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5100000004

第4章 导言(3)

中国的传统文化理念是“天人合一”。从此理念出发,在和谐社会中,人与媒介也应当是和谐相处的,为互动的和共生的关系。媒介影响受众,受众也影响媒介。显然,针对媒介采取放任的态度并不足取;反之,与媒介对立、抵制更不可行。事实上,中国媒介管理机构与教育主管部门也在秉承和谐发展的理念,如国家广电总局提出的“四大工程”“四大工程”为:“建设工程”、“净化工程”、“防护工程”和“监察工程”,“教育部关于学习贯彻《****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中均有利用广播电视和网络开展未成年人教育的要求,倡导发展与媒介的和谐关系。

于是,我们采取了不同于前述两种对立之取向,用中国传统文化中“融合”的观念,将两种取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媒介教育研究领域,发现与分析上述差异的主要方面和主要因素,并加以归类,剖析不同的范式与模式,探求其相关因素又是如何体现在媒介教育中的,首次采用了不同于前人思路的创新性的框架,从而在理论层面上提出中国当前社会背景、文化形态、媒介制度、基础教育背景下应当选择的媒介教育范式与模式,在此基础上设计中国媒介教育的核心内容模型,推演出媒介教育指标框架及评价方式。

从媒介教育的角度看来,人与媒介的互动,意味着媒介使用者既要对媒介持一定的批判意识,又要利用媒介得到愉悦,同时,还要获得利用媒介表达和发展自身的能力,也就是综合了前述两种对立的哲学理念。我们通过对国际媒介教育的考察,结合中国转型期的媒介制度、媒介产业发展状况以及教育理念、体制、课程等有关方面因素,提出基于中国媒介和教育现实背景的媒介教育之“融合范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所应采取的媒介教育“辨析—发展模式”。基于上述理念,我们首次推演设计出我国媒介教育CTL“文化(Culture)、理念(Thinking)和语言(Language)”的核心内容模型。内容模型研制对应着“环境”(文化)、“目标”(理念)和“构成”(语言)三个方面。在此模型指导下,探讨不同层次的媒介教育教程。

第三节媒介教育的本质

时至今日,媒介教育在国内外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媒介教育到底是什么?媒介教育是舶来品,在国外,有关媒介教育基本上有三种说法:Media Education、Media Literacy和Media Literacy Education,对应这些概念,在国内也就出现了媒介(媒体、传媒)教育、媒介(媒体、传媒)素养、媒介(媒体、传媒)素养教育这些复杂的概念。探讨媒介教育自然也应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在与中国实际研究结合的基础上,揭开其表象,展露其本质。

一、媒介与媒介素养

事实上,什么是媒介,什么是媒体,什么是传媒,这三个概念在学界、政界、新闻界的使用至今仍然是混乱的。下面分别加以剖析。

1.媒介

英文中“Medium”(复数形式为Media)的意思是明确的,它是指“一种中介物、工具或机构:它是一种用来承载或传递效果或信息的物质或渠道”。但是,英文单词“Media”译成中文,与“Media”相对应而且都在流行的词有“媒介”、“媒体”和“传媒”,这令许多中国大陆的研究者和业内人士在应用中感到疑惑。

“媒介”是“使双方(人或物)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它是以语言(书面和口语)、音效、图像(静态和动态)等符号来承载和传输信息的物质实体。在此意义上,媒介是传播通道中的中介物,如各类手书媒介、印刷媒介、广播媒介、影视媒介和新媒介(包括网络媒介以及各种先进的功能复杂的数字媒介)。“媒体”是指“交流、传播信息的工具,如报刊、广播、广告等新闻媒体”。它是“指专门从事大众传播活动以满足社会需要的社会单位或机构”。它是通过印刷媒介或电子媒介从事信息传递和经营的社会团体,如报社、杂志社、出版社、电影厂、电台、电视台、网站或上述综合机构等。“传媒”是指“传播媒介,特指报纸、广播、电视等各种新闻工具”。可以看出,这个定义基本上与“媒体”的定义相同。

在中国大陆,不加区分混用的情况比较常见,如郭镇之将“The Mass Media in Canada”一书。各类学术杂志包括一些核心刊物如《现代传播》、《中国广播电视学刊》、《新闻与传播研究》等中刊发的文章也未加规范。

