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3200000014

第14章 走向企业法人时期(2003-2011)(1)

第一节中国报业集团走向企业法人

之所以将这一阶段称为中国报业集团走向企业法人时期,主要是由于在中国20多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中,不断探索、尝试,逐渐积聚力量的文化体制改革,终于在迈进新世纪后大力提速,使困扰中国报业集团多年的“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问题破题,在这一轮的改革中有了明确的解决方案。报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业属性日益得到彰显,作为文化产业市场竞争主体的报业集团,其市场定位必然是企业法人。只有按照企业法人为报业集团定位,才能为报业集团的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但是,由于中国长期将报业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领域,视报业集团是党和政府的喉舌这种惯性思维的人还大有人在,因此,尽管从理论和实践上,都明确地认定报业集团是企业法人,但在官方的文件上却鲜有如此明确的表述,大家只不过都在依循“摸着石头过河”的模式,采取不争论、多做少说的原则。正是由于大家都认为报业集团是企业法人,但人们在潜意识中又不愿大张旗鼓地将这一观点明确示人,而是采用实用主义的态度,为自己万一不成功的改革留一条重新返回事业法人的后路,因此,我们认为,这一时期称之为中国报业集团走向企业法人时期更为妥当。这一时期,在体制改革方面,一个非常明确的政策导向是,将宣传和经营实现“两分开”,把广告、印刷、发行、传输等业务和其他经营性产业从原来的编辑环节、事业体制中剥离出来,转制为企业,面向市场,搞好经营,为壮大报业集团的主业服务。

赋予报业集团以企业法人地位,让报业集团以企业法人身份到工商局登记注册,是确立其市场经济主体地位的基本要求。可以说,中国的报业集团有了一个现代企业的“外壳”,然而其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有赖于机制的全面创新。

企业法人是指具有符合国家法律规定的资金数额、企业名称、组织章程、组织机构、住所等法定条件,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经主管机关核准登记取得法人资格的社会经济组织。企业法人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具备企业法人的法定条件,经核准登记成立;二是从事营利性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三是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报业集团依其法人定位的不同,它作为企业法人与事业法人在资产性质、市场准入条件、组织结构以及法人责任等方面有着本质上的差别,这就使得报业集团在应对市场竞争时的弹性、自主性大有不同。

在报刊媒体依法登记为独立的企业法人之后,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它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各类投资者所形成的独立的法人财产权,在此基础上,它需要独立承担一切民事义务和责任,对投资者承担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自负盈亏,独立经营,而投资者则按照投资比例承担有限责任。投资方与报刊媒体之间权责明确,资本手段和合理利润将得到法律的认可和规范。报刊媒体可以在资本市场上融资来发展壮大,也可能因为经营的不善而破产倒闭。

第二节走向企业法人时期的运作特点

一、中国报业集团掀起转制狂潮

1.政府转变对报业集团的规制方式

200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21号文件提出要全面深化文化产业体制改革,之后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分别下发了《关于促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意见》、《新闻出版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昭示着中国媒介规制变迁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首先,将媒介业分为公益性事业和经营性产业两类,将除新闻宣传以外的社会服务类、大众娱乐类节目和专业报刊出版等经营性资源从现在的事业体制中分离出来,按现代产权和企业制度组建公司,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并推进经营性资源的区域整合和跨地区经营。这一点与2001年17号文件有所不同,即将改革的重点放在了经营性资源上,推进经营性资源的市场化与资本化。此外,与前一个阶段相比,进一步强调了报业集团的市场主体地位,提出重塑媒介市场主体的口号。而且将媒介业的资源进行了重新整合,这无疑为报业集团的资本运营打开了大门。

其次,全面开放对经营性资源的资本运作,允许各类所有制机构作为经营主体进入非新闻宣传类的其他项目运营,可以组建节目制作合营公司,步入了资本化之路。

最后,2003年正式实施的《出版市场管理规定》首次允许民营企业拥有报刊总发行权。2003年7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出台新规定,对中央党政部门和地方报刊进行治理,实行管办分离、取消摊派、停办县市级报纸等措施。“中国报业引入生死机制”,但这种让媒介破产的做法仍是一种行政分配而非市场调节。不过无论如何,中国媒介业开始允许国有媒介破产了,这无疑有利于资本化的推进与资源的有效整合。纵观媒介规制的轨迹,可以看出中国政府逐渐从主导媒介的所有活动发展到放松对媒介经济活动直接干预、强化了对新闻宣传等公益性事业的规制。

