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1200000012

第12章 有史可鉴:18世纪以来德国和美国如何崛起和文化建设(1)

文明要素的引进、演进促进社会的发展并逐步含蕴成型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形态,文化的变迁引发思想上的反思、前瞻推动文明发展的进程,两个过程相辅相倚,此起彼伏,构成一个文化/文明体的基本生态。

于今之中国,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基于工业文明的西方文化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两个方面彻底崩溃了中国基于农业文明的农业文化;随后的一百年基本上是一种对于西方工业文明成果(五四运动中所高举的“科学”)和西方文化形态(五四运动中所高举的“民主”)孰先孰后、孰主孰从的百年博弈;1949年建立的国家,取材于欧洲大陆德国两个思想家——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国家思想,模仿的是跨越欧洲和亚洲大陆的苏联建国模式,引进的是来自美国、英国和法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文明成果,努力含蕴的是上述这些组合、融合基础上的中国文化;1979年开始的改革开放迄今,对西方工业文明成果从器物到管理的引进全面加速的同时,经历了对苏联建国模式崩溃的冲击和马、恩国家思想的重构。

西方工业文明的加速引进和布局,与相关的中国文化思想融合建构的相对落后,中国提出“文化走出去”战略推行之初,必然面对这样的一个问题:与西方工业文明相配套的西方文化配合中国工业文明的加速进程,必然对中国传统和当代文明基础上期冀含蕴成型的本土文化生态带来从思想和现实两个层面的冲击:从现实来说,裹挟着西方文化意识形态的文化产业更改了中国文化产业的地平线,将中国的文化产业拉入西方文化产业的链条并置于下游;从思想来说,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什么是中国文化,我们要建构一个什么样的中国文化,我们要向世界传播一个什么样的文化,我们要如何向世界传播中国的文化等等问题的明确思考和战略布局,中国的文化建设很容易在器物层面的加速背景下迷失方向和交托自己,丧失一个新时期建构中国文化的历史机遇。

中国,正经历着经济上的崛起后,从强大国家向伟大国家发展过渡的历史战略机遇期。对于中国来说,需要对于形成、支撑当今西方世界文化—文明话语方式的思想渊源进行反省,与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现实发展交相比照,综合世界其他国家的合理思想,从中国的视角出发,建构一个看待、阐释、处置世界的文化—文明话语新体系,从而解决两个问题:第一,将当今的中国织入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历史长河而不突兀;第二,将当今的中国织入世界国家格局而和谐相处。

这样的工作,历时性地来看,在18世纪的德国和20世纪的美国都曾面对类似的问题,并有可资借鉴的历史。

面对英国和法国建立起来的所谓“文明世界”体系的挤迫,18世纪德国的思想家发起“狂飙突进”运动,开创了德国版本的“文化”概念,将主体性、时间性和地域性的特征灌注进“文化”的概念,突破了英法文明话语的霸权,激发乃至整合散乱的日耳曼人的民族精神,从精神上配合了德国的统一,为构造一个强盛崛起的德国发挥了巨大作用。再看美国。从19世纪初提出门户开放的“门罗主义”(Monroe Doctrine)开始,美国作为欧洲文明的儿子就一直在为突破英国、法国“欧洲中心主义”式的文明霸权不断努力,一直到两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和法国从经济上彻底衰落,英法主导的“文明世界”落幕,美国已经从它的欧洲老师那里出师,不仅全盘继承了从古典东方学到现代东方学一脉相承的机制,还打造了当代东方学的中心(姜飞,2004b),建构起了美国中心的新的文明—文化话语世界阐释体系。

叙事本身就能阻止叙事。美国发展神话的成功,其早期还主要是借鉴人类的文明成果,完善自己的工业生产体系。随着物质建设的成功,在精神建设方面,通过一代又一代的知识生产和话语建构,建构了文化—文明话语框架,并将这样的物质建设成功通过精神上的认同予以定格,在二战结束以后,调整国家战略,成功实现了从国际传播(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向跨文化传播(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的战略转型,并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借助强大的媒体机构,在世界范围内构造了“美国神话”,并成功地反哺物质建设本身,在面临重大经济、社会危机的时候,这种精神上的认同和系统性的知识生产有效地提供信心和勇气,保持社会的基本稳定和有序发展,奠定了国际社会的基本格局。也通过这样强大的文化/文明的叙事阻止、阻挠了其他叙事——包括苏联在内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国际新格局叙事。

德国和美国的经验都从不同程度上有助于思考中国当下面临的问题。中国当下是18世纪的德国和19世纪初的美国所面临现实问题的综合:

