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5300000008

第8章 电视民生新闻概述(3)

在“以民为本”和平民化的传播理念指引下,电视民生新闻满足了受众的求近、求快、求新和参与的心理。其传播价值与现实意义被认为是将10年前央视“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真诚面对观众”的口号落到了实处。电视民生新闻的兴盛是对“新闻本位、受众本位”意识的再确立,其对“人本”意识的倡导与新闻价值规律的回归,在我国新闻传播活动中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叶子总结《南京零距离》成功的独特意义在于:重新确立了电视新闻的主体位置,扭转了电视新闻只能有社会效益而不能有经济效益的传统观念;传播方式上真正实现了在电视大众传播媒介中引入人际传播的优势,架构起平等交流与信息互动的传播平台。景志刚认为:“民生新闻的巨大生命力在于它体现了我们这个平民时代新闻必须具有的精神品质: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南京零距离》对传统新闻理念的改变,首先是带来了一种心态,一个从业者全新的姿态:从精英姿态变成平民姿态。有资料显示,在南京和成都地区几档具有代表性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中,市民的出镜率都超过了50%,有的甚至达到了80%以上。

这是新闻传播媒介由精英化向平民化转变的标志,平民化意味着将平民(也称老百姓)的立场、价值观和需求向社会各阶层扩散,就是尽力将每个人身上的“老百姓角色”部分取出来,平等视之,其本质上是社会平等化。具体表现为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的提高,公共道德观念的增强,等级观念的淡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趋于平等,舆论环境的宽松。这种转变无论是对于电视新闻界而言还是对于民众的社会政治生活而言,都具有相当大的现实意义,它是电视人在现有电视体制下追求自身理想的一次策略性突围,是电视人最大限度利用政策资源、市场资源以规避体制风险的一次有益尝试。电视民生新闻平民化的视角使记者的采访报道触及到社会各个阶层特别是最低层的受众,并通过各种互动环节在媒介、政府与民众之间构建了一个民主的舆论场域,一个开放的公共空间,给民意一个畅达的渠道,使那些平时在公共事务中沉默的弱势群体亦或草根阶层重新获得了话语权,成为公共决策与信息传播的当事人和见证者,为民众提供了参与公共决策的机会,最大程度地体现了民意的公共价值。

第二节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历程

一、电视民生新闻的兴起

(一)中外新闻业的大众化与平民化起源

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现实语境中,用“民生”、“平民化”等词语来指称以民众立场反映民众生活和民生疾苦的新闻传播活动,代表了“电视民生新闻”的现实意义和存在价值。对于平民化、大众化的新闻传播观念,我们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西方大众化报纸时代。当报业从充当政党宣传、党派论争的角色中退隐而成为商业盈利的工具时,关注民众日常生活,报道民众的生存状态与喜怒哀乐就成了报纸发展的必然选择。社会学家迈克尔·舒德森(Michael Schudson)认为,大众民主、市场观念及城市社会的发展造就了“民主的市场社会”,为了适应这样一种社会的需求,便士报便应运而生。1832年,第一份成功的便士报发掘了大批被统称为“平民”的读者,随后的10年内,为平民百姓出版的报刊中还出现了一些值得尊敬的报刊,它们为公众提供重要的信息,并起着领航的作用。

不仅如此,大众化报刊活动还具有开启民众社会化、知识化进程的功能。19世纪30年代,本杰明·戴的《纽约太阳报》作为美国大众化报纸的开端,其读者起初主要是为了阅读它所登载的警事报道才购买报纸的。然而,数年之后,这些读者中的许多人变得成熟了起来,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在与《太阳报》的竞争中获得成功的便士报提供了更多营养丰富的食粮。《太阳报》和《先驱报》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开始提供给读者更多有实质性内容的新闻报道以适应读者日益提高的阅读水平。这从一个侧面体现出大众化报纸生存与兴盛的根基。虽然西方大众化报刊活动也带来了商业化与黄色新闻的泛滥,对新闻业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但是,作为一种贴近民众的传播方式,平民化、大众化的新闻传播活动已经成为近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之一。而在我国,新闻业的大众化,或者说大众化的报刊活动随着20世纪初西方新闻观念被大量引介到中国而渐渐兴起,这方面的杰出代表有邹韬奋、成舍我等。

邹韬奋的《生活》系列报刊活动,首倡“面向民众办刊”思想,提出“以民众的福利为前提”,“容纳民众之意见,使本刊对于民众有相当之贡献”,并对“民众”作了明晰的界定,表明毫不动摇的真实的民众取向。其大众化的新闻观念,表现出一系列独特性:贴近大众的实际生活、强调传播的通俗化、重视与读者的互动、与大众平等相处等,体现出一种真切的“民生关怀”。

