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9800000023

第23章 简论弥尔顿的出版自由思想(3)

8.禁止出版自由的主要危害是破坏学术,窒息真理

弥尔顿认为,出版许可法令首先对于学术和学者是一个最大的打击和污辱。他说:“富于自由精神和天才的人,他们显然生来就宜于研究学问,而且是为着学术本身而爱好学术;他们不为金钱和其他的目的,而只为上帝和真理服务;并且追求一种流芳百世的令名和永垂不朽的赞誉,这是上帝和善良的人们对于出版书籍促进人类福利的人乐于赠与的。……必须明了,一个学术名望不高,然而从不触犯法律的人,他们的观点和忠诚如果得不到信任,以致被人认为没有人检查和指导就不能发表自己的思想,不加管制就将弄出一个教派或者散布毒素,那他作为一个明白事理的人就将认为这是一种最大的不快和污辱。

如果我们从老师的教鞭底下逃出来又落到了出版许可制的刑棍底下,如果严肃而认真的写作……不经过草率从事的检查员胡乱检查一下就不能发表;那么作为一个成年人又比一个学童能好多少呢?如果一个人从没有作奸犯科之名,而他自己的行为又都不能自主,那么他就只能认为自己在自己的国家里是一个傻瓜或者外方人了。当一个人准备向外界发表作品时,他必然会运用自己的全部智慧和思虑。他辛勤地探讨、思索,甚至还征求贤明友人的意见。……他深夜不眠、守伴孤灯、精心勤劳地写出的作品却必须送给一个终日忙碌的检查员匆匆地看上一眼,而这个检查员很可能是比他小很多的晚辈,在判断上也远不如他,在写作上可能一无所知;纵使他幸而没有被驳回或受到轻蔑,在出版时也必须像一个晚辈由自己的保护人领着一样,让检查员在他的标题页后面签署,以保证他不是白痴或骗子——这种做法,对作者、对书籍、对学术的庄严与特权,都是一个莫大的污辱。”

弥尔顿认为出版许可制会阻挠真理的输入。“虽然各种学说流派可以随便在大地上传播,然而真理却已经亲自上阵;我们如果怀疑它她的力量而实行许可制和查禁制,那就是伤害了它。让它和虚伪交手吧。谁又看见过真理在放胆地交手时吃过败仗呢?”“谁都知道,除去全能的主以外就要数真理最强了。它根本不需要策略、计谋或者许可制来取得胜利。这些都是错误本身用来防卫自己、对抗真理的花招,只要让真理有施展的余地,而不要在睡着了的时候把它捆住就行了。”弥尔顿明确指明了出版许可令的危害:“如果我们竟致采用查禁制,那就非常可能是查禁了真理本身。”

四、弥尔顿出版自由思想的时代特征

顺应时代潮流,揭示时代本质,体现时代精神,是历史上大凡政治家和革命家的斗争实践与理论创造的一个显著特征。弥尔顿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一名精神斗士,作为一名基督教的人文主义者和启蒙运动的先驱,他站在时代前列,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按照人民的意愿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在政治、思想、文化、教育、哲学、宗教等方面都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时代特征的独创性的和革命性的伟大见解。出版自由思想就是这些伟大的见解之一,它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弥尔顿出版自由思想的时代特征,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认识:

1.站在时代高度,从资产阶级革命和宗教改革的大局出发,阐明出版自由的重要性。1644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形势已经朝着革命胜利的方向发展。然而,革命内部掌权的长老派竭力控制人民的宗教信仰和政治思想,竟然颁布法令宣布恢复封建出版许可制度。在这种情况下,弥尔顿向掌权的“长期议会”进谏:“我将力呈鄙见,说明某一项已公布的法令假如能够撤销,便将更符合于真理、学术和祖国的利益,而且撤销以后,民间就会因此而受到鼓舞,认为你们倾听舆论的劝告胜过以往其他政治家对于公开谄媚的喜悦:这就不能不为你们宽厚和公平的政府增辉。当人们看到,过去别的政府,除了浮华排场以外,并没有任何值得记忆的事情,他们所发布的任何一条临时公告只要有人稍一表示不满,他们便不能容忍;而你们在胜利和成功之中,却能更宽宏地容许人们对于你们投票通过的法令用书面发表反对意见;这样他们就会认识到,三年一届的议会所表现的宽宏大度,和不久前窃权的主教以及内阁枢密大臣们所表现的猜忌与傲慢相去不啻霄壤。”弥尔顿在这里把能否实行言论出版自由看成关系到革命政权能否取得人民信任和拥护的重要问题,看成革命与反革命之间本质区别的重要问题。此外,弥尔顿也从宗教改革的大局阐明了出版自由的必要性。他首先指出出版许可令在性质上是一种专横而反基督的反动法令,这一法令是那些“牛鬼蛇神似的罪恶机构”由于宗教改革而感到心慌意乱,才找出的“新的灵簿狱和地狱”,以便“破坏和阻挠宗教改革的来临”,“借此在可能范围内消灭宗教改革之光。”因此,“当伟大的宗教改革即将来临时,我们就要当一个思虑更加周详的建筑者,在精神的建筑物中抱有明智的态度。”很显然,这个明智的态度,就是废除书籍出版许可令,实行出版自由,这样才能使那些“执笔为文和善于思索的人”“沉思、探讨、创立出新的观念作为献礼,忠诚而荣敬地送给即将来临的宗教改革”。

