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0600000028

第28章 现代化与中俄传媒转型(8)

三、中俄传媒技术化转型比较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创造技术、利用技术改造自然以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历史,有关技术问题的思考一直是个古老的重要话题,但有关技术研究理论发展的关键要因,又要以文艺复兴以后,随着西方科学、文化、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19世纪工业革命的到来为重要分界。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机器大生产,导致了工具革命和动力革命,从而使技术在生产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高,也使得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逐渐成为总体性考察和哲理性反思的专门对象。1877年,德国哲学家E·卡普出版了《技术哲学纲要》一书,把技术看作人类创造力的物质体现,认为技术是文化、道德和知识进步以及人类自我拯救的手段,成为技术哲学诞生的标志,从此开拓了一个非常有价值和潜力的学科研究领域。卡普的技术哲学观点体现为一种技术工具论,也被称为技术乐观主义,自工业革命以来,一直占据着主要地位。直到20世纪初,当技术的负面影响逐渐显现的时候,才出现了技术的批判理论,形成了人文主义的技术哲学。但是,无论是技术工具论,还是人文主义技术哲学,都把技术看作独立于人类并对人类起决定作用的力量,都承认技术的决定作用,标志着人类从自然生存过渡到技术生存的过程中,走向技术为王的新时代。

通过以上对技术发展和研究的简单梳理,对比社会现代化转型就是指工业革命推动社会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现实,可以发现,技术是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现象,是社会现代化转型的重要内容和关注焦点,在社会转型中具有决定作用。可以说,没有技术的革命就没有社会的现代化转型,技术是现代化概念的标识,而有关技术对社会发展和转型的积极认识和消极认识,技术工具论、技术实体论、技术批判论等问题的研究,实际上成为社会现代化转型研究及其后果评价的重要理论来源。

中俄的社会现代化转型,技术同样起着决定作用。以中国为例,上世纪70年代提出的四个现代化的社会建设目标,其中就包括了科学技术现代化;80年代邓小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由此确定了科学技术的权威地位和作用。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党和国家领导人指出,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要依靠科教兴国,勇于自主创新,把科技进步作为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化建设的治国方略,提出了科学发展观。2006年,我国召开第一次科学技术大会,做出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决定,我国科学技术由此走入良性、健康、快速研发的轨道,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化建设。总之,无论从技术与现代化的关系,还是中俄社会现代化转型的现实而言,技术都是一个关键要素,是一切现代化上层建筑体制变迁的前提。

中俄社会现代化转型,其中也包括了其子系统信息传播系统的现代化,而要实现前面所述的信息传播系统的传媒民主化、传媒产业化、市场化转型等,没有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同样是不可想象的。人类文明的传播经历了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四个时期,其分期标准均是依每一时期的传播手段和技术变化而定的。印刷技术对于报业,电波、摄像、光纤卫星通讯、数字技术等对于广播影视业,电脑技术对于网络媒体,3G 流媒体技术对于手机媒体发展等,无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传播学研究中,北美的媒介环境学派就是专门针对媒介技术发展对媒介形态改变、对传播形式与内容影响以及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等进行研究的学派。在一些学者眼里,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传播的历史,没有不传播的文明,也没有没文明的传播。传播技术的偏向甚至成为人类文明偏向的决定因素,成为部落化、去部落化、再部落化最关键的因素,决定着帝国的兴衰。麦克卢汉干脆直接提出了奇谈怪论媒介及讯息,指出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以及它所开创的可能性及带来的社会变革。在今天看来,媒介环境学派有关媒介技术决定论的观点虽然有失偏颇,但其对技术对传播形态改变以及对人和社会影响考察的真知灼见,对于我们深刻认识媒介及其传播技术的作用而言,其启迪意义也是深远的。由此,技术的客观性看来只是技术与社会关系的表面认识,我们研究中俄传媒的现代化转型,传播技术的演进同样应该有所涉及。

