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1200000039

第39章 余论:在路上

网络·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使每个网络使用者基本不受时空限制地将文本、声音、图像传递给设有终端设备的任何地方和个人。信息的快速流动,是在计算机及其延伸的网络上实现的,这种存在于计算机及网络之中的“空间”就是网络空间(网上一般称其为“赛博空间”cyber space),它正在带来某种“全球同步的、全民参与的、集大成的、强势的、增大社会风险的、个性十足的客文化”(尹韵公,2005),成为传统文化延伸、存活的新挑战,也成为某种新文化孕育、发展的新空间。

文化研究既是传播研究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总体的接驳,也是传播研究的风帆。可以说,大众传播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实践活动,从20世纪产生开始,就已经牢牢地和政治、经济、文化绑在一起,一刻也没有分离。互联网产生以后,这样的一个新兴媒体所爆发出来的文化影响力,更是从政治理性和学术理性等多个维度被关注。

从政治理性来看。借用霍尔的“延伸转移”(ET)概念,信息高速公路建设,是用现实的光纤铺设的一条信息自由流动的管道,它延伸了传统媒体的链条,统合了信息流动的过程,改变了人们的信息、知识储备量和结构,引发了人们思想的变动。但是,信息在推动上述这些延伸的同时,也将被信息的操纵者所“转移”——1993年,美国“全球信息基础设施”规划中有这样一段话:“高速发展的‘全球信息基础设施’将促进民主的原则,限制极权主义的政权形式的蔓延,世界上的公民,通过‘全球信息基础设施’,将有机会获得同样的信息和同样的准则,从而使世界具有更大意义上的共同性”(沈伟光,1997)。这段话揭示了互联网从一开始就被赋予了特定的文化使命,这也是克林顿政府时期的国务卿奥尔布赖特所宣称的“用互联网崩断长城”豪言的由来。媒介必须服务、提倡并参与民主,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西方学者的假设,而成为其践行的理念。但实际上“媒介可以增进民主,也可以破坏民主。人类社会从来没有完美的民主,将来也不会出现。不同的社会理论建构不同的民主想象。媒介与民主的关系论证不休,常取决于用什么规范性的标准和在哪一个社会脉络中看民主”(李金铨,2004,p.25)。

政治理性揭示了新媒体诞生以后,传统媒体时代文化观念在新媒体上的延伸的惯性;这些政治理性出发的文化观念曾经以传统媒体为沃土,但新兴媒体是沃土,还是磐石?从学术理性上有分歧。

学者一般认可媒体和新媒体对文化现实的重大作用。“媒介对文化的介入程度变得如此强烈,以至于被介入事物连假装未受影响都不可能,媒介往往会改变其所探讨的事物,改变了原本(originals)与指称性之间的同一性,从这一意义上讲,文化越发具有拟仿性。在‘第二媒介’时代,‘现实’变成多重的了”(马克·波斯特,2000,p.42)。但是,媒体如何作用到文化生产,则又有分歧,分歧中又有启发。

第一,认为媒体打造了一种公共空间(public sphere),使得政治理性和文化理性有了博弈和腾挪的空间。卡茨(Elihu Katz)教授认为,“历经40多年的研究,法兰克福学派汇聚了一批对文化工业抱有怀疑态度、对启蒙理性的未来抱有悲观态度的追随者。只有到了第三代,于根·哈贝马斯(Juergen Habermas)才瞥见媒体作为‘公共空间’代理的功能性(而非相反)的潜力”(Elihu Katz,2003,pp.56-57)。但现实似乎呈现另外一种表象:随着政治理性力量在新旧媒体上的延伸——传统媒体的国家控制,新媒体比如“微博”上政府官方微博的设置和活跃,实际上是政府管理在虚拟空间的延伸——导致这样的所谓公共空间愈加虚泛,从现实和虚拟两个方向同时被挤迫。

