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8100000040

第40章 孙中山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3)

孙中山在努力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也没有忘记继承和发扬祖国的传统文化。孙中山虽然出生在广东珠江三角洲的沿海地区,这里很早就对外开放,受到西方文化影响,但这毕竟是中国的领土,受历代中国政府管辖。这里的居民祖祖辈辈都受中国文化的熏陶,西方文化的影响毕竟是次要的,主流仍然是中国传统文化。即如孙中山哥哥孙眉,虽然远离祖国,移居檀香山多年,与西方人士长期杂处,可仍然没有改变其中国传统的生活方式,反对孙中山加入基督教。虽然孙中山早就受西方文化影响,但其生就的一张黄皮肤,早已赋予他传统文化的底蕴,几千年祖辈相传的传统文化早已潜移默化地在其身上生根发芽,更何况他自幼即入塾读书,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幼读儒书,十二岁毕经业”,读完了《三字经》、《千字文》和四书五经。而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是死记硬背,虽然孙中山小时候也曾反对过这种陈腐的教育方式,但也被迫无奈地默默承受,熟读了这些儒家经书。所以后来在其历次的谈话讲演中,经常脱口而出,引用了许多儒家的名言警句,诸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

他尤其对《论语》中的“使民以时”;“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孟子》中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以及《礼记》卷二十一中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等等名言名篇赞叹不已。其“天下为公”的题词就不下数十百次之多。他认为孔、孟是非常注重民意的,《礼记》中的“大同”思想与他的民权、民生主义思想也是基本一致的,因而经常赋予它们三民主义的新解释。他说:“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孟子便主张民权。孔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便是主张民权的大同世界”。“尧舜的政治,……实际是在行民权”。因此,他认为中国“对于民权的议论在几千年以前就老早有了。不过当时只是见之于言论,没有行于事实。”当然,孙中山的这些观点不完全符合历史事实,缺乏严密的科学性。孔、孟虽然十分注重民生、民意,但与近代的民主制度是两码事,不可同日而语。不过孙中山的这些观点却表明他对中国传统观念有许多认同,他的三民主义思想与儒家经典的主旨精神是基本一致,不相悖逆的。

其实,以儒家学说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有许多优秀遗产,值得后人认真地总结研究,继承和发扬。毛泽东指出:“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中国现时的新政治新经济是从古代的旧政治旧经济发展而来的,中国现时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因此,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都必须认真总结,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孙中山不仅继承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优秀遗产,而且对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消极因素,也能辩证地看待,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为其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服务。如历代封建政府机制中的监察御史和科举制度,历来都是为封建统治者服务的,都是封建政权机器中的有机组成部分。监察御史是受皇帝之命监督朝廷内外各级官吏的,科举制度是为封建统治者选拔官吏人才的,历来都是被否定批判的对象,其中尤其是科举制度,戊戌变法时期即受到改良派严厉的批判。启蒙思想家严复指出:“天下理之最明而势所必至者,如今日中国不变法则必亡是已。然则变将何先?曰:莫亟于废八股。夫八股非自能害国也,害在使天下无人才。”梁启超也说:“吾今为一言以蔽之曰:变化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严复还进一步指出,科举制度有三大祸害:即“锢智慧”、“坏心术”、“滋游手”,“使天下消磨岁月于无用之地,堕坏志节于冥昧之中,长人虚骄,昏人神智,上不足以辅国家,下不足以资事畜,破坏人才,国随贫弱”。因此,他们认为科举制度是“牢笼天下”,“锢蔽文明之一大根源”,“覆中国,亡中国,必自科举愚民不学始”。就是这样一个在近代历史上受到过严厉批判,清朝不得不在1904年宣布废除的科举制度,孙中山认为仍然可以经过改造,使之为近现代民主政治服务。他说科举制度的腐败不在其考试制度的本身,而在其八股文的考试形式和脱离现实的考试内容。其考试制度是必须的。

