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8600000011

第11章 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的演化轨迹(7)

媒介的采编制度指采、编、写、评的相关制度安排,媒介采编制度受到新闻竞争的影响,受到新闻技术的影响,也受到新闻专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从制度之间的关联来看,媒介采编制度与媒介宏观管理制度及媒介经营制度存在着耦合关系,媒介管制的松紧会直接影响到媒介对新闻的选择与编排,也会影响到记者的采访及写作(如规避某些题材领域,软化立场,巧妙地进行话语转换等),苏联及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媒介对新闻的理解、选择与编排之所以重视“正面宣传”,淡化负面报道,是和媒介管理制度的制约分不开的。而媒介的采编制度也受媒介经营制度的影响,媒介资本的注入、广告市场的争夺、发行的竞争等都会影响到媒介的采编制度。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媒介制度变迁首先发生在经营制度层面,是从广告制度的变革开始,然后是发行制度,再传导到媒体的采编制度,今天的中国媒介在新闻的选择与版面的编排上都和计划经济时代的党报的采编制度有很大差别,这无疑是媒介经营制度的变迁所导致的结果。

媒介的经营制度指媒介的财务、资本、广告、发行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制度,也即媒介的生产、销售、投资与再生产等一系列和盈利有关的媒介规则。

媒介的经营制度同样既受媒介宏观管理制度制约,又受采编制度的制约。中国封建社会的媒介管理制度是不容许在报纸上刊登广告的,也不允许自由发行,1978年以前的中共党报也是排斥广告的,这种完全将媒介等同于统治和政治工具的管理制度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媒体的活力丧失,千报一面,新闻时效性差,内容单一,缺少可读性。19世纪末,西方商业报纸进入中国后开始刊登广告,其发行制度、资本运营制度截然不同于中国的京报。广告的出现必然刺激信息的时效性与阅读面的扩大,而正是这一点导致了媒介采编制度的变迁,进而影响到媒介的宏观管理制度。20世纪80年代后的媒介制度变迁几乎复制了100年前的媒介的演化规律,由广告而发行而采编,逐渐从宣传媒介中演化出了新闻媒介。可见,媒介经营制度的变革与媒介采编制度及管理媒介的变迁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媒介制度的这三个层面是有机统一的。

二、媒介制度变迁的分层次演化

制度演化理论认为,制度系统间存在独立、耦合与互斥这三种关系,类似于生态学中不同物种之间的互不影响关系、共生共存关系和竞争关系。著名制度博弈论专家青木昌彦将制度之间的关系概括为“嵌入”、“捆绑”和“互补”。嵌入关系大体上是指各种制度的实施后果互相影响的关系;捆绑关系和互补关系即是耦合关系,同一个领域中不同制度之间的耦合关系是“捆绑关系”,不同领域中不同制度之间的耦合关系是“互补关系”。如果从媒介制度系统内部的关系来看,我们可以发现,这三个制度层面既有关联性,又有层次性。关联性体现在媒介的宏观管理制度与采编制度及经营制度存在着耦合关系,或说互相“嵌入”关系,其中宏观管理制度与媒介采编制度的耦合关系要强于与媒介经营制度的关系,三者的相互关系中,媒介宏观管理制度与媒介经营制度的耦合关系最弱。媒介制度系统的层次性则表现在媒介宏观管理体制是基础性的制度安排,而采编制度与经营制度是前者的派生制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媒介体制的安排状况。

中国媒介制度的演化是在这三个层面上进行的,其步骤并不同一。这是因为媒介制度演化不仅取决于制度系统内部三个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也取决于媒介制度系统与其他制度系统如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之间的耦合关系,以及它们之间这种耦合关系的强弱。制度的耦合关系又可分为“强耦合关系”和“弱耦合关系”。“强耦合关系指一项制度的变化将导致与它有耦合关系的其他制度完全丧失功能;弱耦合关系是指一项制度的变化将降低而不是完全丧失与它有耦合关系的其他制度的功能。”可见,以媒介制度的这三个层面与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的耦合关系而言,媒介的经营制度与政治系统是弱耦合关系,因为媒介经营制度的变化不会导致政治制度的功能变化,相反,它与经济制度系统的耦合性较高,经济领域的营销、管理、投资等模式的变化将直接传导到媒介的经营制度;而媒介的宏观管理制度则与政治制度是强耦合关系,每一方的变化都能导致对方制度功能发生改变,媒介制度通常随政治制度的变迁而变迁。我们也可以用集合的概念来表示这种关系。如果我们把制度系统看做是一个集合的话,我们可以发现,媒介制度集与政治制度集、经济制度集都交错,其中媒介体制位于政治制度集内,媒介的经营制度位于经济制度集内,而媒介的采编制度则位于三种制度集的重叠区域。

