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7000000016

第16章 教学编(1)

继承播音传统发挥播音优势突出播音特色——为播音专业建立40周年而作

北京广播学院建院近五十年来,一直重视播音教育。从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合办“播音训练班”,到1953年9月开办我国第一个中文播音专业(大专),1977级开始升为本科,1980年建立播音系和硕士学位授权点,1996年9月成立播音主持艺术学院,1999年开始招收广播电视艺术学“语言传播艺术”方向博士生,2001年开始招收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国播音学”方向博士生。播音专业教育,在北京广播学院整体建设中,同其他专业一起,不断前进,特别是近十年来,更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式的发展。

一个专业的建立,一个学科的形成,离不开实践的召唤,离不开社会的需要。但是,“生产是今天”、“科技是明天”、“教育是后天”,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决不能把教育仅仅看做满足眼前某种临时需要的对应形式和措施。教育的观念中,必须注意“周期性”同“战略性”的一致,必须加强“适应性”同“前瞻性”的协调。播音专业建立之初,由于有紧急培养人才,满足电台、电视台需要的本意,直至现今,还有人认为这种应急性仍然是这个专业的培养特点。因此,许多人的视点往往放在“今天”,着眼于目前的现状和人才规格。事实上,这会极大地束缚教育改革的思路和举措,还容易造成人才培养规格的滞后。

我院播音专业,走过了40年的坎坷历程,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播音主持人才。这是有目共睹的,不可否认的。这证明,我们播音教育的成功,我们培养人才的有效。我们应该坚定地继承播音传统,能动地发挥播音优势,大胆地突出播音特色,而不要“自惭形秽”,更不要“改换门庭”。

我们的人民广播电视播音传统,十分丰富。举其要者有五:

1.坚定的党性和党的政策的立场,爱憎分明的饱满的感情和特有的新闻敏感;

2.和人民群众息息相通,热爱他们,关注他们,急他们所急,想他们所想,并努力融入播音创作中,要经常深入生活,学习社会;

3.苦练基本功,努力提高政治思想、科学文化、编播业务的水平;

4.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发挥主动性、创造性,保证播出的高效率和高质量;

5.团结协作,艰苦奋斗。

我们在教学中,一直贯穿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无私奉献的价值观的教育,坚持进行“喉舌意识”、“传播意识”、“精品意识”和“群体意识”的培养。就是在“极左”思潮冲击下,在“文革”中的短训班、讲习班、研讨班上,也没有动摇过。继承传统当然要“与时俱进”,一方面,捍卫其精华内核,另一方面,摒弃其过时的、违反规律的部分,如“播音无学”、“技巧第一”、“固定腔调”等。但绝不是更换几个名词术语、与传统“彻底决裂”另起炉灶。

我们的播音优势,十分明显。择其大者有六:

1.我们敢于公开声明:广播电视播音员(包括节目主持人)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知心朋友,是以有声语言为主要手段在话筒前、镜头前工作的新闻工作者。他们不应混同于演艺明星。受众也不是上帝。他们要“善于传播——以有声语言为主干或主线,出头露面,驾驭节目或现场”,“以真实的身份,强化和美化节目所需要的那部分自我,弱化和淡化节目所不需要的那部分自我”,极力提升受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艺术审美素质;

2.播音是一项创造性劳动,节目(或栏目)是播音创作的“舞台”,需要高度的创作觉悟、正确的创作道路、严肃的创作态度、饱满的创作热情、高超的创作技巧;

3.播音语言不同于日常谈话,它具有规范性、庄重性、鼓动性、时代感、分寸感、亲切感的特点。在播音创作中,通过有稿播音锦上添花,无稿播音出口成章,取得以事醒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效果;

4.播音创作中,要遵循播音表达规律,以有声语言的多种样式表现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语言内容,尽可能完美地符合稿件和节目(栏目)的体裁风格,满足受众的认知、审美的需要;

