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7500000044

第44章 结语

民国时期的教育电影史以商务印书馆在1918年的自觉尝试为开端,以1949年国民党南京政权的覆灭为终止,在百年中国电影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然而,这段历史却被尘封于故纸堆中,或仅得以在当代众多的电影史著述中以“点”的面目些微浮现。于是,中国民国时期的电影史往往就成为对商业主流电影或故事片的单一描绘,而贯穿民国历史发展始终的另一重要电影类型——教育电影的发展脉络也由此被遮蔽了。在中国电影百年的今天,我认为尝试清理出这段“隐形”的电影史,不仅是对中国电影史研究必要的填空,更是电影学基础领域富有建设性的工作,对于完整呈现中国电影史,重新研究中国电影史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通过“还原”历史,可以加深我们对于历史全局的认识和理解,进而发现在民国时期的中国电影史中,并非只有作为主流的常规电影的单线突进,还有居于相对边缘的其他生产、流通、发行领域的种种特殊电影形态(如教育电影等)的发展以及无数次的突围尝试。只有当我们将教育电影的发展纳入这一视野后,历史的拼图才显得更为合理和完整。尽管从电影工业的生产、发行、放映系统来看,教育电影和常规商业电影始终处于相对平行的两个领域中,没有像商业常规电影之间那样呈现出显性、激烈、频繁的竞争或冲突,但从整个横向的时代面上来观察,二者之间存在互动与交流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中国电影史中,商务印书馆既是作为国产商业故事片的最初参与者,又是中国教育电影历史的开创者。从1918到1926年的拍片活动中,商务印书馆几乎同时推出了诸如《养真幼稚园》、《驱灭蚊虫》这样具有典型的教育电影作品和《春香闹学》、《打城隍》等这类纯粹的商业娱乐故事片。这一史实本身就意味着教育片和商业故事片的同源性。而20世纪30年代,既是以上海——这一经济中心为主要市场的中国民营商业电影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时期,同时也是以南京——这一国民党的政治重地为中心的官营教育电影的初兴时期。如果说,此时常规电影的发展主要依托于发达的大都市,以市民和学生为主要观众群;教育电影则将观众群定位为分布范围更广的城乡居民。

此时,这两大电影领域虽然在生产、发行和放映系统中并无直接的交锋和对立,但基于不同的价值取向和功能要求,其彼此间仍有着深刻的互动和消长关系。更为确切地说,国民党政权正是为了对抗当时兴起于上海的“左翼电影运动”,才提倡并大大地推进教育电影业的建设和发展。而同时,国民党对于电影业的控制,也就不仅仅局限于以往电影史中提出的国民党的电影检查制度。毕竟,用电影检查制度控制民营影片中有悖于其主流意识(尤其是对其具有颠覆性的意识形态)仅是一种消极抑制方式,是国民党无力控制整个中国电影业,不得已而为之的下策。国民党的教育电影业的设立和经营则是更为积极地宣扬主流意识,实现社会整合的手段。教育影片和常规商业影片在意识形态上存在着颠覆与抑制的复杂关系,并且对象征资源和物质资源的争夺也长期地贯穿于民国时期这两种电影系统内。抗战时期国统区,民营电影业由于丧失了市场等种种因素而受到抑制,教育电影的制作却“一枝独秀”,从其作品的数量和质量两方面都显示出较常规商业电影更大的优势。解放战争期间,以“进步电影”为主体,代表了新的文化走向的商业电影发展至高峰,教育电影则逐渐萎缩,并随国民党政权的覆灭而结束了在民国时期的历史。尔后,在台湾时期的国民党官营教育电影和民间商业电影之间的消长,可被视为这种互动关系的一种延续。可见,对于民国时期教育电影史的清理,既有助于还历史以原貌,也能为我们常规电影史的研究提供一个重要的参照系,从而使我们能更好地“阐释”出电影史这一开放系统内部的诸多现象。

