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5900000001

第1章 当前现状概说(1)

本篇系中国传媒大学“211”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世界华语传媒语言及语言传播人才培养战略研究》(BBU211-14)之《我国当前播音主持专业教育现状及专业人才综合素质》(BBU211-14-2)的上半部分:我国当前播音主持专业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近年来,随着广播电视的迅猛发展,全国有多所院校新增开设了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中国广播电视年鉴2006年》统计的数字是58所,我们在网络上查询到的数字是150余所,另有业内人士说已经达到近300所。在这样一个兴旺发达的群体中,各地的专业教学基本处于一种各自为政的状态:招生原则缺乏,专业教材缺乏;缺乏科学的专业标准,缺乏统一的评估体系,师资力量也参差不齐。为了建立健全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标准和评估体系,为了中国播音学学科建设的丰富与创新,也为了培养更多更好的播音员主持人,我们对国内的相关院校作了第一次初步的了解与调研。

本课题于2004年正式启动,首先是通过网络搜索,查询相关院校的相关资料。2005年6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播音与主持艺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理事会在中国传媒大学正式成立,我们面向42个理事单位发放了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4份,回收率达81%。另外,我们对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影视学院、四川师范大学电影电视学院、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浙江传媒学院以及中国传媒大学等进行了实地考察与调研。并在国内直辖市、沿海地区、中部内陆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分别选择了陕西师范大学、上海戏剧学院、四川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浙江传媒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作为基本调研点,通过对办学规模、教学体系、培养模式等方面的调查,掌握国内开设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院校的相关数据资料;继而通过对办学条件(包括硬件部分:教室、录音间、演播室、教材等;软件部分:师资队伍人员构成、师生比、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估等)、社会反响的调查研究,以期在教学情况的铺陈和具体数字的罗列中,勾勒出播音主持专业教育现状的真实面貌。

本课题设定的调研目的和任务是:统计出最新的已开设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院校的相关数据,展示这些院校的办学规模、教学体系、培养模式以及毕业生的工作去向。填补目前全国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现状调研的空白,并且搭建全国播音主持专业教育协作网络,增进彼此间的互动交流;为教育部在专业目录制定及学科建设方面提供依据,为规范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以及专业教学评估体系的建立提供思路。

在这里,特别要感谢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播音与主持艺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的所有理事单位,没有众多同行的积极配合、鼎力支持和热情相助,课题的完成是完全不可能的。

中国的广播电视事业经过近几十年的迅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作为为广播电视领域培养输出人才的高等院校,播音主持专业教育开展得如何?我们试图从当前我国播音主持专业教育的现状入手,对比分析各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教学经验和做法,探讨在现阶段如何加强和提高播音主持教育水平,以期为广播电视事业培养出更加优秀的播音主持专业人才。

第一节蓬勃发展的播音主持教育事业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是一个新生的专业,伴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从小到大,不断进行着调整和完善,已经发展成在国内高校中独具特色,在国际上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的专业。以中国传媒大学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为代表的播音主持专业教育教学经过了初创期、成型期、成熟期,至今又开始迈入新的发展期。[付程:《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专业教育与人才培养》,见《播音主持教学法十二讲》,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播音主持专业教育的创立,应该归功于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1954年,为了适应广播电视发展对专门人才的需要,我国建立了培养广播专门人才的学校——北京广播学院。1963年正式招收播音专业学生,学制为3年。从此我国有了培养播音人才的正规院校。

从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合办“播音训练班”,到1963年9月开办我国第一个中文播音专业(大专),1977年开始升为本科,1980年建立播音系和硕士学位授权点,1996年9月成立播音主持艺术学院,1999年开始招收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国播音学”方向博士生,北京广播学院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不断发展壮大。2004年,北京广播学院正式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也就在这年的年底,中国播音学脱离了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这个二级学科,进入了一级学科新闻传播学,自身加以拓展并提升成为一个独立的二级学科——广播电视语言传播。播音专业教育,在中国传媒大学的整体建设中,在中国播音主持专业教育的历史上,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式的发展。中国传媒大学作为培养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高等学府,为广播电视机构输送了大量的人才,几十年来已经为中央及全国各级电台、电视台输送和培训了13000多名播音员主持人,为世界各国及世界各国华语媒体培训留学生及播音员主持人近千人,是全国优秀播音员主持人成长的摇篮,是培训世界华语媒体优秀汉语普通话播音员主持人的基地。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一个独具特色的专业。

