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8200000012

第12章 社会转型中的传播与文化身份认同——以对河西地区的少数民族调查为个案(2)

二、河西少数民族的文化身份认同状况——在河西的调查结果

1.民族文化身份认同的淡化,族群身份认同仍存

文化遗失是民族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的自然状态,一个群体或族群在从另一个族群借用学习某些东西的同时,也会将原有的习俗或文化特征遗弃。在河西调查的过程中,处处可见一些民族文化的符号和元素在渐渐地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人们的思想。尤其是许多的牧民已经不再从事或直接参与原有的游牧或畜牧生产以后,裕固族、蒙古族和哈萨克族历史上都是游牧民族,游牧是其重要的生产方式。但是现在这三个民族的生产方式都或多或少地发生了变化。首先,尽管这三个县都是牧业县,其主要产出为畜产品,大部分的农业人口都从事牧业生产,但是,牧民现在都不再“逐水草而居”了,山中的草场都划分到每一户牧民家里,牧民都在自家的草场上放牧。从这些少数民族的整体的生产方式与主要收入来源上看,现在这些牧民的畜牧生产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牧民亲自在分配给自己的牧场上放牧,按照传统的方式在不同的季节分别在夏场、秋场和冬场上放牧,即亲自参与转场放牧。第二种形式是将牧场租给外来务工者,自己不直接参与放牧以及其他的农业生产。第三种是牧场租给外来务工者进行畜牧生产,自己则在定居地或附近进行农耕生产。与此同时,许多牧民也采取圈养。在这些民族地区,所从事的生产方式成为区别不同民族的主要标志之一。

例如,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老虎沟村(行政村),全村共有52户188口人,其中占人口总数60%的裕固族全部从事牧业生产,而村中从事农耕生产的则全部是汉族。总之,尽管这些民族仍然以原有的生产方式赖以生存,但是他们中的多数人已经不直接从事牧业生产或原有的放牧方式发生了变化。牧民们的大部分都聚居到县城,或定居到村镇。]发生变化的不仅仅是生产方式和家庭收入结构,他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来的牧民渐渐习惯了定居的生活,尽管一些老人还非常怀念以前的草原,但是他们已经永远都不能回到草原了。因此,由于原有的生产生活技能的被遗忘,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文化符号也渐渐淡出人们的思想。比如裕固族和蒙古族原来非常重视的“祭敖包”仪式,“祭敖包(鄂博)”是蒙古族与裕固族的传统习俗。是在山顶、山岔、山坡处用石头垒一馒头形的山包或方斗形的城堡,周围插上木棍、木条,拴上各色羊毛绳或布条,称为“鄂博(敖包)”,认为是山神所在之处。这种祭敖包的习俗既是原始萨满教的一种文化遗存,同时也表达了牧民对游牧生活、对自然环境的高度依赖性。在祭敖包的过程中,牧民们会祈求上天、山神来年多降雨,好让草丰马壮。在原来的牧民的心目中,这可能会决定来年的牛羊的长势。在肃北,据年龄稍大一些的牧民说,以前祭敖包时全村的人都会去,非常虔诚,但是现在尽管每年还都有这个活动,去的人已经很少,每家只去一两个人,甚至不去,而一些年轻人更不了解为什么要祭敖包。游牧这种生产方式向农耕生产方式转变以后,山神渐渐失去了在牧民心中原有的地位。]现在已经不是全村的男女老少集体出动了,很多人都不参加,至于村里的孩子与年轻人,更是不知道为什么要“祭敖包”。因为那种靠天吃饭、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已经离他们太远了。

