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1100000037

第37章 对伯明翰学派受众理论的反思(2)

莫利等人的研究证实了受众解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而菲斯克的受众理论强调了受众的抵抗性和创造性,表达了对社会底层弱势群体的关注。菲斯克认为,处于社会底层的受众对文化产品主要进行抵抗性和颠覆性解读,例如,无家可归的流浪人在观看电影《虎胆龙威》时,为警察和当局对各种设施、建筑的破坏欢呼;俄罗斯犹太人在以色列观看《达拉斯》时,把它理解为“资本主义的自我批判”。通过抵抗性解读,受众有意识地规避了文本中的主流意识形态,冒犯了主流和权威,从而产生快感。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抵抗性和颠覆性也意味着创造性。

菲斯克认为大众文化是受众在同统治阶层进行斗争的过程中创造的,因而大众文化是一个不断创造的过程,而不是创造的结果,因此离开了受众的创造力,大众文化也就无从谈起。这一观点与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理论截然相反。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大众文化是由文化工业创造的标准化、统一化、复制化的文化,这种文化禁锢了大众的头脑,使大众成为顺从的、被动的、没有思考能力的个体。

菲斯克认为,大众文化是由大众自下而上、自己创造的文化。在创造大众文化的过程中,大众采取各种巧妙的战术,且战且退,以此规避主流势力的压迫,保留实力,保证创造过程长期进行。尽管受众的创造行为是一种无意识的表现,但结果却是积极的、主动的。

伯明翰学派对受众主体性的提出、创造性的强调代表了受众研究中的新方向,尽管菲斯克的大众文化理论遭到了质疑和批评,然而,这种思路为受众研究开辟了新方向,具有一定的建设性。

第二节伯明翰学派受众理论的局限性

一、受众研究对政治经济学的偏离

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研究政治经济学必须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出发,研究社会生产关系的内在结构,即生产关系运动中的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之间的关系。

道格拉斯·凯尔纳对政治经济学的内涵做出了精辟的论述:对于“政治”和“经济”这两个术语的参照让我们关注这样的事实:文化的生产和分配发生于特定的经济系统中,这个系统是由国家、经济、媒介、社会机构以及社会实践、文化和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构成的。因此,政治经济学包含了政治学和经济学,以及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也包含了社会和文化的其他核心的维度。因此,在媒介研究中,把文化产品与其生产和分配制度与系统联系起来,进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是有必要的。

政治经济学派认为,文化生产中的经济关系是决定媒体工业运作时必须遵守的重要因素,文化工业的经济结构决定了生产什么样的文化产品以及如何生产文化产品,因此,分析文化工业和文化产品,必须在资本主义的经济框架中进行,必须把文化产品当成文化工业生产和流通环节的一部分。大众传播的政治经济学试图“将注意力从将大众媒介看成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上转移,将大众媒介首先看成通过商品生产和交换直接创造剩余价值或通过广告在其他商品生产部门创造剩余价值的经济体”。因此,媒介研究不应该偏离政治学、经济学和社会文化的考察维度。

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媒介机构的归属者和领导者不同,经营策略和指导方针不同,媒介的各种功能也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彰显,受众对媒介的使用方式和媒介产品的接受方式也不同。例如,在计划经济中,文化产品的生产、分配和消费都按照国家的计划进行,生产何种文化产品、如何进行生产和配置都须由政府有关部门决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为了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媒介机构归国家所有,媒介产品的制作和发布都由政府部门统一管理,因此,文化产品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媒介机构立足于宣传国家的方针政策,突出了教化功能和信息功能;受众把各种文化产品当成了解国家政策、学习国家有关文件的工具。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转变,国家逐渐放开了对媒介机构的直接管理,允许媒介机构自主生产。在这一新形势下,媒介机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为了获取受众的眼球和广告商的青睐,媒介把收视率、收听率作为节目是否成功的关键,因而媒介机构的教化功能逐渐让位于娱乐功能和休闲功能。

在不同经济体制下,媒介机构的各种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彰显,受众对媒介产品的选择权和接受程度也表现出很大的差别。然而,政治经济学并不单纯地研究各种不同的经济体制,而是研究“政治的、经济的以及其他的社会现实维度之间的关系”。文化研究应该立足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研究文化产品得以从中形成的支配关系和权力结构,从而研究文化产品遭到抵制和接受的社会原因。因此,政治经济学有助于媒介产品的生产研究和接受研究。然而,在伯明翰学派发展的后期阶段,受众研究逐渐偏离了政治经济学的视角。

