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7600000074

第74章 流浪北京

影片档案

出品年代:1990年

片长:68分钟

导演:吴文光

导演简介

吴文光,云南昆明人。1982年毕业于云南大学中文系,1982年至1985年先后在昆明和新疆的中学任教,1985年至1988年在昆明电视台做记者。之后到北京,从事纪录片拍摄和写作,至今。主要作品有:《流浪北京》(1990),《1966,我的红卫兵时代》(1993)获日本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小川绅介”奖,《四海为家》(1995),《江湖》(1999)。

作为当代中国较早独立制作纪录片的导演,吴文光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就开始了实验创作,并且大力推广DV的使用。他的代表作《流浪北京》被评论为中国新纪录片的开山之作,而吴文光对于中国新纪录片创作者而言,也因此具有了非常重要的意义。

内容简介

影片记录了五位艺术家上个世纪80年代末在北京的一段流浪生活。他们是喜欢写作的张慈、拍照片的高波、画画的张夏平和张大力、戏剧导演牟森。五个人分别来自云南、四川、黑龙江,或是放弃了原来的工作,或是大学毕业后自愿留在了北京。他们有缘相识,目标也大致相似,就是在北京实现自己的艺术梦想。然而,现实的残酷却使他们追求梦想的道路充满坎坷、艰辛、挣扎与无奈。几年过去了,高波去了巴黎,张慈和张夏平远嫁美国和奥地利,张大力也娶了意大利妻子,他们四人相继离开,结束了在北京的流浪。只有牟森一人孤独地留在了北京,坚持着自己的梦想。

本片多次在国际电影电视节上参展,并产生重要影响。1991年,参加日本福冈亚洲电影节、香港国际电影节、日本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夏威夷国际电影节、伦敦国际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新电影国际论坛”;1992年,参加新加坡国际电影节;1993年,在巴黎卢浮宫电影院、柏林文化宫“中国新电影”、悉尼当代艺术博物馆展映;1996年,参加维也纳国际电影节、里斯本国际纪录片电影节,等等。

影片分析

一、记录方式的改变

吴文光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拍摄纪录片的方式和心态,最“开始没有什么态度,只是想拍,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且肯定是电视台以外的东西。没有任何理念,也没有任何理论指导。只是知道要尽量客观一点,尽量做到用事实说话,所以不会用旁白。”①

正是出于这样的想法,吴文光在拍摄《流浪北京》时,大胆地抛弃了以往中国纪录片画面加解说、声画两张皮、重画面轻声音(尤其是同期声)的表现方式,而是将被拍摄对象的声音和画面同时、同步、完整地记录下来,在最大程度上还原被拍对象的本来面目。全片没有一句解说词,偶尔运用字幕进行简单的介绍和说明,其间大量使用同期声采访,让五个主要人物面对镜头讲述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梦想……在他们的交替谈话中,也传达出创作者的情感和态度:纪录片是一种精神,一种靠真实记录的眼光和勇气建立起来的力量,以此来带动社会中更多的人思考和改变现状。

尽管本片在表现方式上的这种简单质朴,现在看起来未免有些粗糙,但是,在当时的环境下它却建构出一种空前的真实感,并对传统的纪录片创作形式产生强大冲击,为上世纪90年代初期纪实主义在中国的兴起和实践开了先河。从这个意义上说,《流浪北京》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价值。

二、叙事特点

在结构上,影片由六个部分组成:1.“为什么到北京”;2.“住在北京”;3.“出国之路”;4.留在北京的流浪者;5.“张夏平的疯狂”;6.“《大神布朗》登台”。这六个部分,就相当于是六个板块,其中每个板块都有自己的发展线索,同时又交替着按时间顺序展开,既独立又互相联系,属于典型的板块式结构。影片运用这样的结构对主人公们的心路历程作了剖析,从梦想的璀璨到生存的尴尬,进而逃离甚至精神崩溃,很简洁地对他们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做了描述,并直接关注了艺术家的生存问题。

在处理情感和态度上,《流浪北京》是很节制的。导演没有在影像和语言上进行任何煽情,但正是通过这些人的讲述,给了观众逼视他们心灵的机会,即便在窘困的生活面前,对艺术的执著依然隐隐流露,这是《流浪北京》非常动人的地方。

