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8000000012

第12章 “以人为本”推进新闻业务改革——在亚洲信息与传播(AMIC)第14届年会上的演讲(1)

苏继赏

在中国,各个领域都在贯彻着“以人为本”的准则,这构成了我们社会生活中新的发展契机。新闻也不例外,我们在按这个准则进行着深刻的新闻改革,这个改革使《新疆经济报》在新疆受到了各族读者的欢迎。

《新疆经济报》名为经济报,实际上它并非单一的经济类报纸,而是一张综合型大报。因为报名是我们敬爱的邓小平先生题写的,他是我国改革开放之父,有很大的纪念意义,所以我们一直将这个报名沿用了下来。

报纸注重宣传性,更需注重可读性

在计划经济时代,报纸多强调宣传性,不太注意可读性;搞市场经济,报纸作为商品要进入市场,就不能忽视报纸的可读性。这曾经是一个难题,阻碍着报纸的发展。“以人为本”的提出,为报纸新闻改革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报纸要表现什么样的新闻,首先要解决新闻对象的问题,也就是新闻报道主体的问题。在计划经济时代,报纸报道的重点是典型的人、典型的事、典型的单位,是政治、经济领域中的精英。虽然并没有硬性规定报纸一定要报道人群中的哪一部分,但那个时代因过分地强调政治的重要性,所以报纸自然而然偏重于人群中的政治精英。精英在人口比例中毕竟是少数,他们的思想能感染、影响普通平民,但他们的思想并不能代替一般群众。一般群众有他们特殊的利益、特殊的需求、特殊的问题,忽略了这些,报纸就不能和广大读者建立起紧密的联系,为报纸进入市场设置了障碍。

“以人为本”的提出,使我们产生了新的新闻理念。精英只是人群中的一部分,而现在大众都是报纸的报道主体。从精英转向大众,这是新闻理念的一个重大转变,随着这个转变而来的是新闻资源的极大丰富。改革开放这些年,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五光十色,日新月异,每个人都感受到了历史的巨变,但是我们不能把如火如荼的生活全部反映到报纸上来。有了“以人为本”的新闻理念,这个问题一下子豁然明朗了,因为党和国家的一切方针政策都要靠广大人民群众来实践,并要在广大群众的生活中表现出来。在这个问题上,精英与普通群众的区别,就在于精英在实践中有更强的自觉性。因此,我们从“以人为本”的新闻理念,进而推出“人人有新闻”的观点。对于什么是新闻,我们有自己的定义:“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并受人们关心的事。”

“以人为本”理念的提出,开辟了广阔的新闻空间

在我们国家,正经历着由落后向富强转型、由“一穷二白”向全面小康社会转型。这个转型也发生在每个中国人的身上,这就为“人人有新闻”的理念提供了充分的事实依据,也正是这个新闻理念为我们开辟了广阔的新闻空间。从前,我们的记者总找不到新闻,现在他们个个都说“遍地是新闻”。

原来我们在贯彻新闻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个“三贴近”原则时不得要领,报纸内容总不能表现出如火如荼的时代色彩,原因是“精英新闻”局限了我们的新闻视线。现在我们从这个局限中解脱出来,用新的理念观察世界时,我们就和读者拉近了距离。贴近群众是“三贴近”的中心,中心问题解决了,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就迎刃而解了。现在在我们报纸上通过普通人反映社会转型的稿件占了很大的比重,受到了读者的欢迎。譬如,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按当地人的传统,女人是不能摸男人脸的。有一个女孩子勇敢地摆脱传统观念,办了一个美容院。我们报道了这个新闻,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兴趣,也为维吾尔族人民开辟了一个新的行业,创造了一个新的就业空间。在她的影响下,一个维吾族女大学生开办了一个修脚院。因为这是发生在社会转型期的新事物,自然在社会上引起了多种不同意见。我们还请一些维吾尔族的大学教授就这个新事物发表意见。这两个女性都是普通人,可是她们做出了改变传统观念、开辟就业空间的大事,这就是发生在普通人身上的新闻。而这个新闻的刊出,为少数民族就业空间打开了思路。

新疆米泉市是一个水稻产地,往年稻草都被烧掉,有一个回族农民把稻草收集起来编成草帘,草帘虽然售价不高,但他很勤劳,几年下来,他发了财修起了一个小楼房。他是个普通人,他开辟了新财路,这就是新闻。而所有这些新闻都体现着社会转型和改革开放的时代色彩。树立了“人人有新闻”这个新闻理念后,包括精英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都成了我们的新闻报道主体。报纸就要以这个主体为本,就要为这个主体服务,主体在新闻媒体上显露自己,也是一个国家赋予人民的一种权利,这种权利不仅社会精英应该享受,普通群众也应该享受。新闻工作者树立“人人有新闻”的理念,才能保证实现普通人在新闻媒体上显露自己的权利。当然,“人人有新闻”并不等于人人都要被刊登上报纸,报纸的版面有限,反映在报纸上的是有限的人,但当我们把视线由社会精英转向包括精英在内的普通群众时,报纸就能反映出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意见与要求,使报纸表现出最大的群众性。