孙中山认为,为推动社会发展,使国家迅速富强起来,就必须使用有学问的专门家,“要把国家的大事付托到有本领的人”,即“付之于有能的专门家”,把他们选拔到总统、总理、总长、省长等各级领导岗位上,组成专家政府,以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而选拔专门家就必须通过考试,“以后国家用人行政,凡是我们的公仆都要经过考试,不能随便乱用的”。选拔专门人才,进行公平竞争,只有通过考试。

自然,西方国家也有考试和监察制度,如英、美等国有文官考试制度。只不过西方国家的考试和监察制度都没有形成独立的权力机制,文官考试隶属于行政部门,为行政权中的一部分。监察权隶属国会,为立法权的组成部分,因而其机构级别较低,且系从属部门,必须服从上级机关的指挥,因而很难发挥独立的制约作用,不若中国由礼部和都察院两个独立政府机构分别主持其事,独立运用其权力,其他政府机构不得干预,这样必将在政治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府还不够全面,不能充分体现其民主的精神,还必须有独立的考试权和监察权,以与行政、立法、司法权共同组成中央政府,变三权分立为五权分立,才是完全政府。他把这五权分立的政府称之为“五权宪法”,说只有“用五权宪法所组织的政府,才是健全的政府,才是完全的政府机关。有了这种的政府机关去替人民做工夫,才可以做很好很完全的工夫”。所谓“五权宪法”,即是“采用外国的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加入中国的考试权和监察权,连成一个很好的连璧,造成一个五权分立的政府”。只有“这样的政府,才是世界上最完全最良善的政府。国家有了这样的纯良政府,才可以做到民有、民治、民享的国家”。

孙中山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同样也不盲目迷信,而是批判地继承。在继承发扬传统文化优秀遗产的同时,对其不合理的因素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早年他曾反对他父母给他姐姐缠足,在学塾反对塾师对所教经义不作具体讲解,而强迫学生死记硬背的旧的陈腐教育方式。他也曾与陆皓东一起砸毁了村庙里的神像。并当面责问过强占民产的贪官污吏,抗议他们平白无故地随便抓捕关押甚至枪杀平民百姓,等等。后来他尤其崇拜朱元璋和洪秀全,赞扬他们反抗异族统治的革命精神。但是他在赞扬他们反抗异族统治的同时,又将异族统治者与广大的异族民众区分开来,反对传统的盲目的“排满”思想,说“民族革命的缘故,是不甘心满洲人灭我们的国,主我们的政,定要扑灭他的政府,光复我们民族的国家”。他认为中国是一多民族的国家,汉族是最大的民族,其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0%以上,理应在国家政权中占据主导地位,特别是近代,清朝统治者对内加紧镇压,对外屈膝妥协,与西方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陷中国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地位,因而要发动民族革命推翻清朝统治。但孙中山同时也指出:“民族主义,并非是遇着不同族的人便要排斥他,是不许那不同族的人来夺我民族的政权”。因此,“这样看来,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所以孙中山在积极提倡民族革命推翻清朝的同时,也积极提倡民族团结与统一。他当选临时大总统后于1912年元旦发布的就职宣言中提出:“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武汉首义,十数行省先后独立。所谓独立,对于清廷为脱离,对于各省为联合,蒙古、西藏意亦同此。行动既一,决无歧趋,机枢成于中央,斯经纬周于四至。是曰领土之统一。”实际上他是要将全国各兄弟民族统一联合为一个大中华民族,就同美国独立后,将包括美国黑人、印第安人在内的全国各民族统一联合为一个美利坚民族一样,建立一个统一的中华共和国,即中华民国。

可见孙中山已一扫传统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念,确立了近代新型的民族主义思想。也由此可见孙中山对待中国传统文化采取了批判地继承的态度,不仅剔除了其封建的不合理的因素,而且在近代新形势下,以民主的革命理论对之进行改造,吸取其合理的精华,用以为民主革命服务。我们认为孙中山的这一态度是正确的科学的,并值得我们后人继承发扬的。

