢卜卫、张锦华、刘利群和曹晋等学者及其研究著作于我的启发,在她们研究的断层,有很多问题值得继续深入下去。而这些都给我带来了无尽的研究灵感。一直以来,我也受益于以下学者的博客分享:李银河、荒林、沈睿、崔卫平、徐贲等。

这本书是对我研究转向的一个纪念。我选取了与社会、文化、传播相关的切入点,在媒介批评、文化批评与女性主义批评的交叉路口,展开了我的思辨与发现。如果第一本著作的研究核心是“人的主体性”,这本书则在这条研究线索上旁开一径,从文学与哲学转入传播学,循着批判学派开创的路径,继续探索。我相信,随着有用资料的丰富和研究深度而来的,正是越来越靠近研究内核的新的创见。而且所有的研究路径将直指性别、传播、文化与人之间的关系,将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展开更有效的对话。

这本书也可以看作是对我近年性别研究与文化研究所进行的一次传播学洗礼,因而可以发现研究的多数根基在于性别,而不是从传播的土壤中结出的果实。目前,我正在传播理论与方法上不断精进与思索,期待着下一个相关主题的研究成果,能够将传播学的精髓更为凸显,使性别传播的思辨之路走得更宽。

感谢中国传媒大学名誉校长、南广学院院长、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组委会主席、媒介与女性研究中心首席学术顾问刘继南教授,她于2004年卓有见识地在这所以传播见长的大学建立了全国第一所媒介与女性研究中心,并吸纳了一批在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等领域颇有建树的学者,加强了媒介与女性研究的根基与实力,使其于次年有机会和充分的学术准备接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媒介与女性教席的荣誉。从而打造了一个进行媒介与性别研究的国际对话的学术平台,也使得我们这些教席研究团队的成员有幸从一开始就踏上一个很高的台阶。感谢教席主持人、中心主任刘利群教授在学术研究上的带领和鞭策,是她引领着中国的性别传播研究的前沿,也是她指引与提携我走上性别传播研究的道路。她的严格和平易,正体现出女性主义平等与批判精神的结合。很多思想的火花是于正式与非正式的谈论、辩论中碰撞而出的,在此基础上,我们合作进行了一些实证性的研究,这些也收录于本书中。感谢媒介与女性研究中心副主任张莉莉副研究员,她的严谨作风使我在人生和日常生活中获益匪浅。

感谢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人蔡翔和本书的责任编辑黄松毅,中国本土的性别传播研究的学术确认和发展离不开他们的支持!

感谢我的家人于我无私的支持与爱!

回到本文开篇的那两个提问,我想,这本带着本土经验与西方语源的书,不仅在积极地为性别传播寻找学术定位,而且本身也是近年来众多研究成果的体现。我相信,性别传播的创新研究与社会应用在各个领域与层面必将伸展得更开、扎根得更深。视远惟明,我们拭目以待。

同类推荐
  • 主持人节目驾驭艺术

    主持人节目驾驭艺术

    随着时代的步伐,社会在不断地前进。近年来,国内外的应用主持领域有了长足的发展。本书强化了应用主持的实用性、可操作性,融知识性和实用性为一体,让广大读者可以在主持工作的实践中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从而迅速提高自身的主持能力和素质。
  • 做有智慧的校长

    做有智慧的校长

    本书围绕如何成为智慧的校长展开论述,倡导校长应当在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的同时更要用智慧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内容包括:重点,是课堂教学的生命让学生做主人放手学生做环境控制的主人请注意,孩子在场等。
  • 营销文案写作范本

    营销文案写作范本

    本书分15章,共100多种文体,详细阐述了市场调查文案、市场营销计划文案、新产品开发与推广文案、价格文案、营销渠道管理文案、促销与推广文案、推销文案、广告策划文案、公关文案、营销人员管理文案、客户管理文案、零售店营销文案、国际营销文案、谈判文案、合同文案、等内容。这些文案集中体现了企业营销观点、经营理念和策略方法。
  • 我们怎样读书

    我们怎样读书

    本书是范寿康1927年任春晖中学校长时主编的。早期的春晖中学,曾荟萃了一大批名师硕儒,如李叔同、夏丏尊、朱自清、朱光潜、丰子恺等先后在此执教,有“北南开,南春晖”的美誉。在课外读物泛滥的今天,民国最著名的中学——春晖中学编辑的课外读物是怎样的?令人好奇。几十位如雷贯耳的文化大家躬身为中学生讲述读书与思考的门径。他们娓娓而谈,使读者在平和、风趣、谨严的谈话中找到读书的真趣味。
  • 论政与启蒙:近代同人报刊研究

