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3500000029

第29章 重逢·生命有多深(4)

王政:已走出校门的30年,同学们都是老骥伏枥,踏踏实实、无私地奉献,无论遇到任何艰难险阻,同学们都是无怨无悔,以事业为第一位,以人的生命为第一要务,做了大量的新闻报道。

手艺人鄙视围观者。

他们或从政,或为政,或搞专业,或经商,都在做事,都想往前走,但是,绝对不是围观。

任金州:我们班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在体制内的全部都是通过专业道路发展上来的。纯政治上的干部一个也没有,全都是业务干部。没有一个通过非专业手段在仕途上飞黄腾达的人。

30年时光荏苒,翻看历史,浮浮沉沉的官场中,有多少欲壑难填之人从高位坠落,然而,77摄影班却可以在30年的风风雨雨中、在现实的洪流下平稳地干着自己的手艺活。

任金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我们77摄影班31个同学中,7个局级干部、14个处级干部,大大小小20多个当官的,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人被双规,没有一个贪官,没有一个因犯错误而被撤职。所有的人都健健康康地活着,潇潇洒洒地玩着,认认真真地干着。

官,不只分为清官和贪官,还分为聪明的官和傻帽的官。77摄影班当官的居多,可是他们是聪明的官:他们守本分,干手艺,身在官场却无欲无求。

无论是在官场,还是脱离体制,多年来,他们都试图寻找可以让31人都能独善其身的精神源头。而最终,他们来到了母校,来到了那片核桃林,他们就好像冥冥之中被“77摄影班”这道符咒所吸引,这道符咒悄悄地在每个人的心里埋下了一颗“智慧生活”的种子。这颗种子在不同的环境里,无论风和日丽还是电闪雷鸣,都可以破土昂首,开放出它独有的花朵。

余建成:在皇城根下,在橘子洲头,在泰山之巅,在珠江两岸,在西子湖畔,在壮锦之乡,还有恐龙蛋的老家,丝绸之路的路边,井冈山红色根据地,以及大洋的彼岸,等等等等。那一朵朵、一瓣瓣,色彩各异却精彩纷呈,让我看得眼花缭乱、叹为观止。

20.班徽永存——从信物到精神

曾经的他们,共同经历着的那些点滴,岁月悠长,历久弥香。

那四年,是他们最美丽的时光,他们在懵懂中迎来成熟,细节不同,但方向一致。他们曾经在一起,哭过、笑过、唱过、跳过,他们说,多少年后,他们依然要在一起。

于是,这枚由“31”个人秉持的群体信物——班徽,由此产生。

30年年轮流转,但班徽仍风采依旧,它似乎在向人们诉说一个不争的事实:77摄影班,情谊永存,精神常驻。

精纯

1982年,他们毕业了。离别之时,他们用按捺不住的心写下青春感言的同时,也带走了“77摄影班”唯一的信物。这枚铜制班徽让31名同学感到了77摄影班的温暖和不同寻常的凝聚力。

2008年,他们决定要对这一信物进行版本升级,就像当年的刘惠东同学一样,这次升级的任务交到了仇绍强同学的手中。作为任务执行者,他选择将其升级至最高版本。于是,那年聚会,呈现在他们手中的就是这一版本——金质班徽。

化学元素中,铜的密度是8.92克/立方厘米,金的密度是19.26克/立方厘米。密度越大,分子间的缝隙就会越小,分子也就会更加紧紧地聚在一起。若想打造出至精至纯的情谊,就需要有度过一段共同的难忘岁月,历经时代的沉淀,去除名利的杂质,过滤物欲的浊流,之后,方可成为稀世珍品。

就如同这31枚升级后的金质班徽,其中还溶入了77摄影班的精神气质和31位同学对于彼此的思念。

黄著诚:现在交通发达,回乡出行都方便了许多,乡愁已不像当年求学时那般难以消解了;然而这些年来,思念母校的情愫和对大学生活的怀念却愈加的浓烈。

余义宁:站在毕业30年的节点上,回望这段路程,回望三十几年前初进广院大门的那个青年,我由衷地感到,一切未变。我这一路,有母校相伴,有“77摄影班”的记忆相伴,我们其实一直在一起,从未分开。