有没有必要把这三个概念加以区别?有学者支持“媒介”、“媒体”、“传媒”还是要分开使用,并对这些概念进行了较为清晰的界定。学者闵大洪在其《数字传媒概要》一书中这样表述道:“长期以来,国内使用的与‘Media’相对应的中译词是‘媒介’,如‘大众传播媒介’、‘新闻媒介’等。近年来,港、台及海外相对应的词‘媒体’开始在内地得到广泛使用,如‘大众传播媒体’乃至‘新媒体’、‘第四媒体’、‘网络媒体’等。‘媒介’和‘媒体’不仅在很多情况下已经混用,而且后者有比前者更频繁使用的趋势。除上述两种用法外,第三种普遍用法为‘传媒’”。学者明安香表示,“媒介”一词主要指直接面向受众的信息载体及其内容,如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主要指“从事新闻传播的机构及其传播的内容等”;“传媒”则是“传播”与“媒体”,结合了上述二者的内涵,基本上是一种通称,也就是说媒介和媒体通称传媒。

事实上,源自台湾的文献中使用“媒体”一词比较普遍。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由利萨·泰勒和安德鲁·威利斯两人合著的Media Studies-Texts,Institutions and Audiences一书由台湾韦伯文化事业出版社和北京大学出版社分别在台湾和大陆翻译出版发行,前者的译名是《大众传播媒体新论》,后者的译名是《媒介研究:文本、机构和受众》,这两个译名成为大陆和台湾学者所给予“Media”一词代表性的注解。台湾学者早年时曾经将“Media Literacy Education”翻译为“媒体通识教育”和“媒体识读教育”,2002年10月,台湾“教育部”《媒体素养教育白皮书》的颁布,促使岛内逐步把诸种用法统一起来。

综合闵大洪和明安香两位学者的观点,我们认为,“媒介”和“媒体”通称“传媒”,大多数情况下可通用,只不过“传媒”较之“媒体”的使用更为晚近一些而已。由于“媒体”、“传媒”两个称谓的侧重点为“组织机构”,那么,怎么能够实施一种对“机构”的“教育”呢?显然,“媒介”的侧重点在于“产品”或“渠道”,其使用范围更广,“媒介”已经成为现实社会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譬如进入日常消费领域的VCD、DVD,街头的广告牌以及直邮广告(DM)等等,这些都是对人产生影响的媒介本体物,探讨与研究这种“物”与“人”之关系自然顺理成章。

这样,媒介教育的研究对象如同“经济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一样,便有了比较明晰的界定。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传播科技的发展,新的媒介必将产生,媒介家族会越来越庞大,这些媒介既有可能成为传统意义上的大众“媒体”或“传媒”,也可能会以全新的面目出现在人们面前,因此,使用“媒介”这个概念更具有发展的前瞻性。

当今中国,传播学以及媒介产业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发展到现阶段,相关理论大多来自西方英语国家,两者的本质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和界定。尽管中文在全世界许多区域使用,但是,由于人们处在不同的政治、文化、媒介环境中,导致对“媒介”概念出现不同的解读。中文本身的含义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发生了变异,这当然不足为怪。我们对此应该持一种积极的态度:一方面,承认不同语汇之间的区别。因为,语汇的发达就是一种语言文化进步的表现,这些语汇可有不同的指向,为进一步精确进化其内涵提供了空间;另一方面,理论研究中加以区分。如若不然,将可能对媒介教育产生误解,由此造成概念混乱乃至引起本领域研究与实践方向的偏离。

2.素养

《现代汉语词典》对“素养”的解释是:平日的修养:如艺术素养。显然,“素养”是指人的某种综合能力。与“素养”可以一起使用的词如人文素养、文化素养、道德素养等,其中也有“文字和文化”修养的意思,包括对意识和价值的判断能力。我们所能够检索到的文献资料显示,大多数研究者认同英文单词“Literacy”译为“素养”,但也有人将其译为“素质”。中文中最早出现“素养”的译法应属台湾学者吴翠珍所撰写的“媒体教育中的电视素养”一文。

下面对“Literacy”的来源与内涵加以考察。“Literacy”源自“liter+al”,这个词源自中世纪英语“literalis”,“literalis”源自中世纪拉丁语“litera”,这是个形容词,指“文字的”、“字面上的”;由此派生的词有:“Literally”(逐字地)、“Literary”(文学的)、“Literate”(有文化的)、“Literacy”(识字、有文化)、“Literature”(文学)等。在现代大众传播媒介发展起来以前,能写会说的人自然是“有文化的、识字的”,这很容易理解。美国学者阿特·西瓦布赖特(Art Silverblatt)在论述“Literacy”的定义问题时认为,“传统的素养定义只应用于印刷物‘关于字词的知识;受过教育的;有学问的’”。英国学者凯莉·巴塞尔格特(Cary Bazalgette)的理解更为简洁,她说“素养是针对个人而言的,它是人一生中都需要不断提高的修养”。

