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4900000030

第30章 美国主流报纸为何褒扬台湾批评大陆(4)

众所周知,美国广播电视节目主要依赖于卫星传输。以美国加州旧金山湾区为例,华文广播节目中有49%来自大中华,而另外51%的节目立足于本地及全美。来自华语地区的卫星传送的广播节目中,67%来自中国台湾,16%来自大陆,14%来自中国香港,另外近4%来自新加坡。华文电视比广播更依赖卫星传送,电视节目中88%来自华语地区,其中49%来自香港,26%来自大陆,24%来自中国台湾,另外1%来自新加坡。

靠着最新的数字压缩技术,北美华语电视台如雨后春笋,其中以加州华语电视最多。在众多的华语电视台中,最成气候的是翡翠台(香港)、传讯电视(台湾)、北美卫视(台湾)、华美电视(台湾)。从发展速度和规模上看,台湾“国际视听”、台湾三大电视网和“优必胜卫星电视网”组成的国际华大公司和以台湾第四家无线电视台“民视”为核心的“太空卫星电视系统”咄咄逼人。这两大卫星电视系统都是采用最新数字压缩技术的多频道电视体系。其中优必胜有6个频道,已启用5个,24小时播放;太空卫视8个频道24小时播出,其中5个频道播放台湾新闻、综艺等节目。经粗略计算,旧金山和洛杉矶两地华语电视每天播放时间为355.5小时,其中台湾背景的292.5小时,约占82%,香港背景的36小时,占10%,大陆背景的27小时,占8%。难怪洛杉矶华人反映:“我们一打开电视机,看到的就是台湾的消息,即使有大陆消息,也是哪个地方地震了或闹水灾了或发生爆炸了等负面的东西。我们知道台湾的消息比大陆的多得多。”正如1997年8月15日出版的《商业周刊》指出的:“‘国际视听’与‘优必胜’的合作计划,根本是台湾官方欲在北美建构属于自己能掌控的华语电视台和台湾当局的喉舌。”

相反,对大陆媒体来说,CCTV-4的节目虽已覆盖全美,但由于各种客观原因,其落地入户效果还不太理想。长此以往,台湾当局控制下的媒体必然会占领整个北美华语电视市场。随着大陆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大陆综合实力日益增强,在台湾与大陆之间,海外华人更多关注的无疑是大陆。这迫切需要大陆积极探索加强对外宣传的新途径、新领域、新思路,力争通过大陆媒体特别是电视媒体丰富的报道内容和高超的报道技巧,取得美国主流社会特别是华人社会对大陆媒体的认同,进而塑造大陆的正面形象。为了达到更好的报道效果,就必须一面研究美国受众心理,以加强针对性,一面与台湾媒体争夺新闻市场,争取美国受众。台湾媒体强有力的渗透,突出了对台湾的正面报道,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和淡化大陆媒体的影响力,也会间接影响到美国媒体、美国民意,给美国媒体批评大陆制造可乘之机。

第六节 美国民族优越感的作祟

美国人有个由来已久的传统,即认为自己比其他人优秀,并肩负着以美国理想重塑他人的使命。“美国使命”(American Mission )既是个宗教概念,也是美国的现实制度,它坚信世界的发展注定要选择美国的道路。对多数美国人而言,他们认为美国的发展模式就是普世的模式。在美国建国之前,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约翰·温斯罗普(John Winthrop)就提出了“山巅之城”这一思想,要把新大陆建成一个可供世界其他国家学习的榜样。“天定命运”也是这种思想的延伸。美国人是上帝的选民,上帝赋予了美国一个“特殊的使命”,即要把基督教价值文明的体系作为普遍真理推广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美国的社会模式是世界各国都应该效法的“样板”,美式价值观念是衡量其他国家民主程度的绝对标准,美国在道德上胜过其他国家,美国人有义务向世界其他地区撒播“文明”的火种。当今的美国记者依然抱有这种引导世界的使命感,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向全世界宣扬美国自由、平等的梦想。

从1784年美国“中国皇后”号首航中国以来,在两百多年的中美交往中,中国在美国人心目中的形象随着两国关系的变化而时有起伏,但贯穿始终的一点是,美国人从来都把中国人看成是需要拯救的“异教者”,中国人是“学生”,而美国人必须承担“老师”的角色。在中美关系较好时(例如20世纪七八十年代),大陆在美国人心中的形象也较高,但最高也不过是“中国人在走美国之路”之类的评价。而当大陆在美国人心中的形象很差时(例如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则认为中国人是“信仰异端的异教徒。”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等美国主流媒体常常在台海问题等方面向中国“提出建议”,在台海问题的报道上“抹黑”大陆、“擦亮”台湾就显得理所当然。

第七节 对美国主流报纸本质的认识

上述几个方面的原因,使得美国主流报纸在台湾问题的报道上对台湾充满同情,对大陆充满敌意。透过美国媒体在台海问题上相关年份的报道,也有助于正确认识美国媒体标榜的所谓“客观”、“公正”的本质,美国主流媒体决非“超阶级”、“超党派”、“纯客观”的,而是带有鲜明倾向性的,是美国国家利益的忠实代言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勇于为政府决策辩护

