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7000000024

第24章 教学编(9)

主持人大赛随想

中央电视台主办的“荣事达杯”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已经落下了帷幕。我作为复赛和决赛的评委,有很多想说的话。这里,先把几点最重要的想法简单谈一谈。

在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过程中,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的队伍也迅速壮大,甚至成了一个声名显赫的群体,备受世人的青睐。但是,究竟什么样的人才能做好这项工作,从事这项工作的人要具备哪些条件,这些条件中什么最重要,至今好像还没有一致的意见。

在广播电视传播中,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是以有声语言为主干或主线“出头露面”把握和驾驭节目进程的专业人员。简单说,这样的人员必须“有声”、“上像”、“内涵深”。所谓“有声”,是指声音圆润、响亮、悦耳、动听,所谓“上像”是指形象端庄、大方、悦目、赏心,所谓“内涵深”是指表达规范、文雅、鲜明、生动。总起来说,作为专业人员,他们的特殊性,应该在共性——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属性之上,具备语言(包括副语言)功力。如果声音不悦耳,形象不悦目,就根本不适合走进这支队伍。我们重视文化水平,完全正确,可是,文化水平再高,也替代不了、弥补不了声音和形象的缺憾。具有高水平但能够担当播音主持的人,却如凤毛麟角。而在声音悦耳、形象悦目的人们中,已有较高文化水平的人,或者经过培养可以达到更高文化水平的人,才可望成才。而目前的现状,几乎失去了“专业”的角度,一味地强调文化水平,似乎只要有了较高的文化水平,声音、形象的要求降低些也无关大局;似乎越强调文化水平重要,就越显得挑选者、评审者极具眼光。这实在是一个误解,把“内涵深”理解得过于片面、过于机械了。“有声”和“上像”是“入场券”,声音和形象不佳者,不能“出席”。“内涵深”是“发言权”,缺乏观察力、思辨力、感受力、表现力,知识不博、文化不高、修养不足、造诣不深,当然会造成传播过程中捉襟见肘、语焉不详的状况。但这是可以通过努力逐渐提高、日益强化的,并非全是不可造就的。这是任何专业、任何工作遴选人才都应该这样考虑的基本思路,既不要顾此失彼,也不要厚此薄彼。在声音形象和文化内涵的权衡上,一定要坚持专与博的统一、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这次大赛,首先进行文化考试,据我了解,确实淘汰了一批声音形象俱佳的参赛者。而所谓的文化考试,又很难说确实是电视节目主持人所必不可少的、能够考察出基本素质的内容。笔试成绩很不错的人,经过面试也淘汰了不少,这些人之所以被淘汰,大多因为声音形象有问题。所以,今后,恐怕还是首先进行面试为好。进入复赛的50名选手,声音形象也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专业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复赛中,注意发散性思维、主体性应对,这是一种比赛的新思路,造就了一套新规则,很有创新意义,值得今后借鉴和发扬。不过,就程序上看,也还有值得研究的地方。专业素质的选题、采访、嘉宾、评述,创造性空间仍有局限,准备并不仓促,但抓住新闻眼做足文章的不多;艺术阐释的文化底蕴、艺术感觉,往往显出随意性和浅表化;外语问答的内容,偏重生活基础,紧密结合电视节目主持人的题目较少。决赛中,选手们只能在被分派的、既定的栏目中主持,至于该栏目是否适合他(她),是否能发挥出现有水平,是否可以开掘出最大潜力,这些方面还带有强制性,如果进行双向选择可能就好得多。所有这一切,是任何大赛都不可避免的。因为,“电视节目主持人”这个群体,就是一个变化多于稳定、个性显于共性的集合性概念。