改变新闻以宏观叙事为主,变为以微观叙事为主

报纸实现“以人为本”,就要树立“人人有新闻”的新闻理念,与这个理念相联系的是要把新闻以宏大叙事为重点逐渐转移到微观叙事方面来。过去,我们新闻叙事的着眼点常在一个地区、一级组织、一个单位、一个实体,在这个宏大叙事中,常表现的是实际工作过程,虽然也有人的活动,但常是引证事实的一个旁例,不占主要地位,只是附属性的。“以人为本”,就是要在新闻报道中突出人的主体地位,新闻记者的叙事方法就要有所转变,要将以宏观叙事为主变为以微观叙述为主,也就是要把以往黏附在地区、组织、单位、实体的新闻视点转移到个人身上,要关心个人在市场竞争中的命运,关心个人的疾苦,关心个人的利益。这在我们报社内部是个不小的变化,关联到记者的采访方法。

当我们以宏大新闻叙事为重点时,记者的采访常规是跑机关,在机关里听人介绍情况,提供新闻线索,从机关里获取相关的材料,甚至连新闻价值判断都根据机关的既定政策。这种采访方法当然非常省事,可使记者少费许多力气,少参加许多活动,省去了许多过程。现在重点转向个体,给新闻记者增加了采访的难度。虽说人人有新闻,但这个新闻并不是外显的,而是寄寓在个人的精神和物质生活深处的,要靠新闻记者去观察、理解、领悟、探索,不仅要走路、动口、动手,而且要运思,这是一个复杂的体力和脑力双运作的过程。再说,发生在个人身上的新闻线索常常是多侧面、多层次的,一个记者能在哪个侧面、哪个层面发现个人新闻,这又取决于记者的素质。个人身上的新闻有隐性和显性两种,显性譬如被杀和杀他、被盗和盗他、被奸和奸他,以及车祸、火灾、水灾等社会新闻。这种新闻是彰显的,任何一个记者都可以捕捉得到。至于发生在个人身上的隐性新闻,如观念新闻、意义新闻、情感新闻、道德情操新闻都是隐性新闻,这种新闻全靠新闻记者来挖掘。不仅要挖掘出一个概念,而且要挖掘出能表现这个概念的新闻细节,这就有很大的难度。于是一些记者就产生了抵触情绪。他们的一个理由是新闻视点的重点转向个人,会使新闻变得零碎起来。的确,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这就要看从什么角度去看个人。当把个人同历史社会割断联系,仅仅当做个体去表现时,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就仅仅具有个别意义,不能反映一般,这种新闻自然是零碎新闻,没有多少新闻价值,这是在新闻叙事方法转型时切忌发生的事。我们需要引导记者正确地认识个人。

同类推荐
  • 主持人形象塑造艺术(修订版)

    主持人形象塑造艺术(修订版)

    本丛书精炼了一些基础性的内容;在理论的阐述方面,力求言筒意赅、通俗易懂,便于理解和实践应用;关于例证,力求在贴近现实、切合实际的同时与时俱进,充分反映当下的形势与特点。此外,系统地增补了原来没有详尽阐述到的主持人相关内容,以保证丛书在应用主持领域知识的覆盖面更系统、更全面。
  • 教育公平:来自课堂的经验和案例

    教育公平:来自课堂的经验和案例

    本书立足于每个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重点探讨了实现课堂教学公平的方法与策略,从机会均等、提供选择、和谐互动、分层教学、多元评价等五个方面,介绍了上海市黄浦区各中小学围绕“教育公平”开展课堂教学实践的理性思考、教改经验和典型案例。本书理论扎实,例证丰富,对于现今进行的教学改革可以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 传媒管理学

    传媒管理学

    当前及未来,加强管理是中国传媒组织的首要任务。进入21世纪,中国传媒业的发展遇到了新的瓶颈,跑马圈地、粗放经营的发展模式已经没有了初期制度解放所提供的市场空间,传媒组织的运作重心必须转型。本书一是深入结合传媒组织管理实践,二是努力用专业的管理学视角进行解析,三是论述了传媒组织运作流程中的生产、销售、广告、人力资源、财务、战略等所有环节,它既是传媒管理理论的系统梳理,也是传媒综合评判;既为研究者提供认识论,也可为业界提供决策依据。
  • 教育的逻辑

    教育的逻辑

    《教育的逻辑》立足现实和本土,着眼未来与世界,努力构建与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相适应,以人为根本,以教育公平为基础,以价值教育为灵魂,以能力教育为核心,以教育制度为保障的现代教育理论体系。深刻揭示了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教育价值与价值教育有机构成的现代教育价值建设内涵,充分表达现代教育的切实性和引领性有机统一的现代教育功能特征。
  • 袁宝华文集第二卷:文选(1981年2月-1984年6月)

    袁宝华文集第二卷:文选(1981年2月-1984年6月)

    本文集为十卷本,汇集了作者在解放初期恢复东北工业,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赴苏谈判156项工程,三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国民经济调整,建立新中国物资管理体制,“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运行,改革开放期间国民经济管理,企业整顿和改革,制定《企业法》,开创职工教育和MBA教育工作,开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建民间经济类社团,建设中国企业家队伍,以及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工作中的理论著作和文章。
热门推荐
  • 庶女策:冷王请上榻

