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7000000054

第54章 理论编(30)

我们现在是个什么时代?民主化的进程不断地加快脚步,三贴近、三个面向、三项教育等等,人民群众的自觉性,特别是底层群众的觉醒,这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但是现在我们的广播电视里都是豪宅,角色们打扮得特别漂亮,进出高级娱乐场所,那我们的底层的人民怎么办?谁来关心他们?谁来反映他们的生活?谁为他们呼吁?这不是广播电视的责任吗?我们的学生一进校就应该从这方面给以教育,我们将来不是冲着大款、豪宅去的,而是冲着广大的、还没有脱贫的、刚刚到小康的广大人民群众来的,为他们谋福利,为他们呼吁,让他们走向富裕。我们大众传播里面最缺乏的东西,现在反而受到了冷漠。这些问题不是我们能够解决的,但我们在思想认识上要清楚,要给学生讲清楚。

关于“学院派”。对“学院派”有两种看法,一种是推崇,一种是否定、贬低。“学院派”(不是学院主义)也是在不断发展过程中的。“学院派”起源于16世纪末,意大利的绘画艺术出现了巴洛克绘画、学院派绘画和现实主义绘画三个流派。学院派绘画以卡拉齐三兄弟为创始人,严守古代和文艺复兴艺术大师的规范。所以,我们现在理解“学院派”,就是规范化。但是这个学院派有很重要的贡献,它是欧洲第一所美术学院,开设了比例学、解剖学、建设学等,形成了一个严整的美术教育体系,这是它最大的贡献。它的问题是太恪守规范,把大师的作品奉为圭臬,不许越雷池一步,这是意大利学院派绘画历史里的一个问题。我们把学院派借鉴过来,我们也要建立我们的“学院派”。

首先要保证继承传统,绝对不能割裂传统。

其次要坚持规范教育,绝对不能否定规范、随心所欲、各立门户、各行其是。我们的教材、教学计划、教学步骤、教学安排都是教学的法律,不能随意更改,可以有不同意见,但是不能否定教材,个人没有这样的权利,至少在现阶段、在当下,要维护我们教学的规范。

最后“学院派”要随着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更新观念,不断创新。这样的“学院派”才会有生命力,才是真正的学院派。有人说“学院派”就是保守,随便说,但是我们自己不能保守。我们要及时引进新的学科、新的前沿,融入我们的学科。继承方面,还不够,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继承得不够而不是继承得过了头。“学院派”应该是我们引以为自豪的事情,千万不要作为贬义,像“播音腔”一样否定掉。“播音腔”也有价值,我们反对的是固定腔调,或者叫八股腔,不是反对播音腔。这些方面的问题都要澄清,从概念到体系。将来我们学院派的发展也会把不同的流派引入进来。比如,朗诵式的播音,谈话也可以气韵生动……千万不要用一个模子刻学生,用一种模式套学生,用一个体系束缚学生。我们主张不断地创新、发展,将来我们学院派也会有不同的学派,比如吉林学派、上海学派、南京学派等等,不同学派的林立,说明这个学科的兴盛,应该鼓励、呼唤这种学派林立的情况,使我们的教育得到大的发展。

我们这个高级讲习班主要的成功之点,不是广院的教学经验有多么的丰富,或者是如何有典型性,而是我们大家汇聚到一起,来共同探讨我们的专业教育,这一点是个里程碑。做梦都想的事情,今天终于实现了。只有大家走到一起,形成群体的合力,事业才有发展。

我曾经在我们学院的一个科研会议上发表过一个观点:这个科研里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一个是个体性,个体性太狭隘,老从自己的角度去观察事业,没有多角度、多层次地去观察我们的事业,视阈受到极大的局限;还有一个问题是由于有了个体性,特别是和职称、学术什么的挂上钩后,让人觉得功利性太强。功利性的危害在哪儿?过去我们播音学开会,经常出现大会形成的决议、别人优秀的作品,有些人回到单位以后锁到自己的抽屉里,“这是我的财产”,没有形成大家的财富。这样的话,我们的事业怎么发展?一定要避免功利性,我们需要团队精神。只有形成了团队,才会有整个学科的进步、学术的发展、学术的深化,才意味着我们的事业蒸蒸日上。将来我们的播音史中,教育史这一部分,我们的这次会议恐怕会写下浓重的一笔。

第二个问题,由于我们总是处于一个个体的、微观的、自发的层面,我们全国的情况,全世界的情况,甚至观照全广播电视界的情况,都显得声音极其微弱。尽管我们大声疾呼:重视我们的专业吧,这里有很多的东西是很可贵的啊,是前人的经验啊,是我们的创新啊……谁来重视?没有人倾听你的声音。为什么会这样?正是由于我们这种散漫的格局造成的。如果真的形成一支队伍、一个团队、一个军团,谁还敢轻视我们的力量,谁还不对我们刮目相看?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我兴奋于此:我们终于有了一支自己的队伍!这是可喜可贺的事情!

