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0700000013

第13章 中外广播电视、摄影、美术简史(2)

(二)“文化大革命”中:电视业的停滞

从1966年春开始到1976年结束的十年“文化大革命”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在这十年中,中国的电视事业除了非常有限的局部发展之外,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电视新闻不仅没有前进反而明显退步了。

1.1966年5月,中共中央“五一六”通知的发表宣告“文化大革命”开始,也是广播电视管理混乱、节目变味的开始。“文化大革命”初期,全国电视台均被军事管制。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对电视的控制一直持续到1976年。

2.“文化大革命”时期,电视播出的时间大大压缩。北京电视台从1967年1月6日开始“停播闹革命”,持续达一个月之久。恢复播出后,也只在每周六播出1次,1967年7月增加为每周2次,1968年1月开始为每周3次,1970年10月恢复为每周6次,直到1971年10月才增加到7次,使每晚都有电视节目播出。

3.这段时间的电视仍然记录下了中国在这期间所取得的成果。1967年6月,北京电视台报道了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的消息,1970年4月播出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的新闻和人造地球卫星发回的《东方红》乐曲,并且在1970年至1971年间对亚非乒乓球友好邀请赛进行了多次实况转播,对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访华等重大事件进行了报道。

4.1971年林彪叛逃后,北京电视台在“文化大革命”中被中断的《卫生常识》、《科学常识》、《少年儿童节目》等栏目先后恢复播出。电视屏幕上有了一点生机。

5.1970年召开的电视专业会议在北京、天津、上海、成都等地区进行彩色电视制式“攻关会战”,做了多种彩色电视制式的研究和比较。1972年10月,中国电视技术考察组赴法国、瑞士、德国、荷兰和英国,为期三个月,重点考察彩色电视制式,并对选购彩色电视设备做了调查,确定我国的彩色电视采用PAL制。因为中国的彩色电视与D制黑白电视兼容,故全称为PAL/D制式。1982年8月25日,国家标准局发布了《彩色电视广播国家标准》,正式确定我国彩色电视制式采用逐行倒相正交平衡调幅制(PAL/D)方式。这一决定由广播电视部制定,并在1981年由我国出席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的代表向国际电联正式申报备案。

6.1972年以后,中国与国际的电视交流逐渐增加。美国ABC、NBC,英国泰晤士电视公司以及日本、法国、尼日利亚等国家的同行先后访华,同时我国也派新闻代表团访问他国。

7.1973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面向首都观众正式试播彩色电视节目。10月1日,北京电视台的彩色电视节目转入正式播出,并向上海、天津、南京、武汉、杭州等地试传了彩色电视节目。当天,北京电视台直播了首都人民国庆游园活动的实况。这次实况转播首次使用了国产的彩色电视转播车,同时使用了国产彩色电视磁带录像机。1973年底,上海、天津和成都等地方电视台也开始试播彩色电视节目。1977年7月25日,北京电视台向全国转发的第一套节目由黑白、彩色交替播出转为彩色电视播出。这样,北京电视台两个频道播出的电视节目,全部实现了彩色化。

8.1975年,随着录像设备的增多,磁带录像机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电视节目逐渐由直播方式改为录像播出。减少了播出事故,提高了播出质量。

9.1976年,地处北京远郊的东方红炼油厂为了解决职工收看电视节目问题,取消职工宿舍楼顶上自发安装的天线群,建设共用天线系统,系统用户达到2700户。这项工程的设计和安装任务是由中央广播事业局北京服务部承担的。这个系统有1个电视中心,4个分中心,2700个终端接收机。1980年,北京燕山石化总公司建设共用天线系统,用户拓展为6000户(含炼油厂2700户),进而增办自办节目,建立管理体制,发展成为我国最早的企业有线电视台。企业有线电视台的兴起,是我国有线电视事业发展历史中的重要一章。