在台海问题上为政府决策辩护,是美国媒体服从美国外交的重要体现。1992年9月2日,布什政府决定向台湾地区出售先进武器。两天之后的9月4日,《纽约时报》就替美国政府的决定辩护,称美国对台军售“完全符合”中美“八一七公报”精神。1995年5月22日,克林顿政府同意李登辉到访美国,对这一明目张胆制造“两个中国”的举动,5月23日的《华盛顿邮报》辩称:美国若不这么做,美国国会可能进一步采取立法程序促使李登辉成行。媒体勇于替政府决策辩护,值得大陆媒体借鉴。

截至2008年5月,笔者鲜见美国两大报纸就美国政府的涉及决策进行批评与指责。媒体在政府决策一旦形成之后,总之自觉站到政府一边,即便在之后出现偏差,也不会错怪政府,只是讨论下一步如何改进。

在布什执意发动伊拉克战争之后,美国媒体也与政府亦步亦趋,反战舆论立马消失。但由于对伊发动战争缺乏合法理由,美国媒体在美军伤亡不断增加,同时伊拉克未发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后,开始抨击布什政府。但台海问题上,媒体的批评少之又少。

二、善于看政府脸色行事

美国媒体在不同阶段,批评或赞美报道对象,纯粹受国家利益主导和支配。在台海问题上,美国媒体的报道与美国政府一唱一和,高度默契。1996年,美国主流媒体对李登辉大加赞美,称赞李登辉在台湾推行的“总统直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主选举,认定李登辉是“民主社会”的“热爱和平”的领导人。2000年,国民党败选后,美国主流媒体称李登辉是“独裁者”。在2000年,美国主流媒体认为陈水扁实现了台湾的“成功故事”,将陈水扁美化为饱经坎坷、不屈不挠的“坚定斗士”。但是陈水扁上台后在“台独”路线上越滑越远,罔顾民生、挑衅大陆,其行径试图单方面改变两岸现状,尤其是2006年2月,陈水扁宣布废除存在16年的“国统纲领”和“国统会”,布什政府对其表示不满。2006年5月,陈水扁访问台湾“邦交国”波多黎各和巴拉圭,原定过境美国,但是临行前,美国通知不允许陈水扁过境美国本土。随着政府对陈水扁的冷落,美国媒体对陈水扁的态度也发生很大转变,不再竭力为陈水扁张目。《华盛顿邮报》在2006年5月4日题为《台湾领导人取消过境美国;美国拒绝陈水扁前往拉美途中在美过夜停留》的报道中提到:陈水扁遭冷落,是因为他推行“台独”激怒了美国。陈水扁在2月份做出终止“国统会”的决定让美国深感惊讶。《纽约时报》在2006年5月4日题为《美国对台湾领导人过夜停留说“不”》的报道中指出:“美国的指责表明,布什政府不满陈水扁在2006年2月份宣布废除一个旨在谋求与大陆统一的政府部门(国统会)”。

但是,美国主流报纸在报道台海问题过程中,尽管本质上是国家利益的忠实代言人,但是在报道形式上,还是保持了高明的策略,主要是它们的报道在形式上还是保持了“客观”和“全面”,注意平衡报道。

以《纽约时报》为例,该报一直坚持将客观性作为其办报箴言,从1896年奥克斯时代开始,该报强调“刊登一切适宜刊登的新闻”(All the news that's fit to print)。2000年5月陈水扁就职时,对陈水扁所谓“四不一没有”的报道,美国媒体相对客观全面。2000年5月21日的《纽约时报》指出:在今天的“总统”就职演说中,陈水扁承诺,除非大陆袭击台湾,他不会宣布独立,不会更改台湾“中华民国”“国号”,也不会采取步骤实施形式上的“台独”。该报在报道中提及陈水扁所设的预设前提,不失为全面报道。

美国主流报纸的上述客观报道形式需要大陆媒体借鉴,这对提高大陆媒体报道的报道水平、增强可信度大有裨益。

同类推荐
  • 慕课与翻转课堂导论

    慕课与翻转课堂导论

    《慕课与翻转课堂导论》是一部以“慕课”和“翻转课堂”为主题的探讨与互联网时代相适应的新的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著作。所谓“慕课(MOOCs)”,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英文首字母缩写的中文音译”,意为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所谓“翻转课程”,英文为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是一种反常规的教学模式。
  • 大国思维:破解深藏于大国的思维奥妙

    大国思维:破解深藏于大国的思维奥妙

    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家形象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中国在未来的国际格局中将会扮演怎样的角色?中国如何像宣扬的那样,成为主导世界的“英雄国家”?《大国思维》从具体的故事和新闻案例入手,没有抽象的概念,全是一些实际可感的素材和辩论性话语、直率的谈论,可谓一本呼吁“正视内政的愤懑”,“要做英雄国家”的“复兴宣言”。
  • 外国语言文化研究(第1辑)