田广:我始终认同自己是广院77摄的人,也时常想起大学期间那段极富特色的幸福时光。假如给我重新选择的机会,我依然会选择我当初的选择。77摄是我永远的班集体。

叶青醇:班里这些同学在四年的“五同生活”中结下了兄弟般的情谊,在后来志同道不同的工作中我得到了他们无私的帮助。

著名哲学家克罗齐说过: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当尘封的往事随着时间慢慢在现代人的心中逝去,今天再回过头去看,能够留下的,便是历史的精华。这31枚班徽,有如行驶于时空之间的一艘船,承载着77摄影班31名同学的全部。

从未减退的情谊配以“只此一枚”的班徽,任班长甚是得意。

任金州:毕业之后做的班徽,把我们四年的精神和所有的思念都凝聚在一起。之后30年的漫长过程中,再次出现,把我们一直连接在一起。

77摄影班的同学们不仅有班徽,而且更可以称为奇迹的故事是:他们把班徽从铜变成金,再不会复制第二、第三版,仅仅是这31枚。看着金质班徽,金光灿灿,越磨越亮,可能这也是他们所希望的吧。班徽锈了以后,想改变它,希望它永远更亮,永远在心中显得更神圣更纯洁,希望班徽永存,希望77摄影班永存。

神秘

上世纪初,当一个叫贝尔德的沉默寡言的爱尔兰人,利用尼普可夫原理第一次把助手的一只手的图像,通过电视模模糊糊地传出去时,他没有想到在那个小盒子里,日后竟然承载着人类那么多惊心动魄的记忆:奥运会、解放、盛典、政变、婚礼、战争、屠杀……他更没有想到,当这些神秘的影像击撞人类生活时,竟然可以擦出如此绚烂的焰火,这样一个小盒子,竟然装得下这般五彩纷呈的万千世界。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也许当年的湖南老倌早已经参悟到这点,他用最抽象、最简练的线条,在由三个圆圈代表的镜头组中间嵌入77两个阿拉伯数字,设计出了这枚至今仍然那么精致而简洁、协调而神秘、含义深沉而又隽永的永不走样的班徽。他似乎想要透过这枚班徽告诉人们:我们77摄影班要用锐利的目光视线辐射全球!

怀揣着这样的雄心壮志,湖南老倌回到了湖南。

1994年,湖南卫视改革当道。被委以重任的刘老倌再次出山,主持设计台标。虽说不用老倌亲手设计,但凭借当年的经验与理念,他希望这枚台标能如当年的班徽一样,承载下湖南卫视。当然他也有所奢望,如果能够装载宇宙,那也未尝不可。于是,他将这种理念传递给了设计者。

终于,这枚不那么土气的LOGO最新出炉:一枚小小的芒果。

千万不要小瞧这枚芒果,此芒果却非彼芒果,这枚芒果暗含了湖南卫视有“鱼”有“米”的吉祥寓意;是湖南与世界相连的纽带;也有人说它是卫星运动的轨迹,是东方的上空又一颗璀璨的新星。瞧嘛,老倌的愿望终于实现了,这枚芒果承载下了湖南卫视,不仅如此,它还沿着卫星轨迹,来到了宇宙!

其实,只有老倌心里最清楚:再怎么说,它也不过是苍茫宇宙中的一颗小小的芒果而已。

就如同这枚芒果走进了每个观众的心里一样,刘老倌30年前用神来之笔绘制并升华出来的班徽,如今早已深深嵌进了77摄影班每个同学的气质里。回溯当年,不知老倌的这些奇思妙想是源自广院核桃林传说中的那些宫女们的点化,还是受到岳麓山上僧人们的启发?抑或是沾染了“广院”与“湘楚”的风水呢?

各种原因我们无从考量,但有一点却是毋庸置疑,刘老倌当年的雄心壮志如今已经实现了:77摄影班已然用他们锐利的目光视线辐射了全球!