5.人民广播电视的播音风格是:爱憎分明、刚柔相济、严谨生动、亲切朴实。各台、各节目(栏目)、各人都可以也应该有各自的风格特色,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6.播音创作是一种个体劳动,但只有在群体中,集思广益,集中群体智慧,才可能体现个体价值,发挥出个体的聪明才智。

以上六点,基本上概括了人民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的优势。

需要说明的是,播音优势,主要体现在新闻性和艺术性的契合点上。因此,肯定会受社会、时代、政治、文化等不同程度的制约。发挥播音优势,就是要具体分析制约播音的诸种因素及其产生的社会效果,而不能生吞活剥,囫囵吞枣。例如,不应把全部播音史等同于“文革”时期的播音,一概加以否定,甚至提出“远学欧美,近学港台”,无视我们自己的播音优势。在播音教育中,必须紧紧把握播音优势,结合当下语境,针对学生具体情况,深入阐释,使播音优势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并要求学生用以指导自己的学习和实践。

从1963年开始学历教育算起,在将近四十年的播音专业教育中,我们总是强调播音教育的特色。这个特色,是日积月累、集思广益逐渐形成的。随着播音教育的发展而愈加丰富,并不断填充着更加科学的话语。

播音教育特色,概括起来,大约有六点:

一是“忠”。教师(包括教辅人员)都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忠诚于广播电视教育事业。肩负着培养名人的任务,自己要甘于寂寞和清贫。学生毕业以后,走上播音主持岗位,成为公众形象,“一举成名天下知”,教师只是感到无限慰安,因为自己的心血已经融入了他们的声音和形象中,在他们成功的道路上,有自己的一份劳动。能为我国的广播电视培养优秀的播音主持专业人才,是我们的职责,是我们的追求,我们“乐在其中”。

二是“实”。我们十分重视“实在”,要给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我们只有发愤图强,提高思想觉悟,储备文化知识,加强科学研究,讲求教学方法,高质量、高效率地教好每一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我们在这个岗位上,并不是我们自己有什么了不起的能力,而是广播电视的兴旺发达把我们推上来的,我们应该有自知之明。另外,我们还十分重视“实践”。教播音,得会播音;研究播音,得有实践体验。作为应用型、实践型学科,任何教育者、研究者,都不能脱离实践,都不应“天桥的把势——光说不练”,因为,播音需要走“感性——知性——理性——悟性”之路,特别需要感悟能力。没有实践,只是作为一个听众、观众,虽然也可以品头论足,但是总会给人以“隔靴搔痒”之感,进不了核心,说不到点上。我们的教师,总是处在边教边实践的动态中,从“自省”(深化内心体验)和“引进”(汲取前沿经验)两方面,不断充实、完善自己。

三是“博”。播音学科、播音专业,从来都不是“单一性”、“封闭性”的学科、专业。因为,这个学科、这个专业,只要一封闭、一凝固,就会立即死亡。它必须以哲学美学、新闻与传播学、艺术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为支柱,广泛吸纳心理学、教育学、逻辑学、人类学、文化学、社会学、信息学、统计学等学科的前沿成果,在学科共享中,实现学科共建。播音教育,实质上是“天人合一”的教育,是“经验历史”的教育。拒绝某一个学科,就意味着失去一片阵地,就会在这个领域缺席。我们应该占领“语言世界”的各个地区,实现“播音世界”的博古通今、学贯中西、文理交融。

四是“大”。泱泱大国,历史悠久,文化传承源远流长。中华民族的性格刚正不阿、坚忍不拔,造就了中国作风、中国气派,那就是“不卑不亢,落落大方”。我们的播音,要体现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作风和气派,要提倡“大家风范”,男声——阳刚之气,女声——端庄秀美。必须坚决拒绝“男声女气”、“女声嗲气”的小家子气,坚决摒弃“港台腔”。播音教学中,要在“听”和“说”上下工夫、花气力。有声语言的“规范性”和“庄重性”,不能曲解为“机械”、“呆板”。语言规范的大趋势,将使我们获得大范围的自由;我们将在庄重中,得到稳健、可信、权威、自尊和“寓庄于谐”的多重效果。必须戒除浮躁,应该甘于寂寞、志存高远,要避免“三心二意”的注意力分散,要警惕“心猿意马”的凝聚力漂移。这是培养播音主持人才过程中加强民族文化向心力的关键所在。

