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7600000007

第7章 蓝天使

影片档案

出品:Universum Film(UFA)1930年

片长:99分钟

编剧:卡尔·祖克梅耶(Carl Zuckmayer)

卡尔·沃尔莫勒(Karl Volmoller)

罗伯特·莱博曼(Robert Liebmann)

约瑟夫·冯·斯登堡(Josefvon Sternberg)

导演:约瑟夫·冯·斯登堡

主演:埃米尔·杰宁斯饰翁拉特

玛琳·黛德丽饰洛拉

导演简介

约瑟夫·冯·斯登堡,1894年5月29日出生于维也纳,后随父母移民美国。由于家境贫寒,年轻的斯登堡先在纽约第五大街的一家商店工作,后来又转到一家专门修复有划痕的电影拷贝的公司。通过这层关系,斯登堡来到了好莱坞。他先做剪辑师助理,后来成为剪辑师。他站在制片商的立场上对影片进行剪辑,由此获得了电影制作公司的青睐。当电影公司和导演产生矛盾时,他就站出来帮忙,因此1920年代初时就开始有人找斯登堡担任导演工作。1925年,他独立导演了第一部影片《求救者》,描绘了被社会遗弃的人们在码头上的悲惨生活,这在当时的好莱坞还是新鲜事物。1927年,斯登堡根据本·黑希特的剧本拍摄了《下层社会》,这是他第一部获得商业成功的影片。1928年,他又执导了《最后的命令》,埃米尔·杰宁斯在其中扮演角色,后来他将斯登堡介绍到柏林,将亨利希·曼的小说《垃圾教授》搬上了银幕,这就是《蓝天使》。1957年,他执导了自己的最后一部作品《喷气机飞行员》。1969年12月22日,约瑟夫·冯·斯登堡在好莱坞逝世。

剧情简介

翁拉特是一所大学的文科教授。这天早餐后,他去学校上课。教室里,学生们闹作一团。一个学生正在黑板上画着教授的漫画,并且恶作剧地在旁边写了一行字:这是“垃圾”。上课铃响了,衣冠整齐的教授拄着手杖,提着皮包出现在教室门口,当他看见黑板上的漫画时,脸一下子沉下来,用凶狠的目光扫视着班上的每一个人。学生们一个个都若无其事地坐在那里,无可奈何的翁拉特只好让人把漫画擦掉。

放学路上,同学们互相打闹起来,其中一个学生的书包里散落出几张舞女洛拉的艳照,正好被路过的教授看到。在他严厉的盘问下,学生说这是几个常在“蓝天使”娱乐场鬼混的同学塞在他书包里的。学生走后,教授拿着这些照片禁不住欣赏起来。

次日,教授决定亲自到“蓝天使”去抓这几个学生。但事与愿违,他在“蓝天使”里不仅没有抓到学生,还不断地被人捉弄。洛拉挑逗他,剧院老板讽刺他,小丑开他玩笑,学生们更是趁他不注意,把洛拉的内裤塞在了他大衣口袋里。

第二天,教授去找洛拉送还她的内裤,风情万种的洛拉却故意做出迷人的媚态,诱惑着心旌摇动的教授。这时,一个喝醉酒的客人走过来纠缠洛拉,教授气愤地同他打了起来。教授的行为博得了洛拉的好感,洛拉亲热地陪教授喝酒。第二天,教授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睡在洛拉的床上。欲令智昏的教授要跟洛拉结婚,为此,他不惜放弃自己的教授职位,跑到剧团打杂。

婚后,教授随剧团四处演出,除了服侍洛拉、卖卖洛拉的照片外,别无他事可做。教授越来越潦倒,洛拉也越来越瞧不起他,两人经常发生争吵。最后,剧团回到“蓝天使”娱乐场演出,教授被指派扮演一个小丑,模仿鸡叫。演出开始,教授看到台下旧日的学生,他一时难以张口,急得魔术师把鸡蛋打在他的脸上。台下一片骚乱,教授发疯似地跑到后台,却见洛拉正和一个男人亲吻。教授大怒,三人扭打成一团。这时,剧场老板走了过来,不无讽刺地对教授说:“你不是一个有教养的人吗?怎么为了一个女人闹成了这样?!”洛拉回到舞台上继续卖弄她的风情。教授离开“蓝天使”,摸黑潜入学校,一头扑倒在过去上课的讲台上,再也没有起来。

