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3600000036

第36章 未尽思考(2)

事业和产业之间的区别在我看来关键是权利的类型不同。事业单位的权利主要表现在用国家的资金做事方面,主管者对上级的服从往往是表现在执行命令而不是达到目的上,而主管者对于下级的管理也总是表现在对自己意志的服从而不是能力的检验上。企业或者说产业则不同,主管者权利的第一目的是利润,因为没有利润这个企业就无法生存。主管者权利的目的性要强,独立性也更强,对于下级的要求更多的是能力上和目标性的。当一个收入每年500万元支出1500万元的单位变成了收入三亿支出两亿的“准产业”时,数字的变化带来了权利变化的愿望和需要。

在初创阶段,体育频道主要靠制作,因为没有其他办法;而现在体育频道则主要靠“购买”,因为它已经有了实力,也因为不这样它就无法再发展。制作在权利链上表现的是服从,购买则在权利上更多的是决断。

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面临的就是这么一个局面,一方面它发展得不错,在一些领域已经基本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也正是由于这些发展,才使得体育频道有了更高的标准,不再是只满足于现状,而是希望在现在的优势上再进一步。这就出现了另外一方面的要求,即改革现行的事业单位体制,变成产业或者是实行企业管理。产业和企业管理不同的主要地方在于管理者可以在人权和财权上面有更大的主导权。这倒不是“孩子大了不想娘”,而是在目前事业单位的体制不鼓励甚至还限制“长大了孩子”的成长。例如体育频道从无到有,做节目需要人,需要优秀人才。但是在事业体制下体育频道没有权利招聘,没有权利淘汰,也没有权利奖励。体育频道现在的制作人员超过400人,但是真正属于中央电视台的只有70人。我并不想淘汰任何一个人,因为存在都有历史上的理由,任何人可以要求改变现状,但是却不应该去批评历史。我只是希望后来者可以是目前中国最优秀的电视节目制作人员,但是连一个这样的权利都没有。再例如直到现在中央电视台都没有一个预算标准,什么类型的节目到底需要多少经费谁也说不清楚。往往是一个相类似的节目不同的制片主任可以要来相差很多的经费。这里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频道和部门主管没有决定的财权,他们对成本和财务的理解在于尽量多地向上级争取预算,使下级花得方便一些。仅凭觉悟是无法长久的,在一个“爱哭的孩子有奶吃的”的大环境下,在各项规章都事实上在鼓励“大锅饭”的前提下,最终所有的人都会是不计成本的。

从1999年开始中央电视台提出了“制播分离”的想法,体育中心是响应最得力的部门,也做了许多实际的工作,不幸的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个计划胎死腹中。

实际上和现在实行的集团化相比,制播分离只不过是电视改革的一小步而已。我本人认为制播分离的出现其实正是由于在三四年前不承认电视是产业的情况下的一种改革借口,我之所以那么热衷是因为认为可以用这个口号来实现体育频道的企业化管理,而不是真的要将体育中心分成制作和播出两个部分,因为由于体育节目的直播量太大,制作的同时往往就是播出,是无法分开的。

体育中心的计划有几个要点:

一、将频道所有权和节目制作权分开。中央电视台对于频道资源拥有完全的支配权,体育中心是中央电视台授权制作体育频道节目的部门,主管人员安排及节目终审权属于中央电视台所有,这之外的权利属于制作部门即体育中心。

二、体育中心实行企业管理,中心主任有在中心内部任免奖惩人员的权利。

三、体育频道严格成本核算,经济上自负盈亏。

四、体育频道在适当情况下有权对别的电视台兼并或与其他媒体合作。

这里面当然牵扯到权利和利益的再分配,但是权利其实只是达到发展目的的一种手段、一种保障。这种权利如果可以成为现实,中央电视台的体育频道就可以在3—5年里面真正成为具有世界标准的电视机构,才能有一个比较合理的未来。

什么是未来中国体育电视的发展前景呢?