自媒介诞生以来,传播打造某种公共空间的探讨就没有中断过。消极的观点会认为政治的力量是无孔不入的,公共空间在经历了瞬间的理性欢乐后,就会被现实性的政治结构和政治手段调整所击溃,使得公共空间被挤占、利用最终消失——就像是新盖的房子,很快就会有人或者物体填满空间一样。但积极的意义似乎需要更深沉的潜水才可以发掘:公共空间在被定义为一种思想层面前提下,从公共聚会到网络微博互动,虽然最终结果都是一样——被填充,但存在于对公共空间的探求和填充力量二者之间的张力——贯穿过程中的一张一歙,恰是公共空间“生命”的形式;像人的生命,心房是生命的空间,它被血管和血液所填满,但它的生命存在于一张一歙的过程——这或许是公共空间概念诞生以来,不断启发人们的思想,激发一代又一代人心智的本质所在。从这个视角去看本书所论述的“新媒体——新社区——新文化”,或可理解新媒体打造新社区的物理现实下,新文化的生命源泉在哪里。

思想再朝向更加现实的经济层面,学术理性发现新媒体的诞生将通过改变经济的机制来重新创造发展的空间,进而在既有的空间下创造文化生成的第三空间——就像新的思路重新安排家居,又发现新的空间一样。

第二,认为新媒体整合、促进经济发展,创造新空间。新媒体诞生后,以其超强的灵活性和整合能力,促使传统的传媒管理,以及基于传统传媒传播形式的现代工业组织形式都将面临新的挑战,需要在新的形势下深入把握现实状况,进行深入的观察和研究以应对变化了的形势。文化产业也因为新媒体的诞生,正在经历一个真正产业化的过程——通过互联网把文化产业的上下游真正统合起来,形成一个产业群,全面融入两大部类的生产,甚至进而从内部整合两大部类的联系,开创新的结构和平衡模式。这种新的模式从表面来看是传统力量在新传播技术条件下的延伸,但理性会发现,传统力量模式已经在这样的内部结构和平衡模式的改变下被改变,新的主体在孕育,新的力量在形成,新的空间在开拓,从而新的文化也在养成。

第三,文化机遇。基于数字技术的现代传播科技对于中国文化建设的机遇有多大?这取决于对技术与文化关系的把握,取决于对这种技术发展阶段和特点的了解。可以说,对这两个问题认识的深度决定了对新媒介对中国文化建设机遇的信心和把握机会的可能。

探讨传播科技对文化建设的作用,似乎很容易就堕入了技术决定论的认识窠臼——不仅仅是说技术决定论本身是一个窠臼,而且“技术决定论”已经被窠臼化,但凡有人涉足技术与文化的关系,很轻松地就获得一顶帽子——技术决定论,然后就是相对论甚至不可知论的论调来轻松覆盖,使得几乎所有在技术和文化前提下进行的研究都变得幼稚和可笑。

但是,在基于数字技术的新媒体时代,当备受启发但又饱受争议的“蝴蝶效应”理论在新媒体条件下,完全可以勾勒出从南太平洋蝴蝶的翅膀到北太平洋飓风的传播路线图的时候,此前对于这个理论的批驳和辩解都将同时无语。

同时,两个重要的历史文献也足以警醒中国,其对形成当今的国际形势和未来的国际文化生态变迁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如果纳入本书的视野下来看,似乎愈发地凸显时不我待:第一,1993年,美国克林顿总统签署了“信息高速公路”法案(NII),由此开始了全美信息高速公路建设,进而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第二,2011年2月10日,美国政府奥巴马总统签署了发展“高速无线互联网”的法案,将对于国际传媒业、信息业发生新一轮更加巨大的冲击。

如果说1993年NII法案和1996年美国电信法奠定了迄今美国在数字媒体的领先地位的话,那么,2011年奥巴马签署的“无线高速互联网”计划,将再次奠定美国在这个领域的霸主地位,构成新的国际传播的形势,对于中国的冲击将是巨大的。换句话说,对这个法案本身以及由此带来的冲击的研究,将成为下一步思考中国国际传播形势战略和对策的起点和必由之路。

