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7000000060

第60章 理论编(36)

三、艺术与审美

艺术固然来源于生活,但是毕竟不是生活本身。因为,艺术是生活的提炼,是阅历的凝聚,是智慧的结晶,是生命的合力。“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是投身艺术、献身艺术的人们不可回避的“炼狱”之旅。懒散怠惰是艺术的大敌,偷奸取巧是艺术的陷阱。朗诵艺术尤其需要勤学苦练,自强不息。

追名逐利,同艺术背道而驰;蝇营狗苟,同艺术譬若霄壤。艺术产生美,而美又生于善,善当然从真来。失去真、善、美,就不会有艺术。用一句通俗的话概括,艺术就是用最小的力量,达到最大的效果。那“最小的力量”,正是凝结了多少日日夜夜,多少精力血汗!穷其毕生,也走不到“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境地,总有瑕疵,总有缺憾。即使“瑕不掩瑜”,还会有时代的局限,认知的疏漏。这样,艺术便在通向未来的道路上,蕴含着无尽的宝藏和无穷的魅力。思想的干瘪、知识的浅薄、良知的缺失、手法的单调,往往使艺术沦落为匠技,不可能产生真的坦荡、善的皈依、美的震撼和新的境界!

朗诵者要掌握朗诵艺术,首先要塑造自己的人格,真诚大度、善良忠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次,要勤奋坚毅,锲而不舍,知难而进,不骄不馁。再次,要虚怀若谷,广采博收,精益求精,闻过则喜。最后,要刻苦钻研,深入体味,只争朝夕,持之以恒。

朗诵者必须先学会发现文字作品的精髓,发现美。在咀嚼中,感受作品里的粗犷美、豪放美、高雅美、深沉美、温柔美、婉约美、通俗美、轻盈美,总之,多重和谐美、整体和谐美。

朗诵者还要善于把握自己的优势和强项,着力扬长避短。从选材到分析,从背诵到朗诵,都要以“真实的身份,真诚的态度,真挚的感情,真切的语气”去驾驭文字作品,活化为自己最擅长的技巧,转化为自己最淳朴的表达。

审美的基本表达、特色表达和风格表达,都属于审美范畴。根据每位朗诵者日积月累的独特体验、独特感受、独特表达,经过长期磨炼,都可以形成自己独特的朗诵风格。但不要一味地追新求异、集怪猎奇,不顾文字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只是去寻求同他人的“区别”,这就曲解了“艺术个性”的内涵和价值!

我们应该捍卫:艺术的科学路径,审美的民族精神!

四、历史与现实

在众多的文字作品中,我们大体可以分为“历史的”和“现实的”两大类。这两类作品的朗诵,应该加以区分,不可混淆。

目前的朗诵创作中,经常出现“历史的”缺乏历史感,“现实的”缺乏深刻性。原因在于没有处理好朗诵者同文字作品的关系,理解不透,感受不深,把握不准,表现不力。

“历史的”,大多属于“过去的”,如古代的、近代的作者的作品。其中,往往借题发挥,表达思古之幽情,写当时之心貌。朗诵者必须深味个中情调,回溯感必须十分强烈。回溯感,就是“遥想当年”“设身处地”的时空感和驾驭感。当然不必完全模拟古人,扮演古人,但是,更不能完全陷入今人的心境,用当下的气象和语气,单纯表现今天的时态。尽管朗诵者有自己的判断和理解,也不能淡化古人的蕴含,甚至取代、替换古人的语言特点和表现风格。要善于表现历史的厚重感,把古人的思想感情恰当地表达出来。失去历史厚重感,就会缩小想象空间,就会显得干瘪生硬。

“现实的”,大多属于“现在的”,如现代的、当代的作者的作品。其中,不论是记叙、描写、抒情还是议论,都属于今天的人,说今天的话。虽然容易理解和感受,但却容易停留在文字语言表层,容易忘记作者而蜕变成朗诵者自己个人的东西。其实,原作中间那些文字语言里边不能表达、不愿表达、不好表达、不宜表达的内容和话语,更需要朗诵者用心思考、潜心感受,挖掘出那些隐含着的、深藏着的蕴藉,使之显露,使之明朗,让听者能够觉察到、体味到。从思维过程、词语序列到表现方式,都要抓住作品的主旨和风格,理清脉络,再现情景,凸现特点,凝聚重点,就不会浅尝辄止了。

朗诵,不是念书,更不是念字,要有激情、意境和韵律。“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是至关重要的。古人之情,今人之情,不仅有色彩和分量的不同,也还有主体把握的身份差异,有主体驾驭的个性区别。这就要在理解感受和声音处理上下工夫。

五、情调与腔调

朗诵,以文字作品为依据,而文字作品所饱含的激情、意境和韵律,就一定要通过有声语言给以充分地表现。因此,还要注意朗诵创作中如何把握“情调”,如何运用“腔调”。

情调,是文字作品同有声语言珠联璧合的产物,它表现出朗诵者的知识储备、文化修养、人生感悟和表达技巧。它是一种“会、通、精、化”的锤炼过程和结果,它是“感性——知性——理性——悟性”的融通过程和结晶。它既是文字作品的生发,更是有声语言的合成。朗诵者必须善于区分各个文字作品的基本情调,感受到“这一篇”跟“那一篇”的差别,并能让人体会到“个中滋味”。

