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7600000069

第69章 推销员

影片档案

出品:美国1969年

片长:91分钟

导演:阿尔伯特·梅索斯(Albert Maysles)

大卫·梅索斯(David Maysles)

夏洛特·左威林(Charlote Zwerin)

剪辑:大卫·梅索斯

夏洛特·左威林

导演简介

梅索斯兄弟,美国著名的纪录片导演。在成为纪录电影导演前,兄弟两人都曾在波士顿大学教授心理学。20世纪60年代,他们成为了美国“直接电影(direct cinema)”的代表人物。哥哥阿尔伯特·梅索斯(1926—)被誉为“美国最好的摄影师”,弟弟大卫·梅索斯(1932—1987)则是一个优秀的录音师。一台摄影机和一个话筒伴随配合默契的梅索斯兄弟合作了30余年,拍摄了14部纪录片作品。梅索斯兄弟主张摄影机应该像“墙壁上的苍蝇”一样,安静地观察现实而不干扰和刺激被摄对象。因此他们使用轻型的摄影机和录音机,记录事件实际发生的状况,只采用现场的同期声。他们的镜头曾追随“滚石”和“披头士”这两支20世纪60年代风靡西方的摇滚乐队,拍摄了著名的《给我庇护》(Give Me Shelter,1970)和《披头士初访美国》(The Beatls First U·S Visit,1964);他们也曾把镜头对准圣经的《推销员》(Salesman,1969)这样一个陷入困境的群体,以及《灰色花园》(TheGreyGarden,1975)中与世隔绝的奇特母女,这些影片因其艺术价值和社会学价值而成为国际电影节上的经典节目,至今仍在美国影院回放。

内容简介

《推销员》(Salesman)是阿尔伯特·梅索斯、大卫·梅索斯兄弟“直接电影”的代表作品,实际拍摄于1966年,之后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剪辑。影片追踪四个“美中圣经公司”的销售代表在波士顿与佛罗里达销售区域工作的情形。影片的主要拍摄对象是生活在困境之中的推销员保罗。保罗和他的同事们的工作是为公司推销一种装帧精美的插图版《圣经》。他们先在地方教会里调查潜在顾客的名字和地址,然后上门去推销。梅索斯兄弟跟踪拍摄了他们从波士顿到佛罗里达寻找顾客和挨户推销的全过程。从屋外的对话到进屋向户主推销,抓住人物间交流和反应的细节,给观众极强的真实感。如保罗多次吃闭门羹,使出浑身解数与买主套近乎,与已经订购又想悔约的买主僵持不下,甚至在买主家推销《圣经》时撞上推销吸尘器的同行等等。

梅索斯兄弟还拍下了四个推销员在各种旅游饭店聚会、打牌、相互比较销售业绩、与妻子或女友通电话等镜头,并记录了他们所服务的“美中圣经公司”举办的推销员会议。《推销员》选择在生活中有麻烦的底层人物作为拍摄对象,这样的取材一方面具有戏剧性,一方面直接反映了个人在社会中的处境。同时借由被推销的商品《圣经》,探讨了60年代以后西方世界十分突出的“信仰危机”问题。导演梅索斯兄弟力求完全客观地展示现实,坚持不干预、不介入、不评价、不解说的风格,让观众通过观看影片自己得出结论。影片上映后在美国引起了非常复杂的反响,但更多的观众感到了一些悲凉无奈和对保罗的同情。

影片分析

一、直接电影

梅索斯兄弟是最早使用“非虚构影片(nonfiction)”一词去描述自己作品的人。他们也是首次使用“直接电影(direct cinema)”这一词汇的人。仅从词汇使用的角度讲,他们对于世界纪录片的发展史就功不可没。词汇往往滞后于实践活动,美国的直接电影活动,最早开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由罗伯特·德鲁领导的“德鲁小组”。梅索斯兄弟中的哥哥阿尔伯特·梅索斯就曾作为摄影师为“德鲁小组”工作。梅索斯兄弟后来的电影实践也明显受到了来自德鲁小组的影响。

美国的直接电影实践,客观上来自于电影摄制技术方面的革命。在摄影方面,轻型摄影机的出现使创作者可以长时间地进行室外的跟踪拍摄;在录音方面,轻型同步录音设备的出现使现场同步录音成为可能。这样的技术革命,直接带动了纪录片领域在美学和观念上的大的变化。

美国纪录片学者RichardM.Barsam曾对直接电影的特点进行总结:“1.排斥非剧情片的传统;2.在不介入的状态下拍摄真实情况下的真实人物;3.排斥传统纪录片的“导演”或事先写好脚本;4.创造一种包含着不同暧昧形态的现实模式;5.给予观众一种“身临其境”的自然之感;6.观察优于旁白;7.使用轻便而可携带的设备;8.现场收音;9.剪接优于长拍镜头;10.形式优于内容。”①

