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8800000034

第34章 论新闻传播活动的主体性需求(2)

在二者的关系上,社会属性是推动新闻传播活动不断向前发展的外部动力和现实力量,但是,由于新闻理念是新闻信息得以存在的前提,离开了前提,目的也就无法实现了。因此,无论要实现何种媒介功能,新闻传播活动都必须首先满足新闻理念所规定的条件,然后才能谈得上去实现媒介功能。打比方说,新闻传播活动好比是在道路上跑的车,以新闻理念为主导的自然属性就是所有车辆都必须遵守的交通规则,以媒介功能为主导的社会属性就是车所要去的各个目的地。无论驶向何地,无论车辆是快跑还是慢跑,是转弯还是掉头,都不能违反交通规则,否则就可能导致翻车事故。新闻传播活动有着各式各样的功能目标,诸如宣传教育、引导舆论、监督政府、促进公平、娱乐消遣、信息服务等等,只要其所提供的信息符合真实性、新鲜性和公开性要求,这些功能目标就都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人们发现新闻媒体为了达到某一目的而在制造假新闻,或者故意歪曲事实真相,这样的新闻报道就必然遭到人们的唾弃。因为丧失了“真实性”这一媒体形态的自然属性,也就丧失了“媒介功能”这一社会属性赖以生存的基础。

关于新闻传播活动的主体性需求,我们可以用一句最简单的话来概括,那就是“传播新闻信息”,这既是新闻理念对新闻传播活动主体性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最高的要求。具体来说,这种主体性要求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以新闻理念为核心的主体性需求决定着什么样的物质手段可以为新闻传播活动所利用,以及采取怎样的组织行为方式可以保证新闻传播活动得以顺利实现。

从承载新闻理念、传播新闻信息的角度来说,这种要求具体包括:第一,要有一种技术和组织机构能够源源不断地传播大批量的信息,它意味着这种技术和组织形式具有快速、及时和不断更新信息的能力,而不是少量的、随机的或一次性的;第二,这种技术和组织形式能够保证所传递的信息是对具体事物真实情况的反映,而不是虚构的,这就要求从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流程各个环节上加以控制,以保证信息的真实性;第三,从信息传播范围来说,这种技术和组织形式必须能够在最广泛的范围里传递信息,而不能是简单的口头传播、书信传播,或者是组织内部的传播活动。只要能够满足以上这些条件和要求,各种技术手段、运行加工方式和组织管理形式就都可以为新闻传播活动所用。

如果不从新闻传播的角度去看,印刷技术、广播技术、电视技术、网络技术等技术手段都只是一种自在状态,其他各种行业都可以把这些东西拿过去为其所用。比如,文学、艺术、广告也可以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进行传播。尤其是网络媒体,许多人认为互联网接近于一种生活方式,而不仅仅是一种媒体,更不能将其限定为新闻媒体,人们通过互联网可以进行电子商务、电子邮件、网上聊天等非新闻传播活动。大众传媒不是新闻传播活动的专利,但是它可以为新闻传播活动所利用。技术工具的开放性,使得人的各种现实需要都可以通过媒体平台来满足。而之所以能够为新闻传播活动所利用,只是因为这些技术形态具有能够被新闻传播所利用的自然属性。人们可以将造纸术、印刷术拿来用于制作新闻报刊,但是不会将与新闻传播需要没有什么关系的微生物技术、冶金技术、种植技术、海洋渔业技术拿过来为其所用,因为这些技术不具备传递新闻信息的自然属性,因而也就不具备传递新闻信息的技术可能性。

所以,新闻传播活动的主体性需求规定了媒体形态在技术层面必须选择那些与信息传播行业或信息产业密切相关的技术,只有这些技术才有可能为其所用。比如,前些年,人们对手机这种通讯工具的理解和使用仅仅限于个人电信业务,但是随着网络媒体、数字媒体的快速发展,利用手机快速、及时地传播重要新闻已经成为当前新闻传播领域的一种新动向;过去人们对以电话网、互联网为主的电信业和以有线电视为主的电视业的区别有着泾渭分明的认识,但是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和新闻信息需要的增长,三网融合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我们可以将原因归结到媒介功能领域,归结为人的需要使然。但是,从新闻理念与媒体形态的关系来说,首先是因为这些技术具有传递新闻信息的可能性,具有能够满足人们及时、快速、大批量地传递和接收真实、新鲜信息的需要的可能性。当各种条件都已具备时,这些技术形态的可能性就会转变为传播新闻信息的现实性。