总体来看,中俄传媒的技术现代化转型,体现出以下特征。

(一)从传播技术研发和早期利用来看,俄罗斯具有明显优势

苏联俄罗斯有着重视科学技术研发的优良传统,俄罗斯民族是一个科学家辈出的民族,俄罗斯科学技术在世界历史中占重要地位:提出质量守恒定律的罗蒙诺索夫,化学元素周期表的门捷列夫,火箭之父齐奥尓柯夫斯基等耳熟能详;1904年以来,俄罗斯共有13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为世界科学技术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就传播技术研发而言,俄罗斯也走在世界前列。1895年,俄罗斯科学家波波夫成功进行了无线电传送信号,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无线电收发报机;1919年,苏联无线电传送有声语言实验取得成功,苏联很快建立了无线和有线广播系统;1923年美籍俄裔工程师发明家兹沃利金发明了广电摄像管,为电视摄像机的设计作出突出贡献;1936年,莫斯科和列宁格勒已建立电视中心,1939年正式播放电视节目,1965年成功发射闪电一号通信卫星,1967年卫星转播系统闪电-轨道投入使用,开始播放彩色电视节目,80年代中期开办卫星直播电视等,均表明了苏联和俄罗斯在传播技术开发方面的优势,解体苏联的传播系统实力是处于世界前列的。

(二)中国传媒在技术研发和使用上体现出后发优势

和苏联/俄罗斯很早就参与世界传播技术开发和利用,建立起庞大的传媒帝国相比,虽然中国最早发明了印刷术,但近代中国传媒在技术研发和使用上却差距巨大。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当广播、电视等媒体兴起并改变传播格局时,中国还处于落后挨打,频发内战的时期,因此谈不上相关技术研发和利用。新中国成立以后,打造报纸和广播两个主流媒体取得一些成效,但随之而来的文化大革命严重阻碍了媒体的发展。文革结束时期,中国广播还远没普及,黑白电视机都是奢侈品。直到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政治宽松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传媒的技术利用和开发不断提速,体现出以下两个特点,一是传统的印刷媒体、电子媒体技术方面全面改进,报业的激光照排、高速轮式印刷机、远程通信网、采编信息系统化,广播电视的卫星传输与数字化等,电子信息与网络技术等新媒体发展紧跟世界潮流;二是各类媒体,包括报业的数字化,广播电视的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数码电影,从Web1.0到Web2.0的网络技术与网络媒体发展,3G 与手机媒体的发展等均与国际接轨,同时各类媒体在技术和业务方面又相互融合,构成了信息传播技术环境下媒体融合的传播生态。传媒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后发特征正不断促进有中国特色的大众传媒业迅速崛起,并不断催生传媒领域新的变革和转型。相比而言,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在至今20年左右时间里,有10年时间社会发展一片混乱,严重影响了媒体技术的使用和开发,20世纪90年代中国报业多元化蓬勃发展,卫星广播电视快速发展时期,俄罗斯媒体却在生存的边缘苦苦挣扎,媒体技术的更新缓慢,严重阻碍了其传媒的发展,也使其传媒产业如今无论是技术,还是产业发展方面,都已经落后于中国。

(三)当前中俄传媒正处于技术化转型的关键时期

虽然俄罗斯传媒技术的基础雄厚,但现代化发展滞后,而中国传媒通过后发优势,在技术改革和利用方面已经优于俄罗斯,但是就信息技术整体而言,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俄均有较大差距。在传媒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技术作为提升传播实力最主要的硬件因素,在国家软实力强弱作为重要竞争对象的背景下,引起了中俄政府的高度关注,其中最关键的问题就是传媒数字化与媒介融合的问题。中俄共同面临着印刷媒体的数字化转型,包括报刊的数字化、电子报刊、手机报刊、数字出版;广播电视的数字化转型,包括无线、有线、卫星、移动多媒体广播、IPTV、车载移动电视等数字广播影视体系构建;新媒体数字技术研发,如网络技术、3G手机等。尽管中国上世纪末已经开始传媒数字化的进程,但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因,以及传媒数字化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更新过程,它涉及从体制、观念到运行模式等多方面的变革,所以推进的过程仍然比较缓慢。包括手机报、数字电视推广、三网融合、手机媒体等,都采取试点方式推广,面临着种种困难。而俄罗斯媒体数字化起步更晚,2005年俄罗斯开始数字电视推广,2008年出台数字电视推广计划,拟在2015年完成数字电视推广。俄罗斯网络媒体的发展滞后,而手机新媒体的应用也刚刚起步,其媒体数字化的进程任重道远。总之,要实现两国传媒现代化技术转型,还需要两国政府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加大改革力度和投入力度,提升媒介融合的水平,最终实现媒体数字化,以适应全球化对信息传播的需要。

