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4400000006

第6章 青少年网络成瘾(1)

网络成瘾,“瘾”力何在?为什么青少年把自己的青春耗费在虚拟的网络空间,而不愿意在现实生活中发奋拼搏?

一、网络成瘾

1.网络成瘾的基本内涵

2007年6月3日,中国青少年社会服务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中心和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系在北京发布了“2006年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应用状况调查报告”,这是我国首次对未成年人互联网应用状况进行全面详细的调查。调查活动主要针对11岁至17岁的中小学生,同时兼顾老师和家长。调查显示,网络成瘾虽然没有成为普遍问题,但已涉及部分未成年人,其潜在危害有进一步扩大的可能。

第20次互联网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07年6月30日,我国网民已经突破1.62亿,青少年网民占网民总数的1/3(35.8%),已达到5800万人,每周上网时间超过20小时的青少年网民占网民总数的16.9%。网络成瘾的青少年在继续增加着,2007年7月31日,由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美国网络成瘾康复中心、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等机构主办的网络成瘾高峰对话视频会议在北京举行,各方专家对网络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由此可见,青少年网瘾成了应该引起足够人们重视的问题。

网络成瘾或病态网络使用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网络的重复使用所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产生强烈再度使用的欲望,并对网络产生心理、生理上的依赖。

美国心理学家最先涉足互联网心理学这一领域,并将这种无限制的网络使用现象命名为“网络成瘾”简称“网瘾”,或者称之为“网络成瘾障碍”又简写为IAD或者是“病理性互联网使用”。

最早提出网络成瘾这一概念的是纽约精神病学家、心理医生高登伯格,他于1994年最早提出“互联网成瘾症”的概念,并认为其主要内涵是作为一种应对机制的行为成瘾。

美国匹兹堡大学的杨认为“网络成瘾”是网络病态使用,更像是一种冲动控制障碍。1996年杨对互联网成瘾症的报告正式公布,从此计算机成瘾症和互联网成瘾症的学术讨论便在心理学中深入展开。美国心理学会于1997年正式承认“网络成瘾”研究的学术价值。1998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杂志创刊,这本杂志以“研究现代社会大规模使用高科技的影响和如何更有效地使用技术进入人的保健”为宗旨,对互联网成瘾现象的研究成果做了大量的介绍。国内对互联网成瘾现象的研究紧随其后,于1997年始于中国的台湾地区。随后,内地的学者也展开了对网络成瘾现象的研究。

不同的人对网络成瘾障碍有不同的看法。微软加拿大网络中心的总经理尼克森认为:说一个人互联网上瘾,就像把喜欢阅读的人称为读书成瘾症,把喜欢听音乐的称为音乐成瘾症,而真正让人上瘾的是色情信息和赌博本身。喜欢网络不能算问题,而是互联网让人们获取信息变得如此方便、如此便宜。

英国著名心理学家马克·柯林斯宣称,据他的调查和研究,上网对于大多数网虫来说不再是一种爱好,而是一种依赖症。柯林斯认为,上网会像酗酒和吸食可卡因一样使人上瘾。除了上网浏览网页外,通过聊天工具或进入聊天室聊天,很多人可以为此一动不动地坐在电脑前度过一天的时间,一旦哪天不让他们上网,他们就会觉得浑身不舒服。

华中师大特聘教授陶宏开认为:网瘾其实既不是心理疾病更不是生理疾病,只是心理上的偏差,只是一种比较强烈的习惯,是一种认识问题。

阿根廷心理学家Kiektik表示:“事实上,上网根本不能算是一种成瘾问题,而且它又不是酒精、烟草或是可卡因。”有一名16岁的女孩,当她的父母为了惩罚她,不让她再上网,她居然在第二天的凌晨时分,仅仅为了能够上网聊天而打破了一家网吧的门窗。Kiektik认为,其实孩子需要的是一种关心和爱护。

专家告诫家长,不要轻易给孩子贴上“网络成瘾”的标签,绝大多数孩子喜欢上网并没有问题。不要因为“上网成瘾”的标签使孩子们受到暗示、自我怀疑,反而使他们陷入网络中。

近年来对网络成瘾现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该现象的定性描述上。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成瘾的特点及判定:主要包括突显性质、情绪调节作用、耐受性、冲突与反复;

(2)网络成瘾的类型:主要是互联网色情成瘾、互联网游戏成瘾、互联网交际成瘾、信息超载成瘾、其他强迫行为。近年来更多学者将其大致归为网络关系成瘾、网络娱乐成瘾、信息搜集成瘾三大类;

(3)网络的成瘾特质:网络的“去抑制性”,网络能满足人们交往、归属和尊重等基本需要;

