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1900000031

第31章 世界主要国家国际传播发展史(11)

再次,在报纸杂志方面,1991年12月26日苏联解体后,包括《真理报》在内的所有共产党资产被收归政府。经过几次分裂后的《真理报》被迫关闭,1999年,网上第一家俄文报纸“真理报在线”成立,同时提供英文、意大利文和葡萄牙文版本。如今发行的《真理报》与“真理报在线”没有任何联系,《真理报》报道事件持左翼立场,而“真理报在线”则持民族主义立场。

最后,在国际电视方面,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境内留有两个全国性的广播电视机构,一个是前苏联的中央广播电视机构,另一个是成立不久的全俄国家广播电视公司。1991年12月,叶利钦颁布命令将前者改组为政府领导下的奥斯坦基诺电视广播公司;1995年4月,奥斯坦基诺电视广播公司,被改组为“俄罗斯公共电视公司(ORT)”,可以吸收民间资本。这样一来,全俄国家广播电视公司就成了唯一的全国性的官方广播电视机构。俄罗斯公共电视台有5套节目,1套对俄罗斯欧洲部分,4套对不同时区的远东地区。

此外,俄罗斯不断采取措施,力图重塑其对外传播的能力。在国家软实力竞争不断加剧的情况下,俄罗斯也决定斥巨资打造自己的“CNN”。2005年9月,“今日俄罗斯”英语新闻电视频道在莫斯科开通。该频道主要针对外国观众,其中主要是美国和欧洲国家的居民,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克里姆林宫内外政策的对外宣传,使俄罗斯能够在国际社会,特别是在西方国家树立良好的形象。正因为如此,俄罗斯媒体把这个频道称为“俄罗斯版CNN”,或者“俄罗斯版VOA”。

总之,苏联曾是国际广播规模最大的国家之一,在两次世界大战以及冷战中,该国广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过,我们看到,苏联的国际宣传过分强调党的路线,不太尊重对外新闻报道规律,因此对外传播效果并不理想。苏联解体前,传媒的失控和无序也对解体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俄罗斯目前正面临两方面的困境,一是传统集权主义特征的对外传播模式的转变,二是如何在深受西方传媒渗透过程中建立自己的对外传播体系。可以预期,俄罗斯这个充满智慧的民族正在努力加强自身的国际传播能力,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向世界展示其大国风采。

第五节 德国国际传播史

德国位于欧洲大陆的心脏地带,传统德意志人是罗马世界与新斯拉夫世界之间自然的中间人。历史上,三大人口集团为争夺定居地的边界展开了上千年的斗争。德意志空间这种无天然边界性特点,给其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德国不仅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祥地,也是欧洲活字印刷的发源地,更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定期刊物的国家,在国际传播史上曾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同时,德国也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长期处于分裂、战争和极端专制统治下的德国传播业,一度陷入停滞状态,有些媒体则成为政府内外政策的宣传者和吹鼓手。重新统一后的德国,通过媒体积极向全球传播自己的信息和文化,作为欧洲代表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

一、德国早期的国际传播

1.早期德国的历史和对外政策

德国的历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一部民族分裂史,谋求国家统一就成了贯穿整个德国近现代史的一条主线。神圣罗马帝国是一个松散的诸侯联盟,10世纪形成德意志早期封建国家。1618~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不仅造成德意志在经济上200年的倒退,而且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又给它带来了360多个邦国的地方分裂固定化。1864~1871年,普鲁士“铁血宰相”俾斯麦先后通过对丹麦、奥地利和法国的三次王朝战争,实现了首次民族大统一。

统一后的德国,工业生产飞速发展,在19世纪的最后30年,其工业生产的增长速度仅次于美国。国家统一的完成,开辟了统一的市场,普法战争的赔款为德国增加了经济发展必需的资金,得自法国的矿藏为工业的发展补充了重要资源,德国作为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更易于采用新技术和设备,国力不断提升。

此时,俾斯麦从新成立的德意志帝国立足未稳的现实考量,把防范周边国家联合进攻德国、确保德国在欧洲大陆的强国地位作为其外交政策的出发点。为此,俾斯麦精心构建了以“大陆政策”为特色的外交政策,将孤立法国作为首要目标,充分利用各种矛盾和时机,巧妙营造以德国为中心的联盟体系:1879年与奥匈结盟;1881年俄德奥“三皇同盟”恢复;1882年德奥意三国同盟成立,达到了孤立法国的目的。但在殖民扩张政策问题上,俾斯麦态度比较消极。19世纪80年代初,俾斯麦虽曾趁英俄、英法之间在阿富汗和苏丹殖民利益上发生激烈冲突之机,替德国在非洲和南太平洋取得了几块殖民地,但他仍然确信,德国的切身利益不在欧洲之外。他曾警告说,如果这时的德国让殖民地问题束缚住了自己,“就会陷入波兰小贵族的境地,他们虽有貂皮大衣,但是没有衬衣”。俾斯麦下台之后,德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开始了对海外的疯狂扩张。