这一现象引起了西方学者的关注。

道格拉斯·凯尔纳批评文化研究丧失了早期的批判性和政治性:

文化研究可能轻而易举地退化为某种折中的平民主义,就如流行文化研究会的某些研究那样,它们大多只是对所处理文本产品发出叫好声而不是加以批判。忽略政治经济学,赞美受众和大众的愉悦,忽视社会阶级和意识形态,对文化文本的政治性不予分析或批判等,将会使文化研究变成另一种学术的分支而已,不仅无碍而且最终会使文化产业本身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他对这种研究状况的后果表示了极大的担忧:眼睛只盯着文本和受众,而排斥对文本得以产生和消费于其间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体制的分析,将截掉文化研究的重头戏,就像接受分析未能指出受众是如何通过其社会关系而形成,以及文化本身到底在多大程度上有助于产生受众及其对于文本的接受一样。尼古拉斯·加恩海姆在《政治经济学与文化研究》一文中,分析了对政治经济学偏离的两种表现形式,即回避经济对文化生产的基础作用以及否认性别和种族政治与阶级之间的关联,从而批评了文化研究中的民粹主义转向。

加恩海姆认为,在媒介分析中,伯明翰学派忽视了经济体制在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流通中的作用,把注意力过分集中于受众对文化产品的阐释、解读、接受和消费过程,片面夸大了受众的抵抗性、生产性和创造性,从而越来越偏离了政治经济学的视角。这一研究模式完全否定了统治阶层利用媒介实施的议程设置功能、媒介的舆论导向功能和价值导向功能,因而对受众的研究不能从源头上进行分析,从而导致了这种现象的产生:

是文化消费而不是文化生产,是休闲的文化实践而不是工作的文化实践,成为(文化研究)成为压倒一切的关注焦点。这反过来在政治上使右派得了便宜——这些右派在意识形态上的进攻,已被构建成了为说服人们把自己作为消费者而不是生产者来构建的努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加恩海姆对这一现象提出了质疑:是的,人们并不以任何一种简单的方式被社会中的统治力量所控制;是的,人们能够并且经常的确是按照自己的目的重新解释和运用那些文化生产和分配系统提供给他们的文化材料、那些文本;是的,认识到人们在这样的实践中所做的情感投入以及他们从中所得到的欢乐是重要的。但是,难道任何一个制作了一个文本或者一个符号形式的人能够相信,解释是纯粹任意的或者快乐不能够用于操纵性的目的?加恩海姆批评伯明翰学派在受众研究中过于强调种族和性别和其他“潜在差异的制造者”在媒介阐释中的决定力量,从而否定了阶级对种族和性别和其他“潜在差异的制造者”形成过程中的决定力量,减少了对阶级差异的研究力度。加恩海姆承认,种族和性别的统治结构早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仍然存在,而且会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消亡之后仍将存在。但是,首先必须承认经济基础对建立统治形式起着基础作用和决定作用,对于性别政治和种族政治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对性别政治、种族政治及其斗争的理解必须从对政治经济基础及其语境的分析着手,探讨以阶级构成为基本要素的经济基础之间的关系。

综上所述,政治经济学派批评文化研究学派过于强调意识形态在维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能动作用,而忽视了“经济基础的最终决定作用”。然而,在伯明翰学派受众研究的早期阶段,研究人员的确关注大众传媒的经济体制和实践活动之间的联系,关注社会意识形态形式和文本生产之间的关系。例如,威廉斯所提倡的“文化物质主义”认为,文化分析应该在文化产生和形成的社会关系、经济关系中进行;理查德·霍加特在《究竟什么是文化研究》一文中提出了文化研究的三种主要模式:基于生产的研究、基于文本的研究和对活生生的文化的研究;在编码/解码一文中,霍尔开篇就以马克思的生产—流通—消费—再生产为模型,考察了媒介信息的制作—发行—消费—制作这种过程是如何循环的:机制、关系和生产实践在某个环节(“生产/流通”环节)以符号载体的形式开始运作,这个符号载体是按“语言”规则构成的。“产品”就是以这种话语形式流通的。因而,这一过程在生产的一端不仅需要它的物质工具——“手段”,还需要自己的各种社会(生产)关系——诸多实践在传播机制内的组织与结合。应该说,伯明翰学派早期一直坚持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进行文化分析,但是,由于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的介入,以及对受众创造性的“顶礼膜拜”,使得该学派削弱了政治经济学的分析力度。霍尔认为文化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必然带有一定的意识形态功能,因而把媒介机构看成“自主的意识形态机器”,认为可以随意赋予文化产品以意识形态功能,然而霍尔没有详细分析在不同的经济势力或政治势力的控制下,媒介机构所赋予文化产品的意识形态与不同的政治、经济团体的利益关系。特别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媒介机构在经济上相互依赖,在政治上互相渗透,各跨国集团争相兼并、联合,在这种错综复杂的局势下,媒介机构所代表的意识形态呈现出多样性、复杂性的特征,因而对受众的影响也不尽相同。这种特征很少进入霍尔等人的分析视野,因此,遭到了戈尔丁和默多克、凯尔纳等人的批评。