我将这前景分为理想前景和现实前景。所谓理想前景是根据我对国际上体育电视发展情况的了解而设计的中国体育电视的结构;所谓现实前景就是加上了中国特色之后的结论。理想与现实当然不可能完全一致,但是我还是希望两者之间的重合部分尽可能多些。

在我的理想模式里中央电视台将拥有两个综合体育频道,它们不是像国外的体育频道那样主要以年龄组为区分原则,而应该以国际和国内赛事为内容的区别。这里的原因有几个,一个是根据对体育频道的收视调查,中国的观众在对于大多数赛事的选择上并没有很明显的年龄差距;另外一个是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的主要联赛如足球、篮球等无论是从比赛精彩程度上还是从电视制作的质量上都无法和国际顶级赛事相比,但是国家的电视台却不能因此而放弃国内的比赛,中国的相当一部分观众也需要这些自己的联赛。由于国外和国内重要赛事又都是安排在周末,所以分开两个频道将使赛事和观众都各得其所。这两个频道都是以中央电视台为主,可以适当接受系统外部门的参与,例如国家体育总局。系统外部门的进入主要不是解决资金缺口,而是利用现行阶段可以利用的不同的系统优势,例如赛事的报道权。

除了这两个中央电视台主频道之外,是三个地域性较强的体育频道,它们应该是在北京,上海和广东地区为主要播出区域,同时覆盖全国,拥有者是当地的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可以不占大股,但是它的存在是必须的,甚至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中国的观众并不像欧美观众那样习惯于“窄众传播”,所以作为中国的一个体育频道,即使是地域性的,如果没有像亚运会,奥运会和世界杯足球赛那样的大赛事报道,是无法生存下去的。而中央电视台的参与则可以在部分上保证这三个区域体育频道既有地方特色又有国际色彩,中央电视台也可以在报道权谈判上占有更加有利的地位。

现在全中国已经有将近十家专门的体育频道,但是如果按照规矩行事的话,除了中央电视台以外没有一家是可以合法生存的,包括北京和上海。假如中央电视台认真的话,在重要赛事时期它们是不可以播出任何有关该赛事的内容的。所有的地方台体育频道实际上在重要的赛事时是靠着侵犯中央电视台的权利而生存的。2002年的世界杯将这种侵权行为推向了极致,有18家电视台未经中央电视台允许而直播所有赛事并且出售广告。地方台的做法触犯了国家政府部门最大的两根神经,使得广电总局不得不出面严厉干涉。这两根神经一个是权,一个是利。就权而言地方台已经到了视行政权威于不顾的地步,这边开着全国电视会议,命令未经许可不得播出世界杯比赛,与此同时这些局长们管辖下的电视台就在公然用着中央电视台的信号在播出。就利而言,中央电视台世界杯的广告价格之所以定得比过去高出几倍,打的就是独家旗号。地方台的侵权播出和极低的广告价格使得在中央电视台购买了广告时间的客户大为不满,有将近三分之一提出退款要求。如果是在几年前广电总局可能还不会太在意,但是2001年底成立了广电集团之后,中央电视台的收入成为了集团总收入的主干部分,中央电视台收入的减少直接影响到集团的利润目标。

依我所见,地方体育频道的生存在于找到自己的定位,做真正的更加专业的体育频道,为部分地区,部分生活状况和部分爱好的小部分观众服务。很多做电视的人总是提到美国的专业频道,实际上美国的频道除了三大电视网和福克斯台是向全体公众服务之外,其他的众多频道只是以某一部分观众为目标。例如全球最大的体育频道美国的ESPN是比较综合的体育频道,ESPN2的目标主要是25岁以下的观众,内容也是以一些较为时尚的赛事,ESPN还有一个经典频道则主要播放历史上的著名比赛。另外一个美国比较重要的体育频道是TNT,他们的内容以篮球和网球为主。其他的体育频道还有几家,就完全是为少数人服务的了,例如高尔夫频道,棒球频道和NBA频道等。

这些频道和我们国家相比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区别:多赛事、多包装,少新闻、少专题。这是由于它们是商业台,最大的成本是报道权购买费用,买到一个赛事以后就要将它用到极致,所以要将这个赛事很好地包装,一则吸引广告客户,二则始终抓住观众。而专题和新闻的制作成本太高,宁愿在需要时花些钱买,也不会长年养着一批人。

中国的情况则不同,所有的电视制作者都是来自于综合频道的基础教育,管理者也主要从政治口径上负责,不懂经营也不需要他懂经营。人力资源的价格很低,又没有一个严格的成本核算。因此所有的频道都是综合频道类型。其实地方台的主管却真的应该向美国的经营者学习,因为我们的情况也在改变。版权意识越来越强,人工越来越贵,观众分类越来越细。我认为一些愿意做体育频道的地方台可以从这个思路考虑一下,做一些专门的频道,海南卫视改造成为旅游卫视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依照中国现在的生活水平和观众的要求,再有3—4个专业体育频道是可以生存的。

这样在全中国的有线网里就可以有中央电视台的两个综合体育频道,三个地域性的体育频道,四个专门的体育频道,应该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布局。由于我国是一个在电视事业方面还没有开放市场的国家,如果可以用计划经济的优势早一些将局布好是可以减少一些弯路的。