(4)网络成瘾的主要成因及相关研究:成瘾者个人自身素质、外部环境、互联网自身的成瘾特质,使用时间与网络成瘾,人格特质与网络成瘾,性别与网络成瘾,网络态度及行为与网络成瘾等。

2.网络成瘾的本质特征

(1)网络成瘾是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而出现的一种心理障碍,许多国家都陆续出现了这一问题并呈现日趋严重的趋势。目前在我国已经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青少年网络使用问题,网络成瘾成为影响我国人民健康,尤其是青少年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调查发现青少年喜欢互联网,而玩网络游戏是其主要目的之一。青少年是数字时代的主人,学习掌握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是时代对他们的要求。而计算机和互联网与其他形式的信息载体一样,在给青少年带来巨大益处的同时也带来很多危害。计算机技术用于教学可以提高青少年的学习效果、促进创造力的培养,但同时由于青少年沉迷于电脑游戏、网络聊天、联网游戏,也会造成学业荒废、人际关系紧张、逃学、赌博、非法获取钱物等不良后果。

网络成瘾是青少年心身发育过程中心理补偿的突出表现,是我国当前教育体制下青少年心身发育需求不能满足的病理性补偿行为,是青少年在信息时代的单一选择性心理行为偏差。

现在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网络成瘾是一种过度使用互联网所导致的心理疾病,是现代社会中迅速增长的心理问题之一。它出现时间短,但增长速度和影响程度却不容忽视。尤其是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受到网络成瘾的困扰,它已成为一种严重影响青少年发育与成长的心理行为障碍。心理医学专家对“网络成瘾症”患者的描述是:对网络操作出现时空感的失控,而且随着乐趣的增强,欲罢不能。青少年患上网络成瘾症后,开始时只是精神上的依赖,渴望上网冲浪,以后发展成为躯体依赖。在躯体生理方面,医学专家认为,网络成瘾症可造成人体植物神经紊乱,体内激素水平失衡,使免疫功能降低,引发紧张性头疼,情绪焦虑、低落,头昏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甚至可导致死亡。同时,由于眼睛长时间注视电脑屏幕,视网膜上感光物质视红质消耗过多,若未能补充其合成维生素A和相关蛋白质,就会导致视力下降、眼痛、怕光、暗适应能力降低等,严重者还会出现身心障碍,如躁郁症、强迫性神经症、精神分裂症等。

国际上把网络成瘾称作“互联网成瘾综合征”。目前,医学与心理学研究证明,网络成瘾不只是一种心理疾病,准确地说是一种内分泌紊乱的精神性疾病。

(2)网络成瘾的分类。网络成瘾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包含了大量的行为问题和冲突控制问题。概括起来,网络成瘾可以分为以下六种类型——

“单纯性”网络成瘾:此类成瘾者沉迷于网络,以玩各种游戏、聊天及观看综合性节目为主的一种类型。

情感性网络成瘾:此类成瘾者把全部的情感和精力投入到交友和两性的情感关系中,把在线的朋友看得比家庭的成员更为重要。

网络游戏成瘾症:此类成瘾者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花费在网络游戏等活动中,导致家庭不和、财力丧失。

信息性网络成瘾症:此类成瘾者花费大量时间在搜索和收集与自己工作、学习无关或者不迫切需要的信息上,造成工作和学习效率的下降。

程序性网络成瘾症:此类成瘾者往往自认为能成为一流的游戏和计算机程序设计者,而不能自拔,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

强迫行为性网络成瘾:此类成瘾者不可自控地参加网上赌博、网上购物及拍卖等商业活动。

3.网络成瘾的标准

美国心理学家杨格提出了诊断网络成瘾的10条标准:

(1)下网后总念念不忘网络上的事情;

(2)总认为上网时间太少而不满足;

(3)无法控制用网时间;

(4)一旦减少上网时间就会焦躁不安;

(5)一上网所有烦恼就会消失;

(6)认为上网比上学、做功课更重要;

(7)为上网宁愿失去重要交往和学习;

(8)不惜支付巨额上网费用;

(9)对亲人朋友掩盖上网的行为;

(10)离开网络就会感到失落。

杨格认为,上述10种情况,一年间只要有其中的4种,便可判断为网络成瘾症。1996年,埃格与韦特伯格指出了IAD的一些新特点:第一,当想要减少或停止使用互联网时,感到坐立不安或易怒;第二,使用互联网作为逃离问题或减轻无助感、犯罪感、焦虑或消沉的方法;第三,对家庭成员或朋友说谎,隐瞒使用互联网的程度;第四,不顾过度的费用而使用互联网。