第一,大陆与台港澳,还有疏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群体,多元的文化/文明观念和思想大杂居、小聚居等状况探求促使有关华夏或者中华文明认同问题,类似18世纪300多个诸侯疏离于“日耳曼人”民族精神且认为“日耳曼人”低人一等;

第二,经济上的发展缺乏相应的文化认同,还被当作新兴竞争力量和威胁,作为糅合了西方文明和中国传统文明要素的中国文化群体与来自美国主导的西方文化/文明思想的纷争博弈,类似19世纪初期美国跻身世界强国的焦虑;

第三,经济上的崛起尝试推进文化的建设并走向世界的抱负,类似20世纪后期,二战结束后美国如何调整国家战略,重新建构美国的国际形象的转型。

新世纪新现实问题下,促使中国思考指导发展轨迹上的思想建设问题。中国虽然没有了早年德国和美国崛起的“便利条件”如殖民主义和自由开放的国际市场,但也通过几代人艰苦卓绝的努力相对建立起了可以基本与西方抗衡的经济基础。当代,日新月异的传播技术作为文明新要素加入进来并不断推展下,如何恰切地研究媒体和传播规律,把握从传统媒体向新媒体发展所提供的历史机遇,借鉴、超越西方的文化叙事方式,突破“西方即发达即文明”的文化神话框架,从逻辑上、思想上建构中国视角下文化、文明的思维框架,为中国崛起找到思想文化出路,让文化归位,为世界文明的发展找到方向,既是必须,也不无可能。

第一节 英国和法国主导建构的人类早期文明话语

纵观人类思想史,对文明(civilization)和文化(culture)的界定以时间为线索,呈现出一种纷繁复杂、跌宕起伏而又不断深入的变迁特征。总体来看,它一方面是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中不断进化客观过程的呈现,也同时是人类自我主观认识程度不断深化的过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针对不同的状况,两个概念从内涵和外延上都有调适。

根据徐苹芳教授的研究,在中国,“文明”最早见于《易经》。《易经·乾卦·文言》云:“天下文明”,《易经·乾卦·椽曰》云:“文明以止,人文也。”魏王弼、晋韩康伯注释云:“止物不以威武,而以文明,人之文也。”唐孔颖达疏云:“文明,离也,以止艮也。用以文明之道,裁止于人,是人之文德之教。”意思是文明是一种管理的道理和方法,是用以教人的,即所谓“文德之教”(徐苹芳,2006年12月)。

中国古代“文明”概念实则内涵着两个焦点。一个是中国特色的古代“文明”概念,是人相对于动物性群体的特征概括,即“人文”的内涵,即所谓“止物不以威武,而以文明,人之文也”;另一个是现代西方的“文明”概念,是一部分人相对于另外一部分人的行为特征概括,是“文德之教”,是对人行为的道德约束,和教育有密切的关系。在后一点上,与英语中的civilization内涵类似。

17世纪原发于英国的产业革命,人类生存方式,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社会关系都随之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开始诞生。城市这一新的空间的存在和发展所特需的一种新型人与外界、人与人的关系开始逐步形成,civilization,其词根是civil-,偏重人,而且是“城市人”,是城市产生以后的一种东西,代表一种居住在城市人群中的一种优雅的礼仪或者行为标准,是一部分人相对于另外一部分人群行为特征的概括。就某种意涵而言,从18世纪末期以来,西方Civilization之词义由“过程”及“确立的状态”两种概念特别组合而成。这个词背后潜藏着启蒙主义的一般精神,强调的是世俗的、进步的人类自我发展。Civilization(文明)不仅仅表达这种历史过程的意涵,而且凸显了现代性的相关意涵:一种确立的优雅、秩序状态……用贡布里希(E.H.Gombrich)的话来说,18世纪之前,西方“文化”和“文明”的出现和传播都直接地和价值观有关系,也大多用于诸如“野蛮”、“粗鲁”等类行为的对比之中(E.H.Gombrich,1969,p.4)。因此,在18世纪末期的英文与法文里,将“文明”与“优雅的礼仪”相提并论是很正常的。

启蒙思想家们将纯粹化的理性看作是文明的标志和衡量历史进步的绝对标准。卡西勒(Ernst Cassirer)在《启蒙哲学》(The Philosophy of the Enlightenment)一书中提到,“18世纪浸染着一种关于理性的统一性和不变性的信仰。理性在一切思维主体、一切民族、一切时代和一切文化中都是同样的”(E.卡西勒,1988,p.4)。18世纪欧洲社会生活中的知识和技术正是理性的最高代表(曹卫东,张广海等,2005,p.6)。英国和法国作为较早实现工业文明的国家,自封为文明的最高代表,并以此给非我族类贴上“野蛮”的标签。