但是弯路是不可避免的,由于我们的体制特有的缺陷,使得计划经济原有的计划优势反而发挥不出来,代之而来的是貌似的计划实际的无序,电视体制就是这么一个产物,而后来者只能在这个基础上前行。中国体育电视的实际发展前景就基于这么一个基础。

如果可以画一个理想与现实的曲线图的话,中央电视台这部分的重合要大些。现在的体育频道已经进入了良性发展阶段,已经形成了“马太效应”,即越好者越好。它还有很多不足,但是这种缺陷不是致命的,是一种经过改正之后可以更好的状况。从频道上讲,节目资源是多了而不是像前些年那样缺乏,已经可以有很大的选择余地。从收入上讲,由于中央电视台实行收支两条线的原则,更由于中央电视台的广告收入连年增长的原因,体育频道不缺少资金。从制作上讲,尽管人事体制使得不可能完全实行优胜劣汰的人员选择制度,但是只要没有出现更加强大的体育频道,中央电视台就可以吸引住中国大部分优秀人才,制作出优秀的节目。而且由于2008年奥运会的关系,中央电视台有充分理由在不远的将来再从国家争取到另外一个体育频道。

地方台的发展前景就不像中央电视台这样清晰了。由于中国电视的体制不太可能从事业单位很快地转为产业体制,尽管已经成立了集团,从理论上解决了产业化的问题,但是目前从中央到地方都不太可能从商业角度来考虑用互相融合的方法建立起针对不同地区观众的地域性体育频道,但是在一些地区例如前面提到的北京、上海和广东已经具备了能力并开设了自己的体育频道。在这几个地区一方面观众的生活水平比其他地区要高,而对体育的要求是与生活水平成正比的;另一方面有着足够的广告市场特别是有国外广告客户的支撑。可以比较一下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和北京电视台体育频道在广告上的区别,中央电视台的广告内容主要是国内运动服装,国内饮料等相对低档的大众消费品。而北京六套则以汽车,化妆品和房地产等高档城市消费品为主。一方面原因是中央电视台的广告销售政策有问题,但另外一个方面也是由于广告客户对于市场需求的不同,而这种不同是会永远存在的,所以不会出现你死我活的广告竞争局面,地方台也会很好地生存下去。实际上这三个地区目前已经各自拥有了一支比较强大的体育节目制作队伍,并且已经强大到希望与中央电视台一争高下的时候了,例如《中国体育报道》《足球报道》等常设栏目,共同购买国外一些赛事的报道权等。只不过由于中央电视台和他们有着相当长时间的友好关系,同时也为了比较不受干涉地发展,他们一直在与中央电视台竞争和合作方面保持着平衡。但是这种平衡是很脆弱的,是建立在友情和妥协上面,一旦商业模式占据了主要地位,这种温情与妥协马上就会变成无法继续的阻碍,例如2002年的世界杯。

在现实条件下地方台的体育频道有两种发展方向。一个是以北京和上海为主形成一个更加牢固的联合体,用这个联合体与中央电视台进行真正的竞争,即在一些国际国内的大型赛事的报道权购买上与中央电视台进行独家报道上的抗争。但是这意味着中央电视台被迫结束多年来对其侵权上的暧昧和妥协,一旦这种妥协消失,即使地方台在某项赛事上占了上风,但由于中央电视台已经拥有未来80%以上世界级赛事的中国大陆独家报道权,所以地方台在总体上受到的伤害会大大超过所得到的胜利。另一个就是维持现状,只作为特定城市的纯区域性体育频道。

同类推荐
  • 中国大众影像生产研究:民间的书写

    中国大众影像生产研究:民间的书写

    关于文字与影像、文字文化与视觉文化、平面媒体与电子媒体之间的同与异、电子文化的霸权等方面的研究可以说是汗牛充栋,本文并不打算在这方面忝列旧说,只是认为在中国的影像工业包括影像传媒中,有一些新的现象值得注意,有一些新问题值得探讨,有一些熟视无睹的东西值得从更深的层面上来认真审视。
  • 胡华文集(第五卷)

    胡华文集(第五卷)

    本书是胡华文集的第5卷,收录了胡华关于周恩来等党史人物的研究论文、评论数十篇,系统地研究了周恩来生平、思想、革命历程,是研究周恩来和重要党史人物的珍贵文献。
  • 思想中国·全球化生存:世界顶尖学者中国演讲录