腔调,是有声语言表达中的“规格”,既有声音的态势和趋向,又有词语的推进和意味。在声音形式上,有“唱腔”、“韵白”、“评书”、“快板”、“单弦”、“民族唱法”、“通俗唱法”等等。一切艺术语言表达,都忌讳“固定腔调”。所谓固定腔调,就是脱离具体内容,从习以为常的思维定势出发,沿着惯性的轨迹,省心省力地在声音的既定套路里行进,显得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却造成“以不变应万变”的空泛表达。任何腔调,包括戏剧、曲艺、歌唱、朗诵、播音,只要出现了固定腔调,就意味着思想感情表达的僵化和死亡。只有摆脱了它,才可能使有声语言迸发生命活力,产生特有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朗诵的固定腔调,总是游离于内容、体裁、风格之外,拉腔拖调、忽起忽落、停连无度、重音含混、语气飘忽、节奏紊乱。粗听似乎“像朗诵”,细品便知“不对味”。这种情况,有的是在模仿过程中不自觉地抓住了皮毛,走了弯路;有的是在练习过程中有意识地找到了捷径,入了歧途。事实上,在学习的道路上,只有遵循规律,不畏艰苦,认真揣摩,反复体味,坚持“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的原则,才可能渐入佳境。

但是,我们决不笼统地反对“腔调”,因为,任何艺术都有自身的审美特点和历史积淀,总会存在着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明显的特征。朗诵的艺术特征或许可以简括为:依据文字语言,进入预设情境,加强内心感受,引发真挚感情,增大唇舌力度,拓开重点词语,拉动抑扬幅度,渲染意境气氛,等等。那基本要求,仍然不能违背“理解是基础,目的是统率,感受是关键,感情要运动,声音要变化,状态要自如”的规律。如果把朗诵完全变成日常生活的说话,那就同朗诵大相径庭了。

朗诵是个体劳动的产物,是创作主体艺术个性的展现,是文字作品与有声语言的融通升华,是文化传统与时代精神的互动互补,是传播先进文化、和谐文化的一翼,是提供大众审美愉悦的重要渠道。

我们呼吁:让朗诵活动更广泛地开展起来吧!让朗诵教育更深入地进行下去吧!

有感而发,即兴议论,兴许是画蛇添足?就权作“烂序充数”好了。

张颂草于“三书屋”

2007年7月20日

同类推荐
  • 弓萧缘;石榴记

    弓萧缘;石榴记

    弓箫缘:从长安出发,筹建北庭都护符的四十万石粮草意外遭劫,“镜铁山五义”之一李波也卷入此案中。陈澌,一个神秘的武林人士,奉唐皇之命调查粮草遭劫案,不料行程伊始就收到戍边将军张武威麾下秘密高手“威武十卫”的追杀。李波的小妹李雍容被箫声吸引,意外目睹了陈澌与“威武十卫”的对决,少女情怀一发而不可收。然而,这一段恋情终究不能弓箫齐鸣,就像当初那一箭,终究不能射中那个人…
  • 播音主持艺术论

    播音主持艺术论

    广播电视语言传播,是现实,播音主持艺术、是现实,话筒前,镜头前的有声语言创作,也是现实,如何面对广大的受众,更是现实。我们既然有志于研究中国播音学、那就要专心致志、矢志不移地为此而一往无前、永往直前。播音界公认的继往开来的领军人物,播音主持艺术理论的学术泰斗,中国播音学学科体系的开拓者,他是国家级数学名师,他以“为人师表”而自稁,以“塑造灵魂”为自律,他为电波里,荧屏上的“名人”们培根养心……
  • 新班主任带班技巧

    新班主任带班技巧

    班级的规范化管理,是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把班级管理活动中最基本的、相对稳定的管理内容,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和规范,采取强制执行、严格训练和有效的思想教育,使之成为班级师生员工自觉遵守的习惯,内化为师生员工的素质,进而形成班级的传统,以达到管理非管理,似有似无的境界,并形成一定的常规。
  • 战略传媒:分析框架与经典案例

    战略传媒:分析框架与经典案例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学界以及传媒实践者们看待媒体运营的方式正发生着巨大变化,这些变化是新的传媒管理政策、信息及数字技术,以及中国媒体市场增长所导致的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的结果。在此背景下,市场定位、跨媒体经营、拓宽融资渠道、构筑核心竞争力等已成为传媒业界耳熟能详的词汇。然而,上述方式不过是帮助媒体单位实现目标的手段,对媒体单位为何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却未做出解答。
  • 新闻学十年(1998-2008):多元与分化

    新闻学十年(1998-2008):多元与分化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热门推荐
  • 龙皇武道