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政府部门主管主办文化事业单位的管理体系根深蒂固,行政管理部门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现象司空见惯。地方有关管理部门在市场监管中,既存在不到位的问题,也存在越位问题,如对不同地域报业集团的合作过多干预,指定只能与谁合作。在报刊发行竞争中,不仅是裁判员,有时也是运动员。而对一些跨区域报纸的无序竞争,由于监管权限等一些问题,一直缺乏有效监管。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政府主管部门转变职能,由“办文化”转变为“管文化”。进一步理顺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真正做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依法管理,是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的重要内容之一。政府部门职责更加明确,行政干预渐渐变少。政府职能归位,只“管”不“办”、“越位”“缺位”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初步实现了由“办”向“管”、由管微观向管宏观、由主要管理直属单位向管理全社会的三个转变。转制后报业集团切实在宏观管理体制上实行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自主运营的报业集团宏观管理体制。

2006年1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正式颁布实施。这是深化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若干意见》的制定,是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若干意见》的实施,对于加快发展中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促进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协调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文化体制改革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件大事,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件大事,是宣传思想战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一件大事。文化是国家的“软实力”。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代表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发展水平与高度。在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地位和作用。把文化建设好、发展好,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体制环境和社会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文化体制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不相适应,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不相适应,与依法治国、加快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环境不相适应,与高新技术在文化领域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的趋势不相适应。这些情况说明,文化建设的任务极其繁重艰巨,只有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创新,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我们才能繁荣和发展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是提升中国综合国力的迫切需要,是实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不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我们才能切实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大力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为激励人民奋勇前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精神实质就是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我们应当深刻认识到,文化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还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强综合国力,参与国际竞争,培育民族精神,推动社会进步,都迫切要求我们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好、发展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关键是创新体制机制。《若干意见》强调,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形成科学有效的宏观文化管理体制,形成富有效率的文化生产和服务的微观运行机制,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形成完善的文化创新体系,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这既是文化体制改革的宏伟目标,又是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任务。

2.中国报业集团全部加入转制的行列

在国家文化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下,各报业集团纷纷拟定了各自的转制规划实施方案,并有条不紊地分步实施。

新闻出版单位的转制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指一部分经营性事业单位转变为企业。第二个层次是一些已经转为企业的新闻出版单位,将由单一的国有企业转变为国有资本控股的股份制企业。经营性传媒机构要转变成企业,社会公益性的非经营型单位则继续作为事业单位加以管理。所以转制的是大部分,不转制的是小部分。传媒产业的大部分都将转制为企业,这是一个非常大的产业性的变动。转制后的企业要按市场规则运行。转制的目的,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重塑市场主体,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报业集团变成企业以后,还要交所得税,国家可能有一个优惠期,但优惠期过了以后,跟企业没有什么两样。

体制变革引发了许多改变,在传媒投资领域,首当其冲的变化是:第一,过去传媒是封闭市场,虽然有个别业外资金,但真正的投资根本没有展开。媒体不具备被投资的可能性,因其不是企业法人,以前即便有业外资本投资,投资也大都采用了变通的方法,比如合组公司,把经营权注入公司里面。文化体制改革后,传媒将大规模、整体性向企业转制,在工商局登记,成为企业法人。第二,变成公司以后,将成为一个合法的投资主体,允许注资。第三,传媒企业的经营权开始放开了,这个变化会引起传媒行业的并购和扩张的浪潮。

转制后,国家鼓励报业集团实施资产兼并重组、股份化,鼓励企业在经营产品的同时也经营资产。媒体改制以后,对报业集团的领导有非常大的压力,过去媒体企业的领导更多承担的是政治责任,如果变成企业以后,就有双重的要求,除了政治上的要求以外,还有经济要求,一旦集团的收入下降,公司亏损,报业集团领导难辞其咎。