从19世纪初期起,Civilization的词义逐渐演变成现代意涵,所强调的不仅仅是优雅的礼仪与行为,而且还包括社会秩序与有系统的知识——后来,科学亦包含其中……在现代英文里,Civilization仍然指涉一般的状态,并且与Savagery(未开化),Barbarism(野蛮)形成对比(雷蒙·威廉斯,2005,pp.46-50)。基于此,“所谓文化和‘文明’发展的历史,(就不仅)是人类从动物的状态提升到一个礼仪社会,艺术文明的社会,(而且是)对文明价值观接纳和自由实践理性的历史”(E.H.Gombrich,1969,p.5)。

通过这样的一个现实和理性的有关文明界定,英国、法国等老牌殖民主义国家,他们都以“文明国家”、“文明中心”甚至“文明”本身自居,其价值观就是今天我们所谓的“普遍主义”,或者“普世主义”——无论主观或客观,一切国家和民族都要遵守某种特定的、他们认为是最好的社会、政治、文化范式。如法国革命时期的雅各宾党人(Jacobin),他们不惜采取一切政治甚至军事手段‘代全人类立言’,将他们的道德信条强加于人,最后转变为道德暴政,以牺牲千百万人的意志和生命为代价,来贯彻他们自以为是的主观信念(乐黛云,2004)。在这样的观念主导下,他们重新划定世界的时间(格林尼治时间为零时区重新划定世界的时区)和空间(欧洲被置于世界地图的中央,中国由世界的中心逐渐被诸如“东方”、“远东”、“东亚”的空间所限定),同时,也将这样的“文明”观念通过殖民等渠道扩散到其他国家,并直接地作用于知识生产多个方面。

比如,从政治上,英法推行殖民主义的时期被称为是所谓历史的“进步”时期,“东方”从中得到了无尽的“好处”。印度裔后殖民理论专家霍米·巴巴(Homi Bhabha)在《文化的定位》(The Location of Culture)一书中引用了一名殖民官员的话,这名爱德华·库斯特爵士在提交给殖民政府的关于西非事务的反思报告(Sir Edward Cust,‘Reflections on West African affairs...addressed to the Colonial Office’)中说:“英帝国的每一块殖民地都被授予一个模仿英国体例的代表,对这样初期政策进行质疑现在看来有点过时。但如果这个被恩赐的傀儡忘记了她真实的代表,臣伏于发声者、权杖、帝国的合法的随身用具以及仪式虚空的重要性之中,竟敢挑衅其母国时,她就不由不责怪自己的愚蠢——在一个根本没有希望获得如此尊贵地位的社会条件下所接受的如此的好处”(Homi K.Bhabha,1994,p.85)。

同类推荐
  • 中华歇后语(第九卷)

    中华歇后语(第九卷)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汉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汉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
  • 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取向与实现路径

    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取向与实现路径

    本书立足于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从教师专业发展、教师阅读、教师继续教育和教育思考等四个方面,阐述了知识经济时代给教师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和理性思考,创造性地提出了教师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对当下教育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我们能做什么:胡适说中国

    我们能做什么:胡适说中国

    本书是一部可以同《旧制度与大革命》对照来读的书。这在热销的《旧制度与大革命》提出大革命并非一定发生在一个国家的贫困时期,在经济发展较好,却导致严重两极分化的时期也可能引发革命。两个时期虽然面临的问题不同,但引起的后果却可能相同。胡适的解剖刀对准的是国民党统治下的旧中国,深恶痛疾的是旧中国的种种痼疾。他主张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是建立西方式的民主制度,而历史却选择了革命。而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面临同样的风险,又听到了类似的主张。我们能做什么?胡适当年的思考也许仍然具有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 孩子你慢慢来:中外精彩教育故事选读

    孩子你慢慢来:中外精彩教育故事选读

    孔子曰: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在新课改的今天,这话是如此地合适。当我们在寂寞的人生旅途中走来,我们要珍惜眼前盛开的每一朵花。抬头仰视它,千万不要低头的刹那间碰落。因为,每一朵都有它盛开的理由。“悲剧是永恒的”,人们常说这话讲得颇有道理。诚然,童年的许多次欢乐已随时间的流逝而渐渐褪色,而许多的痛苦永久异常清晰地萦绕心间,挥之不去。曾经看过这么一句话:宽容是生活的一种香味。多美啊!学生的任何一个错误,老师不可小视。为了不使他们的心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应细心倾听他们的心声,宽容地给他们一个改错的机会,而不是一顿粗暴的打。
  • 语言和谐艺术论: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的品位与导向