影片分析

一、早期的改编作品

本片根据亨利希·曼的小说《垃圾教授》改编,小说出版于1905年,当时正值专横跋扈的德皇威廉统治时期,小说通过教授这类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堕落与死亡,隐喻德国资产阶级的道德沦丧和必然灭亡。而《蓝天使》拍摄于1930年,导演在改编时有所侧重,为了迎合有声电影初期观众的口味,导演斯登堡在影片中有意突出了翁拉特教授同舞女洛拉的关系,而削弱了原著的社会批判意识。所以,当亨利希·曼看了这部影片后,不无叹息地说,他吹响的是反对统治者的号角,他是以翁拉特教授象征着权威的崩溃,电影中的垃圾教授却成了洛拉吊袜带下的牺牲品。另外,影片将时代背景移到了上世纪20年代,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德国经济萧条,社会动荡不安,希特勒及其领导的纳粹党乘虚而入,扩展自己的势力。影片通过为人师表的教授翁拉特堕落成拜倒在舞女洛拉石榴裙下、丑态百出、最后饱含羞辱地死在讲台上的没落形象,映衬出那个时期为纳粹提供党徒的某些资产阶级阶层的穷途末路,这也是本片的思想价值所在。

将文学名著寓以新意,改编成电影并获得成功,这在当时并不多见。斯登堡的改编方法曾遭到不少人的反对,其中包括乌发制片公司的老板,但当影片完成之后,他也不得不承认,一部真正好的小说,完全可以以另外一种形式拍成一部完全不同但同样堪称杰作的电影。1959年,美国20世纪福克斯公司重拍了《蓝天使》,却远不如斯登堡在上世纪30年代拍摄的这部黑白片。

二、戏剧化的画外音使用

作为德国第一部有声片,同时也是最早进行画外音尝试的电影之一,本片的声音尤其是画外音的使用在电影史上占有很重要的一页。可以说,这部影片的声音设计和画面处理一样是具有表现主义特征的。

这里以翁拉特和洛拉初次相见段落为例,做一个简单的说明。这是从影片23分钟左右到30分钟的一段。两人的初次相遇是在蓝天使舞厅中洛拉的更衣室里,这个更衣室有两个前门两个后门。前门均通向舞台,两个后门分别通向化妆间和准备室,楼梯上是洛拉的卧室,空间结构设计十分复杂。有意思的是,此处的声音使用并不是为了营造和加强这一复杂的空间秩序,相反,在这里,结构复杂的空间更像是为了加强声音的表现力而设计的。

整个段落的画外音处理十分独特。“门”在影片中起到了控制声音的作用,并具有绝对的隔音效果。“门”的开和闭,对应着声音的绝对的有和无。在这里,不存在背景声、环境声等为了体现真实空间而铺设的声效,只有非现实的戏剧化的声音。在这一段落中,依照空间的划分而具有如下几种声音元素:第一是室外舞台表演的音乐和喧闹声,第二是化妆间内演员的对话、吵闹声,第三是主要空间中主要人物的动作和对话声。这三种声音的交错使用在营造场景气氛、塑造人物心理、控制影片节奏等方面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首先,这一段落的开场就是从一个重要的声音变化开始的。洛拉表演完毕回到更衣室内闭上门,整个场景立刻从舞台的喧闹转入了绝对的安静中。声音上明显的断裂改变了场景的气氛,拉开了这场相识戏的序幕。

接下来,是教授和洛拉的第一段对话,轻佻的洛拉在一开始就令教授措手不及,正在教授不知如何应对时,后门被一个小丑(即教授后来在剧团中的位置)打开,他穿过更衣室又打开前门,室外的歌舞喧闹立刻涌入。这一声音变化既是一个阶段的结束,同时也更为戏剧化地表现出教授尴尬的处境。接下来,教授开始指责洛拉,而洛拉不以为然,还当着教授的面换衣服,教授又想看又不敢看,遭到了洛拉的讽刺。这时,前门再次打开,下场的演员穿过更衣室回到化妆间,舞台的喧闹和教授因为挡路而被责骂,令整个场景气氛推进一步。