由此看来,中文“素养”和英文“Literacy”在本意上还是有所差别,中文的“素养”一词内涵更为宽泛一些。具有动态的特征,我们认为,把“Literacy”译作“素养”较之“素质”更为贴切。

3.媒介素养

我们认为,把媒介与素养合成为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要表达的是人与媒介的互动关系和结果,人从一生下来就要掌握语言,然后开始读书、识字,学习各种知识与技能,以适应在客观世界(包括人和自然界)中生存的需要,并形成对客观世界的看法。在媒介尚未普及的时代里,人们主要通过亲身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来获得关于世界的知识,但是,印刷术出现以后,在人与客观世界之间就渐渐形成了一个媒介世界,这个世界不但成为人们认识和沟通客观世界的“中介”,它亦反作用于人。在人与媒介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必须具备一定的素养也才能自如地面对媒介世界,赢得某种“自由”。

对于“媒介素养”的内涵在加拿大所起的变化,香港学者李月莲在其博士论文中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并举例说明了加拿大学者的分析和定义。她指出,尽管没有统一,但是人们认为,“媒介素养”内涵不能停留在人类印刷媒体能力上,而应该扩大到包括电子媒介的大众媒介。她还引用了媒介教育专家巴里·邓肯(Barry Duncan)的解释:“传统素养是关于解读印刷文字的,所以媒介素养是关于大众媒介的,尤其是电视的”。邓肯还强调说,这种新素养应当作为信息时代的生存技巧。

“素养”与“知识”关系非常密切,说一个人有素养差不多等于说他有知识。美国学者理查德·迈尔(Rechard E.Mayer)认为,素养更多的是指具备如何获得知识的能力而不是拥有多少知识本身。人们发觉,进入到媒介社会以后,传统上对素养的界定有两个方面的局限:其一是对素养的界定过窄地限定为独立的言语材料的读写能力;其二,素养还过窄地着眼于获得与扩散所获得的只言片语的信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社会出现了更多的媒介来承载和传递知识与信息。为了突破以上的局限,学者们重新对媒介素养进行了界定:针对第一个局限,美国学者弗拉德和赖普两人(Flood and Lapp)给予了这样的定义,“素养应是一种更加宽泛的概念,它是一种能对传播艺术包括语言和视觉艺术如戏剧、艺术(指美术、雕塑等)、电影、视像(指录像、VCD、DVD等)以及电视发挥作用的一种能力”。

英国的媒介教育拥有较长的历史,不但一批学者致力于此领域的研究,而且其理论也影响到其他国家。我们发现,在英联邦及许多国家使用媒介教育(Media Education)概念,他们把教育的结果称为“Media Literacy”。

伦敦大学教育学院的大卫·白金汉、英国电影协会(BFI,British Film Institute)的凯莉·巴塞尔格特以及南安普敦大学的安德鲁·哈特(Andrew Hart)都是此领域的资深学者。大卫·白金汉给出的媒介素养定义是:“媒介素养这个术语是指为了使用和解读媒介所必需的知识、技巧和能力”。

同类推荐
  • 让对手偃旗息鼓的“制胜宝典”:“骂”得漂亮

    让对手偃旗息鼓的“制胜宝典”:“骂”得漂亮

    上司骂你,同事损你?老婆气你?……不要气急上火、出口成“脏”。人吵我辩,人骂我驳,人欺我反。只要辩得“巧”,驳得“绝”。不但可以四两拨千斤,让片言解万纷,还可以凭着巧舌如簧、能言善辩的本事,辩驳得对方心服口服,使人际关系更上一层楼!现在,赶快翻阅本书,把自己修炼成一个“骂人”高手吧!
  • 酷短信之搞笑专家

    酷短信之搞笑专家

    这是一套最新、最酷、最炫的沟通手册。发人深省的至理名言、幽默逗闷的搞笑专家、情意绵绵的爱情攻略、温馨感人的祝福满堂,随时随地幽默搞笑,时时处处富有哲理。轻点拇指,传递无限情谊吧!
  • 尖子生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尖子生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本书介绍了尖子生是如何培养出来的,内容包括给学生一颗仁爱之心、发挥自身魅力使课堂讲解更精彩、宽容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给学生播种一颗希望的种子、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创造欲、纠正学生的攀比心理、编排座位不以科学性为标准、带领学生走出自卑的阴影等。
  • 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2011(2)