第三,刚才丁教授所谈的,代表了学院派的观点,我非常高兴。因为我们从来被人们看做是操作层面的工匠,我们教授学生怎么在话筒前播,掌握什么样的技巧,从来没有人说,你们要不仅仅局限在话筒前、镜头前,你们的眼界要放开,这是我们全民族的语言的事业,不得了的。这是学院在观念上对播音专业认识的一个质变。如果我们都这么看我们的专业,哪个专业、哪个学校,哪个高等、中等、小学教育都离不开我们的时候,我们的事业不是更体现它的重要性了吗?我们将来在教学当中,要时刻提醒同学们,我们不仅仅培养在话筒前的一种操作行为,而且是培养民族语言的一种典范的意识。我们都要成为有声语言的典范,谁都要向我们学习,谁都要向我们借鉴经验,这对其他学科也是一种贡献。当然,我们也会把其他学科前沿的东西吸引到我们这里来,才能走向我们的理想,否则,我们只能是闭关自守。

另外,我觉得,宣传的工作也需要一种学术的敏感。当前的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教育里面的学术动态、动向是什么?我们要有一种洞察力。发现了某些动向以后,就要尽自己的力量支持正确的方面,反驳那些不正确的方面,使我们的学术沿着一个健康的、合理的、科学的、正确的道路前进,我们的事业才不会走更多的弯路。

“中国播音学博士文库”总序

“中国播音学博士文库”经过几年的筹划和商谈,终于可以开始运作了。

中国播音学的学科发展历程是艰难曲折的,她以自己独具特色的坚定方向和海纳百川的学术胸怀,筚路蓝缕,勇往直前,在几代人戮力同心的苦苦探索中,在孜孜以求的崎岖道路上,打通了这样一条攀登的路径,开垦出这样一片肥沃的土地,在这里,有志者可以播种花果树木,可以营造亭台园林。每当我们想到“播音”,一定会心潮起伏,激情洋溢。因为事业所系,生命所系。

不论是旧中国,还是新中国成立后,不论是靡靡之音,还是真理之声,广播的有声语言,一直没有间断过。从正面和反面,都给了我们经验和教训。有的经验是具有普适性的,任何时候都应该汲取;有的教训,尽管带有时代的局限,也会给人们有益的启示。

1940年开始的人民广播,继承了我们中华民族的黄钟大吕,既反对无病呻吟,也反对气势凌人。播放过胜利进军的战斗号角,播送过翻身解放的欢歌笑语。其间,也有过六七十年代高亢激越的“大话”和八十年代后期散漫零碎的“神侃”,但那成型的主流话语形态,仍然高扬着汉民族共同语的大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导向与品位,感召人们传承民族精神、华夏文化,为祖国的繁荣和昌盛而甘于奉献、勇于创新。

我们不会忘记,延安窑洞频传的捷报,天安门上庄严的宣告,阶级斗争为纲的退隐,市场经济调控的完善,政治民主稳健的步伐,文学艺术繁荣的氛围,科学教育发达的设计,国际交往成功的范例,综合实力提升的轨迹……

我们不会忘记,广播传播的巨大发展,电视传播的飞速进步,节目形态的多种多样,节目内容的丰富多彩,卫星覆盖的日益广阔,数字技术的日新月异,语言文字的逐步规范,有声语言的魅力无穷,媒体竞争的激烈态势……

我们不会忘记,新闻播音的主体地位,专题节目的色彩纷呈,综艺节目的多层娱乐,体育现场的专注热烈,影视配音的动人心弦,访谈对话的机敏深刻,老年问题的深情关注,少年儿童的成长培育,传受和谐的人文关怀……

我们不会忘记,学科理论研究的举步维艰,学科教育实施的崎岖坎坷,学科人才培养的幽眇难传,实验机器设备的陈旧匮乏,经典示范作品的散佚流失,学术论著发表的狭小空间,学术梯队建设的耗时费力,强化语言功力的孤掌难鸣。

多少人对此情有独钟,多少人为此废寝忘食,多少人由此发愤图强,多少人因此刚正不阿……

广播电视事业的突飞猛进,广播电视节目的五彩缤纷,已经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些精神消费中,包含着虚假和低劣的产品,令人担忧,应该给予清醒地审视和严格地批判。固然,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长青,但是,哲学的智慧之光和生活的实践之刃不能缺席,有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大众传播者,尤其不能熟视无睹!

