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9800000018

第18章 Internet:被解放的新闻价值观(3)

这种多元化的阅读在Internet环境下,得到了媒介技术能力的支持。Internet的分众能力,使得受众可以根据自己阅读需求去寻找他们的所需要的频道和新闻栏目,可以集合自己所需要的、与自己阅读口味相一致的人群,并与他们形成传播交互关系。事实上,这种传播方式上的变化是新闻媒介的题材热点发生变化的一个主要的动因。就像在经济学领域里所发生的从生产者导向转化为消费者导向的发展潮流一样,媒介所发布的新闻有任何一点旨趣上的变化都是由受众市场引起的。在Internet环境下,这种多元化的格局将会保持下去,并且以一种看得见的调节方式,来使得新闻逐步地在终极用户那里得到和谐和统一,并且自发地产生某种新的秩序。这就是我们所要论述的有关传统新闻价值观中的“显要性”的价值元素开始向“需要性”方向发生偏移的机理。

这种偏移,目前是以一种“显要——需要性”相统合的形式出现的。在未来将向什么方向变化,一时还不清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那种以一个单纯的关键词来规定哪些新闻是受欢迎的、哪些新闻是不受欢迎的价值观念已经过时。

七、接近性与亲近性的统合

有关接近性(accession)的价值观在网络新闻环境下正在向“接近——亲近性”(accession/intimate)的统合型价值观方向发展。

接近性是对新闻题材与目标受众生活空间的吻合程度的度量,有学者更直言接近性是指“在报纸发行的广播的区域内发生的事件”所具有的新闻价值。接近性之所以构成新闻价值,是因为人们对于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件总是更感兴趣,并受到打动——事件发生的地点离受众越近,与受众的利益关联就越大。如果对此做一个有趣的推论,那么我们会认为新闻接近性倾向于把物理距离缩短为零:要是某一新闻事件是由受众自己参加的,那么该事件的报道在这一个别受众心目中的新闻价值是最高的。一个较为极端的关于灾难性新闻报道的阐释:灾难事件死亡人数的多少与事件发生距离的远近(以当地为中心)成定比。例如,某个遥远国家因洪水死亡上千人的新闻,其价值相当于本国边远地区淹死上百个人的新闻价值,又相当于本州内淹死十人的新闻价值,还相当于本地淹死一人的新闻价值。因此媒介对于不得不报道的外地新闻和遥远的国际新闻,通常会千方百计地突出与当地目标受众相关的因素,使其带上地方性的色彩。这种相关要么是指在空间上与其接近,要么就是在情感上与之相联系。而从传统媒介来看,想使得信息与最大量的目标受众相吻合,通常的做法只能首选空间上的接近性。

但在网络时代,这种局面已为之改观。这主要反映在:1.技术特征使得媒介新闻可以支持个性化订阅、栏目的互动化以及更强的参与性。这使每一个受众都能够主动地寻求与自己的心理相接近的新闻。同时,他们自己还能够做到使用交互手段使心理距离更加趋近于零。这实际上是在把过去传统媒介甚至不敢想象能达到的出版目的,在一举手间得以实现。2.由于数据库能形成任何一条新闻和其他相关新闻相互联系的便利,使得新闻的本地色彩或者与相关对象之间的关联变得更加容易。3.在BBS、新闻组等媒介信息(泛意义上的新闻文本)服务项目中,人们所亲身参与的内容恰恰又多是他们所最关心的新闻,因此在这种样式当中,新闻的拉近性,最大限度地表现为与每一个对象的零心理距离的亲近性。

我们注意到,以上三种特征,无一例外的以心理接近消解了空间距离。之所以能够发生这种变化,是因为在Internet环境下,对于接受心理的控制是新闻分众化作业的首要问题,而空间性则早已被介质特征所消解。使物理转化为心理,这一媒介特质开创了一个新的传播时代。网络新闻在新闻价值方面改变了从前我们所确认的关于“接近性”的单一原则,使其转化为“接近——亲近性”的统合原则。联想到美国自90年代以来,由Walt Harrington等人在传统新闻领域里倡导“亲近性新闻学”(Intimate journalism)时所强调的“记录普通人每日心理与生活”的理念,不能不使我们产生有关网络新闻环境下“接近——亲近性”的统合型价值观正在与所有新闻领域里的相关理念形成相互激励的推测。显然,赛博空间以其虚拟性消解了受众以往所依赖的集群法则,并正在试图使信息消费的指向从物理空间重新回到人本身。