十几年前,开设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本科院校在全国还只有北京广播学院一所,每年几十人的招生规模,毕业生也都是全国统一分配,真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如今,伴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蓬勃发展,以及教育体制的改革,众多的院校纷纷开办起了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可谓是“遍地开花”。尤其是近五六年,办这个专业或专业方向的院校迅速增多,遍及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据最保守的统计,目前大概有150多所院校办起了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或专业方向,[引自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丁俊杰教授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播音与主持艺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理事会议开幕式上的致辞。]每年的招生规模在1万人左右,这还不包括成人教育和远程教育部分。按此比例,估计在校生的规模大概在两万人以上。也就是说目前的招生规模已经比十年前扩大了几十倍,而且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本课题启动后,我们通过网络搜索、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方式对部分开办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院校进行了调研,其中重点关注了陕西师范大学、上海戏剧学院、四川师范大学电影电视学院、天津师范大学国际女子学院、浙江传媒学院、中国传媒大学这六所院校。这六所院校在办学规模、师资力量和教学体系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实力和可借鉴性。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六所院校的基本情况。陕西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6所师范大学之一,是国家培养高等院校、中等学校师资和教育管理干部的重要基地,被誉为西北地区“教师的摇篮”。

学校创建于1944年,前身是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1954年定名为西安师范学院。1960年与陕西师范学院合并,成立陕西师范大学,1978年划归教育部直属。

学校位于世界四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古都西安,占地面积2700余亩。学校现设有16个院(系),62个本科专业;有6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6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95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有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26个;有国家基础学科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各类研究中心(所)48个。

为了适应西部地区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也为了有力提高西北地区广播电视节目质量的整体水平,经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2001年,在新闻与传播学院开办了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该专业为西北地区高校最早开设的专业。意在培养能在广播电台、电视台从事播音与主持工作的高级人才。

陕西师范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从2001年开始招生,培养目标定位于:重素质、有特点、适应力强,具有创新精神,能长期扎根西部。招生规模现在每年控制在50人左右。上海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是中国培养戏剧专门人才的高等艺术院校,前身是上海市立实验戏剧学校。

1945年12月1日由著名教育家顾毓琇与著名戏剧家李健吾、顾仲彝、黄佐临等创立,熊佛西先生为首任院长。1949年10月,上海市立实验戏剧学校改名为上海市立戏剧专科学校。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实行院系调整,山东大学艺术系戏剧科、上海行知艺术学校戏剧组并入后正式建院,更名为中央戏剧学院华东分院。1956年正式命名为上海戏剧学院,系文化部直属高等艺术院校。2000年划转为由上海市与文化部共建。2002年6月,原上海师范大学表演艺术学院、上海市戏曲学校、上海市舞蹈学校并入上海戏剧学院。

学院设表演系、戏剧文学系、舞台美术系、导演系、电视艺术系、公共教学部、戏曲学院、舞蹈学院、创意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本科专业教育层次有表演、戏剧影视文学、戏剧影视美术设计、艺术设计、导演、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舞蹈编导、文化事业管理等专业,涵盖话剧、戏曲、舞蹈等专业门类。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隶属于电视艺术学院。电视艺术学院(原电视艺术系)成立于1995年,本科学制4年。主持专业每年招生25人左右,现有在校学生113人。[数据来自“播音与主持专业教育现状调查问卷”。]四川师范大学电影电视学院四川师范大学电影电视学院的前身是1992年四川省教委批准建立的四川电影电视艺术进修学院,是一个非学历的高等教育机构。1995年,校领导多次考察进修学院,经过半年的磋商达到共识,决定由四川师范大学和四川电影电视艺术进修学院签署联合办学协议,共同组建一个新型的按民办机制运转的二级学院——四川师范大学电影电视学院。学院的建立开创了国内高等教育第一个公办民助的二级学院。

四川师范大学电影电视学院定位在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的平台上,即学院将为影视界、文艺界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专业技能和特色的青年影视艺术人才。