播音教育,特别是学历教育,从1963年9月算起,至今也有四十三年了。起步时,是三年大专学历,到了1980年,从1977级开始,升为四年本科,属于文学学士;同年,开始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1999年,可以招收艺术学的广播电视语言艺术方向的博士学位研究生。从2002年起,招收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中国播音学方向的博士学位研究生,从2006年开始,转而进入二级学科——招收新闻传播学所属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专业的中国播音学方向的博士学位研究生。这样的变迁,证明了两点:

其一是,播音有学。播音,并不是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只是照着写好的稿子“念字出声”,她是一种有声语言的创造性活动,她是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在话筒前、镜头前“以有声语言为主干或主线,出头露面,驾驭节目进程”的创作过程。她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思想指导,以新闻学与传播学为理论根基,以艺术学为传播重心,以语言学为规范要素,以语言功力为主体特性,以审美价值为创作理想。她总是顺应历史和时代的潮流,继承民族优良传统,吸取世界文化精华,坚持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忠于人民,服务大众,维护祖国利益,充满人文关怀。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她必须“乐于在场,勇于出席,善于发言”。因此,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应该恪尽职守,集思广益,遵循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的要求,实现大众传播中的公众形象和日常生活中的个人形象的统一;要“以播为主,一专多能”,力求做到“有稿播音锦上添花,无稿播音出口成章”。在传播中,应该达到“信息共享,认知共识,愉悦共鸣”。由此可见,播音学是一个多学科、多层次的新兴交叉学科,并不是某一单个学科的衍生物。以《中国播音学》为标志的学科理论体系和学术价值建构,已经被社会普遍接受。

其二是,播音有术。播音,是在实践中生成的,也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她的理论,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她的实践,又有独特的操作性。在用气发声、吐字归音的训练中,有行之有效的路径和方法,必须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在语言表达上,从有声语言的特点、创作的正确道路、思想感情的调动、语言表达的技巧,到话筒前的创作状态,都有一整套规律和一系列要求。播音创作过程,是“理解内容——具体感受——形之于声——及于受众”的过程,应该讲求高质量、高效率,要推进民族化、风格化,体现韵律美、意境美。她强调“语言功力”——宏阔精微的观察力、融会贯通的理解力、条分缕析的思辨力、具体丰富的感受力、精妙高超的表现力、独具只眼的鉴赏力、应付裕如的调检力、体察入微的回馈力。她要求实现“以事醒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美愉人”。技巧训练,先要“刻意雕琢”,然后再“返璞归真”。在节目策划、文案写作、采访编辑、灯光背景、化妆服饰、体态举止等方面,也都提出了可应用性目标。这些内容,丝毫不能须臾离开实践,否则,任何理论研究都不过是“隔靴搔痒”。但是,只停留在实践和应用层面,不进行理论提升,就会作为“简单的传声筒”;或者脱离实践,凭空进行理论研究,就会成为“辞藻的编排者”,即使有再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显示不出有声语言的魅力,揭示不出有声语言的内涵。

关于播音的学理和术用,现在的研究还显得稚嫩,有待进一步总结、梳理、充实和完善。

播音有学、有术,她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久远的,学士、硕士和博士们,都将从中得到多维的探索之路。我们期待着他们的丰硕成果。

同类推荐
  • 中华歇后语(第九卷)

    中华歇后语(第九卷)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汉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汉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
  • 宋代私学发展略论

    宋代私学发展略论

    宋代私学教育是中国古代教育问题研究中的一部分,本书纵观宋代私学发展的整体状况,从宋代私学整体发展入手,对其进行全面的把握。 运用系统理论和实证分析法,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对宋代私学发展的历史背景、办学人员和学生来源、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地域性差异等几方面进行系统的考察和分析,揭示宋代私学对宋代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对后世私学发展的影响。
  • 红白喜事主持辞及典型致辞