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是一个岗位名称,犹如“京剧演员”、“运动员”等,虽然看起来具有群体的稳定性、共性,但是认真考察时会发现,那生、旦、净、末、丑,那田径、体操、足球、篮球、乒乓球……又各有千秋,个性鲜明而富于变化。广播电视节目有不同的门类,新闻评论、社教、体育、文艺、儿童……每一档节目都有自己的性质任务、内容形式、服务对象、语言样式、制作流程,想用一个统一的模式完全框住它,就会走到机械唯物论或者主观唯心论的歧路上去。更重要的是,这一岗位,还存在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基本要求,还会有不同特色、不同风格的审美理想。如果需要概括它的共同点,只能回到这一岗位的原初起点上:以有声语言为主干或主线,“出头露面”把握和驾驭节目进程的专业人员。从专业特点上说,同所谓“播音员”是一致的。因为,现在指称的“播音员”,只是狭义的“新闻播音员”,广义的“播音员”,是一个专业命名,以语言传播为根基,节目主持人是这一专业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中准确地使用了“播音用语”,即包括了新闻播音、专题播音、体育解说,又包括了各类节目主持。这就有利于澄清某些混乱的认识,什么节目主持人的声音口齿可以差一些,什么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规范可以松一些,什么节目主持人的差错可以多一些,什么主持人的形象要求可以低一些……好像只要当上了节目主持人,就应该同播音员有“原则差别”“本质不同”。这种认识,怎能提升和强化节目主持人的文化水准和语言功力呢?

广播电视传播中的语言,不应等同于日常生活中的说话;大众传播不应降入人际传播的汪洋大海。节目主持人如果一味追求“生活”、“自然”,“越像说话越好”,那么,就很难提高有声语言的质量了,而且会每况愈下。其实,新闻播音员也好,节目主持人也罢,都应坚持语言的高质量、高效率,努力做到“有稿播音锦上添花,无稿播音出口成章”。在这次大赛中,有的选手,语音不规范,如前后鼻音不分;有的选手,口齿不清楚,如吐字含混无力;有的选手,气质欠文雅,如插科打诨无度;有的选手,词语较贫乏,如表达简单重复……这些,都有损于媒介人物的公众形象,使人难于满足对大众传播的期待。

电视节目主持人尤其应当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不但要融进电视、化入节目、当好主人,而且要体现时代精神,充满人文关怀。一心想着观众,热心为了观众,决不应该“放逐崇高”,“削平艺术”。

我们不应要求每一个选手“全能”,正像不应要求每一个节目主持人都能主持任何节目一样。

所谓个性化,不过是真实自我的充分展现,既非装腔作势的自我包装,也不是自惭形秽的曲意模仿。在节目中,真实的自我并不完全是生活中的自我,而是经过调整后的自我:节目所需要的那部分自我,得到了强化和美化;节目所不需要的那部分自我,得到了弱化和淡化。这样,才能够达到“思与境谐”、“神与物游”的审美层面。这之后,特色和风格才会逐渐呈现出来。初出茅庐的人,包括初露锋芒、崭露头角的人,离特色和风格还比较遥远,最好首先夯实基础。此后,在刻苦探寻成熟的道路上,特色和风格会自己跑来,成为创作主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然流露在节目中,并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和肯定。参加一次大赛,就声称形成了什么风格,恐怕言之过早。

有一种观点,认为个性化就是摆脱、超越化的特立独行,就是毫无公共话语基调的独特叙事;把违反规则、追新求异作为个性化的标志。这是一种背离常识的畸形审美观。规范是一种“自由”,程度越高,取得的自由度越大。我们不会认为摆脱、超越文字和语法的诗文能够让大多数人看懂,我们不会认为摆脱、超越普通话规范的有声语言能够让大多数人听清。特别是在今天,说普通话、写汉字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已经有了法律依据,再也不应该为突破社会契约的个性化张目了。坚持个性化的艺术“澄明”之境,才是理论家们求真务实的责任。夸大个性化的私语性,张扬个性化的功利性,不免会染上“有偿服务”的印记,失去“真知灼见”的分量。