    庶女策:冷王请上榻

    来自未来的军校教官,竟然一朝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被捉奸的小可怜!打小厮,讽姨娘,正面硬杠嫡女大姐,想要找她的麻烦?还以为她是那个被陷害了只会嘤嘤嘤哭的小可怜吗?!不过那位王爷,我报仇,你在一旁助威是什么意思?【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落花有情,人却无情

    落花有情,人却无情

    “我愿为你,付出一生。可是其他人,也能做到。我在你心里究竟是什么”“你曾说你喜欢雏菊,我还记得。你曾说你喜欢花雕折扇,我还记得。你曾说你想跟我一起遨游五湖四海,对不起,我没能做到。”
  • 傻丫头恋上恶魔校草

    傻丫头恋上恶魔校草

    身为少爷的他们会如何与身为小姐却不娇气反而直率的她们擦出爱的火花?几对冤家在感情之路上的挫折会如何解决?经过考验的爱情才最坚固、最终长久!
  • 德萨恩神级探案

    德萨恩神级探案

    神探德萨恩具有普通人难以想象的推理能力和洞察力,平时化名程飞,他和助手王建侦破无数起案件,但在一次行动中助手王建从此与德探失去了联系,为了让我来与他携手破案德萨恩暴露自己就是程飞,从此周探和德探组成了“双探”在破除一个个案件中,德探发现了一个庞大的犯罪组织,于是德探开始调查这个神秘组织,眼看这个神秘组织即将告破可是又出现了一个势力更大的组织,而且这两个组织的幕后BOSS竟然是同一个人——狼王。
  • 孔雀翎蝴蝶谷

    孔雀翎蝴蝶谷

    儿童、青少年两易童话《孔雀河、蝴蝶谷》系列,是由其母亲根据孔雀翎的日记蓝本,精选其中的优秀篇章改编而成。
  • 腹黑老公,离婚进行时

    腹黑老公,离婚进行时

    纪如锦本以为,他们的婚姻是一纸协议,却没想到婚后……“慕萧寒……你不是站不起来么?”纪如锦被逼至墙角,满脸惊慌,他却步步紧逼,不肯错放!他是慕氏集团太子爷,权钱在握,只手遮天,长着一张禁欲系的脸,却被传半身残废,不能人道……纪如锦表示,这传言也太特么坑姐了!终于熬到契约到期,她将离婚协议书和婚前契约甩到某人面前:“我要离婚!”某人笑得诡异阴森,将她扑倒:“离婚?不如来点实际的。”
  • 玩转古代之情乱战国

    玩转古代之情乱战国

    本不该是我的命运,却因为一次阴差阳错而开始了我的战国之旅。本不该相逢的我们,却偏偏相逢在赵宫的那个阴冷败落的冷宫中。本不该开始的缘分,却因为他的算计,因为他的霸道而纠缠不断。本不该延续的爱恨,却因为他的牵绊,我的不舍而再度牵扯万千。我不爱他的时候,他情深万千。我爱上他的时候,他冷酷无情。命运和我开了一次又一次的玩笑,而我们终究是情深缘浅……PS:历史考究派勿入.此文无关历史,只谈风月.(此文纯属自娱娱人,如果看后有头晕,呕吐不适现象的,请尽快绕道而走.)第一篇文,估计很傻,没心里准备的勿入,入了后果自负。
  • 仙剑外传之龙溟列传

    仙剑外传之龙溟列传

    1)本文是在不改变原著剧情的基础上对仙五、仙四后面的以及仙六前面的故事进行扩充;2)承接本人第一部小说《无剑之无》的剧情,时间发生在仙五结束的五年后3)虽说是《龙溟列传》,但有时会因为剧情需要,变成南宫煌列传、姜世离列传、红姬列传、龙幽列传、柳梦璃列传等等;4)继承且仅继承仙剑小说魔界八国部分概念(不用复习,文中会有详解),记住,只是部分概念;5)本文对原著剧情的三点小补充:①仙五结束后龙溟寂灭重生,重生的背后其实有个大新闻,日后再说;②龙幽没有进入魔界,是小蛮的爸爸COS龙幽在结局CG上演了一出别离戏;③所以说龙幽、小姜、小蛮都被留在了人界,雨柔也在五年后被李忆如用圣灵诀复活了
  • 木与叶的小爱情

    木与叶的小爱情

    因为某些原因,男生在距离高考还有103天的时候向女生告白,并意外的被接受,日渐繁重的学业,金榜题名的压力,周遭同学的目光,虎视眈眈的家长,不可预见的未来,从那一刻起,这所有的一切都成了他们之间的阻碍,究竟他们能否坚守住那份看似青涩的小爱情,还是,最终败给了现实的无奈?如果有人喜欢这本书的话,可以加下Q群:335312981
  • 仙与花

    仙与花

    一戒王权在手,翻云覆雨,欲逆轮回。仙与花竟能结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