    外国语言文化研究(第1辑)

    影视翻译语境论——对译制问题的语言学思考、从单性到双性:格·斯泰因的《埃达》解读、国内ESP教学与研究综述、浅析话语实践分析教学法、略论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缘起及其三大主要流派、英语语言文化教育对二语教学的作用、英汉翻译中对含义的处理、论“情境演播”的语用意义——对促进快速掌握英语语言能力训练法的语用学理论点分析……
  • 胡华文集(第五卷)

    胡华文集(第五卷)

    本书是胡华文集的第5卷,收录了胡华关于周恩来等党史人物的研究论文、评论数十篇,系统地研究了周恩来生平、思想、革命历程,是研究周恩来和重要党史人物的珍贵文献。
  • 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书

    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书

    最伟大、最高尚、最科学、最有力量的思想。本书是对经典的浓缩,是对大师的一种怀念。精心选取了人文类、宗教类、管理类、哲学类等各个领域的思想经典,记录了世界思想史上的每一个脚步,是大师智慧精华的缩影。内容精彩,版块丰富,值得每一个人用心去品读。
热门推荐
  • 千金校花之路

    千金校花之路

    校花和两个校草之间,她会选择哪一个呢?实际展开了一段大学爱情美好故事
  • 骑士风云录之南十字军远征(上)

    骑士风云录之南十字军远征(上)

    大陆历五百九十六年,在帝国宰相夫利斯的谋略和青龙、铁甲骑士团等帝国军主力的猛攻之下,索菲亚王国军遭遇到全面的溃败,就连国王诺兰德夫六世也丢掉了性命。从王都逃出的两个少年——索菲亚的王太子阿斯尔和利奥特大公爵之子莱恩斯,成为索菲亚复国的最后希望……
  • 妖兽幻想之你是如此美丽绝伦

    妖兽幻想之你是如此美丽绝伦

    史帝夫是一颗宝石,可不是普通的,他是上古魔帝内丹所化……成了一个小帅哥,来到人界游玩,无意,卷入了新的一场人魔战。
  • 黄泉超市

    黄泉超市

    孟平的超市有点奇怪。孟婆汤,照妖镜,后悔药……应有尽有!超市的客人也不是普通的客人,黑白无常,太上老君,阎王。举止诡异带着双子的鬼母,沉溺于虚拟骤然离世的网瘾少女……又会带来一个个怎样波折离奇的故事呢?华美的衣裙竟有灵魂,数以千万生魂悄无声息地消失,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惊天阴谋?
  • 战争统领

    战争统领

    什么正义?什么邪恶?什么善良?什么悲哀?在战争面前,一切东西都要化为泡影。只徒留下一个尸餐素味,流血漂橹,方圆百里万里无人烟的广袤地域,仅此而已。
  • 饮魔道

    饮魔道

    一念执着丶逝者不息,嗜血之路,是孤独,是寂寞相伴。与群魔屠戮并非只是执着,或许只是打破黑白颠倒之间的平衡罢以。在众多分岐言语下依然坚守本心的那个人创造出正邪无岐的大道,被后人称之为“饮魔道”。
  • 圣魔大陆之女神降临

    圣魔大陆之女神降临

    原本一个变态猥琐屌丝宅穿越到另一个世界的迦马帝国超级天才魔法萝莉身上,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然而一天之内家族崩溃,由于当时不在场逃过一劫,但是面对国家机器的追捕,在好友的帮助下逃出王都,却逃不过全国通缉。不得已进入绝境魔兽山脉,在绝境中逃出生天。遇到小魔兽,结交新伙伴,组建佣兵团,一路东行去往大秦帝国。然而在大秦帝国,又有新的考验等待着主角……神器、战争、阴谋。没想到,等到这一切的真相都大白于天下后,主角竟然也被人们推上了神坛,成为了——曙光的战争女神。
  • 易烊千玺命中注定遇见你

    易烊千玺命中注定遇见你

    从喜欢到爱她一直在蜕变,而他,易烊千玺,他一直越来越优秀,是谁的有心变成无心,那个夏天她遇见了他,他觉得世界上再也没有人会让她这样,她一直让自己待在一个角落里,难道让他爱自己一下就那么难吗?易烊千玺,让你说爱她一下就那么难吗?世界原来那么大原来她就早该放弃了,在我消失的那一次,你会不会有一点点难过,不舍,哪怕是一点点,我一直在等你,易烊千玺。
  • 盘神帝尊

    盘神帝尊

    天门魔人突现,征伐天下!身为一州霸主岳家也惨遭毒手,家主身死,家族败亡!大少爷岳云天身陷贼手,没想到被丘山妖修所救。为报父仇,拜在玄龟玄青圣尊门下,修炼五行诀、天地人三书,阵法炼丹炼器无所不能。本以为大仇可报,谁知道天门展现的实力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 快穿女配:重新开始

    快穿女配:重新开始

    时间重置,一切都回到最初,你会怎么选择,重来一次的机会,你要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