在整体风格上,影片简洁随意。它通篇不用解说,不用音乐,仅有少数字幕。这种不事雕琢的朴素风格,不仅体现在后期制作中,即便在前期拍摄时也处处彰显。比如,在大量的采访镜头中,没有精致的构图、明亮的灯光,而且在拍摄角度和景别的选取上也非常随意,除了常见的正面中近景外,侧面机位、顶部机位、特写、中景、全景都有所使用,一旦拍摄起来,镜头就固定不动,哪怕被拍对象出画也不做调整。

本片不仅画面造型特点鲜明,采访话题设置也与众不同。五位主要人物谈论的有时是关于自己的,有时是关于别人的。比如对牟森的评论、对张慈的评论、对张夏平的评论,每个人既是评论者,又是被评论者,大家拥有同等机会的话语权。

三、独立制片的发轫

1991年底,在电影导演张元家的一次非正式聚会上,独立制作作为一个主张被正式提出来。“独立”,首先是操作上的独立,亦即非官方机构的制作;其次,是思想上的独立,强调的是影像主体的非职业化和公益精神。独立制片的作品,在题材上,表现出对中心和权威的逃离和对边缘的关注;在形式和风格上,大胆突破旧有的美学观念,对传统模式进行解构。

作为较早的独立制片人,吴文光克服了缺机器、少带子、没机房的种种困难,历时两年多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独立作品——《流浪北京》。它记录了北京流浪艺术家们的生活,而导演吴文光本身也是其中的一员。生活境遇的相似性,催生了吴文光对这个选题的敏感和认知深度,由此产生了记录的意识。“我们这群自80年代初满怀艺术梦想,抛弃职业和户口约束盲流在北京的人或许不久都会以各自的方式结束自己‘流浪北京’的历史,我应该动手拍点东西记录下来。”②从选题上讲,这是一个被主流社会所忽略的边缘群体,他们无论是从外地来的,还是大学毕业后就留在北京的;无论是自由画家,还是自由导演,都挣扎在社会底层,游走于主流社会之外。对这一群体的关注,使《流浪北京》有了别具一格的人文意识和文化品格。正是透过吴文光的镜头,让观众看到了一个时代的社会变迁,看到了一种民间化、个人化的创作立场,看到了独立、自由的创作精神。

《流浪北京》对后来的独立制作影响较大,且被奉为经典。此后,包括蒋樾、段锦川、睢安奇、王兵、张丽玲、杨荔娜等一大批导演走进独立制作的行列,并拍摄出许多优秀的纪录片。

(王更新)

参考书目

《感受经典——中外纪录片文本赏析》,侯洪等著,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注释:

①《独立纪录——对话中国新锐导演》,朱日坤、万小刚主编,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②《镜头像自己的眼睛一样》,吴文光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319页。

同类推荐
  • 元代艺术观念研究

    元代艺术观念研究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强大的朝代,元曲尤为著名,本书带你走进元朝的生活艺术。
  • 历史光谱与文化地形:跨国语境中的好莱坞和华语电影

    历史光谱与文化地形:跨国语境中的好莱坞和华语电影

    2006年6月,上海大学影视学院、第九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联合举办了“历史与前瞻:连接中国与好莱坞的影像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本书即以此次研讨会上提交的发言论文为主体,同时汇集了近来相关研究成果,是“华语电影研究系列”又一部重要结集。全书共分七辑:跨境交往中的理论建构,“西洋景”中的影响焦虑和主体建构,镜像纠结:扭曲与认同之间,在意识形态疏离背后,和而不同:寻求新的竞合关系,多重指涉:好莱坞与港台电影,泛亚语境,对中国电影与好莱坞电影之间的渊源、好莱坞电影对中国电影的影响和意义等进行了缜密追溯与深刻探讨,视角独到,资料全面,为中国电影研究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
  • 艺术百科知识博览

    艺术百科知识博览

    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来表现和传达其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欣赏者通过艺术欣赏来获得美感,并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出于一种朴素的愿望,为了让大家对艺术有一个基础性的认识和理解,王志艳精心编撰了《艺术百科知识博览》。
  • 手风琴教学法

    手风琴教学法

    本书内容有手风琴音乐发展简史;中国手风琴专业教学现状;高等学校手风琴专业教学组织、管理;手风琴专业教学的特点;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手段的创新;手风琴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未来手风琴专业发展趋势,等等。对本专业人员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的指导作用。
  • 精选客家情歌三百首