语言是一个民族最主要的文化符号,同时也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载体。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无论是蒙古族、裕固族还是哈萨克族,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本民族语言的遗失现象。其中裕固族的语言遗失最为严重,而哈萨克族的语言遗失程度最轻。尽管这些少数民族在当地处于聚居状态,但是一方面由于与汉族的交往密切,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下,一个民族要生存就不可能封闭、孤立地存在。而在后者的过程中,显而易见,大众传媒为构建这种全球化的语境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在裕固族的村落中,当向裕固族的村民问起“你觉得你与汉族有不同吗”这样的问题时,多数都会说“不同”。然而,当问起“你觉得你现在的生活习惯与汉族有什么不同”时,就有一些人认为没什么不同了。尽管老人们还会历数裕固族独特的文化风俗,尽管一些年轻人从他们的长辈那里继承了裕固族语言,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从表面上看,他们在穿戴、语言、定居、习俗等方方面面都与汉族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而这种状况在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则有所不同。在那里,几乎男女老幼都会说自己本民族的语言(即使是上了学的学生),处处可见哈萨克文,耳边常常听到哈萨克语,“民族味”很浓。但是语言的继承并不代表着其他文化要素的顺延。比如一些小学生已经不知道“擀毡”、“白天鹅的传说”是什么了。年轻人也都穿着现代的服装,拿着百事可乐走在大街上,偶尔有一个老人戴着传统的毡帽走过,像是民族文化的标本。对于这种文化遗失的状况,哈萨克族的焦虑感要比裕固族强烈得多,许多哈萨克族人都感到非常担忧。

但是,尽管有这样或那样的文化遗失,每一个少数民族都仍然有较强烈的族群身份认同感。比如,即使不会说裕固语的人仍然会讲一些裕固族的文化习俗(尽管这些习俗可能在他自己的生活中很少重现)。而在哈萨克族,每个人不但鲜明地认为自己与汉族截然不同,而且至今还清晰地知道自己属于哪个部落,而且还保持着见面询问对方是哪个部落的习惯。

2.文化表面化/文化符号化/文化秀

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调查过程中有一段笔者与被访者的谈话,耐人寻味。访谈对象是一位20多岁的裕固族姑娘。

笔者(以下以A代替):你们过的最重要的节日是什么?

被访者(以下以B代替):春节。和你一样。

A:春节怎么过?

B:拜年,去亲戚朋友家。

A:有什么特殊的风俗吗?

B:今年我们有一个大型的活动,全县组织起来唱歌、跳舞庆祝春节。

A:唱什么歌?跳什么舞?

B:……?

A:是裕固族舞蹈吗?

B:对!

A:是会跳裕固族舞蹈的都自愿报名吗?

B:不是。我不会跳裕固族舞蹈。每个村有一定的名额,选一些漂亮的年轻人参加。

A:你不会裕固族舞蹈?那怎么跳?

B:我不会。我们县里专门请艺术学校的老师来统一教。

尽管一些民族文化符号仍然存在,但是一些文化元素的留存原因是值得思考的。比如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和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在迎接贵客的时候要手捧酒杯一边唱敬酒歌一边给客人敬酒。但是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会用本民族的语言唱专门的敬酒歌了。虽然现在仍旧是边唱歌边敬酒,但是歌曲已经变成了流行歌曲。在肃北,已经几乎见不到蒙古包了(即使在草原牧场)。见到的几座“蒙古包”是在县城郊区的酒店建的外形酷似蒙古包的房子,这些酒店的外面都写着“体验民族风情”、“欢迎到草原来”等。

由于基本的生产方式的改变,原有的文化内容失去了根基。一些所谓的文化身份认同的标志(比如歌舞、住行等文化形式),在外力的推动下,符号化、功利化、表面化;这种文化身份认同的加强并不是由于民族意识的加强,也不是由于在社会发展中的自然调适,而是由于其他方面的需要。

