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8600000030

第30章 意识形态在中国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4)

新闻教育与新闻学术研究是媒介知识生产与传播的主要渠道。从民国年间的新闻学教育来看,其新闻思想体系是欧美式的,其教材也多译自欧美或日本,其教育模式与欧美相像,教师多为新闻业界的名记者或名报主笔,与西方新闻界的联系非常密切,如燕京大学报学系受美国新闻界和新闻教育界资助,与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其系主任就是美国人白瑞华。上海圣约翰大学报学系聘请了《密勒氏评论报》的主笔毕德生兼课,1924年成立报学系后由美国人武道任系主任,可以看出这一时期中国的新闻教育是紧跟欧美的。

这样,通过西方媒介著作的翻译,西式新闻教材的引进及具有西方新闻自由主义理念的新闻教师的传教,民国年间中国建立了一个西方欧美式的新闻教育体系。这种教育体系的建立对民国年间中国媒介制度的变迁非常重要,因为这意味着从事新闻媒介制度变迁的主体——报人,其新闻理念与媒介认知更多地是受到欧美式的新闻理念与操作手法的影响,这种教育体系为青年学生供给的是一种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的意识形态,这种媒介意识形态上的“输入”与“传播”对中国媒介制度变迁无疑有着巨大的影响。“理念指导行动”,在争取媒介自由的过程中,因为有这样一套新闻理念的支持,媒介人才显得无所畏惧,争取媒介自由的斗争才显示出其合法性与合理性。

1949年以后,作为媒介知识生产和传播主要渠道的新闻教育和新闻学术研究实现了“转向”:从师从欧美转而师从苏联。苏联的党报理论成为统治新闻界的唯一的合法的“媒介意识形态”。通过“强制性制度变迁”,国家主导了媒介知识的生产和传播。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对旧新闻教育机构进行了整顿与清理。主要措施有对国民党的新闻系科如中央政治大学新闻系连同该校一起封闭,对一般的新闻教育机构如北京燕京大学新闻系、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圣约翰大学新闻系,广州的国民大学新闻系、民治新闻专科学校、中国新闻专科学校等,政府接办后,首先对他们的办学方针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造,取消原有的政治课,开设马列主义政治理论课,改革新闻学专业课内容,学习无产阶级新闻观,清理、批判资产阶级新闻观点,对教师进行思想改造,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按照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的要求,重新安排讲授内容,同时抽调部分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党的新闻工作者到新闻教育机构任教。通过这种方式,实现新闻教育与新闻意识形态的转型。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统一进行院系调整,进一步加强政府对新闻教育的领导和有计划的发展。华东新闻学院、暨南大学新闻系、圣约翰大学新闻系、中国新闻专科学校等先后合并入复旦大学新闻系,燕京大学新闻系合并入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改设编辑专业。通过合并与停办等措施,使新闻教育更加集中与单一。与此同时,党和政府也创办了一批新型新闻教育机构,如北京新闻学校,中央宣传干部训练班、中央马列主义学院新闻班,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等。此时的新闻理论研究与教材编写也实现了从欧美到苏联的转型。开始编写了一些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内部教材,翻译出版了一批苏联的新闻学书籍。这一时期的新闻理论刊物如《人民日报》的《新闻工作》,复旦大学的《新闻学译丛》大都致力于总结我党新闻工作经验及翻译苏联的新闻工作经验。大量和苏联新闻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文章被翻译过来。1950年1月4日创刊的《人民日报》的《新闻工作》副刊是介绍和学习苏联新闻工作经验的第一个重要园地。创刊号《编者的话》宣告,在创建中国人民新闻事业中,有一个便利条件,这就是可以“大量地利用”苏联的“丰富经验”。“本刊愿在介绍苏联新闻工作经验方面,作有系统的努力”。这个副刊用绝大部分篇幅刊登和译介列宁、斯大林论报刊和苏联新闻工作经验的文章近30篇。1950年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特辑《新闻工作》副刊部分译介文章,增加一些新译文,编印出版《新闻工作丛书》小册子,计有《怎样领导党报》、《报纸编辑部的群众工作》等。《人民日报》从1954年3月开始,翻译出版一个内部刊物《真理报文选》,32开本,每期五六千字,一般每周出两期,共出200多期,有段时间,每期都译介《真理报》的版样,有时把整版译成中文版,学习模仿。1954年至1955年,人民出版社翻译出版《联共(布)中央直属高级党校新闻班讲义汇编》第一、二集和苏联国家政治书籍出版局编印的《布尔什维克报刊文集》,这三本书共计140多万字,成为我国新闻工作人员和大学新闻系学生的学习用书。