    语言和谐艺术论: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的品位与导向

    播音主持艺术的改革,肇始于1980年年初,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阶段。广播电视改革,是以新闻改革作为突破口的,播音主持艺术的改革势在必行。
热门推荐
  • 双魂乾坤变

    双魂乾坤变

    叶尘一脸懵逼的发现自己体内多了一个灵魂!沃特?你说你是地球来的?地球是什么球?发明蒸汽机?建铁路赚钱?你还要搞军火?拿核弹去炸那些顶级宗门?你这是要上天啊!!!
  • 你被写在我的爱情里

    你被写在我的爱情里

    被心怀不轨的姐姐设计,我成了众人眼里的神经病,她是众人眼里变态的神经病,是害了白家小姐的凶手。只有他,白家小姐的未婚夫,她的二叔顾司成,淡淡的说了一句。“那不重要。”于是,稀里糊涂的,徐青蔓就从寄人篱下的陪嫁女摇身一变成了顾二夫人。没有祝福,没有婚礼,只有一个众人眼里无权无势的草包顾二爷。
  • 绝对独宠:腹黑大神诱拐小娇妻

    绝对独宠:腹黑大神诱拐小娇妻

    人生重新开始,墨幽幽选择再次进入游戏;以保护哥哥为目标,努力强大自己的实力;什么?想要副本通关攻略?没问题,先去找她哥哥;想要神级装备?没问题,先找他哥哥某渣男:听说你知道主线任务的渠道?某幽幽一脸鄙视:你谁啊!不认识你,在纠缠,小心我放哥哥咬你哟!ps:新人新气象,欢迎收藏哟~~
  • 冤家校草很路痴

    冤家校草很路痴

    他是高高在上的贵族少爷,却因与父亲吵架而被下贬至“遥远”的平民学校,机缘巧遇之下,被安排和她住进同一个宿舍。什么都是天才的他,却偏偏是一个超级大路痴,让她的生活苦不堪言,“我的路痴大少爷,我该拿什么药来治你的病?”
  • 傲慢校草恋上我

    傲慢校草恋上我

    她长得不错,但是家境贫寒,为了改变家中的状况,也为了考起自己心仪的学校,因此她努力学习,终于经过一番努力,她考上了M市最有名的学校——圣星学院。
  • 谪仙轻狂

    谪仙轻狂

    她是现代主义的作家穿越到另一块大陆的神秘少女他是只手遮天的,向来不近女色的“修罗王爷”却是偏偏对她染上了兴趣一年的朝夕相伴是他亦或是她的棋局......
  • 主神进阶之路

    主神进阶之路

    众萌兽抱着莫宁洛的大腿,“主人,你终于回来了!我们好想你啊!”一脸尴尬的莫宁洛看着自己脚边这些小可爱,“请问我认识你们吗?”一只金灿灿的兔子哀怨地看着莫宁洛,“主人,你怎么将我们忘记了呢?我是你最爱的啻啻啊!”“你滚,我才是主人最爱的!”妴胡一把踢开金啻。接下来就是一群恢复原形的小动物在莫宁洛的脚边争宠。远处站着两个男人。“你就不管管你媳妇脚边的那些东西,不怕失宠?”颛御一脸无语看向旁边的玄宫湦。“没事,我媳妇最爱的还是我。”玄宫湦一脸淡定。颛御扶额,自己怎么身为一个神,怎么就让那个小丫头给契约了呢?不过自己也好想上去争宠啊!奈何旁边站着一个比神还厉害的男人。
  • 你是我的运气大修完成版

    你是我的运气大修完成版

    “我想,没有所谓的运气,或者说,我现有的一切,已经是我的运气了。”她含着明亮的微笑,眼睛里却沉静的像泉水下的碧玉一样,有着湿淋淋的哀伤。他一下将她揽进自己的怀抱:“没关系,你可以这样想,可以一直这样想。你可以觉得我是你不可能拥有的运气,你可以觉得一切运气都会消失。”感觉到一点点眼泪渗透衬衫,他叹了一口气:“只要我相信运气就好,我相信我有永远拥有你的运气。”——题记
  • 类证普济本事方续集

    类证普济本事方续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