[作者简介:史全生,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同类推荐
  • 文化产业比较案例

    文化产业比较案例

    本书是中国第一部文化产业比较案例图书,为“比较文化产业学”的举旗之作。在文化产业纵深发展的中国,对文化产业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案例比较,无论对文化产业实践还是文化产业学科建设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书精心搜罗国内外多方面文化产业比较案例,并加以深入解析,既可作为文化产业学科教材或教辅资料,又是文化产业管理者、从业者、研究者和对文化产业感兴趣的普通读者不可多得的参考书。本书分国际视域、区域比较、文化传媒、文化体验四大部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交融,对策思路与问题剖析相贯通,反面教训与正面启示相互验证,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兼具较强的学理性与可读性。
  • 向来风花雪月:江南爱情笔记

    向来风花雪月:江南爱情笔记

    杭州最适合谈情说爱之处,或者说最易触景生情之处,应该还是在西湖边上。触景生情,小时候学写作文总是学不会,总是假生情或生假情。本书是作者多年来在杭州生活的笔记,书中记录的是风景,记录的是历史,记录的是文化,记录的更是感情!
  • 高风亮节(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高风亮节(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明清时期的“官当”

    明清时期的“官当”

    《明清时期的“官当”》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汉学研究新视野

    汉学研究新视野

    著名汉学家顾彬教授以丰富的外文资料、融贯中西的学识,对近年来德语、英语世界所出版的汉学新书中所涉及的新译本、新材料、新观点进行了介绍和讨论,其中绝大多数的材料都是第一次被介绍到中国来。同时,他也对中西文化在文、史、哲等领域的异同进行了深入探讨。材料新颖别致,分析鞭辟入里,是了解西方汉学界学术前沿的最佳捷径。
热门推荐
  • 山门石路

    山门石路

    山门石路,遥远的传说,现实的悬疑,究竟能否一探真相?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冥界代理人

    冥界代理人

    在一次车祸中,让我精神临近崩溃边缘。但是死去的女朋友想让我活下去,我成为了谢必安的人间代言人,每次获得的宝箱让我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事情。。。
  • 吃货大魔王

    吃货大魔王

    他上前捏了捏少女滑嫩的脸蛋,然后长长的叹了口气,用一种无比遗憾的语气嘀咕道:“唉……肉质不错,就是长得跟我很像,吃下去会做噩梦的……”
  • 光影之书

    光影之书

    在秘法世界“艾斯”中,有一群掌握奇能异术的人被称为秘术师。为了追求力量和知识,一位少年踏上了秘法之路,成为了一名学徒术士。这是一部关于成长、友谊的故事,也是一部关于探索、选择和争斗的故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位传奇人物前半生的故事。
  • 英雄联盟之千年浩劫

    英雄联盟之千年浩劫

    这是瓦洛兰大陆,学生炯天穿越来此。当德玛西亚和诺克萨斯激烈争斗时,暗影岛正在漂移。当大陆人民联合打击邪恶势力,诺克萨斯却反对联合。暗影岛上的邪恶势力即将登陆瓦罗兰,人们又将如何面对?
  • 浊世江畔

    浊世江畔

    一壶浊酒,半世流离。一曲离殇,彼岸江畔,只念,初心不负
  • 天眼破幻术:天眼至仙

    天眼破幻术:天眼至仙

    有天眼,可看尽天下至真。寻灵草、识毒瘴、破幻术、探神识、追踪、隐匿,找双修mm,强于同境界修士万倍!让无数元婴高手都眼红的天赋,却降临在一个实力不济的小人物身上。身怀重宝的他为了生存,为更高境界,不得不凭借这双天眼杀出一条从凡人到神宗的血路。
  • 网游之三国霸主

    网游之三国霸主

    当霸王铁骑遇到虎贲,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当韩信对决诸葛亮,会是怎样的大战!霸王、吕布谁强谁弱?铁与血的较量,智与慧的碰撞!两个时代的霸主,跨时空的较量!且看三国霸主!
  • 鬼眼少女

    鬼眼少女

    有一天,风雨交加的夜晚,孤儿院的大门被敲开,一名警察领着一个浑身脏兮兮的小女孩来到孤儿院。她有一双红色的眼睛,还有那一头红色的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