2.德国早期的对外传播

由于德意志地区长期处于封建统治和割据的局面,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德国报业的发展。早期,除了教会的审查制度以外,各邦国对新闻出版物采取了遏制政策。德国争取新闻出版自由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早期报刊的国家。1594年科隆拉丁文的《传言者报》创刊,但是期距长达半年。1615年创立的《法兰克福新闻》(Frankfurter Journal),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家真正的报纸。“三十年战争”期间,德国城市马格德堡出现了20多种报纸、41种传单、205种小册子,描述了天主教军队血洗该城的情况,并且通过这些媒介将这个消息传到了欧洲。不过,由于封建势力强大,德国的新闻业并没有发展起来。

在神圣罗马帝国时期,德国各邦国政权陆续建立起书报检查制度:对印刷出版物进行预审;加强对进口出版物和翻译书刊的管理;禁止民间报刊出版,并在经济上实行广告垄断制度。霍亨索伦王朝时期虽一度缓慢放宽新闻出版政策,但1819年的德意志联邦议会又通过一系列决议,恢复了书报检查制度。1848年,欧洲民主革命席卷德国,德国第一次较为全面地获得了新闻出版自由,报刊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在俾斯麦1862年上台及统一德国后,对新闻出版的控制又开始加强。19世纪90年代以后,威廉二世为了对外扩张而稍稍对内宽容,德国的新闻出版业获得了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的新闻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1914年全国已有报纸2200种。

这一时期,德国对外传播中的重大事件就是1849年沃尔夫通讯社的创立。其创始人伯恩纳德·沃尔夫开始时主要是用电报来收集、发布股票信息和经济信息的。1856年,沃尔夫社开始与路透社和美联社共同签约,交换政治及经济新闻。60年代,随着德国电讯事业的发展,沃尔夫社开始向德国的报纸和商业公司提供各种信息服务。1865年,俾斯麦政府将沃尔夫社改组为股份公司,并置于政府的控制之下,使其逐渐成为欧洲的三大通讯社之一。1870年,路透社、沃尔夫社、美联社三社划分了在世界的报道范围,沃尔夫社负责的地区包括德国、奥地利、北欧、俄国、巴尔干等地。1875年,由于沃尔夫社接受国家的津贴而成为半官方通讯社。

18世纪之后,德国的文学走向顶峰,杰出代表有歌德、海涅、席勒等。德国同时造就了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巴赫等,这些人物至今对世界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这些成就出现在德国人民深受痛苦的年代,表达了人们对理想社会的美好希望。

二、一战期间德国的对外宣传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德国与世界

德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先锋。19世纪90年代,德国国力强盛,完成了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驶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快车道,赶上和超过了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随着德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垄断集团对外扩张的野心日益膨胀。他们不甘心由于过去发展迟缓而在瓜分世界的争夺中处于下风,决心尽力,甚至不惜以武力改变现存局面,为德国争取到更大份额。因此,德帝国主义具有更强的向外扩张性和好战性。正是基于这一事实,列宁指出,德帝国主义是具有现代化大资本主义技术和高度组织性的“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

在德国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过程中,德国政坛也发生了重大转变。1888年6月威廉二世登基后,决定改变俾斯麦的“大陆政策”,转而采取全力争夺世界霸权的“世界政策”。1890年3月,年迈的宰相俾斯麦宣布辞职。3月18日《福斯报》上刊登的一篇文章,反映了当时德国垄断集团对待俾斯麦的态度。文章写道:“今天我们正面临危机,然而……就处于独立地位的个人或报刊而言,却没有人费举手之劳,也没有一支笔拿起来,主张俾斯麦伯爵继续留任。铁宰相已失去处理事务的果断,他开始优柔寡断,而年富力强的统治者的意志却愈来愈发挥更有力的作用……他吸收了振奋人心的普法战争时期以来的时代精神。”所谓“时代精神”,实质上就是垄断资产阶级争夺世界霸权的愿望和要求。此时的德国,充斥着军国主义、民族沙文主义、种族主义的宣传,严重毒化着德意志民族的灵魂。

为了实现“世界政策”,德国统治集团决心铤而走险。政府连年加大军费开支,积极扩军备战。经过思想上、舆论上、物资上的准备,德国的战争实力大大增强,终于抓住“萨拉热窝”事件这一“在军事上如此有利的时机”,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涂炭人类生灵的祸首。