继而,洛拉上楼去换内衣,并将换下的内裤扔到教授的肩膀上。教授拿起内裤不知如何处理。这时前门又打开,一个演员进来看到教授拿着女人内裤,嘲讽了两句。教授的尴尬和无奈再次被强化。在喧闹的音乐声中,教授只好坐下来,平息心情。驯兽员带着狗熊穿堂而过把门拉上了。场景再次安静下来,换了一身衣服的洛拉走了下来,继续挑逗教授。教授决定离开,化妆间的门又打开了,吵闹声中剧团经理出来了,他同样误会了教授是来找洛拉的。教授争辩无力,愈发尴尬。这时洛拉打开了舞台的门准备上场,歌舞喧闹再起……

可以看出,影片利用安静和喧闹之间的强烈差异,有效地制造了场景气氛。同时,每一次安静中洛拉都给教授制造了麻烦,而教授的手足无措和旁人的嘲讽又都在喧闹中体现,并且,每一次安静和喧闹的轮转,教授的尴尬处境都有所加强,成功地控制了戏剧的发展节奏。最后,教授面对挑逗时极力克制却又欲罢不能的心理状态,以及面对嘲讽时的无能为力也在静与噪的交替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作为有声片初期的影片之一,《蓝天使》对声音的使用已经远远超出了简单的记录。可以看出,创作者在如何利用声音加强影片表意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有效的实践。这使该片的声音使用在电影史上独树一帜,在很多方面都值得后世研究和借鉴。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的音乐使用也别具匠心。除了女主角玛琳·黛德丽亲自演唱了影片中她在舞台上演出时的所有歌曲之外,影片在结尾时还使用了莫扎特的歌剧《魔笛》中帕帕基诺的咏叹调《如果有个爱人该多好》。本片也是最早在片中使用莫扎特的歌剧唱段的影片之一。咏叹调中唱道:吃的喝的都有,世界上漂亮的女人多的是,就是没有一个爱上我。歌词同片中教授的心境是如此合贴,在有声电影刚刚问世不久时,影片就能如此契合地结合歌剧来表达电影的主题,也可见导演独具匠心的才华。

(戴宇新)

同类推荐
  • 美国电影艺术史

    美国电影艺术史

    《美国电影艺术史》是一部全面阐述美国电影艺术发展脉络的著作,其显著特色在于将权威的美国电影理念与生动的好莱坞电影创作结合在一起,将清晰的美国电影历史与鲜明的电影艺术家个性结合在一起。将主流的商业电影表现与多元的美国社会文化及哲学美学背景结合在一起,打通专业性与大众性之间的壁垒,形成一种深入浅出、雅俗共赏的写作风格,让读者在轻松阅读之中汲取美国电影的文化素养。
  • 寻访莆仙红砖厝文字

    寻访莆仙红砖厝文字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莆仙地区多姿多彩的民居样式,根据自然和人文环境对古民居进行梳理,进而总结不同地区古民居的特点。其中不仅有对建筑风格和建筑格局的整体描述,也有对雕工、彩饰、门窗甚至楹联等细节的详细介绍。
  • 中国戏剧史

    中国戏剧史

    本书原写于二十余年前,是余秋雨先生在戏剧领域的专业之作。从前用的书名是《中国戏剧文化史述》,为的是突出“戏剧文化”这个概念。因为余秋雨先生当时在学术思想上正经受文化人类学的激荡,只想通过戏剧的途径来探索中国人“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过程,因此,“戏剧文化”这个概念指向着一种超越戏剧门类的广泛内涵。但这么多年下来,他觉得“文化”的用法越来越不着边际,当初的意图已很难表明,不如干脆舍弃,留剩一个更质朴的书名。
  • 动画电影叙述艺术

    动画电影叙述艺术

    从动画电影艺术的内部角度纵观其故事的构成问题,分析传统的几大叙事元素,即人物、情节、时间、空间和修辞等,以求对动画电影故事产生和创作的范式进行系统的梳理分析。在解析带有人类集体无意识和具有普遍经验意义故事模式的同时,寻求其中的差异性与独特性,力求呈现一个相对全面的、客观的动画电影叙述研究。
  • 收藏指南(现代生活百科)

    收藏指南(现代生活百科)

