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8800000036

第36章 电视灾难性新闻报道的美学思考——以“12”汶川地震的报道为分析对象(2)

舍己为人,将对个人之爱转化为对他人、对集体、对民族之爱,这种在中华民族绵延数千载的传统价值观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在电视媒体对地震灾难进行的报道中,无论是放下自己的孩子给别人的孩子哺乳的女警察,或是忍着丧子之痛坚持为病人手术的医生,或是家人下落不明却还不眠不休执行任务的战士,这样一个个平凡、朴素的典型人物,传递给他人的都是一种真实的力量。这种榜样的力量牵引着人的情感,升华为哲学意义上的美感。从审美学的角度看,美的事物往往就是典型的、先进的人和事,人们要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典型就能起到更大的参照作用,从而带给人更多的美感。

二、电视灾难性新闻报道应当把握的美学尺度

审美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审美主体获得审美愉悦,也就是美感。美感是审美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综合心理效应,其本质特征“是一种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愉快”。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灾难性报道本身是具有破坏性的。灾难性新闻会冲击受众原有的平衡心理,造成压抑、悲伤、痛苦等情绪,这种情绪一旦弥漫,就会给整个社会带来悲观消极的影响。因此,电视在对灾难进行报道的时候,我们更应该讲究技巧,把握好报道的美学尺度。对灾难性报道进行美学尺度的把握可以起到如杠杆一般的平衡作用,帮助电视新闻工作者找到新闻报道的平衡点,使受众在“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三个层次上产生积极的综合心理效应。对电视灾难性新闻报道进行美学尺度的把握,就是要使电视新闻报道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主要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伦理尺度

在灾难面前,记者是该遵从职业精神还是做人良知的争论,在新闻界从来没有停止过。在我国,新闻伦理是媒体及媒体工作者出于自律的需求而拟定的成文或不成文的规范,要求从业人员具有高度的道德感和责任心。在抗震救灾过程中,既存在某些记者为了自己想要获取的新闻素材,多次采访追问当事人的惨痛经历,反复对其身心造成伤害的情况;也能见到电视里有些记者不分场合地递上麦克风,追问救援人员或幸存者“有什么感受?”甚至人们在灾后通过电视,可以看到的不仅仅是大片垮塌的房屋、神情哀伤的受灾群众、迅速救治伤者的解放军和武警官兵,还有那一个个被砸得面目全非的逝者,甚至是残肢断臂……惨不忍睹的镜头和照片“直击”受众的眼球。那么,电视媒体在巨大的灾难面前,究竟该如何取舍?是新闻价值更高,还是生命至上?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民主法制的进步,伦理学已经日益成为人文社会科学中的“显学”,它时时刻刻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康德认为,道德法则对所有理性的生物都有着无条件的约束力,我们不能忽视这个存在,为了一己私利而去违背规律。电视媒体对汶川地震的报道提醒我们,作为电视工作者,绝对不能以有违新闻伦理的方法来进行报道活动。电视报道任何新闻,都要努力在满足公众需求和保护受访者之间寻求平衡。如果单纯为了满足占绝大多数的公众,却不顾伤害处于弱势的受访者,就是有违新闻伦理的。电视记者一定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从多个角度对自己的行为进行道德推理,既要最大限度地把新闻真实地报道出去,更要尽量减少对无辜者的伤害。新闻报道要遵循人类普遍倡导的美学伦理原则,达到伦理公正。

2.心理尺度

在灾难性新闻报道中,经常会有很多血腥的残忍的文字、图片和画面出现在电视媒体上。这些灾难的展示会对具有健康审美观的受众造成一种侵犯,同时也是对审美观正在形成的青少年的一种心理误导。这种刺激人的感官,挑战人的心理极限的报道方式,是电视媒体用来增强新闻冲击力的一种方法。但是,过多过滥的灾难报道会造成受众对真实环境把握的失衡,认为灾难无处不在而陷入惶恐不安之中,丧失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从美学角度来看,感官层次的审美感受是不牢靠的,具有短暂性和变异性,利用灾难报道一而再、再而三地刺激和冲击受众的感官,受众会产生“审美疲劳”,最终对灾难报道冷漠视之。这与“韦伯定理”所指向的“在一定的范围内,外界刺激一有增加,感觉便随之增加,但一旦达到某个饱和点之后,外部刺激即使呈几何级数增加,感觉反而会变迟钝”是一个道理。因此,在电视对灾难性新闻进行报道的时候,要注意从美学角度对其进行“度”的把握,让新闻报道的顶点停留在心理承受的饱和点之下。要让受众在心理层面上达到“主体深入到审美对象的意义层次,体验、领悟着审美对象的意义和情感,并且在‘物我同一’的境界中体验、领悟着自我生命的意义和情感”的境界。

电视新闻报道所具备的感染力不是越强越好,它必须和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成正比。在灾难性新闻报道中,电视媒体要做到对灾难事件进行全方位的真实的报道,重视各个切入点、各个层面的衔接,使受众真正理解整个事件的意义。然后,电视记者深入灾难现场,亲身体验灾难,把亲历的情景和感受传达给受众,用人文关怀展示灾难事件中的人性光辉,与受众产生心灵的契合,使之产生情感共鸣。