3.中国报业集团转制后的效果明显

文化体制改革解放的是文化生产力,同时也将释放中国文化产业的巨大潜力,从而提升中国的综合实力。

2003年6月份开始文化体制改革,中央确定了9个省市、35个试点单位进行试点,这一次对于传媒来说是非常强悍的自上而下的改变。北京、上海、重庆、广东、浙江、深圳、沈阳、西安、丽江等9个省市,35家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文艺院团等单位,承担起为这次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的重任。各试点地区和试点单位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着力在培育市场主体、深化内部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市场体系和推进综合执法等方面,大胆创新,稳步推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发展经济的基本经验和普遍做法。美国包括影视、音像制品在内的视听产品的出口,已超过航天工业而跃居首位。

同类推荐
  • 媒介经营管理的理念与实践

    媒介经营管理的理念与实践

    研究本土媒介的产业化,推介国际媒介经营与管理的先进理念,见证中国传媒经济学科建设的历程。本土化:走符合中国传媒学术与传媒实践要求的本土化道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国际化:在广阔的国际视野中,确立自己的历史与时代方位,关注国际潮流,关注世界大事。人文化:将文、史、哲、经、法、教等多学科的理论成果进行充分的吸纳,以此丰富和深化传媒学术的内蕴。专业化: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表达方式上,不断在专业领域达到新的高度和水平。
  • 美国期刊理论研究

    美国期刊理论研究

    本书共分五部分。“基础理论略述”讲述人们对于期刊的理解。“研究方法述评”综述了美国期刊研究的成果、趋势、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努力的方向。“论文选萃”汇编并评注了十篇美国专家、学者发表的论文,内容涵盖读者群体的构建、期刊的影响、广告、女性杂志等。“名家演讲”编译了美国期刊业内部分权威人士的重要讲话,便于读者准确了解美国期刊业的发展动态及趋势。“名刊精粹”解读美国名刊的成功之道。中国与美国的社会制度不同,期刊的定位和性质存在较大差异,但这不妨碍我们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刊方向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学习、借鉴和吸纳先进的理念和成功的做法,以促进我国期刊产业的发展。
  • 赠言寄语

    赠言寄语

    《赠言寄语》讲述了:读书可以陶冶性情,可以博采知识,可以增长才干,使人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养性灵。书中有着广阔的世界,书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虽然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但书籍永远是新的。阅读撼人心弦的高贵作品,就如同亲炙伟大性灵的教化,吸收超越生老病死的智慧,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时空,让心灵沟通过去和未来、已知和未知。
  • 给孩子美好未来: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漫谈(创建和谐校园16本)

    给孩子美好未来: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漫谈(创建和谐校园16本)

    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滋生出一个新的弱势群体,他们被称为“留守儿童”,这些孩子,大部分生活在农村,没有父母在身边悉心照料,没有好的教育学前教育,这是一个值得社会关注的群体,因此,农村中小学工作者的责任更加沉重,农村的教育工作者的任务更加艰巨,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使教师获得青春的活力与气息,并且学生也可以吸收民主精神。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由于教师为学生的成长营造了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学生的健全人格获得了充分的培养,使得他们能够并且敢于坚持真理和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师生们共同努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宽容待人,用真心换另一颗真诚的心。
  • 酷短信之搞笑专家

    酷短信之搞笑专家

    这是一套最新、最酷、最炫的沟通手册。发人深省的至理名言、幽默逗闷的搞笑专家、情意绵绵的爱情攻略、温馨感人的祝福满堂,随时随地幽默搞笑,时时处处富有哲理。轻点拇指,传递无限情谊吧!
热门推荐
  • 阴阳鬼火

    阴阳鬼火

    意外,让他拥有了超越常人的能力。他想用这个能力成为一名英雄却遭到了重重阻碍,究竟是他太天真还是这个社会本就容不下英雄。
  • 魂归之指间流沙

    魂归之指间流沙

    战火硝烟,人群中却总是能准确的一眼就看到那道张狂的背影,苏依依知道那是他,她的眼里,心里,满满的装的都是那个叫南宫擎的男人。微微一笑,缓慢的闭上眼睛,苏依依的世界渐渐的黑了下来。
  • 巧笑嫣然,魔妃十三岁