其次,将教育电影史作为一种特殊电影系统的发展史加以研究,也具有重要价值。以“启蒙”与“施教”为最初目的的教育电影中包含了许多的科教片和社教片。它们的发展、成型既来自中国教育电影人的实践,也来自于和其他国家同类影片的广泛交往,甚至来自对常规商业电影的借鉴。特别是在三四十年代,中国教育电影和世界各国的教育电影都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并从欧美、苏联等发达国家引入了大量的科教影片。这些外来影片为国产教育电影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式,成为促成中国教育电影在“重庆时期”繁荣的重要因素之一。教育电影对于教育效果的始终关注又促成了它“中国特色”的形成。从现存剧本中可以发现,鉴于中国老百姓对于故事的“钟情”,民国时期不少的教育电影多多少少地在科教片的体例中,融入了有头有尾的故事情节,既满足观众的欣赏需要,又完成启蒙、施教之责。并且,在这一电影业的发展中还包括了较为丰富的理论总结,如舒新城所著的《电化教育讲话》一书,就可以看作是对那一时期的教育电影的理论集成。这些理论立足于实践,具有极强的适用性。而且,作为一项特殊的产业而言,民国时期的教育电影也拥有一套独立自主的发行、放映系统。这些层层相递的机构最终如毛细血管般地深入民间。在抗战期间,它就很好地担负起了发动民众坚持抗战的职能。这种效果是局限于城市大影院的常规电影所无法达到的。此外,民国时期教育电影的发展对于抗战时期及以后,中国电影向纪实美学的转向也有着促进作用。基于宣教目的以及自身摄影、放映设备轻便、操作简便和灵活性,民国时期的教育电影都呈现出较强的纪实倾向,自觉或不自觉地用纪实美学来引导影片的拍摄。则教育电影在抗战时期被社会各界所接受,所大力提倡,并达到其发展史中的繁荣阶段,必然对抗战时期以及战后的故事影片创作有所影响,促成纪实美学、现实主义美学倾向在故事电影创作中的体现。

按照克拉考尔的看法,一个国家的电影比其他艺术手段更能直接地反映这个国家的心理。它是一些延伸于意识纬度之下的深层集体心理。因此,电影也是每个社会重要的文化资产之一,不论品质好坏,它们都直接提供了不同时代的生活样貌、电影工业的变化、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以及社会历史价值等的信息。民国时期的教育电影从其诞生起,便置身于国家政权、文化传统、社会集体无意识的交错影响中。民国时期的教育电影史也是这一电影工业由民间(商务印书馆时期)转为完全的国家工业的历史。1928年始,其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就直接来源于国民政府,其电影历史因而无可避免地被嵌入整个国民党官僚体制的发展、国家工业的建构等民国历史中,并直接体现了国民党党治文化的建设情况及内容。1925年到30年代前期,考察当时的教育电影文本如《饮水卫生》、《农人之春》等以及相关理论著作如徐公美的《电影教育》,刘之常、蒋社村编的《电影教育实施法》等可以发现它们和国民党本期以宣扬戴季陶主义为主的党治文化运动有着直接的联系并服务于其构建自己独立的意识形态和政党文化的努力。

这种互动关系同样可以用来解释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教育电影业的衰退终结。除了当时人民战争的爆发、国民党官员大搞“接收”等直接原因之外,教育电影业的衰败同作为其内部支撑的国民党党治文化的危机也有着紧密的联系。当时国民党面临着在各个层面已经分裂的社会,党治文化及教育电影主要弘扬的内容在自身逻辑上已经无法自圆其说。人民对政权的不满,共产党所提倡的与共产主义运动相统一的新文化运动的崛起,都使得教育电影失去了“教育”得以实施的心理基础——对象的信奉和期待。最终不可避免走向衰落。因而,通过对教育电影史的考察,也是对整个民国历史,尤其是对与整个教育电影产业结合得极为密切的国民党政权的全面考察,如在对国民党官营教育电影史的线索清理中,国民党整个官僚体系的建构过程也随之而清晰地展示出来。