3.大众传播媒介与文化身份认同

看电视已经成为牧民不可或缺的生活内容,对于在定居点的牧民来说尤为如此。山中的牧场(尤其是离县城远一些的牧场)上接收到的电视信号有限。调查显示,在所列的15项日常活动中,按照从事活动的频率(“几乎每天”、“经常”、“有时”、“很少”、“从不”)蒙古族受众将“做家务”作为“几乎每天”和“经常”从事的活动的比例为67%,高居各项之首,紧随其后的为“看电视”,占51%。而在肃南,将“看电视”作为“几乎每天”和“经常”从事的活动的裕固族受众比例则为56%,高居各项之首。在收看的电视内容方面,裕固族受众和其他地区的受众似乎并没有大的差别,人们最喜欢看的节目包括“影视类”、“新闻类”、“音乐类”。总之,从各项调查的指标可以看出,河西地区的各个少数民族都跨入了大众传播时代,大众媒介不但渗透进了他们的生活,而且改变了他们日常生活的内容——看电视成为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电视也改变了他们的一些思想意识,比如在回答“您是否想得到电视画面中出现的商品或者像电视中的人物一样生活”时,肃南46%的受众做了肯定的回答。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大众媒介已经彻底颠覆了这里的社会交往和思想深处的文化根基,牧民仍然对自己所属的族群有很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而不是大众传媒构筑的“世界”。例如,当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司法渠道或者新闻媒体来解决他们生活工作中出现的重大纠纷或疑难问题时,裕固族民众在出现纠纷的时候多会选择村干部,只有一少部分的民众会选择新闻媒体。在问及“遇到重大事情的解决途径”这一问题时,49%的受众选择了“村干部或乡干部”,“有事找干部”依然是裕固族农民解决纠纷的主要途径。还有一些人希望通过民间调解的方式进行解决,有36%选择了“族长、寺院僧人”,18%的人想到了“亲朋好友”。通过派出所等司法部门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纠纷的比例只有26%。没有一个人想到新闻媒介。而在肃北,对蒙古族受众个人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父母及长辈亲戚族人”,比例为67%;其次为宗教领袖,比例为39%;学校排在第三位,比例为33%;“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者”也会对人们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产生较大的影响,这一比例为27%;“读书多的村人”也受到19%的受众的尊敬。而电视、报纸、广播也对这里民众的思想观念有一定影响,比例分别为23%、4%和4%。

三、对于影响文化身份认同的一点思考

由调查结果可见,现代大众媒介对少数民族的文化身份认同的作用与影响是十分有限的。大众传播媒介的确介入并改变了牧民的日常生活,但是对牧民深层思想的影响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对族群社会结构的影响也是有限的。其影响主要表现在通过影视节目对少数民族的文化遗失(比如刺激了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对物质消费的向往等)和学习以普通话为表现形式的汉语。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游牧的生活是脱离于现代社会之外的。全球化的巨大力量具有强大的吸附能力,借助着强大的商品力量、市场社会的力量,文化,尤其是弱势的民族文化,在全球化时代的意识形态语境里,似乎已经失去了意义和相互联系。这也是文化表面化、符号化在当今社会转型期的基本原因。

普遍认为大众媒介对文化有巨大的影响,但是我们忽略了一个前提,那就是这种影响是建立在“陌生人的偶遇圈”这样一个城市社会形态之上的。当一个民族处于游牧状态时,这种生产方式本身就与传播新技术互相设置了门槛:一方面游牧生产对大众媒介的需求就不如定居、聚居生活强烈,与城市相比更没有了强烈的需求;另一方面,传播新技术本身是应现代生产、生活方式而诞生的,应用传播新技术的一个潜在的条件就是定居且聚居的生产生活。

〔作者系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

同类推荐
  • 元明文献中的忽鲁谟斯

    元明文献中的忽鲁谟斯

    本书是由两位欧洲当代著名汉学家德国马尔堡菲利普斯大学汉学系廉亚明博士(Dr.Ralph Kauz)和慕尼黑大学东亚研究所葡萄鬼博士 (Dr.Rodrich Ptak)撰写的关于元明时代中国与波斯湾口主要国家之一伊朗政治、外交、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史的专著。作者以中国元、明两朝记载中国与“西洋”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往关系的第一手文献,尤其是明初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的航海日志和航海图为基础,结合西方历代汉学家的研究成果,对这段重要的国际关系史进行了精辟的考证和诠释。
  • 人民史观论

    人民史观论

    人民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完善和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一切先进的生产力和先进文化都要靠人民去发展。《人民史观论》是从历史篇及现实篇等三方面论述了人的发展的历史过程。
  • 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转型研究:基于私营企业主兴起的视域