建院以来,学院为各级电台、电视台、部队、省市地方文艺团体输送了3000余名主持人、播音员、演员、编辑记者、摄影师、化妆师等。天津师范大学国际女子学院天津师范大学始建于1958年,原名天津师范学院,1982年更名为天津师范大学;1999年4月8日,经天津市委、市政府决定,教育部同意,由原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天津教育学院组建成立新天津师范大学。

学校现有17个学院,2个系,3个教学部,19个研究所,8个研究中心。设有58个本专科专业(本科专业28个,专科专业30个)。已形成多学科、多形式、多层次、多规格的办学格局以及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相互贯通、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层次分明的办学特色,专业设置已延伸到本科专业11个学科门类中的8个学科门类,成为功能齐全的综合性师范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国际女子学院是一所适应国内外人才市场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技能的国际通用型女性人才的特色学院。学院设有播音与主持艺术、艺术设计(包括五个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现代家政四个专业。其中,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设有播音与主持艺术方向、英语播音与主持艺术方向、广播与电视节目采编方向。学制为4年,本科。

学院拥有一支高水平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并聘请了大量著名专家、学者、企业家、社会活动家、海外著名学者、教授讲学、任教。

多年来,天津师范大学国际女子学院坚持多层次、多渠道及国内外联合办学的形式,走出了一条教育、科研、实业一体化的新型办学道路。

国际女子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根据广播电视业对未来播音员主持人的要求,培养热爱祖国、恪守职业道德、形象高雅、底蕴丰厚、仪表大方,具有较高水平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技能以及语言学、新闻传播学、文学艺术等多学科知识,能在电台、电视台承担采编播一体化或从事播音主持的专门人才及从事与语言应用相关的播音教学、传播、新闻、公关等行业的通用型人才。

浙江传媒学院浙江传媒学院的前身是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创建于1984年10月,1986年开始面向全国招生。学校原隶属于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2000年2月转制为国家广电总局与浙江省政府共管,以浙江省管理为主。2004年5月,国家教育部正式下文批准成立浙江传媒学院。

同类推荐
  • 季羡林谈佛(典藏本)

    季羡林谈佛(典藏本)

    季羡林先生是国内外公认的佛教研究权威,一生对佛教研究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季羡林从语言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切入,修正了原来的很多假设,考证了佛教是间接传进中国来的。全书收录了季羡林先生经典的佛教研究文章,旨在反映季羡林先生重要的佛学研究成果,呈现季羡林先生在佛教研究中体现的思想和文化观。
  • 近代卷(中国传播思想史)

    近代卷(中国传播思想史)

    晚清时期乾嘉学派把中国的“小学”传播推向空前的繁荣,但这只是钻在故纸堆里封闭式的诠释传播。也曾产生直面社会的讽刺小说和谴责小说的通俗文学传播,但是在末日王朝的封建统治下,真正意义上的文艺传播和民主思想传播始终受到严格的控制。在这時代,西方的学术和文学艺术急速袭击而來。新的传播形式和内容,使早先只埋头于古典书籍的文人头脑清醒。
  • 体育新闻学

    体育新闻学

    《体育新闻学》阐述了体育新闻的发展历程、类型与特点、功能与作用,分析了报纸、杂志、通讯社、广播、电视、网络不同媒体开展体育报道的模式与特征,并总结了奥运会、世界杯、田径世锦赛、F1、NBA、四大网球公开赛、环法自行车赛等国际大型比赛报道的规律,从而使《体育新闻学》成为一本全面系统介绍体育新闻理论、指导体育新闻实践的专业必备教科书。
  • 知识经济与审美教育

    知识经济与审美教育

    从2000年开始,教育部为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决定在全国高校重点建设100多所人文社科重点科研基地。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被确定为重点研究基地之一,从2001年年初开始启动。从研究基地启动迄今,通过招标等途径基地一共确定了五个教育部重大项目,有关美育研究的就有两项。继2001年年初确定的“审美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之后,2002年又确定了“美育当代性问题研究”。“审美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这一项目在课题组有关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三年的艰辛劳动,产生了这一由五个分册组成的系列丛书,包括基本理论、中外美育、美育实践等多个方面。
  • 初中地理优秀教师说课经典案例