从《推销员》来看,上述的条件基本符合这部作品的技术和美学观念。首先,梅索斯兄弟在拍摄现场尽其所能地不去干预和影响事件本身的发展进程,这一点,也是美国“直接电影”和法国“真实电影”之间最大的差异;其次,梅索斯兄弟在拍摄前所做的准备和策划也非常有限,不存在导演和“脚本”;继而,《推销员》一片从头到尾没有使用一句解说词,除了叙述的结构和有限的剪辑之外,影片基本没有引导观众进行思考的因素,而是让观众直接面对现场,自己进行理解和判断。从技术和设备的角度讲,阿尔伯特·梅索斯所使用的摄影机是他自己制作的,轻便、可肩扛以保证长时间的拍摄需要,可变焦距(这在当时是很不容易的)以便能够远距离的、在不打扰被拍摄对象的情况下获得小景别镜头;兄弟二人不依靠打板的方式,而是使用秒表和设备间的连线来保证声画同步,这也是为了使拍摄更加自然,将拍摄对实际场景、事件的影响减到最低。

二、选题和主题

对于直接电影这种主要依靠拍摄现场的真实状态来支撑影片的制作方式而言,选题是十分重要的。《推销员》一片的选题过程,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影片的产生是从美国著名作家麦尔维尔的小说《白鲸》开始的。梅索斯兄弟两人都很喜欢这部小说。最初,他们打算要拍摄一部同《白鲸》所采用的非小说式的叙述方式相应的电影。他们甚至曾随渔船到南大西洋进行考察,但出于时代、地域和季节等因素的影响,这一计划未能实施。然后,兄弟二人拍摄了关于美国作家楚门·卡波特的纪录片,这是因为卡波特创造了“非虚构小说”的文学形式。在完成对卡波特的拍摄之后,兄弟二人同卡波特的编辑约翰·佛斯特讨论关于制作一部“非虚构电影”的选题问题。佛斯特很喜欢上门的推销员,然后他们开始调查和研究推销员所卖东西的种类。结果发现,在美国有4000多名《圣经》的推销员。梅索斯兄弟之前也曾有过推销《百科全书》的经历,他们知道推销现场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加上对于将《圣经》作为商品销售的兴趣,于是,他们决定着手拍摄这一题材。这一兴趣触发点形成了影片一个重要的主题,阿尔伯特就曾解释,这部电影“是关于物质主义如何占领整个社会,《圣经》如何成为一个商品的。”

接下来是拍摄地点的选择,梅索斯兄弟选择了他们曾经出生、成长、工作和生活过多年的故乡波士顿。阿尔伯特在接受访谈时曾经说过:我“认为任何一种艺术,无论是绘画还是电影,都带有传记色彩,因此,如果你想拍一部电影,这会像回家一样。回到那些你可能熟悉的人当中去。”实际上,不仅仅是对地域的熟悉和情感对影片拍摄起到了重要的影响,而且“回家”这一观念在相当程度上是影片另一主题的基础。影片的主角推销员保罗在身份、经历和气质上同梅索斯兄弟的父亲都有很大的相似性。对梅索斯兄弟而言,跟踪拍摄保罗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向父亲/父辈致敬的意义。这也构成了他们坚持拍摄这部影片的另一动因。许多年以后,阿尔伯特·梅索斯对《推销员》进行总结,他说:“我们一直觉得骄傲和高兴。我们制作了这样一部感动美国,向父亲致敬的电影。”

三、不使用采访

《推销员》全片没有使用一句解说词,其表意完全是通过同期声进行说明的。不仅如此,影片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全片中没有使用一处采访。阿尔伯特·梅索斯对于影片中不使用采访做了如下的解释:“电影中没有一处是通过采访表现的。在采访中,你很容易就能得到这些材料,暂且称之为资讯吧。但是,采访所得的资讯和记录所得的资讯有很大不同。当你制作一个电影,有一个很好的理由就是,你没有在影片中塞满采访。你纪录片中总能看到采访,至少我弟弟和我是这样。但我觉得这是一个弱点。(采访)只是为了罗列资讯,而不是拍摄一些特定情况下所揭露的事情,这绝对是不同的资讯。”

(戴宇新)

注释:①《纪录与真实——世界非剧情片批评史》,RichardM.Barsam著,王亚维译,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6年版,第433页。

同类推荐
  • 教你中国绘画史

    教你中国绘画史

    石器时代是中国绘画的萌芽时期,伴随者石器制作方法的改进,原始的工艺美术有了发展。但在若干年以前,我们所掌握的中国绘画的实例还只是那些描画在陶瓷器皿上的新石器时代的纹饰。但近年来,在中国的许多省份发现了岩画,使得史学家们将中国绘画艺术的起源推前至旧石器时代。
  •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美术精粹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美术精粹