10.在用卫星传送节目之前,我国采用微波线路,在微波线路之前采用邮寄方式。所以微波线路的建成对于我国电视传播简直就是一次革命。我国的微波线路建设开始于“文化大革命”前。1964年9月15日,北京电视台通过微波线路第一次向天津电视台传送节目,效果良好。当年9月26日,天津电视台通过微波线路成功地向北京电视台传送了一台文艺晚会。这是全国第一次由地方电视台向北京电视台传送节目。随后,全国大部分省份都开通了微波线路。到1976年底,通过微波线路,北京电视台的彩色电视节目可传送除山东、内蒙古、新疆、西藏以外的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全国电视联播创造了条件。当时,全国电视台已恢复到39座,电视的人口覆盖率达到36%,其中,北京、上海、天津、辽宁、湖北等省市的电视覆盖率超过50%。

(三)“文化大革命”后中国电视业的逐步繁荣

1.1978年1月1日,在“文化大革命”中消失了的播音员图像又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同一天,北京电视台的新闻节目正式挂出了《全国电视台新闻联播》(简称《新闻联播》)的招牌,标志着以首都为中心的全国电视广播网的初步形成。197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定名为“中央电视台”,成为国家电视中心。1979年5月16日,面向北京地区的北京电视台开始播出。至此,中国内地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建立了电视台。为了加速广播电视的发展,1983年3月召开的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确定实行分级建设、“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方针,为广播电视事业制定了发展框架。从此,我国电视事业基础建设开始快速发展。

2.1978年2月6日除夕夜,原北京电视台恢复春节晚会,规模虽不大,但反响热烈。1979年除夕,中央电视台播出《迎新春节晚会》。但那时全国电视机拥有量十分有限,电视娱乐基本与大众无关。直到80年代初,春节晚会上让人捧腹大笑的相声、小品才真正成为大众的娱乐。其中的一些段子,至今仍在各个有线电视台的视频点播频道反复播放,成为一个时代代表性的流行经典。

3.自1978年12月开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开始使用引进的ENG(电子新闻采集设备,Electronic News Gathering的缩写)采制声像合一的新闻,从而改写了以往单靠摄影机拍摄电视新闻的历史。电子新闻采集设备是当时国外的最新科技。各地方台也紧随中央台之后陆续使用了这一设备,有些较晚成立的电视台甚至没有经过摄影机拍片时代就直接进入了电子新闻采集时代。

4.1979年1月28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和上海电视台率先恢复和播出了商业广告,1983年3月召开的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把“广开财源、提高经济效益”作为中国广播电视改革的方针之一。

5.1979年8月,中央电视台设立《为您服务》专栏,介绍电视节目,回复观众来信。

6.1980年7月,中央电视台开办新闻评论性的专栏节目《观察与思考》。它是《焦点访谈》的先驱。

7.为解决国内新闻来源、及时报道全国各地的重大新闻,中央电视台于1980年10月通过微波干线收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视新闻,在《新闻联播》中播出,提高了国内新闻的时效。

8.1981年,中央电视台开播由赵忠祥主持的《动物世界》,并很快成为央视的王牌节目。

9.1981年起,中央电视台有了EFP(电子现场节目制作设备,Electronic Field Production的缩写)设备,曾用于大型春节联欢晚会的直播,并多次运到外地录制专题节目和文艺节目。

这种设备包括几部摄像机、录像机、控制台和监视设备,可用于当场录像或直播,还可当场编辑制作成磁带录像节目。

10.1983年春节,中央电视台正式推出“春节联欢晚会”。自此,“年三十看春节联欢晚会”成为中国新的民俗。

11.1983年8月7日开始,中央电视台推出25集大型电视系列节目《话说长江》。它首次在大型节目中设立固定的节目主持人,采用章回小说体的结构方式和固定的栏目设置,连续播出。之后,总导演戴维宇及其创作班子趁热打铁,再次推出《话说运河》。两个节目都取得重大成功。

12.1984年4月8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18日晚新疆电视台第一次收播了通过这颗卫星传来的中央电视台节目,比原来从北京录像播出的新闻时效提早了4至7天。1987年,中央电视台彩色电视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标志着电视事业上了一个新台阶。当年11月,在彩电中心建成的两个卫星地面接收站开始接收东欧和美国CNN的新闻。

13.1985年4月,经由国务院批转的《国家统计局关于第三产业的统计报告》第一次将广播电视事业列为第三产业。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开始逐步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广播电视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促使中国的广播电视媒体也逐渐从单纯的事业单位走向“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改革之路。