(四)中俄传媒技术化转型的启示

根据技术研究相关理论,就中俄传媒技术化转型而言,首先就是要意识到技术在媒体现代化转型中的重要性。媒体是技术和艺术的完美结合,没有技术的支撑,媒体传播的深度、广度、速度都无从谈起,在国际竞争中自然处于劣势,无论是政治影响力、经济影响力,还是文化影响力都很弱,传媒现代化转型的程度也就很低了。

其次,要正确认识技术转型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俄罗斯有着优良的科技传统,传播技术曾经可以与美国抗衡,中国发明了印刷术,但中俄传媒技术发展在不同时期却差异明显。这说明社会发展对技术利用有着重要的决定作用。要推动传媒技术的现代化转型,中俄都需要创造良好的应用技术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制定相关政策,以鼓励和推动相关技术研发与利用。

最后,传媒技术并非是中性的,传媒技术的更新会极大地推动媒体产业的变革,并通过媒体传播影响社会和个体的发展。因此,仍要辩证地看待传媒技术的现代化转型,要利用媒体技术发展推动发达信息传播系统的构建,又要深刻地认识到新传媒技术可能给传媒产业本身,给社会信息传递、舆论监督、文化传承与发展、个人社会化带来的复杂影响,规避所谓的技术异化问题,以推动社会的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四、中俄传媒文化世俗化、都市化、多元化转型比较

中俄传媒的民主化、市场化和技术化转型,为大众传媒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改变了大众传媒传播的内容和形式,丰富了大众传媒的功能和作用,最终从文化表征上,促进了两国传媒文化世俗化、都市化、多元化的现代转型,也使得传媒文化的发展成为两国社会现代化在文化领域的最典型反映。

(一)传媒即文化:文化属性是传媒的本质特征

传媒即文化,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也是文化传播史,是传播媒介演变的历史。人类的文化传播经历了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等几个阶段。每一种新的传播媒介的产生,都是文化的产物,而不同的传播媒介又反过来对文化产生深刻影响,代表着不同文明的出现,推动着人类文明的演进与变迁。

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交往理论,同样说明了传媒和传播的文化属性本质。在确立唯物史观的第一部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使用了交往概念,把生产和交往当作人类历史发展的两个最重要范畴,并指明了生产和交往互为前提密不可分的关系。马恩指出,人类生产分为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相应交往也分为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物质生产是生产必须生活资料的生产,与此对应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物质交往活动;而精神生产则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生产,与此相应的是人与人的精神交往。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构成了人类生产活动的总体,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构成了人类交往活动的总体,两者的辩证运动推动着人类交往活动的总体发展。

马克思和恩格斯使用广义的交往概念时,也经常使用传播概念,在他们那里,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基本相同,它可以指个人、团体间的物质与信息交流,也指社会、民族、国家之间的物质交往和精神传通。

同类推荐
  • 悦读MOOK(第十八卷)

    悦读MOOK(第十八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中国婚恋危机

    中国婚恋危机

    中国现在没有出现经济危机,这是中国的幸运;但是中国出现了婚恋危机,它已经给中国造成了损害和困扰,它将给中国带来灾难,是中国的长远忧患。我们讲抢险救灾,解决中国婚恋危机,就是一场特殊领域的抢险救灾。抢救中国婚恋,特别是救助“80后”,就是抢救中国的未来,抢救中国的“后独生子女”一代,使我们在独生子女之后依然有后代。
  • 奥林匹克的传播学研究

    奥林匹克的传播学研究

    伴随着中国“申奥”成功,“奥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重要议题,有关奥运与媒介传播的研究逐渐成为新闻传播学界的一个关注方向。作为该研究领域具有奠基意义的中外学者交流和研讨的盛会,2006年7月28日至29日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安南堡传播学院联合召开了“2006传播论坛——体育与大众媒介”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密苏里大学圣路易斯分校、法国巴黎政治学院、英国利物浦大学等学术研究机构的国外学者,与来自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等国内高校的中国研究者共聚一堂,就广泛的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为奥运传播研究提供了多元的观点与研究的路径。
  • 新媒体概论

