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4900000023

第23章 美国主流报纸在台海问题报道中的角色(1)

通过分析《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以上四个年份在台海问题上的报道内容,可以管窥美国媒体在报道中的角色,即美国台海政策的议程设置者、大陆台海政策的尖锐批评者、台湾当局利益的有力同情者。

第一节 美国的议程设置者

在目前,由于技术条件的制约,人们想随心所欲地了解发生在世界任一角落的事件,并不现实,这就为媒体影响政府决策提供了可能。由于媒体的介入,可以有效引导政府决策。在媒体的渲染下,对重大新闻事件尤其是涉及国与国利益纷争的事件,政府决策的速度往往更快。制定议程是决策的第一步,媒体的集中“轰炸”可能使没有列入政府议程的问题列入议程,使排在后面的议程提到前面。而且它还确定了事件该“如何被讨论”。

一旦媒体把某一外交政策问题放在它所设定的情境下公开讨论,政府官员或所涉及的外国往往要花更大的力气扭转由于媒体先入为主造成的“成见”。比如说,把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放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还是放在人权的背景下讨论,把台湾问题放在“民主”和“专制”还是国家统一的背景下讨论,得出的结论往往有很大不同。

某一事件被知晓的程度越深,规模越大,这一事件的影响就越大,而人们知晓、关注事件的渠道在哪里呢?答案就是媒介。在今天,人们获取外部世界信息的手段完全被大众传播工具垄断了。即使是外交政策的决策者们,他们要得到世界范围内的第一手信息主要也是通过媒介完成。CNN报道海湾战争获得成功后,媒体被依赖的程度在世界范围内普遍提高。而普通大众习惯于这样辨别事件的重要与否:头条新闻、重复报道的新闻,就是重要的新闻。正如传播学者们所指出的:“受众判断一个主题是否重要,主要看媒介对该主题的重视程度。媒介可以通过选择和提供某些消息而忽略其他,并对报道内容给予不同的重视程度来影响受众对其他报道的重视程度。”

在美国台海政策上,美国主流报纸特别是《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就不时扮演这种角色。

早在1949年6月,当时国民党政府节节败退。在中国大地上,旧政权摇摇欲坠,新政权呼之欲出。美国国内对即将成立的中国新政权,态度一直犹豫不决。为防止新中国倒向苏联,美国与中共进行非正式接触。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请罗隆基代转中共领导人,表示“美国可以分期借款60亿美元帮助中国建设”,条件是“中国不向苏联靠拢”。司徒雷登也准备应邀到北平与中共领导人沟通。6月30日,毛泽东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明确宣布“一边倒”,倒向社会主义的苏联。1949年7月1日,《纽约时报》在头版以通栏标题报道了这一消息。当日下午5点零5分,美国总统杜鲁门与美国国务卿艾奇逊通电话。6点整,艾奇逊电告司徒雷登:“根据最高层之考虑,指示你无论如何不要访问北平”。在《纽约时报》的报道下,美国和当时的中共关系急转直下。这是美国主流媒体在台海两岸分裂之前,影响美国决策议程的典型例证。

在1992年至2005年的美国媒体台海问题报道中,美国主流媒体影响政府决策的事例也不在少数。1995年,美国主流媒体制造舆论,批评克林顿政府,促成李登辉赴美访问;1996年,美国主流媒体攻击中国军演“威胁”到台湾,鼓动美国介入台海危机,美军两艘航母开赴台湾海峡,与中国军队紧张对峙。

以1996年为例:自1995年李登辉访美以后,美国一直高度关注台海局势的发展。1996年初,美国国务院发言人伯恩斯声称:美国认为,中国并没有改变谋求统台湾实现和平统一的政策。但是美国主流媒体煞有介事地渲染大陆要对台湾发动“攻击”。

1996年1月24日的《纽约时报》在第3版刊文《中国威胁台湾时,确信美国只会听听而已》称:“北京已经做好在台湾3月份选举结束后,对台湾发动一次有限度攻击的计划”。紧随其后,《华盛顿邮报》也于1月26日宣称:“中国举行军事演习的目的在于影响台湾‘总统’选举”。2月2日,《华盛顿邮报》又在A19版刊登题为《台湾的不安》的文章。文章说:

Suddenly,and—everyone must hope—improbably,there is actually talk of a war between China and Taiwan. Beijing warns that as early as March 23,the day Taiwan's president is expected to be reelected,China could notch up its already-bold indirect military pressures against Taiwan and begin direct shelling. The United States is concerned enough to have sent an aircraft carrier on a cautionary cruise through the Taiwan straits.

The new tensions spring from Taiwan's ambition to convert its stunning achievements in development and democracy into a more exalted international standing. Hence its repeated shrewd and provocative requests for official U.S. travel visas for its top officials,even though Washington,by formal agreement with Beijing,maintains only unofficial relations—though extensive and excellent ones—with Taipei.

China,however,not only fears that Taiwan is seeking recognition plus eventual independence,a result trampling on China's devotion to reunification with Taiwan. China also fears that the United States is lending itself to Taiwan's imputed ambition and in that way reversing decades of solemn American undertakings to the contrary.