八、人情性与人群性的统合

有关人情性(humanity)的价值观在网络新闻环境下正在向“人情——人群性”(humanity/community)的统合型价值观方向发展。

人情性是对新闻内容契合人类基本感情的程度的度量。人情性又称人情味或人性。按照麦道格尔的观点,人们对于人自身以及对其他任何人都可能遇到的涉及男男女女的各种事件的兴趣就叫做人情味。而汤姆森基金会则认为,人情味是指报道可以更多地涉及新闻中的人的人性侧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情性可以看作是新闻对于人性的展现、挖掘或捕捉,它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人与社会的关联,以及人类独特的情感特征,并进而唤起受众的广泛的共鸣。

有关人情性的基本共识大致可以描述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1.怜悯。对不幸的人物或人群悲惨的命运给予关注,并提示他们不幸的根源。2.幽默。日常生活当中所出现的喜剧化的特征能够为新闻作品带来相互的阅读趣味。3.故事性或悬念。如前所述,戏剧感是新闻的一个重要的吸引力因素。4.对妇女儿童的关注。妇女儿童的处境总是能够被置于一种特殊的视角被观察,对她们的关注能够反映人性中最根本的善意。

人情味的价值指向实际上是在确认,新闻媒体应该用各种手段,从风格和题材上指向尽可能多的人群,并且使他们能够因相同的情感而产生类似的共鸣。这种同一化的努力有时因不能正确地把握方向,使得大量目标对象的理念差异不能被有效地弥合。而在网络条件下,由于大众性和分众性能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泛传播意义上的分层、分群的交流,因此,对于人性的指向可以以一种定向方式“本地化。”这既包括个性化服务,也包括网络用户的主动性阅读。如果我们观察网络新闻的总体格局,会发现随着网络新闻的日益成熟,它在平台的开发、新闻栏目的设计,以及受众的交互方面,都越来越倾向于不单纯依靠泛泛而论的人性指向,而不断地“增添”那些能体现“人以群分”思想的人群性议题的传受方式。对于人群的关注既不会过多地抵触人性的基础,又会较为准确地照顾到某一特定人群的传播趣味。

就出版而言,在网络媒介上,它早已不是单向的,而呈现为双向的甚至是多向的,编辑的分群化处理也早已被程序设置以及广泛的传播互动所取代。正因为如此,人群性不仅没有使得人性化的意味因为网络新闻的实践而减少,相反,更为它增加了新的、丰富而具有指向性的元素。这不仅使新闻更加具有信息效果,而且,其实在化的能力也比以往大大增强。——比如,你会发现那种“一人有难众人相帮”或者“一人有疑问众人交互解答”的高效的实在化生活场景现在正频繁地发生在网际信息环境中。

结论是:“人群——人群性”的统合理念比之于单一的人情性的理念,有一个极其重要的不同之处,那就是更多地强调新闻价值中的“有用”的部分。“有用”的思想,与其说是在反映人性,不如说是在反映实际生活的需求和特指的实在人群的尊严。我们可以由此联想到,西方某些关于中国的“人权”报道,在某种意义上总是在力图泛化普遍的人性,而忽视了在今天这样一个多极化、多元化的世界及传播环境中,脱离有人群性专指的新闻价值观,实际上难免会退缩为片面化标榜的高头讲章。

今天,网络媒介的分群能力早已不单纯是一种口号,而成为完全可以用技术来实现的作业内容。小到只有一个人的专指的新闻服务,大到面向一个阶层、一种文化或一个国家。从新闻价值观来说,也许,这种技术上的伟大进步,其更重要的意义是在于为未来新闻指引了更加科学化的观念之路,即从普遍人性的观点迈向“人情——人群性”的统合价值观。

同类推荐
  • 实用司法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司法文书写作大全

    本书主要介绍了司法文书写作的理论知识,并按照司法文书制作的不同机关、组织划分,分别介绍了公安机关的主要司法文书、人民检察院的主要司法文书、人民法院的主要司法文书等各种司法文书的写作知识和要领,以达到真正快速提高学生写作司法文书技能的目的,体现出理论性与实操性相结合的特点。
  • 人类一半是外星人,一半是地球人

    人类一半是外星人,一半是地球人

    50万年前,一支名为“藏象生命体”的外星生物来到地球,它们发现这里是茫茫宇宙中罕有的生命天堂;这个星球的陆地、海洋、天空,充满着美丽、丰富、不可思议的生命。它们决定留下来。时至今日,这些外星生命仍然寄生在我们的身体里,它们是我们的共生体,它们是经络与灵魂的混合体,它们让人类对宇宙深处的秘密有着神秘的感知——为什么星相学中的28星宿,无时不刻影响着我们的命运?为什么当我们静静地仰望星空的时候,可以感到灵魂安静下来?为什么这个星球上,除了人类,没有任何动物,会仰望一无所有的星空?其实,仰望星空的,并不是我们人类自己,而是我们身体里的外星人,它们在仰望自己宇宙深处遥远的故乡。
  • 华语广播电视媒体语言研究