广播电视有声语言的传播,大体有两种情况:一是只有语言的表层意思,可以听出说的是什么;还能够了解为什么。知其然,固然好,知其所以然,就更好。从大赛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些选手,反应不可谓不快,可是要想知道他说的话有什么含义,他为什么要说这句话,那就得费一番思索,听来比较吃力。这里,有逻辑上的严密与否、词语上的准确与否等问题,更重要的是,说话的语气是否恰切。同样一句话,说得好不好,属于话语质量、话语效率问题。在很短的时间里,让人听明白所有含义,不发生歧义,不产生误解,语气的作用是巨大的、关键的。尤其是在“艺术阐释”阶段,语气中能不能“言志传神”,把自己的艺术感觉淋漓尽致地和盘托出,就成为考察选手的重要方面。有的选手,想象力相当丰富,语气里充满了如诗似画的美感;有的选手也很丰富,语气却显得干瘪、苍白。对于主持人来说,语气是一种无时无处不在、一丝一毫不差地表现“综合素质”的一面镜子。有时,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有时,功亏一篑,悔之晚矣。这是需要花心血费气力的,不要相信那种“不学而能”的说教,而应攀登“不工者,工之极也”的语言艺术的高峰。

当然,大赛终究不同教学。专业教育是按规模、成建制、有体系、重层次的教学活动,要进行可预知、可重复的长期训练,目的是抓共性,打基础,因材施教,扬长补短。播音主持艺术专业人才,是新闻工作者中的语言传播人才,在选拔、培养、教育、实践中,必须加强喉舌意识、原典文化、人文精神和语言魅力的整体构建与习得,不同层次各有标准,不同类型分别扬弃。而大赛是自愿集合的群体在特定的游戏规则中进行的不可预知、不可重复的瞬时出场竞技,有人水平高并没有参加,有人实力很强却偶有失误……就参赛者而言,在“这一次”的公平竞争中可以分出高下,但那瞬时出场的激动与遗憾,只有等待未来的机会加以发扬和弥补了。教学中,也可以适当采用这种竞赛的方式,对加强学生的当众竞技能力、现场驾驭能力会有帮助。

张颂

北京广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同类推荐
  • 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8年卷

    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8年卷

    编者在“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第五届(2008)年会收到的大量文稿中,经作者同意在部分新闻学期刊2008年发表的有关文稿中,共选取111篇稿件,辑成《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8年卷》以飨读者,并恳请各方指正。
  • 常用俗语熟词源头之趣

    常用俗语熟词源头之趣

    《常用俗语熟词源头之趣》有四个特点:一是知识性。特别是俗语,它的产生都和历史、传说有关,每条俗语都有它的历史根据或传说故事。俗语的形成,本身就是知识的积淀,这本书就是用知识积累成的小小“知识库”。二是趣味性。俗语的来源,既谐且雅,趣味无穷。如“宰相肚里能撑船”,源于王安石的故事,王安石是宰相,是为大雅,可这则俗语的产生却十分有趣。三是工具性。它可以像词典一样查阅,用起来十分方便。四是收藏性。它不是应时性、流行性书籍,过时不用,它是知识性书籍,可以永久保存,飨及后人。
  • 诚信与道德

    诚信与道德

    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每个人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讲:“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这句话的含义就是说同朋友交往,说话要诚实、恪守信用。诚信是为人之本,从业之要。
  • 传播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

    传播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 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语文知识小丛书)

    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语文知识小丛书)

    《语文知识小丛书:中国古代文化知识》以国家正式颁布的语言文字规范为依据,以中学课本经典文章为实例,对常见的语文现象进行明晰透彻的辨析。从字、词、句、段、文,循序渐进、深入浅出地讲析,包含了语文常识的方方面面。是酎亍各业不同年龄、不同层次读者的好帮手,特别有助于学生提高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热门推荐
  • 生灵纪元