译文:

一时间,中国和台湾之间谈及战争。这是众人不希望发生的。北京警告在3月23日台湾“总统”改选之时已经准备大胆地对台进行军事施压并准备开始炮击。美国足够关注此事并决定派遣航空母舰在台湾海峡警戒性地巡视。

新的不安来自于台湾用自身在发展和民主上的成就转化成更高国际声望的雄心。因此,台湾领导人反复要求到美的签证是颇具挑衅性的。尽管华盛顿和北京有正式的协议,美国仍与台北保持非官方的关系而且这种关系十分融洽深入。

尽管如此,中国不仅害怕台湾寻求承认和最终独立,这种结果践踏了中国对两岸统一的投入,中国还担心美国会助长台湾雄心以至于违背多年来神圣的承诺。

2月6日,《华盛顿邮报》在A14版再次刊登题为《如果中国攻击台湾》的文章,要求美国介入:

IF IT CAME TO that,the United States would have no choice but to help Taiwan—a flourishing free-market democracy——defend itself against attack by Communist China. No treaty or law compels this response,but decency and strategic interest demand it. An American government that allowed the issue of Taiwan's future to be settled by China's force would be in disgrace as well as in error.

This is what the United States should be conveying,and China pondering,as Beijing steps up military pressure on Taiwan. Down that road lies a possible direct confrontation with Washington. Even starting out on that road carries heavy risks for China. Especially dangerous is any possibility that Beijing may be setting out under the dubious and smug impression that the United States will back off and leave China with no heavy costs to pay at all.

But,of course,to be faced with an actual decision on rescuing a threatened Taiwan would itself signify a calamitous American policy failure. There is overwhelming national need and also adequate time to keep today's friction from becoming tomorrow's explosion.

译文:

如果战争真的爆发,美国只能选择去帮助繁荣的资本主义民主的台湾来抵制共产主义中国的攻击。没有条约和法律来强制这样做,但庄严的战略上的利益要求美国这样做。一个美国的政府纵容中国的力量来决定台湾的未来将是耻辱和错误的。

在北京对台湾逐步加强武力威慑的情况下,这就是美国要传达也是中国要考虑的信息。到了那步田地,中国就免不了要与华盛顿正面对质。即使中国冒了很大的风险也要这样做。尤其危险的是,中国以一种不可信的自鸣得意的态度准备,觉得美国会退却而中国也不必付出任何沉重的代价。

但是面对现行的拯救受威胁的台湾的决定,当然本身也预示着一个美国政策的不幸的失败。强烈的国内需求和足够的时间也允许我们避免今天的冲突演化成明天的战争。

尽管如此,美国政府的立场并没有变化。2月7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声称,他深信台海两岸的紧张关系不会引发军事冲突。

对此,《华盛顿邮报》继续坚持强硬立场,要求美国政府干预。1996年2月11日,该报在题为《中国:在战争爆发之前》的文章里,要求政府拿出决心:

War between China and Taiwan is unthinkable today. It makes no sense. It is as unthinkable as an Iraqi invasion of Kuwait was in July 1990,as unthinkable as China entering the Korean War against the United States was in November 1950,as unthinkable as Britain having to expel the Argentines from the Falklands seemed in 1982.

That of course is the point: The Clinton administration must now think the unthinkable. It must move with an energy and determination it has not previously shown to prevent a war that could surprise the world by happening.

译文:

在中国和台湾之间爆发战争是不可思议的。这毫无理由,就像伊拉克在1990年入侵科威特、中国在1950年9月加入反美的朝鲜战争以及英国在1982年将阿根廷驱除出福克兰群岛(应为“马尔维纳斯群岛”,译者注)一样不可思议。

那当然就是问题的关键:克林顿政府现在一定觉得很不可思议。政府这次一定要拿出前所未有的能力和决心,以阻止这场一旦发生就会震惊世界的战争。

1996年3月12日的《纽约时报》载文批评克林顿对台湾政策“模糊”,要求美国“逐渐由以往为两党所支持的‘模糊’政策转为对台湾更加明确的保护”。

美国主流媒体的连连鼓噪,加上美国国会反华议员的喧嚣,使得克林顿政府决定介入台海冲突,不仅加剧了台湾海峡的紧张局势,而且使中美之间展开了直接的政治和军事冲突。1996年,台湾海峡又一次出现重大危机。

同类推荐
  • 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书

    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书

    最伟大、最高尚、最科学、最有力量的思想。本书是对经典的浓缩,是对大师的一种怀念。精心选取了人文类、宗教类、管理类、哲学类等各个领域的思想经典,记录了世界思想史上的每一个脚步,是大师智慧精华的缩影。内容精彩,版块丰富,值得每一个人用心去品读。
  • 民族过程与国家

    民族过程与国家

    本书主要研究人类民族历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论问题;民族共同体产生问题和原始社会的民族过程;资本主义以前的阶级社会的民族过程;资产阶级民族的形成和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民族过程;现代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民族过程;现代发展中国家的民族过程及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过程等;
  • 媒介空间论:媒介的空间想象力与城市景观

