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8400000006

第6章 C(1)

7.蔡加尼克效应(Zeigarnik effect)

当被试接受一项工作时,内心便产生一种完成这项工作的准需求,完成工作便意味着解除心理紧张,或使准需求得到满足;如果未完成工作,紧张状态继续存在,准需求有待实现。中途受阻未完成工作的被试,之所以在回忆工作时占优势,一定与这些继续存在的准需求有关……所以,回忆便可作为鉴定紧张系统存在的一种指标。[车文博主编:《西方心理学思想史》,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666页。]

对未完成工作的记忆优于对已完成工作的记忆现象,就被称为蔡加尼克效应。[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主编:《心理学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99页。]

蔡加尼克效应在传播活动中十分常见,该效应产生的深层心理动因在于人们有一种做事有始有终的驱动力,也就是完成欲。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当受众因信息接收行为受阻时会处于心理紧张状态,从而使受众的心理活动指向尚未完成的信息接收行为,把对信息的短时记忆深化到长时记忆中,并在选择性回忆中显示出来,形成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评书表演艺术家非常善于控制表演节奏,在评说完一个段落后往往说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便戛然而止。这正是利用了蔡加尼克效应,适时打断了听众的收听行为,保持听众的心理紧张状态,使听众对评书内容记忆犹新。再如影视传播中,有的影视作品的结局是开放式的,也就是说,影片在没有交待一个确切的结局时便结束了,观众的收视行为也随之中止。虽然这种结尾方式有时会让观众感到不满足,但却能起到引发观众更多的思考,使观众对影视剧情的记忆更牢。以电影《夜宴》为例,由章子怡扮演的婉后在得到江山后,抱着最钟爱的茜素红布匹,感慨着人生如熊熊烈火般的欲望,突然,一把越女剑从背后刺来,穿透了她的心脏。婉后艰难地拔出剑扔进水池,回头望时,她的双眼充满惊讶的神情。影片至此结束,留给了观众“婉后究竟是被谁杀的”的这一悬念,结尾独特而引人思考,引发了观众的广泛热评和对电影剧情的深刻记忆,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电影的宣传效果和舆论影响。

蔡加尼克效应还常常作为广告营销的策略而被广泛使用。依据该效应,当需要完成的任务被迫中断时,个体就会对该任务念念不忘,从而产生较高的回忆度。如将一则关于饼干的广告拆成几个部分分开播放。观众首先看到饼干被放进了牛奶里,接着饼干广告被中断,插进了两三个毫不相干的广告。大概30秒钟之后,饼干广告接着放。因为观众在心理上是要求广告完整播放的,即要求心理任务得到实现。当广告被分开播放时,观众就产生了心理张力,广告播放一部分突然中止时,心理张力开始加强。在下一部分广告播放之前,在心理张力的驱使下,观众开始积极地回忆前一段时间所看到的广告[张泽东:《蔡加尼克手术——广告投放的隔断与融合》,《广告大观(综合版)》2007年第7期。],致使该广告达到了增强观众记忆的预期的传播效果。(石慧敏)

相关实验:

蔡加尼克效应是由勒温的学生,苏联心理学家蔡加尼克于1924年首次进行的以检验心理紧张系统概念为目的的实验。该实验从1924年开始到1926年结束。主要实验的被试有160人。实验大致程序如下:她在实验中分派给被试18~20件简单的工作,如写一首自己喜欢的诗词,数学题演算,将一些不同颜色和形状的珠子按一定的模式用线串起来,拼板等。完成这些工作所用的时间大致相等,在进行过程中只让被试完成一半工作;另一半工作在中途被主试打断后改做其他工作。两类工作随机排列顺序,实验的最后,要求被试立即回忆刚才从事过哪些工作。结果发现,未完成的工作平均可回忆68%,已完成的工作平均可回忆43%,前者是后者的1.6倍。其原因可能是,完成一个工作需要处于一定的紧张状态,当工作没有完成就被中断后,这种紧张状态仍然会维持一段时间,使得被试的心理活动指向这个未完成的任务,因而易于回忆。工作的性质和难度,人对工作的态度以及个性心理特征等都会影响此效应[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主编:《心理学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99页。]。

8.菜肴名称效应(cooked food name effect)

菜肴名称对顾客心理的影响。菜肴名称是用于区别各菜式之间的文字符号,借以表示各种菜肴的风味、特色与品质。它们对顾客的就餐心理有重要的影响。好的菜名会使顾客产生良好的心理感受,激发食欲。不好的菜名会压抑顾客的就餐动机,转移就餐行为。