    龙皇武道

    天之初,地之始,龙之皇。十二生肖,他们象征着十二位远古的东方勇士。十二位传承生肖血脉的武者。他们拥有着自身属相的能力,他们的力量强大而神奇,他们是从遥远的过去就一直存在的神秘人物,他们是东方的勇士,从他们存在以来,他们一直用属于他们自己的方式,守护这一片古老的土地上的一切。然而在这十二位神秘的勇士之上,还有另外一个更加神秘的存在——龙皇,东方的祥瑞。当拥有着龙皇血脉的王者降临之后,生肖勇士们都会聚集在王者的身后,为守护东方这古老的土地贡献出全部的力量与热血。
  • 实力证道

    实力证道

    少年从武侠中探索大道,一路前行,强化肉身,打破枷锁。
  • 最终审判夜

    最终审判夜

    古老的家族,神秘的组织,惊天的阴谋,兄弟的情义,万众瞩目的时刻。好奇吗?好奇就进来看看吧。反正也不会少块肉!
  • 易烊千玺我与你似青草云端

    易烊千玺我与你似青草云端

    我本有眼泪,只是没有情感而落不下与你的相遇就像烟火般的绚丽,也如烟火般的短暂本文纯粹虚构,请勿上升本人!!!
  • 中卫文化纵横

    中卫文化纵横

    文化,需要热情培育、城市作为承载地方文化的时空平台,其文化的厚度在于积累,城市文化的特色、风格和品味,离不开民众的热情和关切,也离不开政府的给力和培育。
  • 双陆传奇

    双陆传奇

    看似平凡的不平凡孩子,因天大的机缘有了成神之资韬光养晦,但也不会任人欺凌性情平淡,却不得不争霸天下淡泊名利,视外物如浮云为了身边人却不得不博一份绝世基业身处巅峰,看破一切,才发现,这天,原来不是天ps:新书求收藏、求推荐
  • 大宋天朝

    大宋天朝

    二十二世纪三十年代大龄单身屌丝封越莫名奇妙穿越到靖康之耻前一年,面对着还处于愚昧的大宋,他的恶趣味上来了。枪械?不不不,这是制式火属性黄品仙武。手雷,大炮?不不不,这时制式金火属性黄品消耗型仙武动力外骨骼?不不不,这是制式玄品仙甲。电磁炮(地级仙武)?空间折叠装置(传送阵)?空间存储装置(须臾戒)?拜托,科技,哦不?仙道不是一天建造而成的。若干年后,封越回过头,看到的是人类最真实的一面。(别问我金手指是什么?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真理,好吧!我承认还有个智脑。)
  • 重生之凌上

    重生之凌上

    前世她是被家族利用的棋子,临死方知其恨。如今,她涅磐重生,誓将报仇进行到底。那些前世今生诽她、谤她、伤她、害她的人,一个都不能放过!人前,她是随性淡然,唇角永远挂着轻笑的普通女学生。人后,她是一步步走向商界巅峰,叱咤风云的帝国魁首,黑道至尊!睥睨世间万物,玩转商场风云。愚蠢的凌氏家主不在,取代的则是那令人闻风丧胆的商界女修罗,黑道女魔头。意外通灵修真界,闯入魔域世界。从此双双联合虐渣、修真打通关。精彩片段一“帮主,擎虎帮暗中劫走了我们的军火。”小弟惊惊慌慌跑进来禀告,满脸严肃。某女淡淡微笑,眼底却一抹寒光滑过,红唇轻启:“他们找死!准备下去,今晚灭了他们分堂,我要让他们知道,本少的东西可不是好抢的!”小弟崇拜的看着某女,不愧是帮主,说灭就灭,王霸之气扑面而来。拳头一握,眼神坚定,跟着帮主有“肉”吃!精彩片段二某夜,某女看着不自觉抱着被子跑到她床上的男人,一脸冰霜,眼里满满的嫌弃,“你干什么?”某男委屈,不开心嘟着嘴,“亲爱的,人家生病了。”虽是嘴上说生病,可眼里划过一丝狡黠又是怎么回事?“蠢男人,你给我滚蛋!你生病关我什么事?!”某女怒吼,这男人今天是怎么了?难道思春了?某女瞬间恶寒。明明当初是一副无欲无求的谪仙模样,怎么偏在她面前作小媳妇儿的姿态?“人家生病,需要你娇软的身体才能痊愈。”某男一脸娇羞,说罢自动跑进被窝,害羞的看着石化的某女,“亲爱的,快来,人家等着你。”“……”谁来把这个妖孽拖走。本文一对一,宠文无下限,后期男女主互动会增多!喜欢赶紧收藏啊,么么哒!
  • 豪门复仇:还能再爱你吗

    豪门复仇:还能再爱你吗

    她的家世很好,却因为无父无母而备受嘲笑。她知道父母的死并非意外,于是了开始无尽的报复......然而,当她杀了他母亲,杀了他之后,却发现,一切都错了......
  • 商务电话沟通技巧

    商务电话沟通技巧

    所谓商务电话沟通技巧,实际上并不像它的名称所代表的含义那么简单;而要掌握其全部技巧,就必须以系统的思维去探求隐含在沟通中的细节。惟其如此,才有可能明白电话这座宝藏所蕴含的财富,才有可能通过一部小小的电话建立起商业帝国。当你打开这本书认真阅读每一章节时,你就能够体会到上述观点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