    媒介空间论:媒介的空间想象力与城市景观

    城市不仅是一个地理样本,也是文化样本,其中的种种景观充满了空间的隐喻。基于对受到媒介日益深远影响的城市的关注,作者从媒介空间论的视角,对城市与媒介所组成的多样空间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与研究。媒介在城市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表现途径。本研究并不回避媒介与观察者的主观性,相反,借助媒介的空间想象力,呈现了城市中各种地理要素及社会文化所组成的复杂面貌。《21世纪媒介理论丛书·媒介空间论:媒介的空间想象方式与城市景观》对城市的中心与边缘、政治图景与性别空间、城市的全球化与地方感等内容也进行了充分的阐释。
  • 国际传播策划

    国际传播策划

    新世纪以来,国际传播政策、责令及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作为提高国际传播效果、优化国际传播策略重要途径的国际传播策划日益受到关注。由张艳秋和刘素云主编的《国际传播策划》由学界和业界专家联手打造,是国内第一本关于国际传播策划的综合性研究著作,采用了理论梳理及案例分析相呼应的编写方式,以求深入浅出、举一反三。《国际传播策划》既可以作为国际传播人才的培训教材,亦可作为媒体从业及研究人员开展国际传播策划与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
  • 马尔萨斯学说新论

    马尔萨斯学说新论

    本书包含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对马尔萨斯《人口原理》的重新研究和评价;第二部分是对马尔萨斯经济学理论各个组成部分的研究和评论。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吕纯阳真人沁园春丹词批注

    吕纯阳真人沁园春丹词批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万世盟妻

    万世盟妻

    皓月皇朝唯一的长公主,即将与北冥太子大婚,岂料大婚前三个月公主失踪,月圣帝为了两国和平派平南王世子暗中寻找公主!与此同时武林盟主沈泽昊被企图称霸武林的玉虚宫袭击,确被一名神秘女子所救,此女刁蛮任性,活波可爱,心底善良,逐渐让沈泽昊倾心!
  • 小说家的御用插画师

    小说家的御用插画师

    十年能改变什么呢?什么都能改变,也什么都不能改变。一个对插画极其挑剔的小说家,一个初登新人榜的实力画师。两人竟然还是高中大学的同学,还有过轰轰烈烈的青春爱情?十年后的再度聚首,究竟会发生什么呢?
  • 盛世作礼

    盛世作礼

    都说自古红颜多薄命,周静娴贵为丞相嫡女待嫁皇妃却一朝殒命。一朝梦醒她失去了所有,成了侯门里被遗忘的人,她步步为营最终手刃仇人报了家仇,她也遇到了给她生命带来曙光的人。
  • 情迷乱世王妃(完结)

    情迷乱世王妃(完结)

    悠然自得,自得其乐,乐在其中!希望大家支持我的下一个文:《酸咖啡》一个现代文。谢谢!~~
  • EXO之晨曦之恋

    EXO之晨曦之恋

    凌伊雪曾经和CHEN是一对恋人,可是后来CHEN因为要去SM公司当练习生,所以不得不和凌伊雪分手,但是没有个凌伊雪说明原因,导致凌伊雪误以为是CHEN劈腿了。之后凌伊雪再也没有笑过,形成了高冷的性格,然后就去了英国留学,一去就是3年,之后凌伊雪和CHEN在韩国仁川机场相遇,CHEN认出了凌伊雪,可凌伊雪却没有认出CHEN。之后凌伊雪和另外两位女主被SM公司的星探发掘,正式出道,开始了和EXO的相处
  • 萌宠ing妖之幽纤

    萌宠ing妖之幽纤

    作为一只妖。尧纤从没有想过,她一出山竟会附身在一个小小的人类身上。对于人类的世界,她懵懂而好奇,但从不贪恋。带她修炼的清姑姑告诉她,人间尘,不沾,不贪。沾的是毒,贪的是心。对于人类的躯体,她谨慎而诧异,但从不窥视。人类是上天的宠儿。他们虽然没有她柔软的枝桠,坚韧的赤株,无害的皮囊及出其不意迸发的毒液。但他们有着高傲聪慧的脑子,这里面的明智,令他们学会利用,学会掩饰。他们也用这些,弥补了他们的无能。这一次,她竟附在了人类身上!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尧纤懒得想。头一次出现在人类的世界,她兴奋不已。而现在,前面这几个人是怎么回事?“小妹妹,要吃大饼吗?来,跟叔叔走吧……”
  • 七星之天

    七星之天

    七个不同际遇的少年,因运命而聚集了在一,一同踏上了成为王者之路。而最终成为灭天之破。
  • EXO之与命运邂逅

    EXO之与命运邂逅

    18岁之前,本来应该是快乐的度过的!她和他,本来是一个大企业公司的继承人,却偏偏被奸人所害,都失去了双亲。几年后,她决定夺回公司。可是,她爱上了他吗?拥有相同命运又是自己救命恩人的张艺兴;杀父仇人的儿子卞伯贤;频频帮助自己的酒吧老板朴灿烈;阳光暖男医学博士鹿晗……她注定不平凡,可是她会不会选择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