14.1987年2月1日,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由面向北京改为面向全国播出,并实现向经济信息频道的转变。另外,在这一年,十二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制定了中央、省、地(市)和县(市)“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方针,一改以往“两级办电视”的发展格局,使中国电视业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自此,各省、市和自治区除了分别拥有一个电台、一个无线电视台和一个有线电视台外,还有一个教育台或经济台,其属下各地区(市)和县(市)级政府也自办电视台。

15.1987年4月2日,中央电视台首次采用汉字微机飞出字幕,这样在播出节目的同时可以用字幕预告节目变更情况,可以随时传播字幕新闻,为突发性新闻的传播提高了时效。

16.1987年4月4日,中央电视台采用双向传送使观众同时看到了北京和杭州两个地区关于“运河知识京杭对抗赛”的现场直播实况。1988年1月1日,中央电视台又成功地进行了北京—巴黎双向传送的题为《世界青年大聚会》的直播节目。从此,集采访、制作与播出之大成、时效性最强的现场直播在全国推广开来。

17.1988年3月15日,新建中央电视台彩色电视中心正式播出电视节目,极大地改善了中央电视台的节目制作和播出环境,促进了节目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为以后广播电视事业的高速发展奠定了一个比较完善和充实的物质基础。

18.1989年,中科大洋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开创了国产广播级字幕机之先河,并成功应用于亚运会转播,打破了国外产品垄断中国市场的格局,这是中国的民族视频工业的开始。中科大洋的字幕机在1990年亚运会上大放光彩,被中央电视台称为“争气机”。1993年,多年垄断中国字幕机市场的索尼字幕机悄悄退出了中国市场。

19.1990年3月14日,一档叫做《文艺天地》的栏目在中央电视台一套开播,后改名为《综艺大观》。《综艺大观》是一个标本式的电视文艺晚会栏目,延续了春晚的主要风格,可以看做是日常版、微缩版的“春节联欢晚会”。当时,省级电视台还没有上星,电视荧屏上节目类型十分单调,娱乐方式匮乏,《综艺大观》这个集相声、小品、歌舞、杂技、魔术等各种文艺手段于一体的新节目样式让观众眼前一亮。同年4月25日开播的《正大综艺》则主要是以旅游的方式介绍各国风土人情。这两类综艺节目成为当时综艺娱乐节目的领头羊。2004年10月8日,走过了14年风雨历程的央视老牌娱乐节目《综艺大观》因收视率不断走低而被“末位淘汰”。

20.1990年,我国第一部室内剧《渴望》诞生,并且成了通俗电视剧进入中国电视剧主流的标志;1992年,中国电视剧史上第一部系列喜剧《编辑部的故事》播出;1994年,第一部情景喜剧《我爱我家》登堂入室;1993年,第一部海外拍摄剧《北京人在纽约》首播,这也是中国第一部全程在海外拍摄的电视剧。北京电视艺术中心贷款150万美元拍摄了《北京人在纽约》,这种投资性的生产方式意味着电视剧具有明确的商业回报指标,必须通过市场价值来补偿制作成本,获得利润。电视剧的生产开始逐渐走向市场化。

这一阶段,电视连续剧在艺术手法、播出方式等方面所显示出的全新特征,从创作上确立了电视剧作为一种独立艺术的地位,这也是中国电视剧的成熟期。

同类推荐
  • 课外实用发明指南(有趣的课外活动)

    课外实用发明指南(有趣的课外活动)

    《课外实用发明指南:有趣的课外活动》的内容分为生活小发明、学习工具小发明、科技小发明和玩具游戏小发明4个版块,每个版块都分为Ⅰ和Ⅱ两部分,Ⅰ主要介绍一些由于涉及专利而不便于介绍制作步骤的获奖发明的思路、简要过程和特点,这些小发明的作者都是中小学的学生;Ⅱ主要介绍一些广泛流传的小发明的思路和详细制作方法。作者谢芾把课堂里学到的知识与课外从事的各项活动有机的结合到一起,涉猎物理、化学、地理、数学等学科,用一个个有益的小实验,小发明创造加深课本上学到的知识,以提升所学知识的印象。
  • 小学生经典阅读(四年级上)