如果说媒介是制造共识的,媒介研究与媒介教育就是制造“关于媒介是什么和应该是什么”的“元共识”,它是一种关于媒介的“元认知”,这种“元认知”一旦在媒介社区形成“共识”,它肯定会影响到媒介的运行及制度安排。1978年以来,从新闻教育的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到媒介研究者的学术研究比之前开放了许多,自由了许多。非苏联体系的媒介知识与媒介意识形态被引入了大学课堂,对中国的媒介改革起着积极的作用。以20世纪80年代从西方引进的传播学为例,短短十年,各种传播学专著、译著就大量涌现,并迅速通过大学教育渠道向新闻业界扩散,成为影响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的新的“存量知识”。

在统计的68种新闻传播学译著中,以美国的译著数量最多,共计50种,占译著总量的73.53%;位居其次的是英国;第三位是加拿大;第四位是日本;而从苏联翻译过来的只有一种。2003年以后出版的传播学译著数量更多,且几乎都来自欧美,以华夏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传播文化社会译丛”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当代世界学术名著”中的传播学著作为代表。此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传播与文化译丛”、商务印书馆的“文化和传播译丛”,南京大学出版社的“当代学术棱镜译丛”及新华出版社的“新闻传播学译丛”等均在学界及业界产生了广泛影响。与此同时,数套英文原版传播学教材也分别由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出版社出版。

这种学术上的“转向”意味着新时期媒介知识生产和传播重新和西方国家接轨,这一趋势显然将对中国媒介演化产生影响。尽管如此,我们也应当看到,苏联植入的体制壁垒仍然存在,媒介教育及媒介研究仍然受到教育体制和学术体制的约束,不可能完全自由。一项研究显示:中国的新闻学教育尽管向多专业和大众传播学转化,研究的重点也日趋多元化,但总的来说,“大陆新闻教育在政治意识形态的制约下,教育体制改革落后,学术理论保守,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陈旧,教育岗位‘逆向淘汰’,与市场经济的不适应性日益突出。”政府通过课程设置、课题研究和职称评定主导了大学的媒介教育和媒介研究“议题”,一定程度上规制了媒介知识的生产和传播。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与学术体制的安排下,媒介教育、学术研究和媒介业务一样,面临多重约束,呈现出一种分裂和矛盾的特征,这显然制约了大学作为媒介知识的生产与传播中心的影响力。这种媒介知识的生产与传播曲线会通过一定的传导机制反映到媒介制度变迁的曲线上来。

同类推荐
  • 思想中国·全球化生存:世界顶尖学者中国演讲录

    思想中国·全球化生存:世界顶尖学者中国演讲录

    收入这个集子的学术报告,是一些大学的机构在大学之外国家图书馆举行的。大学按照这些报告中的一个报告人丁学良教授的说法,没有一流的大学,就没有一流的国家。我们是否也可以说,没有一流的国家图书馆,也就没有一流的国家。
  • 悦读MOOK(第十七卷)

    悦读MOOK(第十七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马上开讲:亲历中国体育电视30年

    马上开讲:亲历中国体育电视30年

    这是一本没有多少故事的回忆录,其中大多是历史记载,我将它看作电视系的教学辅导读物。当然,如果读者对于中国的体育电视以及与其有关的历史有兴趣,也可以从中体会到一些阅读的乐趣。
  • 赢得课堂精彩:教师的天职

    赢得课堂精彩:教师的天职

    本书是继《课堂教学的八大铁律》之后,又一本研讨课堂教学秩序的书稿。在这一本书中编者们探讨课堂教学内涵性的一些东西,着手研讨教师素养的提高,内容包括:赢在课堂对话——塑造“我的”亲和力;赢在课堂管理——提高“我的”执行力;赢在课堂提升——发展“我的”影响力;赢在课堂整合——抓好“我的”细节力等。
  • 中国·电视观众节纪实

    中国·电视观众节纪实

    在这本书里,讲述的是一个电视节庆活动,展示的是一群电视人组织创办的大众娱乐活动。我们汇编它,是因为这里记录了浙江广电集团举办中国电视观众节的生动历程和精彩瞬间以及他们对于推动和创新大众文化的全新认知和不懈追求。我们的电视,自诞生之日起就是被仰视的。它集国家政治、现代技术和精英文化于一体,登高远播,凌空独步,传入千家万户,引来万人空巷。作为一种新型文化,它的影响面、渗透力和关注度是以往任何媒体所无法企及的。在相当一个时期,我们置身于这种居高临下的精英文化之中,执着辛劳且乐此不疲,沉醉其间而陶然自得。
热门推荐
  • 剑尊传说

    剑尊传说

    “我若能登天成就尊位,何愁与她尘世伴依到老?”“我想成为剑道强者,但并不是为了荣耀。”“纵使你昔日无敌,现在我也不惧你。”没有千言万语,只这三句话,便奠定了古辰在这个时代留下的一段不朽的传说。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PS:此书过了签约后,日常两更,请大家多多收藏谢谢!除非紧急事,保证不断更!)
  • 我们只隔了一个转身的距离