这一时期报纸大众化方面的杰出代表还有成舍我。他在1935年创办《立报》时,正式提出“报纸大众化”的口号,要使报纸立于民众之中,加强与普通老百姓的联系,而不是走向精英化、政党化的办报道路。他认为,报纸既要报道重要的事件,作民众的耳目,又要作民众的喉舌,对他们关心的社会问题作表态性评论,说他们想说而不能说的话,唤起他们的思想感情,进而把国家观念打入大多数国民心中,以达到“唤起民众”的目的。邹韬奋、成舍我等杰出报人的大众化报刊活动,在近代中国社会动荡不安,各种社会思潮激烈碰撞的年代起到了唤起民众、关爱百姓、启迪思想、传播进步言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当代中国民生新闻的诞生与西方报业大众化进程如出一辙。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的新闻事业迅猛发展,新闻媒介的数量与质量有了显著提高。在媒体众多、内容极其丰富的现实环境中,受众渐渐成为媒介活动的中心,掌握了新闻内容的选择权与决定权。加之民众接触大众媒介的机率日益增加,新闻的大众化渐渐成为新闻媒介的主流传播模式。大众化的传播模式主要表现在“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理念以及接近性、趣味性、知识性、社会性等方面的新闻信息的广泛传播,与民生相关的新闻报道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内容。我国当代民生新闻的孕育和生成是以报纸为先导的,早期的党报以及后来的晚报、都市报大都辟有关于民生的新闻版面,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的晚报和90年代中期勃兴的都市报,可以说是民生新闻的最早策源地。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城市晚报蓬勃兴起,成为中国新闻观念变革的先行者。与当时的党报相比,晚报的主体受众瞄准城市居民,在贴近性、可读性方面体现出大众化报刊的独特魅力。

也正是晚报对“民生”、“民情”、“民意”的特别关注,形成了自身的传播优势,吸引了大批的读者,为民生新闻的孕育与成长提供了土壤。后来的都市报,更是将晚报的这种民生情怀发挥得淋漓尽致。除此之外,一批中央级党报和地方党报的民生新闻可以说是关注“大民生”的典范,如《中国青年报》以及南方报系的《南方周末》,都是以关注民生和舆论监督而著称的。即便如此,当时的电视媒介也并非与民生新闻完全绝缘。早在1980年7月,中央电视台开办了新闻评论性的专栏节目《观察与思考》,注意思想性、政策性和时新性,采用评论员形式与观众交流,很快就获得国人喜爱。首次播出的题目就是《北京居民为什么吃菜难》,具有关心民生疾苦和监督社会的作用。这与当今电视民生新闻的主打内容如出一辙。而最早明确提出“民生新闻”口号,宣称“以民生新闻为特色”的报纸当属创办于2001年的深圳《晶报》。报纸“民生新闻”虽然启步较早,但并没有形成一种专门的新闻样式和比较清晰的市场定位。从“民生新闻”发展的规模化与受众的特定性而言,真正使“民生新闻”浮出水面并引起广泛关注的,无疑是电视民生新闻。

(二)我国电视新闻的改革与实践

我国电视新闻改革大体上是在理论与实践的交替突破中以渐进式的方式进行的。总体来说,电视新闻改革的历史进程可以归纳为电视新闻节目的开办与数量型增长、受众本位与新闻本位的回归及平民化理念的践行、电视新闻传播频道化与质量型增长等三个阶段。

1.电视新闻节目的开办与数量型增长(19781993年)

这一阶段主要以各类电视新闻节目的开办与数量型扩张为特征。1978年元旦,《全国电视台新闻联播》(《新闻联播》)开播,标志着全国电视广播网的初步形成。同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改名为中央电视台(CCTV)。由于电视在当时还不是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主要的渠道,为扩大电视在受众中的影响力,电视新闻的改革首先表现在增加新闻节目时间、扩大新闻节目在整个电视节目中的比重上。1984年1月1日,中央电视台在原有《新闻联播》和《专题报道》的基础上,增设《午间新闻》,1985年3月,又开办《晚间新闻》,填补了午间和晚间电视新闻的空白。后来又陆续开办了《经济新闻》和《英语新闻》等新闻类节目。地方电视台也相继出现了电视新闻专栏节目。