    生灵纪元

    通灵大陆之上,强大的灵力是所有的基础,天明城中,自卑的少年咬着牙,红着眼,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迈着坚定的步伐,用手中的枪横扫一切磨难。
  • 一盏千机

    一盏千机

    为了结束战争,有的人应势而死,有的人应时而生。
  • tfboys之雨后昕

    tfboys之雨后昕

    她与他们在没有恢复记忆时是同个世界,然而恢复记忆后却是两个不同世界的人,误会与摩擦的火花,她是该选择回去还留下……他们的到来不单是给她带来陪伴,更重要的是使她笑容重现在脸上。但是笑容能否持续下去?曾经因为往事打击退出娱乐圈的她能否会因为他们的到来而重新选择出道?一切谜底将在这部小说中为你解答~
  • 丑女的时代

    丑女的时代

    丑女在学校里生活得很自卑,但自从某人来了后,她的生活变得滋润了,请大家多多关照!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仙缘之朝天阙

    仙缘之朝天阙

    她说,如果你敢伤害我一分,我便转身离开从此天涯不相见!他说,我很高兴,你还在。她说,如果你敢伤害我十分,我便亲手持剑定将你千刀万剐!他说,我很高兴,你爱我。归来,承诺,仙缘,复仇,孰真孰假?孰是孰非?时隔五百年的恩怨情仇,众神与众妖的力量博弈,仙者与凡人的骄傲与劫难,苍苍大地上风云激荡。一句承诺,何人记得?几声思语,说与何人听?一曲朝天阙,千古人事水空流。
  • 家有悍妻:王爷要乖乖

    家有悍妻:王爷要乖乖

    新婚洞房花烛夜,新娘火灵儿望着病焉焉的新郎东方无痕,“为什么娶我?”“够彪悍。”“你不怕我把你的寿王府闹得鸡飞狗跳?”“不怕,本王的就是王妃的,王妃怎么会做有损自己利益的事情呢!”“我不喜欢你。”“以后会喜欢上的,我们是夫妻。”“可是……”火灵儿口气森然,神色凝重,一字一顿几乎咬牙切齿地说到,“你为什么要给我下药!”火灵儿现在浑身僵硬不能动弹,全拜眼前人赐东方无痕娇弱一笑,宛如花开,美轮美奂,美不胜收,“还不是听说王妃想要逃婚,着急了,不得已才出此下策。”火灵儿满头的黑线,“那……那个……我没有,我还没有那个胆子逃皇婚。”东方无痕满意的点头,“王妃明白就好。”火灵儿:“………”
  • 三杰

    三杰

    年轻的帝王很难相信有朝一日自己会被世人冠以“三杰”之名。在他的印象中,那些被称为“三杰”的前辈们要么是法力无边的法师,要么是无敌的战士,象征着提艾拉大陆最强大的力量,绝不会是自己这样的人,这个名号总是关乎着荣誉、血腥、战斗之类的东西,然而自己还是接过了“三杰”的衣钵。也许世人认为,追求力量的时代已经过去,正如那个真正应该获得“三杰”名号的传奇男子所说的:“现在,所有恩怨,一笔勾销。”
  • 鬼の左眼Ⅱ之六界传说篇

    鬼の左眼Ⅱ之六界传说篇

    原地狱童子第二部(现改名鬼之左眼),沉寂半年,卷土重来!希望大家喜欢!如果有读者没有看过本书,请到连接栏阅读第一部,这样能更好的了解鬼眼的故事......第二部已经暂时告一段落,第三部不久将会卷土而来!请大家耐心等候......
  • 废材小姐:灵阶召唤师

    废材小姐:灵阶召唤师

    天龙神凰?挥挥手搞定。暗域众妖?一句话成功。医圣医书?翻翻就学会。超级空间?越级不是事。炼丹炼器?在我眼里毛都不是。稀有神兽求契约?不好意思,我的兽兽可以成“后宫”。曾经废材,今日女皇。招招手,各路大神来帮忙。双系魔法师?哪比我全系魔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