戈尔丁和默多克认为只有把大众传媒与其在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中的地位相联系进行系统的研究,才能充分认识大众传媒作为“意识形态机器”发挥作用的方式。

在伯明翰学派的受众研究中,莫利主要关注受众在家庭这一私人领域中对媒介产品的接受状况,菲斯克从微观的层面关注受众在日常生活中对文化产品的抵抗行为,这种微观研究方法很少涉及政治经济学的宏观层面。因此在伯明翰学派后期的受众研究中,越来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越偏离了政治经济学的视角,从而削弱了批判的力度,阻碍文化研究和受众研究的进展。正如尼古拉斯·加恩海姆所说,“只有在文化研究与政治经济学之间的桥梁重新建成以后,文化研究的事业才能成功推进”。

在伯明翰学派后期的受众研究中,由于符号学研究方法的引进,研究人员重点研究了文化产品的多义性和受众解读模式的多样性,而忽视了不同政治、经济体制下权力机构赋予文化产品的意识形态功能。然而,伯明翰学派后期的受众理论,尤其是在抵抗性解读的受众研究中,研究者重点强调了符号的“民主”,从而远离了政治经济学的视角,使伯明翰学派的受众理论逐渐丧失了批判锋芒。这一偏离对伯明翰学派的受众研究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而招致了各界学者的批评。然而这一状况的出现与当时的社会状况是分不开的。在20世纪80年代,当时西方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政治环境已不再像六七十年代那样激进。在一个相对平稳的社会环境里,伯明翰学派逐渐从最初的战斗型学派回归到纯学术研究学派。这一因素决定了其理论研究中批判性的缺失。

同类推荐
  • 花雨满天

    花雨满天

    季羡林先生一生对佛教研究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也在此过程中参悟到许多佛家思想的精髓——人一死就是涅槃,不用苦苦追求。那种追求是“可怜无补费工夫”。在亿万斯年地球存在的期间,一个人只能有一次生命。这一次生命是万分难得的。本书主要收录季羡林先生关于佛教研究的经典文章,共分三辑:第一辑,佛教研究;第二辑,佛教与文学;第三辑,佛教人物。
  • 说文解字全鉴(第2版)

    说文解字全鉴(第2版)

    《说文解字》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也是文字学方面最具权威的古典著作,是我们研究中国汉字、了解中国文化的必备工具书。这本《说文解字全鉴》收录了大量生活中常见常用的汉字,并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力求以全新的视角解读汉字,将汉字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深入浅出地呈献给广大读者。
  • 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

    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

    本书围绕如何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展开论述,内容包括班主任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从怎么办到怎么做、做学生心灵的捕手、班主任要会开展人格教育。
  • 电视传播思想力:在中国传媒大学听讲座

    电视传播思想力:在中国传媒大学听讲座

    本书以电视传播思想为核心內容的讲座文集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应景而设的,而是一种学术的习惯,一种思想力的凝聚——试看在将近一年的时间申,在中国传媒大学的教室里,有深度、有广度、有力度、有锐度的名师讲座在每周五的下午总是准时而热烈地进行着,热烈于每每现场里的学术氛围,热烈于人人脑海中的思考延伸……
  • 中国党政公文解疑全书

    中国党政公文解疑全书

    《中国党政公文解疑全书》共四篇,第一篇公文文种解疑;第二篇公文格式与行文解疑;第三篇公文写作技巧解疑;第四篇公文处理规范解疑。所列题目,均是长期研究和讲学实践中积累的,是与公文工作者及教学人员广泛接触和交流中的经验总结。 这些题目反映的问题源自公文处理工作的第一线,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实用性。读者通过阅读本书,能全面地掌握公文写作中的规范与技巧,了解公文处理实践中的热点、 焦点和难点。
热门推荐
  • 旷世奇才苏武(西域烽燧系列小说)