4.网络成瘾的日常生活基本表现

除了网络成瘾综合征之外,网络成瘾表现在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可能是举止失常、神情恍惚、胡言乱语、性格怪异等。青少年可能或正在养成并在实际生活中实践着网上的行为心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撒谎。网络的匿名性,使人摘下了传统、道德的面具,呈现出真实的自我。这种心理与行为会转移到现实中来,成为撒谎行为。有网民认为在网上没有一句话是可信的,你被人欺骗,只能证明你是白痴,你不骗人只能证明你是傻子。调查表明,有不少中小学生就是从网络中学会了撒谎。

孤独。喜欢网络的人或者经常上网者都会有这样的感受,计算机出现了故障或者停电了就会出现一种焦急的心情,因为交流中断了,他们陷入了孤独之中。尽管网络具有互动性,但是信息却是通过冷冰冰的网络设备等中介物传达的。有的青少年一旦离开电脑,就很难表达自己,无法与他人沟通。宏大的虚拟网络使个人越来越感到孤独和渺小。

冲动。虚拟空间是浩瀚的夜空,深邃、神秘、广袤,数字信息的无限性、不对称性,使人永远无法穷尽地使用它,也根本无法触摸它。而神秘、新奇、刺激更加激起人们探索的欲望,这种情形使网络成瘾的人无法拒绝。越是沉迷,就会发现它的庞大,而人们对于无法捉摸和过于庞大的事物会容易产生惧怕和狂躁的心理;同时,由于在网络中缺乏正常的情感交流,人们很难在网上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再加上网络上浮躁的言辞与画面的刺激,使人们由浮躁走向冲动。

暴力。比冲动更为严重的是一些青少年网民在不良的网络环境下形成暴力的心理倾向。青少年具有活力,身体的能量需要释放。暴力性的游戏,是他们一种心理发泄的方式。一些涉世不深的青少年沉迷其间,逐渐形成暴力崇拜。他们期望以暴力解决一切问题,通过暴力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网吧斗殴或因上网而发生的争吵、杀人等恶性事件屡有发生。

淫逸。色情对人的腐蚀是无处不在的,因为人具有性的本能。色情网站以挑逗性心理、刺激感官为能事,使青少年走向性的反面,夸大性的快乐,而不能正确看待性的伤害、性的社会性,致使一些青少年早恋、性放纵、缺乏正确的性观念。

空虚。如果没有正确使用网络,而是在网络上随波逐流,没有自己的航标,那么青少年的心理将是飘荡的。一些青少年无节制地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互联网上聊天、浏览,企图以此摆脱学习生活的重负,减轻精神的压力。恰恰相反,现实的脚步会把他们甩得更远。随着网络世界与生活实际的反差加大,他们面对现实会更加感到无能为力,痛苦随之产生,严重的会产生自戕或自杀的意念和行为,甚至危害他人、家庭和社会。

二、网络成瘾的原因分析

我国网民整体低龄化,广大的青少年网民,常常沉迷于各类网络游戏而不知归路。虽然我国还没有具体的IAD统计数字,但有研究表明,上网人群中有IAD症状的约为6%,在青少年中这个数字更是高达14%。根据调查显示,处于初中阶段的青少年较其他年龄阶段的孩子更容易产生痴迷上网的行为。

总体上看,网络成瘾青少年往往不具备良好的内部多维评价体系,而是仅仅依据现实的单一标准,即以学习成绩、升学或者老师的评价为成长的标准来评价自己,从而得出以偏概全的结论,否定自己并采取极端的应对方式来回避现实。但研究发现,网络成瘾青少年的情商并不低,反而容易对他人情绪过度敏感,当他们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情绪,认为别人不能充分了解自己时,在人际关系中就会产生情绪、情感方面的困扰。他们在网上寻求刺激、“不甘寂寞”的人格特征,意味着一个不能独处,不能很好地接纳自我,在现实生活中就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冲突行为与感受。

同类推荐
  • 职场潜规则

    职场潜规则

    本书一开始就颠覆了“只要努力工作就可以”、“只要自己做得好就会成功”的传统想法。个人主义不再存在,人际互动才能带领团队创造新局面,而人脉存折更是为自己创造机会的最好投资。了解职场潜规则,才能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上明哲保身,以对抗职场的黑暗面,避免成为权力斗争下的牺牲品。本书将职场求胜法则,有条理地加以整合,让读者更能深刻体会与融汇贯通。
  • 思维的革命:走进创新思维的自由王国

    思维的革命:走进创新思维的自由王国

    本书介绍了创新思维的实质和功能、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的关系、创新思维研究的时代缺憾、中国人创新思维启动缓慢的现实成因等内容。
  • 哈佛剑桥牛津教给青少年的180堂课