五是“精”。播音教育首先要“精讲多练”,理论的讲解不可或缺,但重点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多练。精是要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练是要心领神会,以一当十。其次要“一专多能”。教师要如此,学生也要如此。教师应该有自己的专门特长,讲的好,能示范,善于针对学生存在的这方面问题,抓住主要矛盾,迎刃而解。其他教学业务也能胜任愉快。学生要“以播为主”,某一两项很突出,其他也可以达到播出水平,同时,又能策划、撰稿、采访、编辑、翻译、制作节目,也会调音、录像、化妆、布光等。这叫做“艺不压身”、“学海无涯”。某一专业、某一学科,不管是综合化还是精密化,一个人终其一生,也很难到达峰巅。复合型人才,是指广博的知识和精深的专业的复合,而不是两三个学科、专业的“合二而一”,否则,就会“样样均通,样样稀松”了。我们追求的是“精益求精”。

六是“深”。播音教学,是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过程,是情投意合、心灵沟通的过程。教师是主导,起到“师傅领进门”的作用。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无论是面对群体还是面对个人,教师的有声语言,应该做到“深入浅出”。只有深入,才能触及学科实质、专业精髓;只有浅出,才能让人明白道理、体味智慧。播音教育是一个“由己达人”的传播,“传道、受业、解惑”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启发、思考、追问”。把“兴趣点”、“兴奋点”、“捕捉点”、“症结点”、“执著点”、“解析点”、“顿悟点”结合在一起,殚精竭虑,反复探究,总会“茅塞顿开”。教师也会从中获得反馈,并使之进入自己的经验宝库。

以上六点,既有普遍规律,又有特殊经验,两者共同形成播音教育特色。这个特色,带有明显的社会主义中国语境、信息时代氛围、先进文化底蕴、儒家教育渊源的人文精神,显示了中国播音学和中国播音教学的“独树一帜”和“逻辑起点”,为本学科今后的拓展和本专业进一步成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我们的任务是广采博收、继往开来,为造就在重大事件、突发事件中勇于出席和善于发言的高级专门人才,为在国际传媒激烈竞争中展现国家形象、捍卫国家利益,贡献我们的一切力量。

2002年10月28日

于北京广播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传媒与教育散论

当下,传媒时尚派已经厌倦了独白,教育传统派仍然坚持着对话。

独白有它的优势,特别是学理思辨之后,逻辑论证以内,密集信息传播时,重大事件报道时,似乎不再有什么交谈的期待。“聆听”不是最好的定位吗?那迫不及待的插话,往往会破坏精彩的建构……

对话也有它的魅力,特别是心有灵犀之间,唇枪舌剑之时,热烈的问答应对,共同的追根寻源,很难有独白的立足之地。“言说”恰是极好的机会。那旁若无人的伶牙俐齿,反而会引起大家的非议……

传媒的社会责任,应该是教育审美。现在,有些版面或节目,确实是走向了娱乐,却忘记了“寓教于乐”,确实是追求着幽默,却忘记了“寓庄于谐”。于是,“快餐文化”大行其道,“大众文化”克隆成风。

教育的历史责任,应该是文化传承。现在,有些学校或专业,确实是实现了扩招,却悬置了“因材施教”;确实是追求着效益,却轻视了“百年树人”。于是,热门专业“教师缺席”,学历教育“文凭第一”。

传媒与教育的结合,有互动,也有互斥。

传媒与教育的互动,从传媒与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到“深入浅出”、“潜移默化”的累累硕果。当传媒重视教育功能的发挥,人们便会从中获得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艺术审美等诸方面的人文关怀;当教育洞察传媒导向的威力,人们就能从中获得听觉阈限、视觉美感、情理趣味等诸方面的性灵陶冶。这正是我们的优良传统,亟须发扬光大!