    旷世奇才苏武(西域烽燧系列小说)

    本书是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出使匈奴的苏武在内奸和美女间谍的诬陷下被扣押受审宁死不屈。汗血马咬死雄替苏武传送情报,匈奴女救活苏武历经凶险智斩内奸,另立归服西汉的新单于……
  • 那时光依然如梦

    那时光依然如梦

    三年前的那段时光无疑是黑暗的。父亲的离世、家族内部的明争暗斗、母亲无情地抛弃.......以及无意间遇到的--他。而三年后,她无声回归,是堕落仍旧,还是重拾光明?闺蜜背叛、家族内斗.....接二连三的阴霾再次蒙住了这位少女的世界。当她的世界漆黑一片时,总会有曙光愿意照亮她的世界。可是曾经的恋人,不再是恋人,“我们终究还是要站在对立面。”;现在的竹马不能去爱,“你最好离顾哲远一点儿!”.他们最后是破镜重圆,亦或成为敌人?她的人生百转千回,经历过酸甜苦辣,她最终会如何面对?
  • 问鼎江山女

    问鼎江山女

    在战争未起的时代,若是执意挑起战争,兵戈起火,则是人神共愤的“煞风景”。果然,唯女子小人难养也。都说她是红颜祸水。可她却满不在意的说:江山如画,本宫来迟。
  • 末日奏鸣曲夜幕降临

    末日奏鸣曲夜幕降临

    当末日悄悄降临,你是否会放弃希望、坐以待毙?还是将拿起手边的武器,和同伴一起去打破这个世界的谎言,突破生命的极限?当死亡向你慢慢逼近时,你是否会出卖自己的同伴?还是在命垂一线之时将面前的黑暗驱逐?你是否愿意在原先平静安逸的生活继续隐姓埋名,最后灰飞烟灭?又或者起身一起参加这场血腥的生死盛宴?你是否会抛弃自己曾一度珍惜的东西?又或者再一次张开翅膀为Ta去遮挡狂风暴雨?翻开这本书,你将与主人公一起进入一个被抛弃的世界!他们或许和你一样,原先也只不过是平凡的初中生而已。而他们选择与迎面而来的危机来一次游戏。而游戏的赌注——就是自己的生命!生与死的权利永远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末日奏鸣曲》
  • 虚灵传说

    虚灵传说

    瓦罗然是符文之地的中心地带,瓦罗然大陆上的德玛西亚城邦与诺克萨斯之间战争接连不断。虽然战争学院的创办减少了战争,但随着暗影岛这一势力的加入,让暗流涌动的符文之地再次陷入了危机之中……而作为德玛西亚一份子的盖伦,他的命运又将何去何从?
  • 倾世皇妃:凤权倾天下

    倾世皇妃:凤权倾天下

    她是文轩王府珍藏的那位以洛神之名风靡世间的孔府大小姐,虽然时间传闻她是灵脉据碎的废柴,但确实国教和仙教争夺的唯一继承者......再次穿越,结果还是在同一个时代,作为重生者,自然是天生自带光环,然鹅,却碰上了无耻王爷......强行把她带走,第二天,却一脸幽怨的叫她......女流氓......
  • 大妖灵时代

    大妖灵时代

    当第一纪的体修文明,第二纪的术修文明,第三纪的元修文明,都泯灭在了历史长河当中!人族迎来了大妖灵时代!掌控妖灵、培养妖灵为人族而战,妖灵即是人族死敌,也是人族助力……打造精品修真宠文,一路装逼一路飞……
  • 星沧逐月

    星沧逐月

    玄星大陆,异世崛起,看他如何异军突起,成为一代霸主,手握生死轮,念掌天地魂。他是她的依靠,她是他的毒药。神挡杀神,佛挡屠佛,一念之间,天地色变。
  • 燃烧之热血沸腾

    燃烧之热血沸腾

    受尽了委屈,就不要在忍受,爆发出来吧!受尽了欺负,就不要在忍受,爆发出来吧!当神玄帝国受到了欺负后,我们放下恩仇,站在了一起,前往战场!!!
  • 淞沪会战

    淞沪会战

    本书是《中国现代史演义》系列之一:《中国现代史演义》以演义体的形式,叙述了从辛亥革命孙中山缔造共和到今天海峡两岸企盼统一的现状。它把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邓小平历史巨人在百年中国历史上的惊涛骇浪表现的淋漓尽致。该书还展现了当今海峡两岸重要人物的重大活动。这是一本给读者以深思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