1986年10月,杭州电视台开办早间新闻专栏节目《早晨好》。1987年1月1日,广东电视台开办杂志型早间新闻栏目《早晨》。到1988年,央视第一、二套节目中每天首播及重播的新闻节目已增至10次。同时,新闻媒体开始重视受众研究、受众调查和传播效果研究。始于1987年,以后每5年进行一次的全国电视观众调查就是在这种气氛中起步的,观众调查为电视台调整节目布局、提高节目质量、改进传播方式,以期达到最佳传播效果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在1983至1992年的10年间,电视新闻有了较为突出的进步,中央电视台日播新闻节目由4次增加到11次,新闻节目在电视整体节目中的分量有了明显提高。1988年的一次全国听众调查显示:电视新闻超过广播、报纸新闻,跃居三大媒介之首,成为新闻传播的主导。

2.受众本位与新闻本位的回归及平民化理念的践行(19932003年)

这一阶段以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新闻评论类节目、专题类节目、直播类节目等节目类型的创办以及新闻传播理念的革新为主要特点。自传播学由西方传入中国以来,国内关于传播学的学习、引鉴与研究,极大地改变了传统新闻传播观念,最为典型的变化在于开始由传统的“传者本位”转向“受众本位”。

到90年代初,电视新闻传播媒介的功能也从单一的宣传功能分化为宣传、告知、监督和沟通等等。1993年5月,中央电视台开办一个全新的栏目——《东方时空》,时长45分钟,是一个板块化、杂志型栏目,由《生活空间》、《东方之子》、《焦点时刻》和《金曲榜》组成。它一经问世,就以其独特的栏目定位,贴近百姓的朴实作风,清新明快的格调,赢得了观众的认可与好评。被誉为电视新闻媒介“新闻本位”的回归。正如第一任制片人孙玉胜所言:《东方时空》的探索,是从非常具体的地方——语言特点开始的,就是要像说话一样地说话,要给信息传播带上强烈的个性色彩,传播者与观众建立起一种平等。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的电视新闻改革重在推动消息类节目的数量扩张,90年代则是重在新闻性栏目的创办及栏目结构的优化上。1994年4月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开办一个以深度报道、舆论监督为主的新闻评论节目《焦点访谈》。随后,中央台又分别开办了《实话实说》、《新闻调查》等在后来影响很大的一批栏目。这些栏目的开办,带动了国内电视新闻的改革与创新,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电视新闻越来越多。

同类推荐
  • 法宝:宁夏“继续解放思想推进跨越式发展”研讨文集

    法宝:宁夏“继续解放思想推进跨越式发展”研讨文集

    明确提出,要“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要“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思想上的不断解放,观念上的不断创新,实践上的不断开拓,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欣欣向荣的新阶段。
  • 人性的“新大陆”

    人性的“新大陆”

    人性问题在中国的战国时期,就有很多先哲展开争论。在西方,公元前三百多年,古希腊哲学家波,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就论述过有关人性问题。
  • 酷短信之至理名言

    酷短信之至理名言

    这是一套最新、最酷、最炫的沟通手册。发人深省的至理名言、幽默逗闷的搞笑专家、情意绵绵的爱情攻略、温馨感人的祝福满堂,随时随地幽默搞笑,时时处处富有哲理。轻点拇指,传递无限情谊吧!
  • 中国新时期新闻传播学术史研究

    中国新时期新闻传播学术史研究

    本书总结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新闻传播学术发展状况,以发展阶段、研究主体、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效果等五个方面为主要专题,以群体为线、个体为点,勾画出了这一时期我国新闻传播学在各领域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并对今后的研究走向作了初步且大胆的预测。
  • 外国语言文化研究(第1辑)

    外国语言文化研究(第1辑)

    影视翻译语境论——对译制问题的语言学思考、从单性到双性:格·斯泰因的《埃达》解读、国内ESP教学与研究综述、浅析话语实践分析教学法、略论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缘起及其三大主要流派、英语语言文化教育对二语教学的作用、英汉翻译中对含义的处理、论“情境演播”的语用意义——对促进快速掌握英语语言能力训练法的语用学理论点分析……
热门推荐
  • 天真毒峰善禅师要语

    天真毒峰善禅师要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攻略天下:修仙之快穿世界

    攻略天下:修仙之快穿世界

    什么?这个神器竟然能穿越三千世界?只要实现亡人的愿望就能获得修仙资源,攻略反派、虐渣男、制霸娱乐圈……哪怕他是阴暗冷血的大BOSS,哪怕他清心寡欲不近女色日日与佛做伴,哪怕他是深爱着她人愿意豁出性命的忠犬……但她要做的就是考虑怎样翻过这一座座高山,最终攀向最高点!目标是攻略三千世界,坐拥无边美色江山!作者打算尝试各个类型的小故事,星际、西幻、宫斗、网游、综漫、恐怖等等,有什么比较想看的在评论区留言,作者看到有人说话就开心了,一开心就会写文,一写文就容易加更,很好说话的哟~~封面来自非墨的j3图,侵权删
  • 拒幽梧枫:公主殿下,请回家