    精选客家情歌三百首

    客家山歌在社会生活中,不仅仅是一种艺术,一种文化,而且是一种社交手段,尤其是在爱情生活中,其功能具有隐秘和公开化的两重性。因为是唱歌,可以解释为艺术的虚构,因而有隐蔽性;但是,又因为是面对面的唱和,对方也可以理解为真情直露。作为娱情的手段和作为传情的渠道,是合二而一的。
热门推荐
  • 星界旗

    星界旗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信仰.而我的信仰是什么?是注定一辈子的战斗吗?
  • 强势攻婚:娇妻,躺下

    强势攻婚:娇妻,躺下

    指认杀人凶手回国,却住在完全不认识没半点血缘的小叔叔家。屡屡被扑倒。她被逼到浴室角落,哭泣求饶:“你够了!”他步步逼近。“睡你怎么会够?”第二天。床边摆着两个鲜红色9块钱的本本。“这是什么?”“睡你一辈子的资格证!”
  • 这难道是所谓的大国斗争吗

    这难道是所谓的大国斗争吗

    二十世纪的蓝星纷争不断,各国为了他国的情报更是处心积虑。许多国家甚至从高中阶段就开始训练自己国家的特工。而处在两大势力间的华国自然也是不例外。而第十一中学,就是因此而建立的。而作为第十一中学的以为普通的新生(误)秦天羽,一不小心,就被卷入了奇怪的事件中。刺杀,绑架,欺骗。当这一切切的事件紧随而来的时候,秦天羽是否要跳入国家斗争的这个大坑?还是继续选择做一个学生在学习把妹聊天?秦天羽说:“我给国家做贡献,国家能让我重婚不犯法吗?”国家:“滚!”所以说,我的书没人看是简介的锅咯。
  • 你不是我从小就想娶的公主

    你不是我从小就想娶的公主

    “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战国时代,烽火连天战不休,乱世之中的儿女情长英雄气短,该何去何从。
  • 落幕的树

    落幕的树

    一个三无小孩到顶级特工,人生本应顺风顺水的他,在二十岁就已经开始落下了精彩的人生,全因一个计划,他的人生不再属于他自己了,而属于死去的兄弟们,二十岁的他眼神迷茫,染过的黑发底下透露出了缕缕的白发说道:这个世界对谁都是一样的,我只是明白了其中的残酷并顺从罢了,所以,我已经不是我自己了,我是恶魔,毁灭世界的恶魔。
  • tfboys生命不能没有你

    tfboys生命不能没有你

    落叶纷纷,一场属于他们的爱恋,能否延续下去?tfboys与三个美丽善良的女孩,虽然是早恋,但却是三份最真挚的爱情。不论有多少挫折、多少困难,都会永远坚持下去。
  • 摄魂妖姬

    摄魂妖姬

    一失足成千古恨,而我tm一失足却成了妖?!体内的那股妖气在不断地侵蚀着她的灵魂,明知每次施法都会加重,但当看到他身处险境,那一刻她还是毫不犹豫地冲出去了
  • 晚开的雪梅

    晚开的雪梅

    这是一个大龄农村女大学生想老老实实地过日子,却在发现自己快要患上自闭症后,出门找工作。碰上了男主,跟着男主种地,经过一番相处后,嫁给了男主,然后自己当个地主婆的故事。男主是个地道的农民,有空间,为人老实,沉默寡言。女主很独立,冷静自持,内心冷漠,不轻易打开心门,不会出现没有男人过不下去的情节。本文没有惊天动地、死去活来的爱情,没有不共戴天、肝肠寸断的恩怨情仇,只有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狗血事件。女主经过在一番的波折之后,最后和男主过上了想要的平淡生活。
  • 烟宁尘静

    烟宁尘静

    她,是现代生化研究生,一朝穿越,成了废材大小姐,一双异眸被人称为怪物,人人见而避之,嗤之以鼻。他,是当今圣上第二个儿子尘王,神秘莫测,美如谪仙,却冷酷无情,只对她一人敞开心扉。她说:“你能不能安静一下。”他说:“你若安宁,我便安静。”简介无能,请看文章吧。
  • 剑血路

    剑血路

    惨遭暗杀,却不知仇家是谁,侥幸逃得一命,只能暗中壮大伺机报仇,却不幸引出了更大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