    红白喜事主持辞及典型致辞

    您也可以尽览全书,在闲暇之余,您可从《红白喜事主持辞及典型致辞》中觅到华丽词章,让您在休闲时光里与美词相伴、满口生香。中国人历来爱热闹,婚丧嫁娶、节庆礼宴都要举办仪式。众宾客齐聚一堂之时,怎能没有司仪、主持以妙词新语为气氛添砖加瓦?更有各种酒席、宴会,也少不了祝酒致辞。如果您还在为“理屈词穷”而愁上加愁,就一定不能错过《红白喜事主持辞及典型致辞》。婚礼、宴会、生日、节日、葬礼、商务庆典及其他多种喜事庆典主持辞及经典致辞,《红白喜事主持辞及典型致辞》应有尽有,您尽可取己所需,在四方来客面前风头尽显。
  • 一线教师的修炼之道

    一线教师的修炼之道

    本书内容涉及心理修炼、自我修炼、课堂修炼、教学修炼、真爱修炼和创新修炼六个方面。具体内容包括:永存阳光心态、让微笑伴随左右、优秀教师的三大特质、组织管理好课堂等。
  • 中国广播文艺理论研究

    中国广播文艺理论研究

    本书沿着中国广播文艺的发展脉络.对各种广播文艺形式的艺术特征和意境营造的细密之处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诠释.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和创新性。其理论性和实用性的有机融合是写作的主要特点。
热门推荐
  • 我陌生的朋友

    我陌生的朋友

    肖星今年21岁,是一个本性本份又不安份的女生,鹅蛋脸,五官端正,没有攻击力,长的比较讨喜,美女具备的东西她都有,比如美人须与生长健康的~毛发,主修市场营销专业,学校毕业之后去广告公司做了设计...肖星的第一份工作,面试上了当地规模最大的广告公司从此开始了她的职业生涯...遇到了许多不一样的人..
  • 圣道劫

    圣道劫

    天道不仁,以万物为棋盘。为揭天道不仁之相,一位寻梦的少年游离在人魔之战的棋局之中,他能否最终主宰万物,请看正文。
  • 轻烟淡水

    轻烟淡水

    一个从小就没有家人的孩子,后来被皇朝中的暗部收入为其卖命。见证了无数的杀戮,见证世间太多无奈痛苦,最终决定脱离皇朝最后一次拯救这个世界,然后去追寻心中那想永远脱离这悲苦的世间过着轻烟淡水般的日子。能不能麻烦各位看过的书友们路过时给个推荐啊!或者手抖一下收藏掉,虽然这本一定会写完,但是毕竟作者幼小单纯的心灵也是需要一点鼓励的撒
  • 一笑顾倾城

    一笑顾倾城

    当终极系列的粉丝穿越到大战后四十岁的夏美身上,在回到夏美十六岁那年。当汪东城带着大战中牺牲的夏天一生记忆穿越到夏天十七岁那年。当唐禹哲带着大战中牺牲夏宇的记忆穿越到夏宇二十岁那年。故事可以开始了......
  • 小小县令大将军

    小小县令大将军

    小小县令两袖清风,清清闲闲过日子。一朝来人纷纷,踏破门槛,勾起曾经多少风云多少痛楚。那个记忆中的绝色,那个面前的简单率性的少年,笑着闹着却心中苦闷无语凝咽。而为何偏偏有人硬要扣进我的心门?
  • 舜日融融继尧天

    舜日融融继尧天

    天皇首把甲历创,定姓定婚定论常;地皇钻取人工火,人皇百草遍品嚐。轩辕瑞祥和帝窖,联华抗夷华夏昌;唐尧虞舜忙治水,尊贤爱才讲禅让。
  • 当青梅遇见竹马

    当青梅遇见竹马

    暂无。。。。。。。。。。。。。。。。。。。。。。。。。。。。。。。。。。。。。。。。。。。。。。。。。。。
  • 安家公主恋上校草王子

    安家公主恋上校草王子

    三位公主出身豪门拥有着美若天仙的面孔。在圣樱学院中与三位王子相识,相知,相恋,虽然在恋爱中有些坎坷和曲折,但最后还是手牵手走向婚姻的殿堂......
  • 末代逍遥录

    末代逍遥录

    三生石上三生缘。当命运降临的时候,人只能卑微的去接受。一段血海深仇,一段三世情缘。流浪在都市的少年却身怀各界功法,何去何从。
  • 十年之久,我已倾心

    十年之久,我已倾心

    经一场年少无知的爱恋,历现实的残忍,十年等待,终将你换来,十年的时光,或长或短,或有爱有恨,或喜或悲,悲欢离合。“不负楼兰不负卿”这是给乔子翊给乔梓馨的的承诺,十年走来,经历了那么多的忐忑,爱还在吗?注:本文是新手首发,从第三章开始算是正文,前两篇是引续,是人物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