    初中地理优秀教师说课经典案例

    这本《初中地理优秀教师说课经典案例》所选说课稿均为实践型说课,追求教学的艺术性和高水平,重在教学思路的启发和教学方法的创新,针对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具有参考价值和实用性;所选说课稿多数是全国各省市说课比赛中的优秀作品,充分体现了各地最新教研教改方向,作者都是新课标教改的试验者和开拓者,引领着课堂教学的革新、潮流;所选说课稿不是千篇一律,而是各有特色、各有风格、各有所长;所选说课稿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学生素质、学习方式及思维能力的培养。
热门推荐
  • 高中未婚妻

    高中未婚妻

    传说,一个女孩在她18岁那年,如若收到一枚银戒,那么这个女孩此后将会得到永久的幸福…………
  • 霸道与主宰

    霸道与主宰

    一个被毒妇威逼的的农村少年,随着那天的遭遇,那颗快泯灭了的追梦之心从那刻起便注定要绽放光芒!
  • 七律韵花

    七律韵花

    可怜女主因为发小的花痴一脚踏入与平淡生活不沾边的未知世界,是偶然还是注定。看她如何成长为她期许中的样子。
  • 就算毕业,也不说再见

    就算毕业,也不说再见

    你们还记得我们初见时心中的那份喜悦吗?还记得老师讲过的“废话”吗?还记得年少时暗恋的那个她(他)吗?还记得和你们一起玩、一起打过架、一起吵过嘴的死党吗?还记得跟同学们在一起聊过的八卦、给老师取过的外号吗?还记得那些只属于我们的独家青春记忆吗?老人们总是感叹,时光一去不复返。也许,年轻的我们根本不把时间当回事,但是渐渐长大了才发现,时间这个东西果然很快。转眼,我们度过了幼儿园时期、小学时期。那么快,初中三年也快过完了,虽然舍不得,但这次的分离不是为了下次见到更好的你们吗?这一次,就让我把我们之间发生的事记录,让我们就算毕业也不说——再见
  • 步上云端

    步上云端

    张瑶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衣食无忧的混吃等死渡过一生。可惜事与愿违,年纪轻轻的,就被车祸送去穿越了……她忍,不就是换个环境吗,做个好丫鬟也可以养活自己嘛!可是转眼又被卷进阴谋里,为她欲生欲死的穿越生涯添了刻骨铭心的一笔.她接着忍,既然地球太危险,咱跟着师傅上山修炼去,没那成仙的志愿还不能好好活着?谁知,刚刚趁着论道大会的机会出山,就撞上一票追着她不放的家伙!妖皇找上门来要她垂青;神将找上门来要她性命;狼妖找上门来要她负责;神仙找上门来要她成仙。可是她不想成仙啊……
  • 对黄子韬的爱——书写了我的肖像

    对黄子韬的爱——书写了我的肖像

    “这个小人是我去韩国时我妈妈给我的,他可以让人开心,现在他是你的”“记住了,你还有我”“不开心的时候想一想我说的话”“我不会再让你受委屈了”
  • 青春就爱狂

    青春就爱狂

    14岁,是一个繁花似锦,朝气蓬勃的年代,在这个年代里,我们想狂就狂,想疯就疯!学霸与捣蛋鬼们的大战一触即发,笑容与泪水的洗礼,你们准备接招了吗?
  • 慵懒如斯

    慵懒如斯

    “哎,你是谁啊?”某女诧异的看着坐在眼前的男人“我是你男人。”某男恬不知耻“怎么可能,我的男人是路飞~”某女花痴状“路飞是哪个野男人,我要去灭了他!”某男暴怒
  • 徐起晚风

    徐起晚风

    散乱的不是风,是那无处安放的心躁动的不是心,是那无处发泄的情感性的不是情,是那四处漂泊的风
  • 医女毒妃:捞得一枚病王爷

    医女毒妃:捞得一枚病王爷

    大雨纷飞,云瑾瑶昏迷在雨中,青衣裙下尽是斑驳血迹,前世她为了那个冰冷的男人付出了一切。。。。云瑾瑶,京城出名之顽固,被世人被世人誉丑女无盐,却在一次宴会之中偶遇百里国太子,一见钟情,不料宴会惨遭人陷害,而嫁给了患有隐疾的景王--百里连成。现代医师云镜在一次医患矛盾中为救小师妹被人棒打而死,命运给了云镜又一次的机会......这里原来是净公子,现在改名了季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