    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转型研究:基于私营企业主兴起的视域

    本书在意识形态所关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的领域内,选取了私营企业主兴起这一视角,来研究中国意识形态的当代转型问题。
  • 构建和谐社区:理论与实践

    构建和谐社区:理论与实践

    中国城市社区发展缓慢的原因,就不言自明了。改变这个状况,不仅要加大社区理论与实践的宣传,还要从政策上加以引导,更要从法律上给予确立,使社区建设服务在法律上成为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作为官员的基本义务与权利。选举任命的“公仆官员”首先要得到居住地社区中共党员和社区居民认可,要有群众基础。否则,没有本社区群众基础的“公仆官员”,怎么能说他是为人民服务呢?怎么能说是群众的代表呢?立足社区、面向社会,以人为本,服务民众,构建社会和谐,这就是我们基本的社区观,也是本书的基本思想。
  • 工人政治

    工人政治

    随着工业化大生产的兴起,工人阶级作为新兴力量登上了世界政治舞台,英国宪章运动、法国巴黎公社起义、俄国十月革命……就是由工人阶级主导的一幕又一幕波澜壮阔的历史剧,推动着现代世界向前发展。站在历史的当下,传统意义上的工人运动似乎渐渐偃旗息鼓。然而,工人政治并没有结束。工业化早期的工厂生产结构和模式,及其内部的各种结构关系、矛盾,均发生了巨变,传统工人阶级的形象与含义也有了很大的改变。这一切,使得当代的工人政治正以一种新的形式、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热门推荐
  • 何处生澜

    何处生澜

    安澜儿来到了新的环境,新的学校,一切一切好像命运中安排好一样。。
  • 宛殇恋

    宛殇恋

    染火枫林,琼壶歌月,长歌倚楼。岁岁年年,花前月下,一尊芳酒。水落红莲,唯闻玉磬,但此情依旧。
  • 让平凡人做不平凡事

    让平凡人做不平凡事

    本书内容包括:员工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持之以恒地向目标进军;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创造性地工作等。
  • 我们的青春不曾迷茫

    我们的青春不曾迷茫

    这是讲述一群青春叛逆的少年少女经过爱情的洗礼成长蜕变为成熟稳重的青年男女的故事。
  • 快穿之原配之难

    快穿之原配之难

    古代篇——“娘子,你的贤良淑德呢?**不过一个妾,碍着你什么了,你何苦如此对待她?”“夫人,你身子不好,所以为夫决定三日后将迎娶张家小姐做二房,让她来府中主持中馈,你也好歇一歇。”“王妃,操持府里的事太过辛劳,所以本王给你找了姐妹分担一下,你就好好休息吧!”“公主,你我成亲多年却未能有一儿半女,我爹娘也催了,让抬两个房里人过来伺候!”“夫人,**跟你一样,都是可怜女子,你为何就是容不下她呢?你的善良呢?你的大度呢?”“夫人,求你救救她!只要你救了她,我保证,从今往后绝不再见她!”“夫人,相府的千金看上了为夫,所以夫人你还是离开吧!往后我会好好对待我们的孩子的!”“......”“......”不管你的身份是高贵亦或是低贱,当遇上渣男的时候,总免不了被人抛弃的命运。现代篇——“李妍,我真爱的是她!一直都是她!是你插足了我们的感情,所以我们离婚吧!”“李妍,我一直把你当妹妹看待,直到遇上了她我才知道什么是真爱,所以我们分开吧!”“李妍,你这个女人怎么这么恶毒,**那么柔弱,你竟然忍心伤害她!我看错你了!我们明天就离婚!”“李妍,我们早就没有共同语言了,离婚吧!”“李妍,我要的是一个跟我心意相通的妻子,而不是一个斤斤计较的泼妇!你已经变了,变得我都不认识了!”“李妍,你进我们家这么多年也没留下一儿半女,何况我是独身子,所以我们离婚吧!**已经怀了我的孩子,我要对她负责。”“......”“......”————————————-——从古至今,别的不多,原配被弃的却不少。上至王孙贵胄,下至贩夫走卒,经常逃不开被渣男抛弃玩弄的命运,甚至于她们的结局只有一个——死!不得好死!死得不能再死!本来看到这些写在纸上的文字记载,李妍是不在乎的,最多不过骂一骂故事中的渣男,批评一下贱女,感概两句罢了。可是当她被系统强制着一个个把原配的故事全都演绎了一遍之后,她果断的怒了!反正横竖都是死,被系统杀敌跟被渣男虐死,还不都是一个死?所以,她不干了!原配不好当,所以她不当了!并且她的目标是——不当弃妇,当寡妇!桀桀,看一代软妹子如何被逼着蜕变成蛇精病的。金手指很粗!粗得不能再粗!唉,舍不得妹子受苦啊!
  • 莫言倾城祸水