    新媒体概论

    本书是新闻传播学专业的新媒体高校教材。全书分为概论、技术论、影响论、产业论、融合论、控制论等相关内容,对新媒体的概念、特征、产生背景、社会影响、产业发展、新媒体带来的媒介融合、新媒体管理规范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阐述。本书不仅适用于高校新闻传播学及相关专业本专科生和研究生的新媒体教材,还可作为新闻传播学及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人员和媒体从业人士的学习参考专著。
  • 土耳其人

    土耳其人

    该书阐述了土耳其的历史、文化和民情,以及如何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与合作等内容。
热门推荐
  • 狂傲天穹

    狂傲天穹

    当世界一切都阴暗,那最后一点光明,该如何去保留
  • 透视之瞳

    透视之瞳

    古玩店的小伙计偶然得到一双可以透视的眼睛,让他拥有了超级实力。从此过上了牛轰轰的人生,古玩玉石轻松玩,风水堪舆不是事,至于武术界那更让人闻风丧胆,幸福美好的生活开始了……
  • 我的恶魔二哥(免费完)

    我的恶魔二哥(免费完)

    千阳的爸爸和子骞的爸爸原本的儿时玩伴,因为某些原因,千阳被送给子骞的爸爸当养女,从此百般宠爱。从此,在千阳的生命里就多了一个象狗皮膏药一样的恶魔。可是那天,当歹徒将刀子刺进他的腰际,他流着血,顺势倒在她的肩上,强忍着痛,额上沁出豆大的汗珠,嘴里却依旧不依不饶的对她破口大骂:蠢货,跟你说了多少……年,叫你……不许再叫我二哥,你怎么老是不……长记性,你是不是想…气……死我……啊…!随即晕倒在她的怀里,在他倒在她怀中的那一刹,她终于明白,他为何要常常欺负她,为何要处处跟她作对。
  • 婉婷

    婉婷

    一个传奇女人的风雨人生,经历了整整一个世纪的血雨腥风。
  • 真爱米娜

    真爱米娜

    那一年,她爱上了他。一个是校花一个是校草,恋爱的滋味让人神魂颠倒,可忽然他不见了,她崩溃了,绝望中她发现自己怀孕了……………那一年,他爱上了她。一个是校草一个是校花,恋爱的滋味让他如痴如醉,可一场意外,他忘记了她,再次相遇她已是一位妈妈,他们能否再次相爱。整容,失忆再失忆,不怕,失去记忆就再创造,丢了老婆再追回。
  • 万兽弑天

    万兽弑天

    我若为凤,翱翔天下舞长空;我若为鹏,扶摇直上九万里;我若为龙,万兽臣服弑苍穹!
  • 大荒史

    大荒史

    一部大荒寂寞史,万古英雄儿女泪。三千弱水浪滔滔,几人留名几人悲。
  • 小喵逆袭史

    小喵逆袭史

    古老的传说……身世的秘密……王位之争……谁才是最后的赢家……
  • 霸道小农

    霸道小农

    他没有炫目的绝招,也没有华丽的装备,能够拿得出手的,咦拍砖?诶爆樽?这是要抛沙还是扔石灰,错了错了这是用来增加火属性的辣椒面,空间农场自己种的;他拳打大贪,脚踢纨绔,就他一个穷种地的?行?对对!只因他的角色职业是流氓系。农民工兄弟喊他大侠,纯情小女警伴他圣驾,他是混混界的拳霸,是杀手行的奇葩,纨绔让他駡,他种地又种花,做饭加芝麻,品一口灵茶,说一下脏话,他专杀人渣,稀罕救傻瓜,为了一声八嘎,他炸了人家铁塔,他是侠圣任侠,江湖人称枣泥麻饼,小农拳霸任大虾,丫嘛。
  • 影与形

    影与形

    十生十世的异族之恋,是否有结果?一世又一世的等待,一生又一生的寻找,换来了什么?孤独?冷傲?绝望?还是说是--期待?愿我们能在同一片天空下再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