2.一战期间德国的对外宣传

战争期间,德国建立了新闻检查制度——由直接隶属德军司令部的“作战新闻局”负责实施,加强了对新闻媒介的控制和利用。但是,由于德国对形势判断失误,自认为是不可战胜的,对取得军事胜利的日期估计过早,因此在开战的最初几个星期里,其宣传工作一度处于被动境地。当时德国的情报和宣传机关对内主要是激发国民的爱国心,对外主要是防止英法通过接邻的中立国输入宣传品。

随着战争的激烈进程和协约国猛烈的宣传攻势,德国加大了宣传力度,采取各种方法进行对外宣传。一方面,德国用宣传策略来掩盖军事上遭受的挫折,声称其军队从来没有被协约国打败过,向国内人民灌输“路透社是战争谎言制造者”的说教,避免民众受协约国宣传的影响;另一方面,不惜采取多种手段,挑拨他国的内外关系。例如煽动美国的分裂势力,在白人和黑人之间挑起事端。他们通过社区组织或信件告知外界:在德国黑人与白人是平等的,并声明,如果德国赢得这场战争,美国南部有色人种的权利将与白人一样平等。另外,德国人还专门针对居住在被占领区的法国人展开了宣传。《阿登公报》(Gazette des Ardennes)创办的目的,就是消除或者转移法国人对德国的仇恨。各种出版物所刊文章的主题,大多是鼓舞德国斗志、打击法国的士气。1915年12月1日的《阿登公报》刊登了一个德国士兵正在给一个亲昵地坐在他膝盖上的法国儿童喂饭的照片,以此宣传法国儿童非常怀念“德国兵叔叔”。德国还精心编撰、公开出版所谓被占领地区的法国人以及在德国控制下的法国囚犯的信件,以证明德国占领军的友善和周到。德国还极力挑拨协约国盟友间的关系,宣扬法国与英国历史上就是夙敌,“他们说法国是被英国利用的工具,正如温斯顿·丘吉尔最近所承认的那样,英国在备战工作上进展极其缓慢,他们的目的是让法国人替他们流血。”

尽管德国在这场战争中开动了宣传机器,但远未能满足战争的需要。其原因在于:第一,德国军部的“施里芬计划”方案是以短期决战为前提的,自然不会对难以马上见效的宣传活动产生太大的兴趣。战争后期,德军不得不向自己的士兵收购协约国空投的传单。但最后六个月中,协约国空投的传单每月达200万到500万张之多,德国方面根本无法全部收买。失去胜利希望的德军士兵终于发动叛乱,从内部打败了德国。第二,作为国内最大的反体制势力的社会民主党在开战后不久,就在一片狂热的气氛中宣言“城内的和平”,由此,军部认为没有必要通过宣传来统一民意。第三,德国媒体在战争中无所作为。与作为私营企业的路透社和哈瓦斯社不同,当时,半官半民的沃尔夫通讯社早已在政府的控制之下,也没有独立行动的能力。第四,战争刚一开始,英国就切断了德国和美国之间的海底电缆,使得德国只能通过1915年刚刚投入使用的广播向中立国的大使馆、通讯社发送无线电信息,但效果有限。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在情报战、宣传战中处于被动地位,是德国成为战败者的因素之一。

同类推荐
  •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精典教育)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精典教育)

    本书介绍斯宾塞的教育方法。内容包括:当孩子来到这个世界、快乐教育拥有神奇的力量、进行快乐教育所需的教具、对孩子实施快乐的教育、找出让孩子不快乐的因素、快乐教育法开发孩子的智力等。
  • 普通语言学论文选集

    普通语言学论文选集

    博杜恩·德·库尔德内以其深刻的语言学思想在俄罗斯语言学界和西方语言学界备受关注,但我国语言学界关于他语言学思想的研究却几近空白,只有零星的介绍性文章,缺乏综合性、系统性的研究,更无横向和纵向的对比研究。《普通语言学论文选集》作为博杜恩?德?库尔德内语言学论述的集大成者,共收录他的主要论文52篇。《普通语言学论文选集》在现代语言学蓬勃发展的今天,当可补我国介绍和研究国外语言学流派与理论的教科书和著作之阙。
  • 语言和谐艺术论: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的品位与导向

    语言和谐艺术论: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的品位与导向

    播音主持艺术的改革,肇始于1980年年初,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阶段。广播电视改革,是以新闻改革作为突破口的,播音主持艺术的改革势在必行。
  • 花雨满天