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如果将新闻和栏目内容类比为菜肴,则新闻标题和栏目名称就是菜肴名称。读者阅读报纸的时候,通常都是先大致浏览一下新闻标题和栏目名称,首先对那些能够吸引读者眼球的新闻标题和栏目名称予以关注,然后才去阅读相关内容。对于网络新闻传播而言,新闻标题尤为重要。因为人们在网上看新闻,一般都是先看新闻标题,当对某个新闻标题产生兴趣之后才去点击该条的新闻内容,这是网络新闻在编辑上的重要特点。如果网络新闻标题做得平淡无味,毫无吸引力,或者过于刺激使人产生逆反心理,都会导致负面菜肴名称效应的产生。

以会议报道为例,人们一般对会议报道不太感兴趣,如果能够充分发挥菜肴名称效应的正面作用,即采用恰当的栏目名称和新闻标题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则可以摆脱会议新闻的报道困境。在2007年参与央视报道“两会”的众多栏目中,包括新闻频道的《小崔会客》、《柴静两会观察》、《焦点两会访谈》、《一丹两会信箱》,经济频道的《小丫跑两会》、《马斌读两会》、《两会三人组》;中文国际频道的《2007中国焦点》、《华人世界两会报道》;法治频道的《小撒探会》等等,虽然栏目众多,但这些节目从不同角度报道“两会”上发生的重大新闻,为观众张开了一个及时了解“两会”动态的新闻网。同时因大多数栏目以名主持人命名,从民生视角将高端话题低端处理,让老百姓觉得平实亲切,容易激发观众收视动机,两会话题不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就在你我他身边。又如2005年的两会报道期间,新华网做的“小丫跑两会系列报道”中,在报道王小丫探访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时,新闻用《小丫“捉”到李毅中》做标题,很有特色,增强了新闻标题的吸引力。国内还有的报纸采用《国家安监总局门前“设伏”小丫“捉”到李毅中》作为该条新闻的标题,风趣幽默。(牛新权)

9.出其不意效应(surprise effect)

在人们无任何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往往很容易接受他人的要求(或提问),这种现象叫出其不意效应。

运用好“出其不意效应”对传媒人来说,是一个获胜的法宝。

美国前白宫记者团团长海伦·托马斯曾经是一个让美国总统头疼的女人。从肯尼迪到小布什,海伦·托马斯质问了9届美国总统。40多年来,美国人总能从记者招待会上看到她从前排站起来,盯着总统的眼睛发问。“不用怀疑,当这个女人走近时,总统们就会发抖。她有刀子似的舌头和利剑般的智慧。”《华盛顿邮报》这样评价这位“新闻界第一夫人”。然而她为什么会让总统们都感到害怕呢?不仅仅是因为她提的问题尖锐,还因为她每次都是单刀直入,毫不掩饰,出其不意地向总统发问。

2006年86岁高龄的时候,海伦·托马斯仍然保持着一贯的风格,在白宫新闻发布会上,同样没给小布什任何喘息的机会,一上来的话题就是:“我的问题是,你为什么那么想开战?从你踏进白宫的那刻开始……真正的原因是什么?你说过不是因为石油,也不是因为以色列或其他,那么到底是因为什么?”海伦·托马斯这一问马上让小布什慌了手脚,“……我不想开战,想当然地认定我想开战是错误的,海伦——”小布什回应道。“他们并没有对你和我们国家干什么啊!”海伦的反应出奇地快,她立刻反驳。“对不起,请让我说完,让我说完。他们干了!塔利班为基地组织提供安全避难所,基地组织就是在那儿接受训练……。”“可我说的是伊拉克!”海伦又一次毫不客气地打断了总统的话。就是这样,海伦总是令总统们措手不及,她出其不意地切入最关键的主题,让总统们没有多余的时间准备,似乎她问出来,总统们就要立刻回答一样。就这样,这位白宫历史上的第一位记者团的女团长被永远地载入了史册[包丽敏:《海伦·托马斯》,《中国青年报》2006年12月6日。]。

出其不意效应的心理机制在于,当人们面对突如其来的质问,而且必须立即做出回答时,因来不及有意识地在言语表达、表情动作等方面进行修饰,其脱口而出的话语往往是真实思想的表露。当这种真实思想与其行为(或其所推行的政策)相矛盾时,恰恰达到了提问者的目的。(赵自然)

10.词频效应(word frequency effect)

词频效应是指人们对高频词的识别快于对低频词的识别。这一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文字系统中,得到了大量实验的证实。[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主编:《心理学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57页。]

词频效应也即单词识别中的频率效应。高频词是指那些使用频率比较高的单词,低频词是指那些使用频率较低的单词。单词的使用频率高,对单词的觉察阈限就低,识别单词的时间就短。相反,词的使用频率低,对词的觉察阈限就高,识别的时间就长[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11页。]。

