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8800000061

第61章 新媒介环境下我国科技传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

三、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对策

以上笔者分析了科技传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应当看到,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在短时间内很好地解决科技传播存在的问题还存在很多困难,但是,经过努力,我们还是能营造一个较好的环境,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科技传播的发展。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建立新的良好的科技传播媒介环境

所谓科技传播的媒介环境,就是指科技信息在通过大众媒介传播时,与传播科技信息有关的、能给科技传播效果带来影响的媒介环境。我们都知道,自然生态环境一旦受到破坏,要恢复起来需要很长时间,甚至永远也恢复不了。开发科技传播这个巨大的资源时,也同样如此。

当前,机制问题,特别是竞争机制不规范,是导致我国大众传播出现问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我们知道,我国媒体基本上都是国家所有制单位,其权利大小、级别高低,不是由市场决定的,而是一种典型的“人工环境”。近年来虽然也进行了一些改革,但这种“人工环境”的特征依然非常明显。这样的状况看似井然有序,实际上是不利于媒介自身发展的。长期以来,造成媒介的自我组织、自我循环能力很差。因此,改善当前我国科技传播的媒介环境,重点就是要完善竞争机制,增加媒介的自我维持、自我发展能力,建立新的良好的媒介环境。这是解决当前我国科技传播存在问题的当务之急。就目前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快媒介的产业化、市场化步伐,完善媒介竞争机制,通过市场、法律、政策等多方面的协调使之步入良性循环。

2.提高传统大众媒体和网络等新媒体的科技传播能力,提高中国公众科学素养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国公众对科技新闻的需求越来越大。据中国科普研究所2005年进行的第六次中国公众科学素养抽样调查显示,中国公众对科技新闻很感兴趣,其中最感兴趣的是科学新发现、新技术的应用和医学新进展,比例分别达到54.5%、50.9%和45.9%。以上数据表明,我国公民对科技信息的需求为科技传播提供了广泛的受众基础。但与公众的需求相比,近年来中国科技新闻在某种程度上呈现被边缘化的倾向。尽管中国的信息传播手段目前已经呈现多元化的发展,以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大众媒体的科技传播能力明显不足,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的科技传播能力才刚刚起步,并且还存在种种问题。

近年来,中国媒体的科技新闻在新闻总量中所占比例明显降低,总体水平不高,一些媒体还将科技新闻编辑部门进行撤并,科技专刊被缩减或取消,致使科技新闻工作者队伍被削弱,而现有的科技报道人员整体素质与时代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据北京市科技记者编辑协会2003年3月至2005年10月对中国部分中央级报纸及北京市属报纸为期半年的调研统计,科技新闻的平均比例只占3%至4%,个别报纸甚至仅为1.6%,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

前面说过,网络等新媒体的发展与网络应当成为科技传播主要手段之一的要求相比,中国网络科技传播也很落后。中国科普研究所2006年12月发布的《中国科普报告》显示,在我国近70万个各类网站中,能正常运行的科技传播网站及栏目仅有408个,仅占0.58曤,且存在原创内容少、交互性差、访问量小等诸多问题。还有一些“伪科技传播”网站混杂其中,更是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

要改变这种现状,中国科技传播应当适应传播手段的变革,转变观念,调整思路,大力加强传统大众媒体和网络等新兴媒体的科技传播能力。传统媒体要在发挥权威性的基础上改变传播策略,更加贴近受众,吸引受众;网络媒体要在内容的真实性上大做文章,以真实有效的信息取信于受众。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提高自身的传播能力,不断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

3.恰当地对待受众角色的转换

在早期传播学研究中,在涉及到受众时,总是有意无意地把受众放在一个被动的位置。在传统大众传播中,受众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微小的。但是,信息时代使广大受众看到了发挥自己主动性的希望,而互联网则使人们的这一愿望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现实。因此,要取得科技传播效果的最大化,传统大众媒介就要借鉴和利用互联网的长处,而互联网也要尽快规范自己。

我们知道,科技信息一般都具有很强的技术性,而且对人们的生活具有引领作用,传播这类信息,对传播者的专业、技巧、经验等素质有较高的要求。而普通受众在专业知识、对问题的认识、社会经验等方面存在不足,如果一味突出受众的主动性,强调“去中心化”,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就很难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科技信息,找到以后,也很难准确判断内容的真假、价值的大小。因此,有人认为,由于“普通民众或组织很难保证自己能对海量信息与乱麻一团的走向判断准确、设计合理,因此,在交互式传播提供了自由选择信息的权利之后,往往会出现更强的非理性倾向,所以迫切需要考虑专家系统与自主选择的结合,需要诞生足够数量、内涵清晰的设计方案作为参照系。”“处于主动地位的科技传播理应发挥其作用:引导民众走上更合理的生存选择途径。”因此,我们可以说,随着科技传播去中心化趋势的加强,主流专业媒体的责任不是被冲淡了,而是进一步加强了。