    花雨满天

    季羡林先生一生对佛教研究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也在此过程中参悟到许多佛家思想的精髓——人一死就是涅槃,不用苦苦追求。那种追求是“可怜无补费工夫”。在亿万斯年地球存在的期间,一个人只能有一次生命。这一次生命是万分难得的。本书主要收录季羡林先生关于佛教研究的经典文章,共分三辑:第一辑,佛教研究;第二辑,佛教与文学;第三辑,佛教人物。
  • 人来视往

    人来视往

    沈德新,1971年3月生于中国景德镇,百年老字号程协泰窑的第四代继承人,景德镇陶瓷文化历史的本土派研究人,著有《人来视往》等。《人来视往》,作者沈德新随笔集。
热门推荐
  • 莲心难得,凌心泪落

    莲心难得,凌心泪落

    也许莫凌清的人生就是这样,求而不得,爱而不得。第一世,她是洛安国的清华公主,他是洛安国的玄莲祭司,她无可救药的爱着他,可他却爱着她的亲生姐姐。第二世,她是冷漠无情的杀手,他是病秧子王爷,一场刺杀将两人连在了一起相爱的他们却因身份无法相守。当一切回归尘土,他们又该何去何从呢。
  • 沐浴情感

    沐浴情感

    现如今大学毕业还没有嫁人的女人就被成称为是大龄女人了,然而女主冉小白就是如此,还不到三十岁就整天被父母催促着结婚,相亲,艳遇,甚至联谊……无所不用其极,最终终于给爸妈选了一个好女婿。所谓金龟婿,不是有钱就好了。要多金,要善良,要孝顺,要对自己好,更多的是,绝对不能有二心……
  • 三八线往事

    三八线往事

    我们不能忘记半个世纪前同世界头号帝国主义的那场较量。志愿军儿女用热血和生命捍卫了祖国的尊严,保卫了和平,打出了国威、军威,经受了血与火的洗礼。本书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那段刻骨铭心的岁月,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历史、英雄与共和国同在。
  • 邵兰荪医案

    邵兰荪医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浴血冀南

    浴血冀南

    记叙陈再道、宋任穷在冀南创建抗日根据地,并与日寇血战八年的故事。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陈赓、许世友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曾在这里指挥作战。本稿记载的每一个人物、每一个事件、每一次战斗,都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绝无半点虚构。
  • 傲娇甜心:校草轻轻宠

    傲娇甜心:校草轻轻宠

    【欢迎跳坑】一次转学,彻底改变人生?高冷禁欲的校草,怎么一到她这就变腹黑恶魔?!她微笑以对,他就得寸进尺。她冷暴力,他就温柔攻击。宠她无下限,一天二十四小时开启“买买买”模式。某女主忍无可忍:“华谦睿你是不是有病!?”“是,相思你已成癌,而且晚期。一辈子治不好。”某女主冷笑:“从哪里看的病啊?”“你眼里,看到你的眼睛,我就知道这辈子我没救了……”
  • 星武战皇

    星武战皇

    风水地脉?那都不是事!锻体无双?那都小儿科!法决佛光?咱跟玩一样!美女!金钱!权利!样样不落下!且看姜宇如何玩转星球,打爆星宇,成就皇者尊位!揭开万古疑秘!
  • 龙舞天下

    龙舞天下

    人类修者与兽类修者并存,互有争斗,互有帮助。机遇、危险、突破、复仇、走向巅峰,纵横天下,睥睨群雄。成了两位主人公之间的共同的目标。
  • 青楼妙妓:绝处逢生

    青楼妙妓:绝处逢生

    “夫君,凡事要懂得适可而止!”“娘子,我不知适可而止如何写,这可怎么办?”男子一个倾身,扑倒了某女,用身体力行的行为来告诉她,他是真的不懂适可而止的含义!翌日,某女全身酸痛,某男安逸的抱着她在怀中,称道:“得此贤妻,万事皆足!”【正文简介】山河动荡风飘絮!一名女子穿越到异世,睁开双眸看到的便是头颅落地的血腥场面。接着便是送青楼,进相府,入深宫!霸主夺权,谁主沉浮?看一名青楼绝妓如何绝处逢生,谱一曲乱世阙歌!ps:此文慢热,男主和女主身心纯洁,一对一,温馨宠文
  • 王的追妻史:强势小姐不卖萌

    王的追妻史:强势小姐不卖萌

    前世,她为了她最爱的人结束了自己的一生,离奇转世,究竟是巧合还是注定。他,一向以冷酷无情著称,视女人如粪草,却偏偏独宠她一人。今世,单纯的相遇,似注定了一生。却不知,前路如此漫漫。他说,你不需要征服所有人,征服我就好,其他由我承担。她说,我会与你比肩,但切记不可背叛我,否则你会生不如死。且看强势五小姐如何称霸天下,看邪王如何过五关斩六将,抱得美人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