    小学生经典阅读(四年级上)

    本书为青少年阅读类图书,按照不同主题选取了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经典美文,选文兼顾古今中外,内容包括:理想、自由、爱国等,文章设计了“读点·点睛”、“作者介绍”、“佳句品读”、“赏析感悟”四个版块,帮助小学生读中悟写,从“愿读、会读”到“愿写、会写”。
  • 中学生必读经典名著赏析

    中学生必读经典名著赏析

    本书集中介绍了适合中学生阅读的名著经典,同时对这些经典进行了解读,对中学生的阅读量及对文学名著的理解有辅助作用。
  •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紧扣当代国际关系的时代脉搏,从全球视角全面研讨世界经济政治的各个方面;阐述当代国际关系的基本问题;展示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政治的新特点:提供有助于了解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最新发展变化的新内容,如美国次贷危机和世界经济危机、奥巴马新政、中臼关系新变化等。既可作为相关课程的教学和参考用书,也适合关心国际问题的读者阅读。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东北二人转(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东北二人转(阅读中华国粹)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东北二人转》是一部记录中华国粹经典、普及中华文明的读物,又是一部兼具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中华文化典藏之作,可以说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
热门推荐
  • 鉴诫录

    鉴诫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温暖呼叫转移

    温暖呼叫转移

    凝聚了两年多创作的心血,汇成了一本集子,快乐还在继续。把一本本散发着油墨芳香的集子,送到师友的手中时,我的快乐还会成倍地增长。
  • 龙皇临世

    龙皇临世

    潜龙大陆妖孽万千,天才更是无数,且看主角在此脱颖而出,成就永恒帝皇。圣体算什么?神体算什么?佛体算什么?仙体算什么?帝体算什么?魔体算什么?妖体又算什么?我以一介皇体破掉你们是轻而易举的,等着吧。抛热血,斩强敌,虐天才,揍妖孽,潜龙任我行,任你一代风华绝世,在我的面前还不是一个蝼蚁。
  • 重生之千金大小姐

    重生之千金大小姐

    无权无势的孤女,重生为千金小姐,站在金字塔尖,从此金钱,地位,亲情,前世所渴望的今生都拥有。只是当前世的爱人成为陌路,仇人成为挚友,她又该如何?谁说家族联姻,她无法选择?今生,自己的人生她要自己把握!看她建立属于自己的商业帝国!
  • 回到明朝当土豪

    回到明朝当土豪

    明朝末年,大地动荡,一座擎天大厦将倾之际,却从半路杀出了一个程咬金,以一己之力保住了大明基业。他立志实业救国,所以兴办工厂,造福百姓。他扬言踏平鞑虏倭寇,所以秣兵厉马,南征北战。他为人低调不奢华,做事踏实不浮夸。他东踹倭奴北踢鞑子。南虐猴子西坑番夷。广殖海外,开疆扩土。YY是一种境界,是一种高尚的情操,我愿与大家共勉之。且看李承如何在血雨腥风鱼龙混杂的明朝末年闯出一片天地,创造一个日不落的大明帝国。
  • 探龙点穴

    探龙点穴

    在一处不被世人所知的层面上,活跃着一群“手艺人”一代一代秘密的传承着,只属于他们的手艺。同样也撕开了厚重历史下的血淋林的现实······
  • 人族之光

    人族之光

    九大仙星系,万族林立,强者无数,几万年前一场仙星系之战,人族惨败,盛况不复,散落于各大仙星系及其附属星域生存。叶竹,灵根一品,天生二魂七魄,于剑冢偶得一颗黑色珠子,传奇之路,人族崛起,从此开启……
  • 飘渺少风

    飘渺少风

    这是飘渺真人与少风真人的故事,剧情暂时没想出来慢慢写。
  • 心向共产党

    心向共产党

    2012年全市财税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和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发展战略,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做大做强财政“蛋糕”,优化支出结构,加大民生投入,加强财政监管,为加快推进“五个鄂州”建设、实现鄂州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必要的财力支撑。
  • 女扮男装走学院

    女扮男装走学院

    她,本是豪门小姐,本该幸福的生活。朋友的背叛,亲人的离世,种种痛苦加诸在她身上,让她炙热的心彻底冰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