3.透明尺度

面对灾难性事件,特别是重大灾难性事件,受众的信息需求会较之正常情况猛增,对政府和新闻媒体在及时、准确、充分地发布相关信息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长期以来,一旦发生突发性灾难事件,媒体总是习惯于遮遮掩掩,不报道或不及时报道。主观上似乎是在维护国家形象,但实际上得到的效果往往是负面的。上世纪70年代我国新闻媒体对唐山大地震的报道,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封锁消息,不准报道,让老百姓闭目塞听,实际上等于封锁了自己,给谣言的流行提供了市场。

电视媒体对灾难性事件进行报道的意义是不可低估的。“灾难带给人们的情感情绪反应是悲痛、颓丧、焦虑、不安、恐慌等,但处理恰当的灾难新闻却可以转变受众的这些消极不良的情感和情绪,使悲痛得到安慰,焦虑得到舒缓,惊恐得到平复,从而使受灾的人们在困难中振奋起精神。”电视灾难新闻报道在美学层面上的终极目标也就在此——用美的力量升华悲情。

汶川地震是一场历时长久、灾情严重的空前灾难。面对灾情,中国领导层对震情的报道采取了一系列的高度公开化的举措,不封锁消息,不限制采访,及时主动地公布灾情,特别是其中的伤亡数字。媒体信息的透明、公开,使世界看到了一个自信、开放、有高度人道主义精神和成熟的公民意识的中国,产生了极为正面的国际影响。反观此次地震的电视新闻报道,大量信息经电视媒体与广大公众直接见面,因而使得小道消息、惑众谣言和各类传闻失去了流播的市场,社会秩序稳定,救灾工作井然有序,从而有力地证明了重要信息及时公开、透明发布的极端重要性。电视媒体透明公开地发布信息,不仅有效地传播了信息,还将凝聚人心的巨大作用演绎得淋漓尽致,实现了传播过程中美学效果的最大化。

三、小结

我们应该认识到,媒体的新闻报道通常潜沉在特定的结构方式之中,这种潜在因素只有通过受众的审美接受才能取得其显在的效果。因此,电视灾难性新闻报道不能只停留在情感的诉求上,更重要的是把悲伤、怜悯、愤懑等情绪转化为对灾难的理性反思,正视电视媒体自身乃至整个人类存在的问题。同时,不要因此而悲观失望,要看到人的本质力量的强大,充满勇气地去追求自我完善。电视工作者要不断提高审美意识,提高创作水平,要担当起严肃理性的思索者的角色,用公正和负责的态度去思考灾难的原因以及暴露的问题;电视在进行灾难性新闻报道时,尽量做到不让“末世情怀”笼罩在自己的报道中,应通过报道人们与灾难的顽强抗争来充分肯定人的本质力量,给人以超越的勇气和信心。由此可见,美学在电视灾难性新闻报道中的应用不仅能够反映灾难中涌现的美,而且是一种高境界的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

同类推荐
  • 现代汉语递进范畴研究

    现代汉语递进范畴研究

    《现代汉语递进范畴研究》遵循形式和意义、描写和解释、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三大原则,详细讨论了递进的语义系统,从意义出发给递进范畴进行了分类,并寻求形式上的验证。在对客观语言事实充分描写的基础上,又从语义、语用、认知、逻辑等各个角度,对一系列与递进范畴有关的现象作出了比较合理的解释,从而揭示了递进范畴的本质特征。该书还在语法化理论的指导下,加强了对递进句式的历时研究,有意识地将递进现象的共时变异同历时发展结合起来研究,不但探寻了汉语递进范畴的发展演化历程,而且还对递进关系共时平面的各种语言现象作出了历时的解释。
  • 受众反拨与媒介变局:党报群众工作的理论与实践

    受众反拨与媒介变局:党报群众工作的理论与实践

    本书从党报所处的发展环境入手,全面分析党报群众工作的历史经验及现实意义,探究党报群众工作的现实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党报群众工作的改进思路。
  • 中国文化名人谈读书

    中国文化名人谈读书

    书是人类认识的载体。有价值的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一个民族的精神文明,表现于这个民族的精神生活中,也储存于这个民族长期流传的典籍书册中。书——人类生命的灯。读书是学,学习前人的经验与知识。在学习的同时还要思,进行独立思考。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在今日看来还是正确的。在读书的过程中勤于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参阅古今中外的名著,这是研究学问的必由之路。
  • 教育,诗意地哲思

    教育,诗意地哲思

    本书是由多篇散文式的教育随笔编辑而成,以一线教师的视野审视教育,在行云流水般的笔触中倾注笔者对教育的理解。书稿主要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教育散文,第二部分是教育效应,第三部分是心理反思。书稿为随笔原创,随意洒脱,有别于一般的教育论文,有一定的可读性。
  • 倾听传媒的声音