2.站在人文主义和启蒙主义之间,运用当时最具有时代特征的学说和思想来批判封建出版许可制度,论证出版自由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这一点结合本文第二部分“弥尔顿出版自由思想的来源”不难理解。

3.以上帝、理性等抽象的名义和概念论述出版自由问题,而使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在具体性和深刻性上受到束缚。这是弥尔顿出版自由思想的一个重大缺陷。从历史上看,西方历代剥削阶级的统治都没有让人民享有充分的自由。他们必然要制定一系列条条框框来强加于人民头上,以达到稳固其自身统治地位的目的。他们必然会对凡是不利于他们利益的呼声采取蛮横扼杀的手段来加以压制。弥尔顿没有上升到阶级本质的高度来认识这个问题。作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清教徒思想家,弥尔顿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之下,不可能达到这样的思想境界。因此,弥尔顿出版自由思想的局限性,实际上是一种时代的局限性。

五、弥尔顿出版自由思想的影响

弥尔顿出版自由思想的影响是深远的。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于推动资产阶级革命和新闻自由运动有巨大贡献;二是对于推动资产阶级新闻自由思想的学术研究有巨大贡献。

1.弥尔顿的出版自由思想有力地推动了欧洲及世界各地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成了一个“伟大的口号”。1788年,在法国大革命的前一年,米拉博出版了一本题为《论出版自由、模仿英国人弥尔顿》的小册子。该小册子一出版就被抢购一空,后来又重版了好几次。19世纪,它被译成意大利文、西班牙文、德文和瑞士文,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潮中成为有力的思想武器,特别是对西方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法制演变,倡导言论自由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总的来说,这一思想反映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尤其是反对压制出版自由的政治要求,代表了资产阶级的舆论,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列宁说它是一个“伟大的口号”。

2.弥尔顿的出版自由思想为后世自由主义新闻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促进了近现代新闻自由思想的发展。一批西方学者在《报刊的四种理论》中对其给予了这样的评价:“从弥尔顿这种思想出发,形成了现代关于‘观点的公开市场’以及‘自我修正过程’的概念,那就是让所有想说什么的人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真实的、正确的思想会保存下来,虚假的和错误的思想会被克服。政府不应该参加战斗,也不应该协助其中的一方。虽然虚假的可能取得一时的胜利。但真实的意见通过吸引了新的力量来维护自己,会通过自我修正过程最后战胜其他意见而保存下来。”上述概念与弥尔顿的出版自由思想一脉相承,是对弥尔顿出版自由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弥尔顿的出版自由思想作为西方新闻自由观念的源头,还是很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除了在内容上他关于出版自由问题的论点能帮助我们在研究西方新闻自由思想时正本清源外,他在论述出版自由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理论勇气、研究方法、渊博学识、严谨态度,都能给我们以启迪。

同类推荐
  • 国际图书与版权贸易

    国际图书与版权贸易

    本教材以出版国际化为背景,突出媒介融合传播环境下版权资源利用与开发的新特征,吸收版权贸易的新成果,概述版权贸易和图书贸易的主要内容与操作要点。重点阐明国际图书与版权贸易现状与发展趋势,国内图书进出口贸易的建立和发展,WTO与中国图书的国际化,图书版权贸易的基本理论,版权代理与经纪,版权贸易的相关法律与争端解决,版权贸易合同与版权价格,引进图书版权的程序与合同,销售图书版权的程序与合同,引进版权图书的市场营销,网络版权保护与开发利用等内容。
  • 数字媒体资产管理系统

    数字媒体资产管理系统

    随着卫星电视、网络电视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内外各种媒体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为应对挑战,我国广播电视行业正在进行机制改革和资源整合,走技术创新、高效发展的市场化之路。在这种情况下,建立有效的数字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是盘活媒体组织原有的大量节目内容和素材、实现媒体资源共享和提高资产利用率的有效手段。
  • 热情、魅力、责任:班主任工作漫谈