在人际传播中,人们习惯于用通俗的口语进行交流,对一些文雅的书面词语以及生僻词汇的反应和理解比较慢。因为口语中的高频词更多,文雅的书面语汇和生僻词汇则是人际传播中的低频词。例如,同样指愉快的情绪状态,人们在口语中会常用“高兴”、“快乐”等高频词,而很少用“愉悦”、“舒畅”、“心旷神怡”等低频词。对于广播电视这种线性媒体来说,有声语言要求通俗易懂,明白晓畅,尽量采用高频词,以方便受众的识别和理解。同样,基于线性传播的特征,电视字幕上的文字也宜采用高频词汇,使观众在短时间内能够较快地感知和理解文字所要传达的信息。平时我们经常看到的电视地产广告“世爵源墅,悠逸的海外生活区”,“融域嘉园,世界的融域,全球华人层峰共鉴”,富含低频词,这类宣传词即便有较高的重复率,也很难使观众做到快速识别和理解。

在平面媒体广告宣传中也存在此类问题,如“钜献”之类的广告词层出不穷,像楼盘广告中的“倾情钜献”、“盛装钜献”、“实力钜献”,商品促销广告中的“国庆钜献”、“感恩钜献”、“岁末钜献”、“辉煌钜献”等等。这类广告词用字生僻,让人不知所云,广告的传播效果可想而知。而实际上“钜献”中的低频词“钜”在这里和高频词“巨”是通用的,属于异体字。商家在这里反其道而行之,不用高频词而用低频词,这种“避简就繁”的做法虽暗含有制造噱头、吸引眼球的目的,但在广告的最终传播效果上却容易影响人们的辨认速度,甚至引起不必要的误读和误解。

在长沙移动公司,流传有“一句广告词打天下”的传奇故事。公司主管市场的副总经理李中华经常以一个普通客户的身份到移动公司的营业厅微服私访。在营业厅和代办点,他询问前来办理业务的客户,为什么选择中国移动。“听说移动的信道好。”几乎所有被访的客户和代办点人员都这样回答。客户的这句话,让李中华到受启发和鼓舞。以往公司的业务宣传语专业性强,用语严谨,客户难以理解。如长沙人习惯将“信号”说成“信道”。客户的一句“信道好”,简明扼要地点明了移动网络的优势所在。用词虽不够专业,但却是长沙人流行的说法,是老百姓认可的语言。于是李中华归纳创作了“用手机,信道好才是真的好”这句广告词,并开始在公司各种业务宣传场合中使用,在业务宣传品、资料中出现,在长沙市的大街小巷中随处可见,真正做到了三湘四水,家喻户晓。此后,这句广告词多次被其他企业广泛效仿。一句广告词拉近了企业与客户之间的距离[黄荣,王雅平:《“星城”之星——长沙移动发展纪实》,《通信企业管理》2005年第7期。]。在长沙的老百姓中间,“信道”是高频词,比“信号”更为常用,用“信道”代替“信号”使老百姓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从而达到较好的传播效果。

同类推荐
  • 人文教育读本

    人文教育读本

    中国传统文化由儒、释、道三家,文、史、哲三科,天、地、人三学合构而成。在这种传统文化基础上孕育出来的传统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顺自然而以人为本;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循人伦而以和为本;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重体验而以乐为本。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这些人文精神,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仍然适用,也趋同于国家、社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 公文写作模板与常用语汇

    公文写作模板与常用语汇

    谭慧编著的《公文写作模板与常用语汇》分为基本行政公文、规章制度、通用文书、会议文书、传播文书、专用书信、法律文书、经贸文书、社交文书等九个类别,以“实用”为出版理念,内容涉及各类公文的概述、写作模板和常用语汇。基本涵盖了常用的公文种类,可以为不同需求的读者提供公文写作方面的帮助。本书集实用性、可操作性、规范性、通俗性为一体,内容丰富、文字简明、通俗易懂、体例新颖,一册在手,必能帮助您轻松自如地应对各种文体写作!
  • 光华思想政治教育论坛:2008—2009

    光华思想政治教育论坛:2008—2009

    本书是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们的科研成果汇集,还包括该院主持的两次研讨会的部分论文。本思政理论辑刊收录的文章分别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思想政治理论研究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三个方面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进行了深入研究,作者都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一线教师,这些文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有思想、有内容、有深度,值得一读。对于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学生,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具有重要的作用!
  • 六年级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期

    六年级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期

    书中给家长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使家长既能够全面了解孩子,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又能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惑和问题,能给每位家长带来一份喜悦,更带来一份沉甸甸的收获,让孩子以一个全新的姿态奔向人生的又一个驿站。
  • 国际危机传播