    倾听传媒的声音

    本书为近三年来浙江省新闻出版行业的深度报道文集。本书包括2008年以来《中国新闻出版报》的一系列重头稿件,如《浙江民企抢滩海外传媒市场》、《钱江报系:风正一帆悬》、《杭州全力打造出版传媒高地》、《新闻出版:杭州市文创产业核心》等等100多篇。此外还有一部分书评和媒介人物专访。这些稿件呈现了浙江新闻出版界第一线的经验和探索。
热门推荐
  • 九龙魂尊

    九龙魂尊

    刃,划破的脖颈,流下的血液,是恶。剑,刺穿的喉咙,横飞的头颅,是罪。那一日,被冠上弑师之名,从此,他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 魂世小宅

    魂世小宅

    天才魂术师艾丽莎小姐,不自量力地跑到了异世界,无意间将一个男人带到了这个世界。就在艾丽莎小姐为了寻找这个男人而苦恼的时候,这个男人却卷入了一场教廷与黑暗组织的阴谋与纠纷之中……神秘无垠的广阔大陆;利用灵魂力量与空气中游离灵素产生共鸣的神奇修炼体系;一个攸关天下苍生的阴谋;一场有着亲情爱情友情的异世之旅;还有无节操的倾情吐槽……客官,您可否驻留片刻脚步,进来观赏观赏?
  • 三生三世,前世今生

    三生三世,前世今生

    一个穿越在古今中外的小姑娘。每一次的前世今生都有不一样的事情发生。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发生了一些什么样的事情呢。
  • 岳传

    岳传

    想知道月华山上的少林寺与现实中嵩山少林的授武之术有何不同吗?想领会金丹山上的仙法道术,与现实中茅山道士的道术孰强孰弱吗?想明白秦始皇陵其实是居无定所,在地下已经悄悄流转了千百年吗?想了解梵蒂冈的教堂里,骑士为何再次觉醒吗?从一无所知,成长到无所不知,需要领略多少玄奇,从心若寒冰,学会喜怒哀乐,又要经历多少苦痛......杨岳是个bug,杨岳是个bug,杨岳是个bug,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始终跟在杨岳身后不离不弃的张小强如是说。但杨岳知道,自己真的是一个bug,一个正常人无法想象的游戏世界里突发变异的bug...
  • 三界小狱管

    三界小狱管

    外卖小哥姜小白,被太白金星选中,成为了三界之人间仙狱的狱长,面对一个个被关进来的神仙,姜小凡表示压力很大,幸好发现这些神仙对人间零食情有独钟!于是,太上老君故意犯事,只为讨一瓶二锅头;孙悟空故意犯事,只想打一把吃鸡;十八罗汉故意犯事,只为把苍老师的视频看完;嫦娥故意犯事,呃~“小白哥,奴家想你了”
  • 穿越之误入皇子书院

    穿越之误入皇子书院

    刚穿越,就不小心染指了狠佞残暴的九殿下,沦为全城通缉犯!人艰不拆!千辛万苦逃离魔爪,却不想遇上了将军府四少爷,被剑指着的滋味不好受啊,累觉不爱!救了个美少年,结果被他闹着“以身相许”,少年何弃疗?最可怕的是,女扮男装进到了全天下最有名的天岐书院。第一天,就跟美少年成了同桌!第二天,变态四少爷“指导”武功!第三天,九殿下成为室友!天哪!这里闹哪一出啊!(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审判之星

    审判之星

    人类共和国和人类联合国之间的较量,战争覆盖数十个星系,庞大的宇宙舰队,战列舰用巨炮对轰,航空母舰用舰载机甲展开殊死搏斗。凌又在阿斯兰大星上结识了传奇舰长、性感的女海盗、敌国的公主等众多英雄好汉,乘坐超级战舰,驾驶精英机甲,传奇拉开序幕。中国人的机甲,中国人的科幻,这是一部热血的宇宙战争作品,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你的伤,我感同身受

    你的伤,我感同身受

    三年的记忆,只剩下零星点滴,那个就在午夜轻声对自己诉说的妙龄少女是谁?为何午夜时分惊醒过来却总觉得无比悲伤?那些时间经历的事情是否与此相关?沈悠然对于过往有些忌讳又有些好奇,但是周边的人却对此闭口不谈。生命中出现的时刻帮助自己的男人,对自己的所有的好都是别有用心吗,沈悠然渐渐不确定。。。唐磊默默陪伴,明白两人之间的阻碍是那个根本不构成就血缘的姻亲关系,为此,他彷徨甚至放弃过,但看着那个有些无助的面孔,就此放手又怎么心甘呢?
  • 覆世纪之末日哀嚎

    覆世纪之末日哀嚎

    当世界开始黯然失色,当未来开始了无生机,当梦想开始消失殆尽!这一切究竟是正义?还是传说中的邪恶?是追求内心那最真实的呼唤?还是拯救消失的未来?!站在那选择的十字路口上,到底何去何从!圣辉下注定的命运!抉择吧!
  • 花开那一季

    花开那一季

    她从来不认为看见一个人心会痛,可是当她看见他接受其他女人的时候,她心真的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