    莫言倾城祸水

    “姑娘,还请自重。你毕竟不会成为妃子。”“公子如何就知道不会呢?”“不同,实在不同。”“那民女就跟公子打一赌可好?”“姑娘请说。”“若是民女有一天真的有幸成为这后宫的一位小主,不论位分高低,还请公子都为小女子写一幅字,就写花好月圆人长久。”“那若是姑娘成不了小主。”“若是不能久伴阿烨,我宁愿一死。”纳兰容若看着面前的女子,心中不知该说些什么。只能说:“姑娘留步,我明日再来。”纳兰转身之时,倾城又开口:“我算一卦,公子有一日也会因为和相爱的人爱不得,求不得,而痛苦。”纳兰还想说些什么,却看见女子已经离开了。回头看他,眼底竟是对自己预测的结果自信满满的模样。
  • 蓝蝶之泪

    蓝蝶之泪

    这本书记述了我所经历过得事,这些事曾经差点夺取我的性命,不过如今,已经彻底想的明白,人生那么精彩,我又怎能为了那些不值得的人牺牲我的人生?如今的我,偶尔写写书,听听音乐,陶冶情操……
  • 灵云仙

    灵云仙

    《灵云仙》主要介绍了赵小武遭遇不幸,被灵真门广元子所救,拜入其门下修习功法。之后,广元子派他下山,他遇上了魔教之女,并与魔教之女结下了不解之缘。。。。。。
  • 悍妻当嫁:便宜老公滚出来

    悍妻当嫁:便宜老公滚出来

    每个人就像一个齿轮,有自己的丰满和残缺,在生命中寻找另一个能够填补自己残缺的齿轮,两者相合,才能慢慢地滚出生命的轨迹。她有着残缺阴霾的童年,却依旧逆着阳光用笑容包裹住悲伤的过往,他不过惊鸿一瞥,那笑容瞬间吹散了他对生活的绝望和妥协。一场宿醉,她将自己莫名其妙地嫁了出去,为了寻找不知哪里来的便宜老公,却偏偏落进了腹黑暖男的圈套,不仅丢了人还丢了心,两个互相残缺的人在互相的试探后却不欢而散,她发现他亲手为她带上的皇冠却是荆棘编织而成。再相遇,两个人却隔着千山万水,她痛恨因为他,她家破人亡,他痛恨她,将他人生的自卑和伤痕撕开在眼前,两个单翼天使,是不是能够拥抱着飞翔?
  • 羽翔起始

    羽翔起始

    我的名字是刘启,一个普通有爱做梦的高中生…………本来是。我终是喜欢幻想,比方说自己突然有一天可以飞翔或者是成为英雄之类的的。虽然知道这不过是幻想而已,虽然知道这不过是人类最爱幻想的几样东西之一,我却依旧这么想着,然后过着平凡的每一天。现在想起来,我会因此而感到后悔么?因该不会吧…………现在的我,依旧在怀疑这一点。如果当初的那个晚上我没有选择待在阁楼上,也许一切都会不同了吧……还是说,不论地点有没有改变,有些事都一定会发生?那个晚上,我遇见了那个为了自己的责任,同时也为了找到丢失之物而寻找助手的少女。然后,我梦想的一部分成为了现实。我应该高兴么?当时的我,确实很高兴,现在也一样吧……但是我发现,自己其实什么都不知道,以前也是,现在也是。我要去找到答案,不仅仅为了我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