此外,新历史主义所注重对轶事的考证以及其所谓的个人差异会对历史产生出截然不同的影响(虽然它仅是许多因素之一)的观点,也能在民国教育电影史中得到证明。民国时期的教育电影发展跟陈立夫、陈果夫兄弟对教育电影的偏好和推动也是分不开的。陈立夫早在30年代就亲自编著了《饮水卫生》一片,又于1933年出版了《中国电影事业》、《中国电影事业的新路线》两本谈国民党教育电影事业发展构想的书。陈果夫则亲自担任了成立于1942年的教育部中华教育电影制片厂的指导委员主任委员,该指导委员会直接隶属于国民政府教育部,专门负责对该厂的生产进行指导。陈果夫还在此期间编定了《教育电影移风易俗内容述要》一书。该书详细地阐明了移风易俗教育电影编著缘起及经过、移风易俗教育电影旨趣分类一览表、节目分类一览表、各目内容述要等。费正清在其《中国之行——五十年回忆录》中也提到他在1943年拜访当时的教育部长陈立夫时,陈对“美国教育影片表示很感兴趣”,“他希望搞到八万部这种投影机,在中国八万个农村中放映图片,介绍世界”,“他询问了微型影片工作的进展情况,还问到战后,微型影片是否还会广泛运用……”[1]

“鉴古知今”,如同其他一切历史源流,民国时期的教育电影史也有着自身的延续性。它所确立的启蒙传统,它所进行的拍摄实践和技术改进,它所培养的一批专业工作者以及它所养成的观众欣赏模式都不会随民国时期的结束而消失。从这一角度来讲,勾勒出民国时期教育电影的发展史也是必要的工作,对我们当代电影史的研究也是大有裨益的。

当然,本文所做的只是最初的“填空”,要真正“复原”出立体的历史仍需要大量的研究工作。

注释:

[1]〔美〕费正清著,赵复三译:《中国之行——五十年回忆录》(第四部分),收入《中华民国资料丛稿》,第67页,中华书局,1983年7月版。

同类推荐
  • 中国戏剧史

    中国戏剧史

    本书原写于二十余年前,是余秋雨先生在戏剧领域的专业之作。从前用的书名是《中国戏剧文化史述》,为的是突出“戏剧文化”这个概念。因为余秋雨先生当时在学术思想上正经受文化人类学的激荡,只想通过戏剧的途径来探索中国人“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过程,因此,“戏剧文化”这个概念指向着一种超越戏剧门类的广泛内涵。但这么多年下来,他觉得“文化”的用法越来越不着边际,当初的意图已很难表明,不如干脆舍弃,留剩一个更质朴的书名。
  • 许鸿宾说许鸿宾

    许鸿宾说许鸿宾

    《许鸿宾说许鸿宾》是一本围绕一个主题的杂作结集,体裁上有对话、有侧记、有随笔、有札记还有日记与散文、纪念文章,在学术性、理论性与思想性以及艺术性几方面都还有着力之处。
  • 西戏中演:用戏曲搭建跨文化沟通的桥梁

    西戏中演:用戏曲搭建跨文化沟通的桥梁

    《西戏中演:用戏曲搭建跨文化沟通的桥梁》主要收录了用戏曲进行跨文化沟通:成功的先例、梅兰芳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访美比较、亚洲戏剧让西方人接受并学习的可能、西戏中演对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意义、莎士比亚与昆曲:内心外化的麦克白等内容。
  • 技术:艺术思维

    技术:艺术思维

    本书介绍了技术-艺术思维分析、技术-艺术思维操作、技术-艺术思维生产、技术-艺术思维训练等内容。
  • 电视剧城市意象研究

    电视剧城市意象研究

    本书不仅考察了作为“器”的物质城市意象元素,如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弄堂、苏州的小巷等,还考察了作为“道”的非物质城市意象元素,如不同时期的北京的“皇城根下的张扬与猥琐”、上海滩的“搏杀与婉约”、珠江边的“殖民与反殖民”等。
热门推荐
  • 那一年我们都未曾离开过