    拒幽梧枫:公主殿下,请回家

    独自出逃是什么感觉?杀的人是未婚夫是什么感觉?感觉就是……被那个自称为未婚夫的恶魔无下限壁咚!真正简介:她是血族的公主,拒绝嫁给安排的未婚夫独自出逃,在人类世界混的风生水起,嗨得很,奖金一大堆,接任务还得看心情。只是……Excuseme?为什么她在一百个任务中看中的唯一一个任务的内容是去杀她未婚夫?某恶魔邪魅一笑:“不发布这样一个任务,怎么把你弄回家?”前冰山一座,后无耻一枚!某女气急,正欲再次逃走,恶魔倾身而上:“公主殿下,我们回家了。”
  • 傲娇少爷遇上谦虚公主

    傲娇少爷遇上谦虚公主

    他们六位都是生活在上等社会的家庭中,三位女主在六岁时分别被分到英国、美国、德国,被女王们收为干女儿,等十二年后,她们十八,他们十九,女主们因为联婚,被叫回国,认识了男主,并经历了坎坷,最终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 生长在海洋中的植物(认识海洋系列丛书)

    生长在海洋中的植物(认识海洋系列丛书)

    以海洋、海洋中的植物、动物、食物链、矿藏、海洋中的科学以及人类在海洋中发生过的战争为主要加工、编辑素材。将海洋的神秘、浩瀚以及与人类的关系进行梳理、叙述。把最大的生物——鲸鱼、最凶猛的海洋动物——鲨鱼、美丽的珊瑚、大洋底部的锰结核,等等,一一呈现给读者。
  • 凤临天下:绝世倾城

    凤临天下:绝世倾城

    上一刻,她还被人误认作“小三”而遭到追杀。然而,下一秒她却吻上了一个陌生男人的唇。“啊,臭女人,你……你居然敢咬我,我要你好看!”男人誓要报复她,将她当作报仇的工具。她却说:“哼,司马骞允,从你救我的那刻起,就注定了你此生要为我而沉沦,这辈子,你休想逃脱!还不快快拜在我裙下,随我一道凤临天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多情的小山村

    多情的小山村

    青山滴翠耕牛走,村舍素雅炊烟绕。大牛村长办旅游,强强书记来撑腰。创业路上风浪起,情感力量大无比。古老村落变模样,保护生态又发展。游客蜂拥扬美名,村民幸福奔小康。
  • 无限制入侵

    无限制入侵

    黑化柴刀女,一刀断头台,羞时温柔可爱,黑时煞气冲天。腹黑小萝莉,张口黄段子,偶尔化身御姐,经常自称女王。活了几千年的葛朗台精灵大妈,却有张倾国倾城的脸,这欧巴桑的性格又是怎么回事?任性又傲娇的团长大人,整天喜欢拉着人搞些稀奇古怪的东西,自己还偏偏打不过他。向来正经严肃,节操满满,智商过人的本人,在转职热血战士后,智商和节操也基本上被狗吃了,思考好麻烦,说服好累人,暴力交流才方便快捷嘛!其实我想当的是法爷啊!诶~对这个无限的世界绝望了。(前期已准备好出现的世界:七大罪、圣斗士、fate、东方幻想乡、三国无双、全职猎人、海贼王等等……)
  • 孤寂皇王路

    孤寂皇王路

    大皇王朝治世一百六十八年,世称皇世一六八年,大皇王朝存在着一个规定,那就是聪明的贵族子弟都必须参加世皇卫,否则会遭到大内高手的封杀。当皇王退位之时会有一个世皇卫的皇子回来接手皇位,成为新的皇王,继续治世。而这个规定只有贵族内部知道它,从不外传,是的世皇卫成为只有皇王操控的秘密人才。只因为有世皇卫的存在才能避免兄弟之间因为争夺皇位而反目成仇,才能使大皇王朝永不衰退,久治于世。就是这个和平的年代,却上演着不和平的事,让皇王焦虑不已,而一件事,使得不语的独孤世萧意外的当上了皇王,开始统世。
  • 银河天宇纪

    银河天宇纪

    银河总是不断神秘的闪烁,天宇纪年每隔几个大世纪就必须改写,丁宇是一个年轻的科研学者,在一场科研事故中得到了神秘的天宇力量传承,从此开创他不一样的人生。他带着他的至交好友共赴险境,一次又一次的克服诸多艰难,最终改写了新一纪的天宇纪年。何站到生命的最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