    礼仪玉器人类在采集打制石器的过程中,发现了各色“彩石”之美。按照万物有灵观念认为美石--玉是山川的精华,上天恩赐的宝物,具有沟通天地,鬼神的灵性。被用来作为氏族图腾物,氏族首领的标志和祭祀祖先、鬼神的仪礼用品。
热门推荐
  • 一世落花祭:浅吟悲伤

    一世落花祭:浅吟悲伤

    人,多么奇妙的生物,有好的一面,坏的一面,只有我最清楚,在宫里的那些妃子,心有多么的恶毒,多么的阴险狡诈,十年,让我看清楚了人心的恶毒,以及人心的善良与真诚,也谢谢你们,教会了我爱与复仇,让我体会到了,被人关心的温暖,有了一个虚拟的家,但,梦想终会破碎,黑暗的来临,也预示着光明,终将来到,我会支撑起,属于我的人生。
  • 青涩那些年,曾经

    青涩那些年,曾经

    以真实的五个人作为原材,讲述她们的高中生活。在爱情友情之间该如何抉择,青春没有对错,那些回忆你可还记得?
  • 南宋逸史:秦桧有女

    南宋逸史:秦桧有女

    颠沛流离、青梅竹马、情投意合、生死相隔、只因父亲姓秦名桧,父亲真的是十恶不赦吗?到底是谁在捉弄每人的一生?
  • 王俊凯之等你爱上我

    王俊凯之等你爱上我

    一个女孩闯入他们的人生,会发生怎么样的故事呢?
  • 新时代之源时代

    新时代之源时代

    科技发达的地球,因为陨石的到来,地球进入全新的时代,是末日,还是新的开始,一切都是神秘莫测。古源一个跨时代的标志,未来由他创造改写,全新的魔法世界他艰难的找属于自己的那份光明或者灭亡。
  • 囧妃羡仙

    囧妃羡仙

    前世,她是公主的身份丫鬟的命,没相貌没身材还没心机,厌世的她想通过穿越方法获得新生,却遭人暗算。重生,她成了绝世美女,各国王者都想封她为妃,她却只想修仙成道。她气势汹汹重生而来,杀了帝王的宝马,打破了帝王的头,还烧了他的皇宫。帝王却是求着说:“爱妃,你可以毁掉朕的江山、杀光朕的美人,但朕绝不许你练体成仙!”
  • 99次逃婚:总裁我是攻!

    99次逃婚:总裁我是攻!

    杀人放火,劫男强女没有一样她不敢,却因为一场盛世之姻成了一大波美男企图的香饽饽。世仇陷害,她家道中落,后悔莫及的她消失了整整五年。再次归来,她已不是那个纨绔萝莉,而是堪称杀手之王的罂粟!本来回来是想报仇,没想到报完仇反而又被那两个腹黑妖孽盯上。拜托,她只想默默吼一句:“总裁大人!我是攻!你下我上行不行!”【粉丝群:190601950,欢迎入坑我们来讨论下一个逃婚方案】
  • 卫影风云

    卫影风云

    当他们闯进卫影时,就注定没有回头路,除非愿意付出灰飞烟灭的代价…静谧的夜空,喧嚣的不停,是?是…沉睡于地底的古老种族。卫影世界,等你来战!
  • 天骄月明

    天骄月明

    勇救小女孩的李伟,被劫匪的一颗子弹击穿心脏,来到另一个完全不同的冷兵器时代。父亲是大将军,外公是当朝太师,听说随时都有推翻当今皇帝,然后取而代之的实力。看来在前世匆匆谢幕的李伟,怎么说都要在这个世界打下一片大大的江山才算没白穿。可这刚出场就元气尽失,父亲仓促起兵被贬为庶民。(简介再多也没用,内容精彩最重要,还等什么,赶紧点进来啊!)
  • 协议婚姻,总裁要毁约

    协议婚姻,总裁要毁约

    第一次见面,她去相亲,他也去相亲。相亲男对她动手动脚,她一脚踢了人家的子孙根。相亲女对他投怀送抱,他瞬间闪开让人跌倒在地。她挑眉看向他,他平静的看着她,瞬间,两人就同时做出了一个决定。她伸出右手“祝我们合作愉快。”他握住了她的右手“合作愉快。”两人所谓的合作,就是真结婚,做假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