在受众的主动性与被动性问题上,我们应坚持两个原则:一方面,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积极发掘受众的主动性;另一方面,传播者一定要坚持专业化,坚守专业媒体的社会责任,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科技传播的质量。

4.培养正确的科技传播理念

要解决科技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完善科技传播的媒介环境以及正确看待受众角色的转换是非常重要的,但这还不够,培养传播者和受众正确的科技理念,增强媒介从业人员的社会责任感,也同样非常重要。

长期以来,科技传播者对“授人以渔”的理念认识不够到位,片面强调了普及科学信息和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将受众放在了“受教育”的地位,从而忽视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方面的内容。因此,我国科技传播者应当从自身做起,完成从“普及科学知识”向“公众理解科学”再向“科技传播”的转变。从偏重于科学知识的灌输逐步发展为“传播科学思想”、“探索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以此来培养受众正确的科技理念。

另外,要通过各种手段,改变媒介从业人员的浮躁心态。当前我国媒介从业人员中普遍存在的浮躁心态,已经给媒介的传播效果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除了从纪律上严格要求以外,更主要的应该完善各种管理机制、竞争机制,通过制度来加以管理,再通过职业道德教育、科学理念教育来加强从业人员的社会责任感,多管齐下,才有可能取得好的效果。

笔者认为,对从事科技传播的人员来说,加强科学理念、科学精神的教育尤其重要。尽管对什么是科学精神还存在很多争议,但对科学精神中包含有实事求是、敢于创新这两点,学界基本上还是肯定的。强化实事求是的科学理念,是减少科技传播过程中出现问题的一个重要步骤。敢于创新对技术创新传播来说就更加重要,因为只有敢于创新,科技才能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科技传播才会言之有物,才能大幅度提高传播质量。

其次,要做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科技发展强调以人为本,科技传播同样也要以人为本。要实现这一点,需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一个好的人文环境有利于提高科技传播各主体的社会责任感,而科学理念则能为解决问题提供好的思路、方法。

那么,如何处理好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呢?笔者认为,在科技传播过程中,在认识上,我们要强调人文主义,关注人类的终极关怀;在实践上,我们更多的是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强调科学理性。“我们提倡的人文精神应该是具有现代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意识的人文精神,我们提倡的科学精神应该是充满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比如对克隆人的报道,现在主流思想是反对的,但也不断有人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我国也有学者对这种行为表示支持。作为媒体应如何认识这个问题?又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科学界的争论?

对于这个问题,在认识上,我们要以人文主义、科学伦理为基础,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在实践上,一定要讲究实事求是,科学理性,要如实反映各界的看法,承认争论,反映争论,这样才能避免不必要的失误。当前媒介及世界主流舆论所表现的“支持克隆实验,但反对克隆人的实验”的主流观点,实际上就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互取舍后的产物。

总之,在进行科技传播时,我们只有同时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才能避免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才能减少科技传播中的盲从、跟风等问题的出现。尤其是对待一些尚有争议的技术创新,比如上面提到的克隆人,只有坚持两种精神,在科技传播过程中才能避免出现大的失误,才能很好实现媒介的舆论导向功能,才能更好地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

同类推荐
  • 百喻经故事全集

    百喻经故事全集

    是印度古代佛教寓言故事集的汉文译本,全名为《百句譬喻经》,列入汉文大藏经,原文尚未发现。百喻经原著者为第五世纪印度僧伽斯那。古文汉译本为南朝齐(公元497~502)时来华僧人,伽斯那的弟子求那毗地。与其他经书不同之处在于,全书通过九十八个浅显、易懂、通俗而目幽默的故事,把佛教的基本教义,如因果报应、从正道、布施、持戒等向大众讲解得清晰明了。因此它可以说是一部典型的佛经寓言,而目也是众多佛经中少数的平民化、大众化经典。由于《百喻经》成书较早,目均由文言文译写而成,阅读起来似有些难度,因此,特将白话译文一并推出,并做相应点评,同时还配以相近相关的小故事来加以深化。希望对大家的阅读理解能有帮助。
  • 独山子文史(第八辑)

    独山子文史(第八辑)

    本书分人物春秋、流金岁月、沧桑纪事、炼化史踪、史海存真、他山之石、史林漫步、七个篇章,书稿中记载了革命老前辈们在这片曾经荒凉的土地上奉献青春,挥洒热情的激情岁月。真情记录了一些优秀的石油人在这片热土上克服万难、积极探索、认真钻研的难忘岁月。本书对研究新疆石油工业的历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从哈佛学院到耶鲁礼堂:在哈佛和耶鲁听讲座