其次,新闻传播活动的主体性需求为新闻传播活动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人类的一切物质实践活动都是随着社会条件的改善朝着更高级的目标不断发展的,新闻理念作为新闻传播活动的主体性需求,并不仅仅给出了新闻传播活动的逻辑起点,也给出了新闻传播活动的发展方向。对新闻实践活动来说,提供具有真实性、新鲜性、公开性的信息是没有止境的。因为新闻传播活动主要表现为一些客观的物质和组织活动,而这些物质和组织活动通过人的能动性劳动是可以改变的。从人的本性来说,人们总是倾向于追求更优化的媒体形态,以满足自身的需要,这是历史发展的规律。所有的传媒技术都倾向于将新闻信息传播活动推向更逼真、更快捷、容量更大、传播范围更广的方向。比如,仅就报刊印刷技术来讲,人类已经经历了雕版印刷、金属活字印刷、滚筒印刷、照相排版印刷、激光照排印刷、异地卫星传版印刷等诸多技术改造环节。通过一系列技术改造,使得报刊印刷的速度越来越快,传递新闻信息的时效越来越快,文字和图片的清晰度、逼真度越来越高,也使得更多的人能够有机会获得报刊,新闻信息的传播范围越来越广泛。从古至今,许多人为提高印刷传播质量和传播效率而努力,显示出人类前赴后继、持之以恒的奋斗精神。

如果从人自身的角度说,我们同样也可以将这种发展动力归结到媒介功能领域,归结为人的需要,人的需要作为一股强大的力量支持着人们进行这种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但是如果从新闻理念角度来分析,这首先是新闻实践活动的一种自然本能,这种自然本能使媒体形态不断向着新闻理念所规定的方向发展,通过不断改进自身形态去传播更加真实、新鲜、公开的新闻信息。

具体来说,新闻传播活动朝着新闻理念方向发展的自然本能是这样一种倾向:即使在媒介功能和各种外在功利目的影响下,人们也会倾向于把传播技术改进得更加完美一些,把新闻传播活动的运行流程和组织管理工作调整得更优化、更合理一些。作为发明创造者,他们在研制新技术的时候,一般不可能排除功利目的的影响,都会或多或少地意识到这种技术发明将会满足人的哪些需要,会预示着将要产生怎样的社会效果。但是,一旦进入到具体的发明创造活动中,就需要他们集中精力,将全副身心投入到技术攻关当中去。这时候,那些有关媒介功能的功利意识就会逐步淡化,发明者需要从技术本身去思考如何改进得更加科学、合理一些,只有先把技术做好了,然后才能谈得上这种技术发明会具有怎样的功能。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形成这样一个结论:新闻传播活动的主体性需求是新闻传播活动自身的本能倾向,这种本能是新闻理念在整合媒体形态过程中的必然趋势。以新闻理念为核心的主体性需求驱使新闻传播活动持之以恒地向着更快速、更便捷、更逼真、更大量、更广泛地传播新闻信息的方向发展,这也为我们提供了衡量媒体形态发展水平的标准。判断媒体形态或新闻事业发达与否的标志就是要从传媒技术,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传播、接收流程,以及新闻媒体的整体管理等方面入手,考察其实现新闻理念的发达程度。现代新闻事业之所以比传统社会的新闻事业更为发达,就在于它能够在第一时间提供有关我们生活世界最新变动的信息,就在于它能够为社会源源不断地提供大量的、全面的、准确的新闻信息,就在于它能够将这些新闻信息在尽可能广泛的范围内传播,而且能够让人们快速而方便地接收。这种检验标准是我们排除了各式各样媒介功能和意识形态差异之后衡量一切新闻事业发达程度的共同尺度,因而具有普世价值。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

同类推荐
  • 传播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

    传播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 酷短信之搞笑专家

    酷短信之搞笑专家

    这是一套最新、最酷、最炫的沟通手册。发人深省的至理名言、幽默逗闷的搞笑专家、情意绵绵的爱情攻略、温馨感人的祝福满堂,随时随地幽默搞笑,时时处处富有哲理。轻点拇指,传递无限情谊吧!
  • 探索与实践:浙江工业大学干部理论学习文选