潇洒

他们洒脱不拘,他们悠闲自在,他们坦然率真,他们能够做到这份潇洒,实属不易。

如果要用一个关键词来形容他们的这一路,我会选择“无常”。

那时,他们成长在荒诞的年代。

那是一个最缺乏管束、却又高度压抑的年代。在这样的氛围里,中国文化一片空白,没有高调与浪漫,更没有诗意与宏阔;就连看一眼西方翻译出版的著作都是一件极其奢侈的事情。然而与之相对应的却是这代知识分子精神上的极度自由。人们在物质匮乏之时,仍然没有磨灭掉朴素生活中蕴藏的情趣,他们任由思想信马由缰于过去与未来,穿梭于古今与中外。他们的思想在反省中行进,他们的灵魂在挣扎中觉醒,他们的行为在约束中冲动,他们的自我也在压抑中张扬,他们的身体与情感在相互碰撞中激荡出火花。

这时,他们体验的是焦虑与激情相互交织的“奔突”的超现实时代。

所有的信息有如无头苍蝇般蜂拥而至,毫无征兆地突然间就闯进了这个世界,猝不及防后人们开始变得欣喜若狂,人性中根深蒂固的贪婪和欲望就在这个时代发挥到了极致,每个人都在竭尽全力地吸吮大量信息中仅有的一点养料。如今的世界被共享于“地球村”这一最大的服务站,就连电视也沦为了终端,我们的生活只能通过被下载才能得以实现。人们都在询问这个疯狂的世界到底怎么了,就连这群被绑架到技术战车之上的电视摄影人,也会偶尔试问自己该何去何从。

然而,正是这些拧巴的时代铸造了他们冷眼看世界的处世态度,也练就了他们无比强悍的内心。任何独享某一年代的人们都不会有他们这般潇洒的心态。

无论世界如何风云变幻、如何风起云涌,他们的眼睛、他们的内心都会望向远处的那一座象牙塔:这里承载着母校所给予的专业素养和那份似海深的同学情谊。只要望着它,他们就不会缺失,更不会迷茫,于是乎,潇洒地走下去……

同类推荐
  • 社会变迁与传媒体制重构

    社会变迁与传媒体制重构

    《社会变迁与传媒体制重构:亚洲部分国家和地区传媒制度研究》对亚洲部分国家传播制度与传媒政策变迁的关注,始自2001年。当时,在完成博士论文《中国新闻政策体系研究》的过程中,我曾对中外的新闻调控与政策进行比较,特别是在分析日本和韩国的传媒发展和政府规制方面有关资料时,重点研究了它们的新闻传播制度与政策。自2002年起我在学校开设的公选课“中外传媒管理与政策比较”受到学生的欢迎,也使我在讲授这门课的同时持续地关注了亚洲主要国家不断发展分化的传媒政策走向。2004年至2005年我在韩国首尔大学做访问学者期间亦重点研究了这个领域的课题,特别是传媒制度领域的新趋势。
  • 悦读MOOK(第十七卷)

    悦读MOOK(第十七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实用司法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司法文书写作大全

    本书主要介绍了司法文书写作的理论知识,并按照司法文书制作的不同机关、组织划分,分别介绍了公安机关的主要司法文书、人民检察院的主要司法文书、人民法院的主要司法文书等各种司法文书的写作知识和要领,以达到真正快速提高学生写作司法文书技能的目的,体现出理论性与实操性相结合的特点。
  • 郁闷的中国人

    郁闷的中国人

    从《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到《郁闷的中国人》,著名作家梁晓声捅破了中国最后一层窗户纸!1949年之前,中国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郁闷自不必说;1949年后,人们迎来了新的时代。然而,好景不长,“文革”那个险象环生、危机四伏的10年让人们着实郁闷;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也没少折腾,社会转型时期的阵痛折磨着中国人坚强的神经。现如今人们不愁吃喝了,但不知何时起,苏丹红、牛肉膏、瘦肉精、染色馒头、硫磺姜出现了;学校不包分配了,找工作也要权钱交易;入学托关系,住院托关系;豆腐渣工程频繁出现了,矿难接二连三,瞒报也接二连三;物价飞涨了,买房买不起,租房也只能蜗居了……解决了温饱的中国人,又开始郁闷了。
  • 政府记者招待会:历史、功能与问答策略