    热情、魅力、责任:班主任工作漫谈

    怎样增进师生关系呢?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真正的关怀、鼓励和赞美学生,并且尽可能多地营造师生互动的机会,以增进师生的关系。马斯洛认为人有受尊重的需求,学生害怕的事情之一就是当场出丑、难堪。师生关系建立的前提之一,就是要尊重学生的尊严,并给予其下台阶的机会。关怀就是给予学生温暖。同学生对话应给予其关怀,并时时想着要鼓励学生,赞美学生。赞美要是鉴赏式赞美而非评价式赞美,也就是不对人而对事。教师对每位学生的潜力或优点要进行挖掘,多多进行强调。有些话语或行为适宜私底下进行,有些教师会和同学约定特定的时间,和学生一一单独地谈话,这样既可增加对学生的了解和认识,也增加了师生间沟通的渠道和情感。
  • 难忘又一年

    难忘又一年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2009年是共和国建国60周年。在党与共和国的历史上.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里程碑的“伟大转折”无疑是最为重大的历史事件。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它在拨乱反正,提出改革开放任务,推动农村改革方面起了伟大的历史作用。围绕这一事件,作者在深入研究后发现,邓小平主持的1975年整顿是历史转折的前奏;1976年粉碎“四人帮”的胜利为历史转折创造了前提;此后的两年为历史转折作了准备。
  • 电视新闻语体研究

    电视新闻语体研究

    对于语言,我们既可以作历时的研究,也可以作共时的研究。在作历时研究时,我们常把所要研究的对象语言划分为几个不同的时段。比如,对于古代汉语的历时研究,常区分为上古、中古、近代这样几个时段;而上古、中古、近代则还可以再进一步区分为更小一些的时段。当然,我们也可以把整个古代看做一个时段,对汉语作一种泛时的研究。我们在作共时研究时,似乎也存在跟历时研究类似的情形。所不同的是,历时研究区分出的是不同的时段,而共时研究则可以区分出不同的语体;前者是历时的、纵向的切分,而后者则是共时的、横向的切分。
热门推荐
  • 三生三千界

    三生三千界

    三千世界,善恶情仇,三人正直、坚强、善良,执正义历尽浩劫,回首望,人间正道尽沧桑.......
  • 阴阳青丝发

    阴阳青丝发

    一根青丝引起千年浩劫,谁的头发能使人见阴阳,通鬼神?为何人间鬼怪四起?为何仙界不复存在?为何鬼界混乱不堪?本想浑浑噩噩度过一生的他,却被一根青丝扰乱,人生从而改变。青丝在手,能斗鬼神,能泡妞。
  • 我欲为神

    我欲为神

    这个世界太虚伪,这个世界太冷漠。这个世界需要一个救世主。我就是那个注定要登上顶峰的男人,注定要把众生踩在脚下,我要让所有人都知道我的名字,要看破一切真真假假,让神佛都颤抖!!
  • 柳州折柳记

    柳州折柳记

    在钢筋水泥筑成的丛林中,他们摩肩接踵,行色匆匆。诺大的世界,似乎再也容纳不下一处清静的落脚处。民生辛艰,世道沧桑。人们用无言作为交流。也就在这样的世界,秦岚,一介书生,本应只心苦读,却莫名其妙地卷入庸道的纷争之中。现在,他要么选择堕落,要么选择疾苦。亦或是,另辟蹊径。注:本文柳州为虚名。
  • 玉眼

    玉眼

    两晋末期,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乱世,五胡十六国,这十六个国家在中华大地上展开了激烈的厮杀,鲜卑,羌……一个又一个铁血的民族,一个又一个铁打的汉子,在生存和道义之间苦苦挣扎,这期中,包括草原神鹰匈奴,他们是如何上演英勇与悲壮的,敬请期待
  • 末那识——我的世界

    末那识——我的世界

    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偶然开通第七感的人,寻求人类生死真相的故事。
  • 寻仙问道之长生千年

    寻仙问道之长生千年

    我是个无神论者,可为什么卷入道教的这些神神怪怪里?我看看书就是看个热闹,顶多爱乱想,我没钱没时间没胆量搞探险,可为什么探险成,连那了职业?为什么死秃驴和两面派都长得那么帅?老天爷不公平个小p孩都比我有能耐,这算啥?活几千年有什么意思?干什么到现在了还一堆人争来争去?烦不烦?烦不烦?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第一次相见,她心想:她,绝对不会喜欢他!而他早已心如止水不打算再爱。结果他们都错了,爱是奇妙的,不容分说的,图书馆的邂逅,日久生情,彼此陪伴,他们终究还是爱了。熬过毕业季,熬过职场小白期,他们始终手牵着手,如此爱,刚刚好,执手漫漫相伴到老。
  • 上班路上的心理学

    上班路上的心理学

    生活在这个资源、信息极其丰富的社会,身在职场的你,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巨大的压力。从求职到升职,从初入职场中的心理调整到职场老手的心理治疗,从揣摩老板心理到把握客户心理再到同事交往心理,从识人之术到交际中的心理效应,从自我情绪调整到职业创伤修复,职业生涯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本书都一一为你解读,并且提供应对之道。帮你关爱呵护心灵,塑造完整自我,享受快乐职场、成功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