    那一年我们都未曾离开过

    她叫夏琳,她认识了他七年,也等了他七年,七年,她终于回来了,只是却不敢有奢望;.他叫萧珩,他认识了她七年,也爱了她七年,七年,他重新回来了,去寻找他失去已久的恋人。
  • 超凡敌对

    超凡敌对

    一个孤儿,从不满一岁就被父母,遗弃在天山脚下的石头堆上,被山上三位隐居的高手发现,并把他捡回带到山上收养为徒,孤儿石头年满十岁那年,又在山上,巧遇一名在天上的一位,神仙般的神秘女子,神秘女子了解石头是个孤儿,而且石头这孩子,也很懂事很聪明,看他还是个苦命的孩子就收他为徒,传授了他,超凡的武功,和,超凡的医术,孤儿石头长大年满二十后,离开了天山,一个人闯进了繁华的都市,下山后的石头与多名美女相识有着不一样的矫情,也遇到很多强悍可怕的高人与高手为敌,也多次遭到,出乎意料的暗杀。
  • 花都新人王

    花都新人王

    脚踏飘渺步,手带天灵戒,脚穿风火鞋,手拿生死针,他就是美女们人见人爱,恶人们闻风丧胆的人物,他是个个家族都想拉拢的对象。。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我们的主人公了!
  • 你的时光匆匆

    你的时光匆匆

    本作品没有华丽的场景和牛逼的人物以及人物背景,小说写的是发生在一个平凡的女生身上不平凡的事,故事情节比较接近现实,故事情节发展会有些慢,希望大家耐心看
  • 唐朝是这样说的嘛

    唐朝是这样说的嘛

    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可以说不仅在唐朝,甚至在古代中国都是公认的黄金鼎盛的时代。然而好景不长,唐玄宗天宝年间,人君德消政易,宰相专权误国,边将包藏祸心;唐朝的政治与经济境况因之而急转直下,安史之乱后,地方藩镇割据,内庭宦官专权,朝中朋党相争,边将报警不已;在纷繁的矛盾中,藩镇连兵可使朝廷流亡,宦官弄权能够废立皇帝,强盛的唐朝帝国没有能够再度辉煌起来。“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 幻想万界

    幻想万界

    本书正在全面重写中,以前的章节会陆续删掉,对应的章节也会陆续上传,所以说,在这本书改好之前,入坑请慎重
  • 我缘自何方

    我缘自何方

    刘昊刘三相信当年的大战是真的,但却寻找不到当年大战的真相。可是。。。。。。大部分玄幻小说的打斗过程很精彩,环境人物描写很生动,因此,这些字浪费了一本书很大部分的内容,但是看玄幻小说的都不喜欢那些环境人物打斗的描写。因为他们没兴趣。他们只想看剧情!~~因此,我吸收了前人的教训,我只写剧情,尽量不写环境人物等(其实是我不会写)因为我注重写剧情,所以我更新的章节字数回比较少,请大家见谅。
  • 焰尊

    焰尊

    白天寻四岁觉醒武魂,却因身份特殊,身边的人迫于无奈将其压制,十三岁都未能掌控魂力,耽误了他最佳修炼时机。然而不知情的白天寻不甘凡庸,迎难而上,通过自身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打破禁锢。一朝天蛇苏醒,必将焰吞九天。
  • tfboys之注定的缘分

    tfboys之注定的缘分

    明星之间的故事。。。。。。。。。。。。。
  • 不留恋逝去的青春

    不留恋逝去的青春

    上宫雪鸢自从被家人赶出后遇到自己想都不敢想的人,安家的小儿子安子皓,他们第一次相遇是尴尬的,而上宫雪鸢的姐姐是个心狠手辣的人,从一起车祸,上宫雪鸢变得不在懦弱,子皓从此也过上了不平静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