    华语广播电视媒体语言研究

    华语广播电视媒体使用的语言,作为华语广播电视的信息传递媒介,是受众直接感受的信息要素。世界范围内的各种华语媒体,使用着各不相同的声音。一个媒体使用什么样的声音,看似是简单的问题,实际上却包含了各种考虑。世界范围内各华语媒体所使用的语言,有更多语言之外的因素在起作用。分析华语媒体使用的语言,不仅可以了解媒体语言本身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还可以了解与媒体语言相关的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因素。本书就是力图通过观察和分析各种华语广播电视媒体及使用的语言,引发人们对华语广播电视媒体使用的语言及相关问题做进一步的思考。
  • 学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

    学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

    本书从班主任的素质修养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班级管理和班级活动的组织与设计等方面对班主任的工作艺术进行了系统阐释。
  • 抗争与合作

    抗争与合作

    随着国家正式权力逐步退出乡村社会,传播正成为乡村治理中的主要策略。通过对江苏省J市的田野调查,提炼出乡村治理中的主要传播策略:强制型传播、灌输型传播、交易型传播、监督型传播和对抗型传播。最后本书提出一个理想型的乡村治理模式——协同型传播。
热门推荐
  • 回到唐朝当女王

    回到唐朝当女王

    一个标准的A4腰,锁骨放硬币反手摸肚脐的苗条身材回到了以胖唯美的唐朝、而且还是各路妖怪肆掠、齐天大圣大战天庭的时代,作者大米表示已哭晕在厕所,根本无从下笔。。。
  • 紫星幽

    紫星幽

    一个被遗弃的棋子,反客为主,将棋盘接管,掌控于手。要这世界,天翻地覆。要这芸芸众生,皆俯首涂地。
  • 我在星际的日子

    我在星际的日子

    故事发生在2050年,一个宇航员在某星系遭遇宇宙风暴后的种种奇遇。
  • 独步天下之神戒

    独步天下之神戒

    平凡少年易小山,偶得神戒‘灿哥’,从此开始自己的奇幻生涯、走向了另一片天地,在血雨腥风的黑暗中搏杀,在光明中享受美好的生活,在风雨柔情中成长、在岁月中进化...
  • 我的极品未婚妻

    我的极品未婚妻

    身怀绝技的神秘少年林夏来到花花都市,寻找素未谋面的未婚妻退婚,却发现未婚妻是个大美女,并且意外的跟未婚妻和她的绝色闺蜜同居在了一起。一个血气方刚的少年和两个娇滴滴的青春大美女同住一个屋檐,会发生什么样的事呢……
  • 域界之王

    域界之王

    这是一个很奇特的世界,天地间满是各种元素的力量,只要生灵一旦领悟到其中一种元素的力量,就能逆天改命,踏入武者逆天而行的道路。他从小被族人嫌弃,族人不断欺辱他,就连他的亲生母亲都恨不得亲手杀了他,他恨!他恨自己的族人,恨自己的母亲和所有人,他要杀光他们,毁灭一切,毁灭.........
  • 玉自昆山

    玉自昆山

    「听我的名字。」玉中的青年说,我是鲲,不是龙。你的镯子是用昆山玉做的,所以才能困住我。他又说,顺带一提,我也不是二十来岁的毛头小子。我的岁数比山还大,至于本体,连你这昆山玉也装不下。江卿语表示,行行行我一脸懵比,合着我就是因为你个老妖怪才莫名其妙到这儿的对吧。鲲皱了皱眉头:「没大没小。」
  • 妹妹咱能优雅点不

    妹妹咱能优雅点不

    阿宅:“如果你女票和你妹妹同时落水,你先救谁?”罗天:“那一定是我妹妹干的!不,她才不会落水,她只会把我女票推下去!”阿宅:“......”阿宅:“如果你男票和你哥哥同时落水,你先救谁?”罗莉:“这还用问?我立马跳进水里......让他们都来救我。”阿宅:“......”
  • 卿本木匠奈何做官

    卿本木匠奈何做官

    清朝的贪官穿越到明朝天启年间当清官的故事
  • 带着节操去穿越

    带着节操去穿越

    我就不信,saber,黑子有那么难抓?作品回归,我要更加亢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