传媒与教育的互斥,从传媒与教育的经验积累中,可以看到南辕北辙、此消彼长的重重干扰。当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专注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的提升的时候,传媒却让那些沽名钓誉、自我膨胀的所谓明星大腕信口雌黄;当传媒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人们遵纪守法、自律自强的时候,家庭暴力、师德沦落、网吧泛滥竟使许多人受到精神上的戕害。这不是相互干扰、事倍功半么?

同类推荐
  • 价值伦理:关于性和谐的本体论分析

    价值伦理:关于性和谐的本体论分析

    本专著主要内容为:性和谐问题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凸现的一个社会问题。从文革的极端禁欲主义文化中走出的中国人,正在以一种更加反叛的方式构建自己的性价值观。传统的性伦理和性规范受到了猛烈的冲击,一些过去不可想象,不可接受的性越轨现象被接受了。这种反叛是人类婚姻制度所固有的本性与德性、人性与理性的矛盾的表现。在这样一场追求性规范“合理性”的运动中,哲学工作者应当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努力揭示性存在领域固有的、隐藏在现象内部的规律性,对传统性价值观和伦理观念做出客观的评价,分析这些观念形成、发展的原因,同时回答好这个问题:在当代中国,什么是性和谐,我们应当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实现性和谐。
  • 频道专业化、品牌化研究:以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为例

    频道专业化、品牌化研究:以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为例

    央视少儿频道是全国少儿频道的“领军人物”,是专业化的“绿色频道”,她的品牌化建设与形成,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有其内在规律和成功经验。《频道专业化、品牌化研究:以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为例》以“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为例进行个案研究,从电视研究微观入手,以小见大,以真实个案展示整体全局。以品牌栏目为关注点,以精品节目为切入点,从电视实务的角度,探讨频道从定位、理念、改版、构成体系、管理手段、节目设计和编排以及核心竞争力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展示了央视少儿频道专业化、品牌化的进程。
  • 师之初

    师之初

    本书是一个乡村教师对教育,尤其是教师本身的反省与思索,内容包括:教育是一种理想、在学校不只是长身体、发现课堂教学的规律、学校教育很重要。
  • 欧美公共广播电视危机与变迁研究

    欧美公共广播电视危机与变迁研究

    公共广播电视制度自80多年前在英国问世以来,深受各国政界、学界和公众的关注。与私营商业广播电视相比,公共广播电视具有抵御不良政治和商业势为侵蚀、维护公民社会和公共领域的制度特点。本书以市场化背景下欧美公共广播电视的危机与变迁为研究命题,揭示了传播制度背后的政治经济思潮和权力影响,探索了公共广播电视与国家、市场和公民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具有明显的创新性。
  • 媒介形象

    媒介形象

    事物的形象往往比事物本身还要重要。媒介形象就是一种延续历史、承载当下,更指向未来的力量。全书首次提出了媒介形象系统的设想,分析了媒介形象的内涵和认知规律,探讨了媒介形象的结构和功能,打通了“媒介的形象”和“在媒介上再现的形象”。给读者提供了媒介形象领域研究的最新成果,也可以帮助一些读者深刻理解媒介及媒介再现问题。
热门推荐
  • 植物修仙传

    植物修仙传

    他,是植物之灵,因宿命轮回,踏上修仙之路。他的身世成迷,情缘深重;他心地善良,打抱不平;他机警聪明,却又没心没肺。美人如画,英雄如歌;赏画怡神,闻歌怡心;英雄美人,醉心醉神。这是一部另类的修仙之作,在您看惯了尔虞我诈,泡菜劫匪的仙侠小说之后,相信这部小说一定会成一道令您馋痒难奈的开胃菜。这里有不一样的修仙,不一样的情感,不一样的人性,给你不一样的感觉。看下去,你一定不会失望!
  • 逆天狂后之废柴太嚣张