这意味着,政治制度集的变化可以通过影响媒介体制而影响媒介制度的变迁,经济制度集的变化可以通过影响媒介的经营制度进而影响媒介制度,当经济制度集与政治制度集的演化不同步时,表现在媒介制度集上,则是媒介的经营制度的变革远远超出媒介的体制改造。而媒介的采编制度介于这两种变化之间。媒介制度的这种由于耦合关系不同而产生的非同步演化现象在中国媒介制度变迁中表现得非常明显。1978年以来的中国媒介制度变迁表现出来的最大特点就是媒介制度系统的这三个层面演化程度、速度都不一致。

从理论上来说,媒介制度变迁可以从媒介制度三个层面中的任何一个制度层面开始演化。既可以从经营层面开始演化,也可以从采编层面开始演化,也可以从媒介体制层面开始演化,因为这三个层面的制度尽管具耦合性,但却是可分离的。与其他制度系统的耦合关系不一致,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不同制度层面演化的独立性,但其演化的独立程度却取决于与它有耦合关系的其他制度安排。

三、国内外制度变迁理论及其评价

考察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媒介制度变迁既有自上而下的演化,也有自下而上的三、演化,演化的步骤总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在晚清以来的媒介制度变迁中,清末新政产生了中国第一个新闻法,这首先是从媒介的宏观管理层面开始演化的,清政府媒介管制制度的变化(控制力下降)导致了近代报刊的兴起,近代报刊的兴起反过来摧毁了政府对媒介的严厉管制。至辛亥革命清政府统治垮台,极权主义的媒介管理制度也宣告结束,这种制度变革的方式是自上而下的,它与政治制度的变革相始终,因为媒介宏观管理制度与政治制度之间存在着强耦合关系,政治制度系统的变化必然导致媒介体制的变化。而在民国年间,尽管在媒介的宏观管理制度上又恢复了集权主义的媒介体制,这一点中国与西方国家存在不少差距,但我们却发现这一时期中国媒介在采编制度与经营制度上演化程度很高,几乎是与西方世界同步的。《申报》的经营模式就是例子,《大公报》荣获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荣誉奖也可以看做中国产生了世界一流媒体的标志。1949年至1978年间的媒介体制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而建立起来,至今仍然是政治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在媒介的经营制度与采编制度方面,1950年的新闻改革和1956年的新闻改革都曾有过修正。1978年以来的媒介制度变迁首先是从经营层面开始,先广告经营、再发行革新,再传递到采编层面,兴起报纸扩版,创办子报子刊,然后再传导到媒介宏观制度层面的调整。之所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1978年以来的媒介制度变迁发生在经营领域,是因为媒介的经营制度与政治制度是一种弱耦合关系,而新闻改革始终无法实现新闻体制的变革,是因为这项制度与现行的政治体制存在着强耦合关系。就今天的媒介现状而言,在媒介体制上中国与西方国家大不相同,但是在媒介经营上,中国的媒介已经完成了和西方世界的接轨,这就是因为媒介制度系统的分层演化所致。

同类推荐
  • 光荣与梦想:中国公学往事

    光荣与梦想:中国公学往事

    《光荣与梦想:中国公学往事》以时间为经,以人物活动为纬,讲述了初起于留日学生爱国风潮,最终消逝在日军侵华炮火中的中国公学近30年的校史。中国公学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较早的私立大学之一,由爱国留学生发起、依靠民间集资创办的一所私立学校,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在这所存在时间不到30年的学校,先后有一大批现代史上大名鼎鼎的中外人士与它有密切联系,他们或执教于此(胡适、罗隆基、沈从文……);或求学于此(胡适、冯友兰、张兆和、吴晗、罗尔纲……);或讲学演说于此(梁启超、于右任、罗素……)。
  • 民生与社会调查:“子牛杯”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作品选

    民生与社会调查:“子牛杯”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作品选

    大学生短期支教效果调查——以西部阳光行动为例、北京市“非典”后遗症患者生活现状调查报告——以非因工病患为主、5.12地震灾区过渡安置点居民生存现状调查——以四川省第一个安置板房社区都江堰“幸福家园”为、北京市汽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调查报告、民工子弟小学学生心理状况调查报告——以朝阳区第一个流动儿童之家光明小学为例、近视手术安全吗?——准分子激光近视矫正手术安全性调查、“高楼林立,何以为家”——高房价背景下北京无房户住房情况调查……
  • 思想中国·全球化生存:世界顶尖学者中国演讲录