    探索与实践:浙江工业大学干部理论学习文选

    一个政党要走在时代的前列,一刻也离不开理论指导。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明白,现在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丰富多彩,不学习、不坚持学习、不刻苦学习,势必会落伍,势必难以胜任我们所肩负的重大职责。要做合格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必须大力加强学习,努力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丰富知识来充实自己。”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战略部署。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落实这一战略任务的基础工程,深化理论武装是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首要任务。
  • 电视与未成年人心理

    电视与未成年人心理

    本书从传播心理视角出发,结合大众传播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等相关理论,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与未成年人心理发展特点相适应的电视接触特点及使用模式:在现实收视情境中,通过质的研究方法获取数据,考察中国电视节目与未成年人心理的应对,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进而提出传者素养提高与未成年人媒介教育两方面的改善策略。
  • 媒介安全论:大众传媒与非传统安全

    媒介安全论:大众传媒与非传统安全

    《媒介安全论:大众传媒与非传统安全研究》从哲学、政治学、社会学、国际关系学对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的跨学科研究着手,论述传播学从拉斯韦尔、李普曼、施拉姆等早期学者到最近的阿什德对非传统安全问题的研究.运用议程设定、沉默的螺旋、涵化理论、框架理论等多种传播理论,梳理传播学特别是大众传播研究对非传统安全的重视与学科脉络。通过默顿大众传播“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理论,论证大众传播传统四大功能(监测、协调、教育、娱乐)中的“隐性”功能-安全,并使之显性化,同时论证安全作为现代功能,独立于传统四大功能的特征。沿着哥本哈根学派提出的“安全是一种言语行为”的非传统安全研究方向,论证媒介安全的基础是媒介安全话语。
热门推荐
  • 四方谷:小哑巴倒追呆萌男

    四方谷:小哑巴倒追呆萌男

    乔忻晏虽然在江湖上没有什么名气地位,但是为人正直,待人彬彬有礼……一场大火,烧毁了乔忻晏所有的美名!四方谷的小哑巴虽然不会说话,但是为人善良热心,讨人喜欢……那场大火,同样烧毁了她所有的善念!
  • 佛说孛经抄

    佛说孛经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上古编年史——十字星挽歌

    上古编年史——十字星挽歌

    在双冠王国以东,索兹里德半岛以南的新月湾东南方,有一块寸草不生的大平原,那里终日弥漫着尘埃,连海水都被尘埃染成了黑灰色,可是谁又能想到,在二十年前,这里曾经是整个新月同盟最富饶的土地,是诺亚人的政治中心。
  • 冥帝,三生忘川

    冥帝,三生忘川

    亲人离去,神秘人出现;寻找新的机遇,新的目标;斩杀血仇,挽救亲人。林轩拼尽一切,终将梦想实现。不一样的套路,不一样的修真,敬请期待。
  • 细雨轻坠

    细雨轻坠

    她只是坠落人间的天使,他是她暖心的青梅竹马,而他是她所爱的天神。命运转轮已然开始转动,无尽的等待,绝望的宿命……多年后,,一切是否如初?
  • 玄天诀

    玄天诀

    仙途飘渺,人间已近万年无人飞升。而人心更是深邃难测。她,只是一介山野长大的孤女。而山下的世界,有恩、有义、有仇、有怨,更有爱。她,弱小无依,只是蝼蚁一般的存在。而世事难料,蝼蚁偏偏正是最关键的所在、、、、、、
  • 重生之冥妻逆天

    重生之冥妻逆天

    雪为肌肤玉为颜,星空为眸月为瞳。绝代风华、妖娆佳人,正是父神、母神嫡长女,冥王阿茶!死灵之国,九泉之坻,遭众神陷害魂散诸界!归来,她失去冥王记忆却身怀冥王心眼可见世间众鬼,随着一缕缕精魄融合,性格也恢复千万年前低调的嚣张!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修真十书盘山语录卷

    修真十书盘山语录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战神联盟之光辉再现

    战神联盟之光辉再现

    战神联盟小说,不是穿越。和动画片一样的精彩,SPT小队也会登场,几乎没有陌生人物。不喜欢穿越小说的童鞋可以来看看呦
  • 家是心的方向

    家是心的方向

    想出门闯荡,却先背上了思想的枷锁,怎样才能挣脱牢笼踏上行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