    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2011(2)

    本书集结2011年学术界在“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方面的优秀论述,话题涉及传播技术研究、传播理论研究、传播艺术研究、传播实务研究等。
  • 中国广播文艺理论研究

    中国广播文艺理论研究

    本书沿着中国广播文艺的发展脉络.对各种广播文艺形式的艺术特征和意境营造的细密之处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诠释.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和创新性。其理论性和实用性的有机融合是写作的主要特点。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销售员口才技能训练

    销售员口才技能训练

    在现代社会,一个人要想在与别人的交往中取得成功,离不开一副好口才,销售工作尤其如此。口才如何直接关系到能否将商品推销出去。拥有一副好口才,会让你的销售之路越来越平坦。本书总结了销售过程中需发挥好口才的诸多方面,富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销售人员从细节方面把握与客户沟通时的说话技巧,从而让其销售之路越来越宽广。
  • 星辰剑传

    星辰剑传

    剑心大陆,以剑为尊。天象异动,星辰陨落,有缘者得陨星中铁,融入剑中,得星辰之力,成七星宝剑少年得剑神传承,聚星辰之力,修无上剑道,享世间逍遥
  • 混沌皇者

    混沌皇者

    当一个异能与武者双修的少年登上精彩纷纭的星路之时,他会搅动怎样的风云?当一个拥有绝世异火与绝世武魂的少年登上神界之门,他会爆出怎样的激情火花?在这万年之后的地球之内!一个少年!横空出世!只为了那混沌之中绝对的皇者!在这里,有激情有YY有妹纸!
  • 末世重生:我是嚣张女王

    末世重生:我是嚣张女王

    末世来袭,水若因男友意外背叛惨遭横死,死亡之际被神秘光晕漩涡吸取而重生。重生后的水若心怀万般仇恨和巨大疑惑,重新开启了末世生存之旅,凭着前世的记忆,遭遇,化身女煞,沿着复仇之路义无反顾的走了下去。可她万万没想到,复仇路上水若发现,自己的行为风格越发和前世男友相近,巨大的疑团和渐渐清晰的真相让水若陷入无边的痛苦之中。水若,竟然诡异地走上了一条无法回头的不归之路!
  • 快穿之无限挑战

    快穿之无限挑战

    唐棠的任务就是,搞死穿越者,搞死渣男主,搞死渣女配,搞死……在如此暴力的路上一路狂奔,然后有一天,她发现自己快被自己搞死了→_→(简介无能,不要嫌弃,已有一本完结作品,亲们快到姐姐的碗里来。)
  • 完美新生

    完美新生

    钱宁因背负巨额债务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阴差阳错的却让钱宁的灵魂容入了一个叫李翔的男孩身上。新生后钱宁利用天神赋予的特殊能力和李翔现世的便利条件玩转世间,逍遥一生......
  • 一个打工仔

    一个打工仔

    第一次从山村出来的秦毅来到大城市中打工,保安、厨师、街头卖唱……他都干过,然而他却发现这个城市并不简单。钱不是那么好赚的。随着一个又一个人物的出现,秦毅的平静生活能否继续呢?
  • 偏执总裁宠妹狂

    偏执总裁宠妹狂

    她,出自书香门第。他,是一位偏执总裁。两人在经过偶然相遇后。擦出了火花。他宠她,溺她,却唯独不爱她。人都说失去后才懂得珍惜可他并不是这样。她走了盼了他五年终究没有盼到。她心如死灰,可这时候他却想起了她。当他再寻到她时。她却变了样……………我们,再,也,不,见。
  • 桃花开时,半路诀别

    桃花开时,半路诀别

    几年前的事故到底是意外还是人为,苦苦追寻的真相是否像当初想的那样简单,痴情换来的结果是白头到老还是半路诀别,为了她纵使粉身碎骨又如何,只望能给她一世安稳。片段“只要你一碗血,我就能告诉你,你想知道的”.....“马上就要到桃花开放的季节了,今年我又要一个人看花了吗”......“晴儿,我只求你在陪我一会儿,一会儿就好,过了这一会儿,你若要走,我定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