    阅读的广度改变生命历程的长短,阅读的深度决定思想境界的高低。大师经典带来的影响,不只是停留在某个时代,而是会穿越时空渗透到我们的灵魂中去。英国著名诗人拜伦曾经说过:“一滴墨水可以引发千万人的思考,一本好书可以改变无数人的命运。”的确,读书对于一个人的文化水平高低、知识多少、志向大小、修养好坏、品行优劣、情趣雅俗,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精心编写的这套丛书品位高雅,内容丰富,设计、装帧精美、时尚,不仅具有较高的阅读欣赏价值,还可以收藏,或作为礼物馈赠亲朋好友,是一套能让读者从中获益良多的读物。
  • 正方形的乡愁

    正方形的乡愁

    本书是摄影家阮义忠继《人与土地》《失落的优雅》之后,又一再现二十世纪70—90年代真实台湾的经典摄影。在不断变化的时代,阮义忠着意寻找不变的价值,跋涉于旧日的乡土、温淡的老镇,记录下遇见的每一张纯朴面孔。80张照片及其背后文字,投递给我们那些已散落无踪的乡愁:成年对童真的乡愁,游子对家园的乡愁,车水马龙的都市对田野农耕的乡愁。黑白的正方形影像,隐藏着最深沉的情怀。
  • 美术史求索录

    美术史求索录

    李福顺先生为现今国内著名之书画家、美术理论家和书画鉴定家,本书为其书画鉴赏方面的文字集稿,可供广大书画艺术爱好者阅读。
  • 吴昌硕经典印作技法解析

    吴昌硕经典印作技法解析

    吴昌硕是我国近代驰誉海内外的艺术大师。他在诗、书、画、印诸方面均有高深的造诣,并能融会古今,博采众长,破旧立新,各具面目,成为我国近代艺术史上开创一代新风的典范。这四者中,人们公认他篆刻艺术成就最高,只不过印为小道,到晚年反被他的书画名所掩,他自己也曾说过“人说我善作画,其实我的书法比画好,而我的篆刻更胜于书法。”本书为“历代篆刻经典技法解析丛书”中的一本,分析了吴昌硕经典印作的技法和创作思想,旨在启发和帮助篆刻爱好者正确认识吴氏印风的演变过程及其艺术精华之所在,把握吴氏印风的本质特征,从而有目的、有选择地学习和借鉴。
热门推荐
  • 灵御无极

    灵御无极

    西元五千年,人类科技走向宇宙,无数星际门阀,屹立于巅峰的就是武器大家—无极,天际一颗流星划过,无极家少主,被誉为千年第一武器天才的无极灵离奇消失,就在众人手足无措之时,无极灵发现自己在一片陌生的大陆醒来,面前出现了最让他异想不到的生物。从此,带着无极世家最顶尖的武器,无极灵开始了一段雄霸之路。
  • 学渣等等的高中

    学渣等等的高中

    没有特殊情况,每天都会更新。高中生活也许很美好,但我现在感受到的只有痛苦,煎熬,所以我想记录下来高中的点点滴滴,希望等到,很久以后回忆起来的时候,我也能感觉高中真的很美好。文文里可能会有些,不可理解的东西,别怀疑,都是真的。第一次发文文,不一定会很好。努力共勉??
  • 如意金丹道

    如意金丹道

    如意,如意,随我心意,金丹成,大道现我去,我去,...................,...............,.............
  •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本书内容包括: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导论、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人员招聘与配置、人员培训与开发、绩效考评与管理、员工激励、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等。
  • 深海提督生存攻略

    深海提督生存攻略

    普通简介:王升穿越成了深海提督兴风作浪的故事文艺简介:今日天气晴朗波浪高二逼简介:“你们别来了,有完没完啊!深海镇守府也没有余粮啊!”
  • 远山人家

    远山人家

    在都市中努力打拼十余年的杨义山,到头来却一无所有。一次回家探亲的旅途,偶然获得了上古洞天福地的传承。让原本厌倦了都市生活的他,毅然回到山明水秀的家乡。开始了一段悠闲而精彩的人生......未完待续本书属于啸傲山林悠闲田园的生活,可能有点慢热,但其中会穿插一些人生小品,读起来也会轻松愉快。
  • 六界情

    六界情

    上古传承,六界情殇。仙凡之爱,妖魔之始。祸乱苍生,诸方争雄。
  • 魔术师的爱情

    魔术师的爱情

    他是魔术师,错过了青春最美的爱,还能回到从前吗?
  • 都市最强弃少

    都市最强弃少

    渡劫期高手青枫重生弃少秦峰,却是受尽众人鄙夷。秦峰力排众议,霸气回归,为弃少正名!从此掀起一段都市的争霸传奇!!!
  • 流年阑珊非你不可

    流年阑珊非你不可

    年少的叶流深是伴着光环长大的天之骄子,家世,样貌样样具备。不免心高气傲,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当遇上同样心高气傲的苏阑珊,两两生厌。两人战火一触即发,周边人唯恐祸及逃之夭夭。他却把苏阑珊堵在墙角,“我要把你的不在乎变成死心塌地”她眨了眨大眼睛“我等着”。“叶流深,你混蛋”某人又亲了亲她的嘴角,“恩,是魂淡”花开那年,叶流深最喜欢的一句话: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