另外,关于“新文化”,早在1919年之后就已经有多种版本的概念和运动,“新文化”倡议也变成旧调了。需要说明的是,“新文化”在本书中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通过四种方式——“渐变、发现、发明和传播”(克莱德·M.伍兹,1989,p.23)所进行的一种过程概念,从相对性和过程性的概念出发界定的“新文化”生产运动的结果,也必然是一种杂交性的文化产品。我们已经难以否认杂交已成为控制文化产品生产的主体的主要特点这一事实。但杂交“不仅是简单地混合不同元素,而是最终将其融合成一个完整的文化整体。在杂交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新的文化形式,这些新的形式彼此相联”(WANG&YEH,2005),并且最终通过与新事物的杂交创造出具有新内涵的传统。

本书建构的文化与文明的逻辑函数关系,重点解决技术与文化的关系问题。作者系统综述了大众传媒诞生以来在美国等西方世界的延展过程,在文化上如何成就200多年的美国梦的机制,尝试将文化和文明两套话语的纠结通过逻辑函数关系厘定从而超越既有的文化概念,尝试将大众媒体(media)和作为单数的数字媒介(medium)在文明演进、文化变迁中的角色、作用进行了界定,通过上述的学术和思想之旅,尝试为在全球化、新媒体时代中国的文化建设摸索某种思路。也正是在这样的一条思路下,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一种界定,才有了现在这个话题:认识新媒介,成就中国梦。

一切还都在路上。

同类推荐
  • 悦读MOOK(第十一卷)

    悦读MOOK(第十一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访谈的艺术(第10版)

    访谈的艺术(第10版)

    行销美国30年的经典教材,一本关于“职业谈话”的必备手册。作为人际传播与交往的重要手段,本书对访谈实现了两个层次的构架:第一层次着眼于访谈的一般规律(第1章到第4章),从宏观方面对访谈所涉及的重要问题——访谈的基本理论、人际传播过程、提问的设计和应用、访谈构架作了简练深刻的论述。从第五章开始.八种主要访谈类型.包括探查性访谈、调查性访谈、招聘式访谈、面试访谈、绩效访谈、说服访谈、咨询性访谈、医患交谈,都在书中得到了切实而生动的阐释。
  • 洮水无声

    洮水无声

    本书为作者的一部工作文集,主要收录了作者在临洮县城建、电力、人事等部门工作过程中发表的论文、研究文章、工作感悟等,具有较高的资料价值。
  • FBI身体语言密码(插图版)

    FBI身体语言密码(插图版)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在人际交往中产生误会和 摩擦,是因为我们没有读懂对方的真实想法。而观察 和分析一个人的身体语言,则是读懂人心的利器,当 我们能够通过一个人的身体语言读懂他内心所想时, 我们与人的交流一定能够*加顺畅。《FBI身体语言 密码(插图版)》教你美国FBI超强的识人术,让你能 够**时间探知他人的内心世界。表露人真实想法的往往并非人嘴里说出来的话, 而是身体语言。一个手势,一种坐姿,一个眼神,一种声音,并 非偶然,都是内心的外在呈现。
  • 拿什么来爱你,我的孩子:当代未成年人心理危机调查

    拿什么来爱你,我的孩子:当代未成年人心理危机调查

    《拿什么来爱你,我的孩子:当代未成年人心理危机调查》主要内容包括:蒙尘的亲情、变调的《摇篮曲》、背负不起的父志、发生在校园的另类盗窃、“网”里花落知多少、歧路玫瑰静悄悄地开性,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等。
热门推荐
  • 三国笑个性列传