    从哈佛学院到耶鲁礼堂:在哈佛和耶鲁听讲座

    《从哈佛学院到耶鲁礼堂:在哈佛和耶鲁听讲座(汉英对照)》内容简介:哈佛和耶鲁是莘莘学子心中神圣的殿堂,这不仅在于它们课堂上传授的知识,更在于它们沉淀下来的那些引人深思的智慧。如今,就让我们走进这两卒思想的殿堂,聆听智慧流淌的声音!无论你是在校的莘莘学子,还是社会上的“打拼”一族,抑或是经历丰富的成功人士,阅读《从哈佛学院到耶鲁礼堂:在哈佛和耶鲁听讲座(汉英对照)》,将会提升你的品位,启迪你的心智,陶冶你的性情。
  • 战略传媒:分析框架与经典案例

    战略传媒:分析框架与经典案例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学界以及传媒实践者们看待媒体运营的方式正发生着巨大变化,这些变化是新的传媒管理政策、信息及数字技术,以及中国媒体市场增长所导致的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的结果。在此背景下,市场定位、跨媒体经营、拓宽融资渠道、构筑核心竞争力等已成为传媒业界耳熟能详的词汇。然而,上述方式不过是帮助媒体单位实现目标的手段,对媒体单位为何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却未做出解答。
  • 西部大开发与政府管理创新研究

    西部大开发与政府管理创新研究

    目前,西部大开发已进入“深入推进、科学发展”的新时期。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而政府管理创新是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动力。本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与政府管理创新二者联系在一起,对其进行整合性研究。认为,为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政府管理创新的路径是廉洁行政、高效行政,服务行政、协调行政,依法行政、诚信行政,科学行政、民主行政。
热门推荐
  • 巅峰高手

    巅峰高手

    一夜激情,美女竟然是自己的顶头上司,集团总裁!而且……而且……居然还要和自己结婚!Oh!MyGod!天底下居然还有如此的好事!可是,面对极品美女总裁,于飞竟然犹豫了!他进退两难,该如何抉择?是欣然点头,和美女总裁结婚,还是不解风情的拒绝?
  • 少年之奇特冒险

    少年之奇特冒险

    一位少年,因为母亲死去,父亲丧心病狂,把他关在一个铁房子里,15年了,在房子里的只有堆积如山的武术书和穴位书。逐渐的少年看透了世界,趁一次机会,一把大火,烧了父亲的住宅,开始冒险。
  • 王妃恋王爷

    王妃恋王爷

    不会吧,这样都可以穿越,这不是只有小说里才有的吗,冥冥之中我遇见了你。
  • 殇千逝

    殇千逝

    千殇尽逝,不过是一场笑话。轮回的尽头才是我的归宿。而在此之前,我当:诛尽万恶。
  • 一代众王之王:忽必烈

    一代众王之王:忽必烈

    在蒙古灭夏、灭金和伐宋的动荡年代里,忽必烈已从十二岁长到二十七岁。在这段时间里,忽必烈是否也参加了灭夏灭金和伐宋的战争,史书中没有明确记载,我们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是清楚的,那就是1252年忽必烈初次被任命为方面军统帅时,就表现出卓越的军事天才,说明在此之前,忽必烈不但掌握各种武艺,且精通军事指挥知识,并有很高的指挥艺术。
  • One of Ours

    One of Ou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废材逆世:萌妃倾天下

    废材逆世:萌妃倾天下

    【本文属于换网重发,不喜勿喷,欢迎加入【诗薇凉】读书群,群号码:424066006】穿越了没关系,还是废物?更没关系,她夜心凌坚信,二货无敌!神秘的身份揭晓,危险的迷局浮出,谁还记得,曾经的那句“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再悲伤,也抵不过时光;再美好,也经不住遗忘,唯有你除外!
  • 守护冥王星:唯一的卡戎

    守护冥王星:唯一的卡戎

    曾经有一颗行星因为弱小的看不见而被踢出了九大行星的行列,那颗灰色的小星球至今还在某个被人遗忘的角落默默旋转着,但是它并不孤单,因为有唯一的卡戎相伴左右,不离不弃。
  • 渎罪

    渎罪

    一个想要找到自己师傅的少年,被卷入到一系列的事情中,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 迷仙大陆

    迷仙大陆

    一个迷失的少年,满身的恶习,悲剧的结束却迎来了喜剧的开始。命运从异界迷仙大陆开始。看李枫从一个乞丐开始,逐步走上宇宙巅峰,笑傲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