    我们只隔了一个转身的距离

    当钢琴遇见吉他当黎明遇见初晨当洛花遇见步瑶一切都显得那么理所当然犹豫不决的爱情,最终会分离21岁过后的6年,是相遇还是等待钢琴坏了,吉他朽了,她是该放弃了吗?第七年,在响起婚礼进行曲的地方,站着的还是当初对她许下全部动听的诺言的他吗?当我们放弃以后,回头才发现,原来我们只隔了一个转身的距离
  • 一个屌丝的同声传译养成手册

    一个屌丝的同声传译养成手册

    一篇从屌丝走上同声传译岗位的心酸史。很多时候大家看到的可能是同声传译员光环下的霸气,却没有用心去了解他们走上岗位前的辛酸以及走上岗位后的责任重大。作品以连载的形式,以第一人称,阐述作者所经历过的一切。
  • 重生巨星影后:魅惑总裁宠娇妻

    重生巨星影后:魅惑总裁宠娇妻

    她,是古代万千宠爱集于一身的绝世公主,不料在逃婚的途中穿越成现代的过气明星,在惨遭遇害之后却又逆袭重生!她又如何成为巨星影后?他,是堂堂GM集团的总裁,如王者般霸气逼人,却魅惑众生,为何偏偏对她厌恶至极?却又唯独专宠她一人?不择手段霸,道逼婚后又将有怎样的结局?而她,看到自己那绝世般的美貌出现在别人的脸上又将如何讨回?命运这个离奇的东西,谁也不知道将会发生什么.....
  • 少东追爱:肥婆休想逃

    少东追爱:肥婆休想逃

    幕天麟:全身闪亮的惑世妖精,一个玩世不恭的花花公子。初次见面,他羞辱她,再次见面他打她,再再次见面,他强吻她……因为看她不顺眼,所以故意找茬,处处跟她做对,甚至还逼她穿上比基尼,在摄影机前露出肥厚的脂肪……谁知最后,自己的心却不小心被她拐跑了,而她竟然毫不珍惜他尊贵、骄傲的心,直接丢进路边垃圾箱。他见不得别的男人送她回家、见不得她在别的男人肩上哭、见不得她对别的男人笑,他该死的想要把她一辈子捆在身边。当他对她说出,都说浪子回头金不换,现在我这个浪子为你回头了,你愿不愿意接受呢?她的心终于沦陷了。
  • 记得

    记得

    我站在此岸遥望彼岸的你。尘归尘,土归土。她和他是世界上最纯粹的男生女生,我们是世界上最受上天宠爱的男生女生。我们都是最纯粹的孩子。我还记得跟着好朋友骑着单车去野外玩一整天不回家;还记得一夜大雪过后我们的狂欢;还记得毕业前我们相拥的愁绪和一直坚持着的笑容;还记得我们未完成的青春挽歌。写给我记忆里的幻想和幻想中的记忆。等到风景都看透,我们会一起看细水长流,一起看日出复活。生生死死,我们永远在一起。
  • 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

    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

    端木舍因为无聊征集房子的同居者,与第五任房客晓苏相处愉快。但他心底一直藏着年少时暗恋并负疚对象——荆沙的影子。10年后一个禹然,他与荆沙重遇。少年那段记忆重新掀起……端木舍与哥哥觉是孪生兄弟。荆沙最后选择了哥哥觉。舍虽然身体健康,但是备受父母冷落,也得不到心爱的女孩,心理有些失衡。荆沙在上海遭遇车祸,得郑简、晓苏相助,并与两者结为好友。四人的感情归宿,在晓苏与端木的关系正式破裂后,重新洗牌。无梦年代的爱隋大概就是这样,开始时无聊,当中是游戏,当知道爱情背过身去时,最后只有妥协,才突然觉醒,原来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
  • 文艺学徒闲人乙等

    文艺学徒闲人乙等

    在这个忧伤而明媚的五月,从我单薄的青春里打马而过,或许五月真的是个忧伤的日子,让自己一波几折难以平。这是一个不能停泊的季节那些绿色,还有花朵抑或纷纷扬扬的蝴蝶,是这个夏天的标识。
  • 黎明之刃

    黎明之刃

    男主角伊班克斯因种种原因独自一人前往布兰德大陆最豪华的城市帝都阿尔萨斯闯荡。在帝都伊班克斯结识了暴力女尤莉娜和铁拳克拉克,因被误认为是三年前的“勇者”而被招入皇宫被授予“勇者之剑”,可令自己没想到的是自己却真的和两年前的那场事件有关……
  • 冒客人生

    冒客人生

    一个月前的鬼节晚上,后山坟岭,一夜之间,六人惨死!是有人居心叵测而图谋害命?还是真有传说中的尸王作祟?又或是?另有起因?有这样一群人,看似正经的工作,却竟干着些恐怖诡异的事!什么是冒客?他们为什么探险挣钱两不误?可怖的凶尸,变态的医生,古怪的迷窟,骇人的怪蛇,…………背后黑手的重重阴谋设计,他们又该如何面对?敬请大家关注年度新境界,新领域恐怖悬疑剧情小说《冒客人生之尸王争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