    三国笑个性列传

    张飞他一吼声震天,关二哥耿直不拐弯,刘备的魅力曹操的权谋、助人为乐是夏侯渊。哇哈哈啊呜拉拉,助人为乐是夏侯渊!诸葛亮有把鹅毛扇,周瑜传说是文武双全,千古的传奇今天要新解,三国笑呀个性列传。哇哈哈啊呜拉拉,三国笑呀个性列传!
  • 惊风乍起

    惊风乍起

    传统武侠。心血旧作。技艺、笔法可能欠缺,但笔下绝无敷衍。
  • 至尊校园驱魔师

    至尊校园驱魔师

    冷嫣雪,在冷家千金和校园懒女的两重身份下,她的身份是游走在阳间与阴间的驱魔师。白天,她在校园内逃课,睡觉,但优秀的成绩使老师对她纵容。她待人冷淡,因为她怕自己的隐藏职业会给身边人带来危险,因此同学们和她的关系如同熟悉的陌生人般,谁也不会理睬谁。晚上,她是恶魔的化身,妖,魔,鬼,丝毫不在话下。她的名声在阴间和天师界大有人知,一般的鬼见到普通人都是不把人吓死不罢休,而当鬼遇上她,则是不被她吓死不罢休。且看咱门的强大女主如何勇闯阴间,创造辉煌!(文文是芸雪心血来潮编写的,如有雷同纯属芸雪驱魔文看得太多一不小心就被带走了!呵呵,开个玩笑,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哦!谢谢大家的支持!)
  • 帝后难霸天子心

    帝后难霸天子心

    这次的任务是禾草有史以来时间最长的一次,然而也是最后一次任务了。王,你不是要我帮你上位吗,为什么不让我伺候皇上啊?王,你不是喜欢日清吗,干嘛和我结婚啊?王,我要走了,你会伤心吗?王。。
  • 跃动者

    跃动者

    梦想在现实面前是如此的无力!折翼的飞鸟如何能再次飞翔?只有在虚拟的世界中一切才会变得更加精彩!只要努力一切都只在你的脚下!纵身跳跃成为真正的王者!
  • 《lol英雄本纪》

    《lol英雄本纪》

    瓦·罗·兰(Valoran)....一处神奇的大陆在这里,科技与魔法并存,文明与野蛮对立;人类,矮人(约德尔),精灵,兽人,妖魔,虚空......共同铸就了此刻的辉煌。因为,此刻,所谓的神也匍匐在我们面前。因为,在这有着————欢迎来到英雄联盟!我是伊泽瑞尔,是时候带各位重新认识一下这儿的一切了创世3069年1月9日暨新元1年1月1日...
  • 逆战——王者之战

    逆战——王者之战

    没有钢枪?没有战争?没有使命?不!我们是军人!战斗到死!也不负“守卫者”之名!因为这里是逆战世界!!
  • 神医剑仙

    神医剑仙

    当剑术与医术相撞时,会产生怎样的效果?仗剑执行行天下,医术高超改天道。叶凌风本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穷小子,女盆友的背叛,改变了他的一生......
  • 那年夏天,我来过

    那年夏天,我来过

    风起,满天飞舞的樱花,遍地的曼珠沙华。鲜红的血染红了地面上白色的雪花。谁能知道藏在天空深处的那个泪痕星的忧伤?那年夏天,开满了无数的雪樱花。花开花落总有时,花开,是好。花落,是好。无论花开花落,纪念着她们像雪樱花的爱情。唯美而漂亮、孤独而悲伤、只因为你是我的唯一…………
  • 神女世无双绝代世子妃

    神女世无双绝代世子妃

    多年守候,换来无情背叛,穿心一刃。凤凰浴火,涅槃重生,转世为神。群峰之巅,她无情看世事变迁,人道轮回。当她遇到他,旷世之恋,是他甘愿为她倾尽天下,还是她甘愿为他负了年华。他说:我们约定再见,亦不忘却往生。她说: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他说: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她说:碧落黄泉,生死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