    思想中国·全球化生存:世界顶尖学者中国演讲录

    收入这个集子的学术报告,是一些大学的机构在大学之外国家图书馆举行的。大学按照这些报告中的一个报告人丁学良教授的说法,没有一流的大学,就没有一流的国家。我们是否也可以说,没有一流的国家图书馆,也就没有一流的国家。
  • 祝酒词全集

    祝酒词全集

    本书共分为十一章,介绍了不同场合的祝酒词,内容包括:生日祝酒词、婚宴祝酒词、社交祝酒词、庆典祝酒词、职场祝酒词、商务祝酒词、政务祝酒词、节日祝酒词等。
  • 谁来为教育买单

    谁来为教育买单

    在古代中国,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相信,这是改变自身和家族命运的不二法门。殿试试卷一页。在经历了1000多年的考试之后,中国人真的养成了“考试情结”? 改革开放之后恢复高考,现在的教育制度深受科举的影响,从而扼杀了教育的内在精神,教育的目的本来是培养健康的、全面发展的个体,但现在教育的精神都被异化,人人都变成考试人。我们似乎看到这样的身影,清朝状元翁同龢秉烛夜读,吴敬梓笔下的范进在嘶声呐喊……
热门推荐
  • 九流传说

    九流传说

    古有三教九流。九流又分上中下三流。其中风水一流多传奇故事,多与鬼怪盗墓有关。我们的故事从我当兵的那一年说起,无意间开启了一段九流的传奇。走上了一条摸金倒斗,搬尸运鬼的道路。
  • 思凡慕仙

    思凡慕仙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多少爱恨情仇每天在这大地上演。妖生如梦,梦如妖生,命运是否是早已注定?还是无数个偶然连成的串?
  • 寒影堂

    寒影堂

    一场罕见的龙卷风暴将一个小水手带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中来。一户好心的人家让这个侥幸活下来的小水手以为自己找到了温暖的家,自己这一生就在这个普通的家庭中平凡地度过。但是命运却跟他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少年一夜屠杀数百人,只为了那一个少女。加入军队成护国将军,在街头救下了一个与记忆中那个人儿万分相似的少女,将之视为掌上明珠。只身独闯重水牢,只为了救出心爱的那个她。为了保护挚爱之人的安全,建立起一方巨擎寒影堂。
  • 霜雪鹿

    霜雪鹿

    一个背负着使命的孩子,一段传奇之旅。一个男孩子冒险的故事,一路上豪气凌云!
  • 缘起缘错终成婚

    缘起缘错终成婚

    男女主小时候有过一个约定,但因为各种突发的事情导致两人分开,20年后再次相遇,两人却互不相知,命运的齿轮在偷偷的运转。约定了,你就是我的。本文不虐心,女主“强大”男主强大,一对一,希望读者们喜欢。
  • 千里追踪

    千里追踪

    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女大学生,在一次舍身救2岁男孩后灵魂穿越到了古代,并附在了刚刚成亲的新郎身上,再后来遇到一名帅气才气并存的公子,于是展开了一场,纠结的爱情,最后在经历一次生死蜕变终于恢复女儿身,和相爱的人携手走天涯。这正是;穿越古代真稀奇,女附男身情问题,真爱真心真相守,海角天涯伴君走。,
  • 重生之科技女王

    重生之科技女王

    在一場飛機事故中死去的吳越在死後的一秒鐘後重生在一名千金小姐身上和腦海中多了一位會給吳越的科技的人物?重生後錢,人和科技都有,只是吳越傷心地說“為什麼不是高富師是白富美…為什麼…”“沒辦法了我要用科技把全球男生都踩踏到抬不起頭”讓我們看看這位白富美用科技把男生們都踩在腳下
  • 一路走来那片异彩

    一路走来那片异彩

    我们都有青春,我写的是我的青春,一个真实的青春,没有故事,可能会有太多挫折,但我会努力走下去,可能我们的青春的不一样,但都是美好的,值得回忆的。我在成长,这本书在更新。你可把它当成一本没上锁的日记,上面记录着我的青春,我的成长。
  • 巴比伦的爱恋

    巴比伦的爱恋

    身为商界精英的天才考古学家,在参透了皇极世经之衍生术和宇宙虫洞间的联系后离奇失踪,身为他唯一的女儿,才华横溢的理科状元,意外发现了自己的身体可以产生金色的楔形文字,这些文字居然是开启古代文明的钥匙,她究竟是谁?她的到来,加剧了阿摩利和苏美尔的王朝斗争,在寻找的父亲失踪的真相中,展开了一段与古巴比伦王爱恨纠缠的故事。
  • 他跟她

    他跟她

    我喜欢你。嗯,我想我也是的。但.......但是,平行线终究不会相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