    哈佛剑桥牛津教给青少年的180堂课

    你知道比尔·盖茨吗?他创造了享誉全球的微软帝国……你知道斯蒂芬·霍金吗?他是享誉国际的“宇宙之王”……你知道埃德蒙·哈雷吗?他发现了哈雷彗星,为天文学界增添了一抹神奇的色彩……他们都是世界级的知名人士,又分别是从哈佛、剑桥、牛津三所高校走出来的学生。三所高校历史悠久,就像一个久经沧桑、充满智慧的老人,用深沉的嗓音告诉我们一个又一个成长的真理。
  • 我的人生哲学

    我的人生哲学

    本书选入的是梁漱溟人生哲学专著之外谈人生感悟的小文章,大致分为对人的认识、对人生意义的认识、对人生具体问题的看法、对人生角色和时段的看法四个部分。读者可以通过这些文章了解梁先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感悟人生真谛。
  • 感恩挫折学会坚强:世界上最神奇的青少年挫折教育课

    感恩挫折学会坚强:世界上最神奇的青少年挫折教育课

    《感恩挫折学会坚强:世界上最神奇的青少年挫折教育课》讲述了挫折,是懦夫的拦路石,又是勇士的健身器。只要能坚强面对,它便是成长的一笔财富,人生的一所学校。成长的路上,总会有失意彷徨,对挫折报以微笑,坚强的心上就总能生出无穷的力量。
热门推荐
  • 骨代之王

    骨代之王

    在很久很久以前.................
  • 绿茵联邦下的战争

    绿茵联邦下的战争

    你只看到我的没落,却没看到我的激情。你有你的征战,我有我的奋斗。你嘲笑我总沦落中流,不配争霸,我可怜你总是虚幻。你可以轻视我的主场,但我会证明这是谁的时代。KOP是注定孤独的旅行,路上总少不了吐槽和嘲笑。但那又怎样,哪怕技不如人,也要战得天昏地暗。我是利物浦军迷,我为自己代言。
  • 网球王子之迹部景妍

    网球王子之迹部景妍

    七年前,因为他们缺少对彼此的信任,所以他们注定会错过。七年后,一切的一切都不会再重来,不是上天的戏弄,只是当初的误解,当初的一切。七年前,她,伤心的离开,因为当初的误会。他,苦苦的等待,想给她一个解释。他,深情的付出,温暖了她冰冷的心。七年后,她,霸气的回归,因为这里有她的朋友,而不是为了他。他,求她的原谅,她却说他并没有做错,说他们是朋友。他,抱得美人归,因为他陪她过了七年,给她所有的信任。
  • 武魔异世

    武魔异世

    论家境,学识,面貌,有谁能比上诸葛轼,看诸葛轼如何......
  • EXO灿白:爱超越一切

    EXO灿白:爱超越一切

    不管你是什么身份,我都相信你,爱你。--边伯贤也许我们的爱不会被别人承认,但只要我们爱着彼此,就好。--朴灿烈
  • 如果爱是未来

    如果爱是未来

    (短篇小说)如果爱是这样,如果爱有一见钟情,希望你我的未来,像爱一样,美好幸福。
  • 都市之医仙回归

    都市之医仙回归

    他见到在雅间里面,坐着一个可爱的小萝莉。这小萝莉穿着歌特式的服装,看上去既可爱,又有点妖异的性感。她的面相看上去虽然不大,可是她那夸张的身材告诉给张栋梁,这肯定是成年了。“我K,我K!”他看得呆了,这可是一个完美的萝莉啊。!
  • 阴阳奇缘:我的鬼夫保镖

    阴阳奇缘:我的鬼夫保镖

    在这个夜晚之前我只是一个渴望有一个不平凡人生的普通初中生,但是在这个夜晚过后却被一个鬼魂霸占了初夜,原以为是一个让人羞耻的春梦,但九婆却告诉我这一切都是真的.....我生日那天的凌晨,不知道为什么半夜醒来看到大街上满是令人恐惧的鬼魂,我也看到了那只夺走我初夜的鬼魂,我突然发觉....我没有亏!!毕竟这只男鬼长得非常妖孽非常帅!!
  • 至上冰神

    至上冰神

    家族惨被灭门,令他有了常人没有的坚忍,强大的星魂,共患难的好基友,一步步修炼、变强,他的成神之路不可逆转。
  • 找寻被需要

    找寻被需要

    他和她的交集,起源于他帮助外甥精心布置的一场阴谋,而她成了他生命中唯一一个没有完全命中靶心的靶子。她无法控制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终究还是逾越了自我设置的道德底线。一直死命纠缠她的舒朗,即喻见鸿的外甥则意外撞见了两人的地下恋情。他向商业联姻的妻子提出离婚,怒不可遏的外甥乘机联合董事会成员将他赶出了远达。她深感承受不起他为爱牺牲的厚重,于是跟随母亲离开,却不料意外得知生身父亲的下落,并得知一个残忍的真相!她该何去何从,她和他会怎样?她又该如何面对自己的父亲?(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