    巧笑嫣然,魔妃十三岁

    一朝穿越,无措的她遇上霸道的他,将迸裂出怎样的火花?前世,她被众叛亲离,今生她要玩转古代;前世,她被情所伤,今生他要宠她一世。一晚,他搂着她,在她的耳旁说,“曦儿,有我在,他们抢不走你。”“你确定?”女主挑眉。“确定以及肯定。你看,他们连咱家都进不来,你说咧?”“咱家?”“对啊。”“什么时候的事?”“刚刚。”女主汗颜……
  • 改造慈禧

    改造慈禧

    反穿越回现代的慈禧意外成了十六岁的妙龄少女……王峰看着面前十六岁模样的乖巧少女竟是慈禧时,他根本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王峰:你不能再继续干那么多坏事了,身为人民教师的我,准备改造你慈禧:就凭你,想改造我?怕是没有那么简单,别忘记了你拥有的一切……王峰深吸了一口气,差点忘记了,这鬼丫头现在是自己的上司了……那我还是把你送到岛国吧……(PS:本书已签约,请放心收藏、阅读)
  • 犬夜叉之拔刀御剑

    犬夜叉之拔刀御剑

    那曾经的哀伤,那曾经的感动,那朵散发着悠香的桔梗,那一曲吹凑与天地之间的神乐。那穿越了五百年的爱恨情仇,直到如今,可还能偶尔记起否?这是一个穿越者的故事。这是一个弱者企图撕毁命运的故事。这是一个手握利刃,用飞天御剑流在战国中纵横的故事。拔刀御剑独行路,一曲飞天诉忠肠。
  • 盗墓鬼王

    盗墓鬼王

    五十年前。一枚雕刻着龙王踏鬼的玉玺,被我的爷爷从一座西周古墓中带了出来。这枚龙王踏鬼印的出土,掀起了盗墓界的一场风波。同时出土的西周残卷上记载,龙王踏鬼印可以召唤阴兵,打开地狱之门。五十年后。为了揭开谜团,我和我的二叔走进了危机重重的古墓之中,试图寻找答案。一具由无数根巨大铁链悬挂而起的青石古棺,是我们此行的终点吗?
  • BLIX

    BLIX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无量劫

    无量劫

    神兵出世定天地,大海无量隐玄机。天若阻我,就撕开这天!地若拦我,就劈开那地!!任它神魔乱舞、万难千险,都不能动摇心中的意念。兄弟齐心,大杀四方!让敌人的鲜血染红无量海,演绎感动天地的无量劫!
  • 隋梁枭雄传

    隋梁枭雄传

    仗剑天下,锄强扶弱,舍我而救苍生,那是一个英雄。权谋天下,唯我独尊,唯我而平天下,这是一个枭雄。隋朝末年,英雄辈出,枭雄如云。杨广,李渊,王世充,萧铣,李密,杜伏威,窦建德,梁师都,薛举,李元霸,宇文成都,裴元庆,熊阔海……谁是英雄,谁又是枭雄?而落魄贵公子萧铉一心想要成为一个潇洒江湖的英雄,仗剑天下,独善其身,却在这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一步步走向了一条向往枭雄的道路。
  • 大内烟云

    大内烟云

    这时候偏偏宋为念从卫生间走了出来,手里还拿着两条毛巾问她哪个是洗脸的,这下赵澜得脸红到了脊梁骨,她尴尬得连头都不想抬起来,因为这两匹毛巾一个是洗澡的,一个是擦脚的,“不是这个,我去给你拿。”她冲进卫生间拿了匹新的毛巾给他,出来后刚好迎上张昭昭狐疑的眼神,只见她用手指了指卫生间里的宋为念,嘴唇摆出了三个造型,这三个嘴形分别对应三个字:男,朋,友?赵澜得像要撇清关系一样赶紧摆摆手,“不是不是,我哥,表哥,早上刚过来的。”她担心自己撒的谎不够圆满,还特意加上最后一句,为的是不让张昭昭继续盘问下去。精明的张昭昭看了一眼沙发上凌乱的被子和毛毯,又看了看赵澜得,顿时“心知肚明”,于是捂着嘴偷偷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