    国际危机传播

    由高晓虹和隋岩主编的《国际危机传播》结合丰富的案例,在厘清危机传播与国际危机传播的关系、剖析危机传播国际化趋势的基础上,对国际危机传播中媒介组织的社会功能、生产机制、报道策略,以及公共政策、文化在国际危机传播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创新性地引入修辞学和阐释学理论,对国际危机传播中的文本修辞和过度报道进行了详尽分析。国际危机此起彼伏,国际危机传播影响深远,如何临希不乱,有效地进行媒体传播,帮助各方面转“危”为“机”,是《国际危机传播》的宗旨所在。
热门推荐
  • 英雄联盟之备胎网管

    英雄联盟之备胎网管

    没有人天生就是奇才,也没有人天生就是高手。与其怨天尤人的抱怨现实不公,倒不如庸才一回天道酬勤。拥有超能力的小网管,却在人生的道路上坎坷前行,到底是名与利重要?还是在那7-8个真爱中,选择一个妹子过完这辈子呢?
  • 称霸联盟

    称霸联盟

    我是萧弦,一个资深宅男,长相平庸,痴迷于lol,过着平凡而宁静的生活。直到有一天,突然的,我来到了一个和我们世界差不多的关于lol的圣地,从此走上了迎娶白富美的人生巅峰。
  • 伊岩万年

    伊岩万年

    曾经看过一个基腐番剧叫《世界第一初恋》以为那里的爱情只是想象,没想到在现实中真的会出现。今天开始写下只属于江受和阿岩偶吧的故事,这里没有宫斗剧的勾心斗角,没有霸道总裁剧情里的傻白甜,只有两个人的一眼万年。曾经的爱上,曾经的爱过,曾经的错过,曾经的寂寞,只因为你,只爱上你,只想和你在一起。
  • 我是城主

    我是城主

    林辰是一个平凡的少年,有一天他莫名其妙的卷入一个事件,被人威胁着当上了城主。新任城主的生活就要开始了
  • 落跑猫咪

    落跑猫咪

    我只是单纯的想死一死啊!为啥要让我穿越?为啥要让我穿成猫咪?为啥要是王爷家的猫咪?为啥还是一只能变成人的王爷家的猫咪?为啥我还没熟悉自己的技能就得为了救王爷翻山越岭?为啥救了王爷之后一大波麻烦事情向我袭来?为啥还要我回到你争我夺的宫廷?我的智商只够看宫斗戏啊,不够用来真枪实弹的干架啊!我真的只是想死一死啊!王爷,求放过!
  • 鬼仙都

    鬼仙都

    修为尽失的修真高手霍东穿越到元气贫瘠的大都市,开始一段不一样的修炼之旅。
  • 萌妻太甜:老公轻点亲

    萌妻太甜:老公轻点亲

    八年前,他亲一口她的脸颊,她就羞得满脸通红;八年后,他对她上下其手,她却能处变不惊的问他:“买药了吗?”他脸色难看,伏在她耳际,低哑着声音开口:“我还需要那玩意儿?”时弯弯嘴抽,她说的是避孕药好吧!(1V1,身心干净)
  • 刀剑传镜

    刀剑传镜

    十年生死两茫茫,分崩离析的武林游戏坊,富贵荣华,软红十丈满目繁华的中原,不可改变的欲望和人性。江湖中出现了一个能操控异术邪能的组织,由这个组织的出现,又将掀起什么样的轩然大波呢?
  • 民主法制与人的发展研究(耕砚窗稿)

    民主法制与人的发展研究(耕砚窗稿)

    戴宏才博士将他的文集《耕砚窗稿——民主法制与人的发展研究》(以下简称《窗稿》)的文稿早就寄给我了,并嘱咐为其作序,我却迟迟未能动笔。这不仅仅是因为需要花一点时间对这本跨学科的文集进行全面阅读,还因为有些文章的观点引起了我特别的兴趣和更深刻的思考。更主要的原因还有两点:一是我尚缺乏“与时俱进”的良心;二是对政治、哲学、法律、教育多种学科的“跨越性”研究也不熟悉,加上对法律这门学科又不太感兴趣(这又是不与时俱进的劣根性)等。这些原因使我视为其作序为畏途,延时至今,勉为其难。不过作为读后感而已,实难为序,故请见。
  • 剑皇尊剑中剑

    剑皇尊剑中剑

    我(卫离墨)原来是一个二十一世纪的一个高智商的策划高中生,实际身份为一名天才军事家,但是后来被匪徒一个潜入学校的间谍发现,在房间内我虽然利用知识的力量害死了他。但是!匪徒知道了我的身份导致我第三天死于车祸!后来穿越使我来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葛云大陆,这里拥有众多的少年天才,而我来到这个世界居然附上了一个原天资弱到不能在弱的16岁少年身上而这个少年与自己的名字相同——卫离墨,从此进入了无所不知的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