    思想中国·全球化生存:世界顶尖学者中国演讲录

    收入这个集子的学术报告,是一些大学的机构在大学之外国家图书馆举行的。大学按照这些报告中的一个报告人丁学良教授的说法,没有一流的大学,就没有一流的国家。我们是否也可以说,没有一流的国家图书馆,也就没有一流的国家。
  • 体育新闻学

    体育新闻学

    《体育新闻学》阐述了体育新闻的发展历程、类型与特点、功能与作用,分析了报纸、杂志、通讯社、广播、电视、网络不同媒体开展体育报道的模式与特征,并总结了奥运会、世界杯、田径世锦赛、F1、NBA、四大网球公开赛、环法自行车赛等国际大型比赛报道的规律,从而使《体育新闻学》成为一本全面系统介绍体育新闻理论、指导体育新闻实践的专业必备教科书。
  • 中国人的德行

    中国人的德行

    切斯特·何尔康比在中国居住多年,几乎与中国各个角落、各个阶层的人们都有过接触,他在书中对他所看到的中国社会作了一个全方位的鸟瞰。虽然不免有许许多多的偏见、误解与曲解。有的是西方人所固有的偏见与曲解,有的是文化上的误读和误解.但大体上还是勾勒出了一幅中国的社会的真实画卷。甚至在一些方面还具有理性的现代化的外来旁观者的深刻洞察力。
热门推荐
  • 魔界传说:龙渊(大修)

    魔界传说:龙渊(大修)

    万载情仇断,恩怨何时消.历尽千万劫,红尘空自扰.我欲魂飞尽,再世与君邀.她,是龙族中最美丽的龙;她,也是魔界魔主的女儿。为了救母,她不惜一切的去仙界盗取宝剑落雨,她劈开了昊山,救出了母亲,但是她却与自己最心爱的人双双葬身于此。那一刻,他们留下了世间最美的东西,可以见证真爱的——紫凌之泪。同时,天廷神剑云宵、落雨也掉落凡间不知去向。千年后,他们转世了,他们再次相遇。魔界因千年前的一战损失惨重,魔界的魔主也因此消声匿迹,魔界的三大宫主,五大长老,八大护法开始了千年后寻找少主,颠覆三界的行动。她会不会再次成魔?魔界的魔主又会以什么样的身份出现?
  • 温城一妃

    温城一妃

    她本是热血美少女一枚,在成功的道路上越挫越勇,越勇越挫。可一不小心就惹上了一个恶魔,相传整人手法险恶还有杀人不眨眼。她该如何是好啊?
  • 看那叶零落

    看那叶零落

    “我”的高中生活,没有大风大浪,没有狂风暴雨。有的,只是平静如水的生活,波澜不惊。对她,对他,一切一切,都在无言中进行......轻歌的心理世界,轻歌的秘密,都在这里,一一展现。新人轻歌,望大家支持......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隐匿在校内的侦探

    隐匿在校内的侦探

    停职留查的少年,在学校进行前所未有的高中生活,灵异事件围绕着他展开......
  • 斗劫之尽

    斗劫之尽

    一个少年的崛起,一个不服输的少年。突破各种难关。要做,就做最强的
  • 忘川河上

    忘川河上

    千年前,浩劫降临,天帝幼女身死。千年后,失去所有记忆的柳翩翩为了重新活过来,遵循百里辰风的教诲,前往人间想要将七彩灵石全部寻回。而在在寻找七彩灵石的过程中,她不停地邂逅着人间的悲欢离合,也不停地梦到那片冰天雪地里的情景……难道这真是一场梦?
  • 大地行吟

    大地行吟

    本书是马启智同志诗词结集,收录了诗词数十首,分为“海外旅痕”、“行色匆匆”、“大地情愫”三部分。
  • 疯狂的用人术

    疯狂的用人术

    本书主要从十个方面,详尽地阐述了领导用人的疯狂而高明的策略。包括慧眼读心术:识人知人懂人心、礼贤下士术:用感召力让人追随、铁腕立威术:做个有权威的领导、平衡掌控术:综合制衡掌控全局、赏罚分明术:有功必赏有过必罚等人事管理技术。
  • 重生之大药师

    重生之大药师

    秦阳本是江南大学一保安,于某夜“觉醒”火能,加入霸下,守护世界的故事……【注:本书类似中国龙组,致敬当年看过的龙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