    逆天狂后之废柴太嚣张

    绝密杀手锏君云月,执行刺杀爆炸身亡,一朝穿越,魂附君家极品废柴花痴三小姐,在以魔力为尊的傲天大陆,姐照样混得风生水起,跟我斗?打到你妈都认不出你。玩阴招?玩到你分不清东南西北中。欺负我?千倍奉还。养灵宠,炼奇丹,驯魔兽,造圣器,威震傲天,纵横苍穹,这一切对于她来说,soeasy。身怀神秘的天宝,名师亲自教导,一只超强小肉球兽兽跟随左右,作为万年难见天才魔导师,顺便逆天召唤师炼丹师炼器师统统完美均沾,她一向都是,嚣张狂傲的低调!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渺渺仙音

    渺渺仙音

    人道渺渺,仙道茫茫。资质、悟性、心性、机缘缺一不可。天纵之资又如何,气运冲天又如何?道心不稳,谈何修仙!执拗如她,历经千难万险才明白,唯有执守我心,方成我道!本书讲述一个平凡女修机缘巧合之下被先天灵宝箜篌砸中,开启吐血修仙人生的故事。PS:本文女主不圣母,不小白。
  • 有若见鬼

    有若见鬼

    一部融考古、惊悚、恐怖、探险类戏剧为一体的都市小说。悬念起伏,恐怖无限,荒谬离奇,皆是有若见鬼!神奇的三件汉代宝物:卫府将军的令符、和阗白玉的随身玉佩、匕首炎泪!传古的神秘文化:密宗手印、道家密咒、高深佛法、禅宗大无畏、以及民间巫法!邪恶的魔炎之地,黑河国遗址下的地下古城、大佛寺中的万佛之机、地洞……《有若见鬼》,比《活祭》精彩一点点!
  • 寻找我的妹妹

    寻找我的妹妹

    无限流的,最近开始码字,虽然开始太监了,但之后我也不能保证,能写多少写多少,一个毫无看点的作品,但还是求订阅,求收藏。
  • 柠檬蜜恋

    柠檬蜜恋

    柠檬一样酸酸甜甜的爱恋,你们准备好了吗。三个男生爱上了同一个女孩,那注定有两个人会受伤。
  • 慕寒

    慕寒

    度五墟而知天命,知天命可度万劫,过万劫而可合道,合道以证道,成就无上大帝之姿!一剑一武歌,青魂踏仙桥,且看陈牧仗剑而行,踏歌成帝!
  • 乱世醉毒:为君天下倾

    乱世醉毒:为君天下倾

    她是金璃安插于凤轩的眼线,一心想要脱离掌控。他是不受宠皇子,有着无双才华,抱负满满。晚宴一瞥,她莫名触动了他的心弦。君若想要,这天下,夺来又何妨?卿不负我,这天下,予卿做嫁妆。
  • 少年不知愁滋味

    少年不知愁滋味

    夜来忽梦少年事,惟梦闲人不梦君。回到当初,才发现生活中的点滴更让人心动。(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快穿:邻家系统入侵中

    快穿:邻家系统入侵中

    “我叫墨小邪,一个普通的高三女生,只是突然死了而已。我当过公主,做过吸血鬼,拯救过帝国,也曾毁灭过一切。”“我拥有过天使的翅膀,也曾坠入地狱深渊,我流浪过,痛苦过,挣扎过,爱过,恨过。”“”我有很多个身份,被叫很多个名字,我在岁月中沉思,终于明白。我不是女皇,不是军人,不是刺客,不是王子,更不是那个被你深爱三生三世的人。”“”我只是一个努力想要回到自己的世界的,一个普普通通没有远大抱负的女孩子而已。”可重回到自己世界的墨小邪,才发现她经历过的所有的一切,包括她的死,那块紫晶手环,遇到的那些人,都是命中注定。命中注定,她逃脱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