    论政与启蒙:近代同人报刊研究

    同人报刊是近现代新闻事业史上的一个很典型的现象,胡适等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报刊活动是同人报刊最重要的一部分。《努力周报》在同人报刊中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地位。《论证与启蒙:近代同人报刊研究-以<努力周报>为例》以20世纪20年代初胡适等人创办的《努力周报》(《读书杂志》)为研究对象,剖析自由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后面对专制、腐败的政治现实,在论政和启蒙间进行抉择时的犹豫与矛盾心态;在研究论政、启蒙的具体运作过程的基础上,探讨周报在国家统一、列强侵华、教育成败、监督政府等问题上的立场以及在新诗、古史、民主制度、科学与人生观、批评的伦理等讨论中的态度,并对传播形式与效果进行探寻。
热门推荐
  • 夕月雪姬

    夕月雪姬

    她说:吸血鬼的一生如此漫长,我即便再坚强也还是想要找个人陪陪,不愿孤独终老呢......我不希冀他时时刻刻伴在我身边,爱我爱得死去活来,我只求他真心待我,不要骗我,在我偶尔脆弱的时候能站在我身边足矣......你也会为我感到开心吧。吸血鬼骑士同人1V1结局不是全部走动画剧情,非玛丽苏、小白文,不是万能主。
  • 不悔不怨

    不悔不怨

    “既然你觉得我比冰糖葫芦好看那你喜欢我吗?”“嗯。。。喜欢,虽然。。。你不好吃,但是我还是喜欢。”“那你愿意和我住在一起吗?我会给你很多很多糖葫芦吃的。”“这个真的吗?会有很多糖葫芦吗?”“对的”说着扬起了一个大大的笑容,笑得好似一只诱拐小白兔的大灰狼。“嗯,怨儿,愿意!”辛不悔笑道“这可是你说的哦,好了,时辰不早了,我们一起进宫吧。”一见钟情,一世宠爱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 白衣阴阳师

    白衣阴阳师

    幽冥之中,有勾魂鬼差,他们负责将两种人的魂魄勾往幽冥地府。一种,是阳寿已尽之人,一种,是罪恶做尽之人。白羽,在一次偶然中亲眼目睹鬼差勾魂,命悬一线之时,一名白衣男子出手相救……
  • 绝代娇妻

    绝代娇妻

    谁不想拥有一个美丽知性又大方,善良多情又温柔的女子。有时命运如此让人琢磨不清,充满美丽幻想的男孩子端成木总是能遇到一些奇奇怪怪的女孩子,至到遇到了她,蓉遇雪!俩人的故事就此展开...
  • 未知的死亡

    未知的死亡

    前尘非尘,往事非往乌云在慢慢凝结,只等下一秒惊雷炸响
  • 我部是妖

    我部是妖

    万古之年,妖魔横遍大陆,斩妖士,天兵天将,妖族,同处一个世界,混乱不堪。而此时的普通少年辰云,却意外成妖,被村人抛弃,被人类厌恶,被斩妖士追杀,无路可去的他,却融入了世人眼中万恶的妖族之中。人和妖,到底谁对谁错,这个世界,哪里才有我的一席之地。
  • 化凶记

    化凶记

    唯察天地唯察真。不问苍生不问神。谁能告诉我。到头来,我坚持的是什么?这是一本讲述一地质博士生的悲与欢的人生长歌。547556216QQ群,欢迎交流。
  • 灵异学院之被诅咒的旧校区

    灵异学院之被诅咒的旧校区

    三岁那年·,失去了至亲,只剩下一个姐姐;八岁那年,失去了唯一的亲人和最爱的人。光阴荏苒,五年后,她,米国天才少年侦探团团长之——Alisa,夏雨萱,上官家族养女——上官琦雪,第一大封灵世家林家的遗孤——林昕雪,曲萱舞雪,回到了那个让他失去唯一亲人的地方,让那些鬼,付出代价!
  • 地源心经

    地源心经

    从古至今,人们都在追求着无尽的生命和永恒的世界。自盘古先祖开天辟地以来,洪荒大陆经历了开天大劫、龙凤大劫、道魔大劫、巫妖大劫、封神大劫、宇宙大劫、西游大劫等一个个劫难,一直到了末法大劫。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都渴望没有束缚,走向更加广阔的世界。
  • 汉月天骄:不败战神霍去病

    汉月天骄:不败战神霍去病

    匈奴未灭,无以家为!天之骄子霍去病!出版社与秦汉史学家力荐:这是迄今为止,将文学创作与真实历史结合最完美的有关霍去病的历史小说,历史底蕴深,文学造诣高。作者倾情八年创作,参考了正史、大量民间传说以及巨量的匈奴、游牧民族、西域等史料和著作,把关键重大历史事件自然巧妙融入故事,积极正面反映霍去病短暂而辉煌的一生。当汉帝国向匈奴发起反击战之时,匈奴内部亦发生夺位之乱,身有月氏王族血统的月歌在流亡中被关中大侠郭解之子郭允和汉廷贵族霍去病所救,三人机缘巧合结为异姓兄弟,并相约一起投身从戎保疆卫国。曾经同生共死的三兄弟却因各自人生际遇和立场不同,最终决裂,并在汉帝国对匈奴用兵的舞台上,相互扶持或斗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