    政府记者招待会:历史、功能与问答策略

    记者招待会是政府部门、社会团体或个人邀请记者参加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公开特殊会议,是宣传与新闻结合的较好样式。记者招待会为举办方提供了在同一场合面对众多媒体发布信息、宣传自己的机会,也为记者提供了在较短时间内获取较权威、全面信息的便捷途径。政府记者招待会是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和新闻价值最大的记者招待会形式,它所传递的信息相对直接、权威和丰富,是新闻媒体重要的新闻来源。
热门推荐
  • 末日炼心

    末日炼心

    当——一道镇魂摄魄的钟声直接在脑海中响起,所有睡得、昏得、迷得全都清醒了。汝等盘古后裔,本具得天独厚之修行资质,然只求外物,不修道心,贪嗔痴蒙蔽本心,憎恶欲阻碍天理,以软弱之内心控强大之科技,正如小儿抡大锤,灭亡之日不远矣!今有后天灵宝炼心塔,助汝等修心,又有虫界之虫族鞭策尔等。望尔等勤之勉之,明心见性之时,即是脱离苦海之日!
  • 爱情是一场千里奔袭的战争

    爱情是一场千里奔袭的战争

    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问马小呆:“你觉得什么是幸福?”马小呆迟迟回应:“我不知道诶。”过了一会又说:“不管你在哪里,都有人惦记着你!”
  • 在世界尽头拈花微笑:李叔同与苏曼殊

    在世界尽头拈花微笑:李叔同与苏曼殊

    李叔同与苏曼殊,看似人生缺少交集的两个人,却都在清末民初的大变局中由热衷革命到心灰意懒,摆脱俗尘,遁入法门。本书以详实史料、细腻文笔,倾情抒写了李叔同和苏曼殊传奇而绚丽的一生,带你深入他们独特的内心世界,品读他们人生中的聚散离合与悲喜情愁,还原最真性情的两位多情才子。
  • 午夜零时间

    午夜零时间

    【午夜是十二点到凌晨三点绝对不能照镜子的时间】白琳是一个高一的女学生,这段时间学校发生了许多灵异的事件,白琳和同宿舍的人会受到怎样的遭遇敬请期待。
  • 玩笑一生

    玩笑一生

    有人说上帝在给你关上门之前必然会给你开一扇窗,可是,不是所有人的人生都很圆满,有些人一生来就很不堪,而后也不被命运眷顾,潦倒、失落、绝望、放弃这些都烙在她身上,这一生她来还前世的债。
  • 天启运道

    天启运道

    几度轮回几度劫,凡事由心明法决;命中坎坷逆生天,管他是魔还是仙;一切运转法则皆有“道”,如能运道则驾驭天地!
  • 死神的烦恼

    死神的烦恼

    很多东西总是失去时才懂得珍惜,但失去后又会是什么?
  • 越缦堂读书记

    越缦堂读书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政府公共舆论管理

    政府公共舆论管理

    本书对此做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在界说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作者着力探究了三个主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其一,是如何维护公众的舆论权,这是政府公共舆论管理的前提和基础问题;其二,是如何对公共舆论进行适度干预,这是政府公共舆论管理的有限性或边界问题;其三,是政府如何在前两者基础上,正确引导公共舆论,这是政府公共舆论管理的价值取向问题。最后,在我国,加强和完善政府公共舆论管理,旨在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由此可见,研究政府公共舆论管理,不仅仅是政治学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的需要,而且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深入发展的呼唤
  • 三生三世只为相思

    三生三世只为相思

    第一世——她陪嫁到他府上,看着他与别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最后他身死,她相随。第二世——她与他青梅竹马,他进京赶考,她在家等待。只为他有朝一日金榜题名回来娶她。第三世——她终于嫁于他,她是他的妻,他是她的天。他为她建起金屋,可最后她却用一把火焚了这金屋与她自己。佛经曾言,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擦肩而过。她却因一次的相望,就以自己的灵魂向佛祖换取三生的相遇,佛问“可悔?”她答“因为是他,所以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