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9700000003

第3章 作者介绍(1)

黄升民: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成员,兼任《媒介》总编。

主要研究领域:媒介经营与产业化研究、消费行为与生活形态研究、中国当代广告史研究、广告学其他领域研究。

出版专著有《媒介经营与产业化研究》《国际化背景下的中国媒介产业化透视》《中国广告活动实证研究》《广告观——一个广告学者的视点》《广告调查》等。主编出版了《中国广告表现透视——中日广告对比研究》《报纸广告策略与个案分析》《中国市场广告投放指南》等著作等。

《国际化背景下的中国媒介产业化透视》获1999广电总局人文社科优秀成果著作类一等奖、《中国电视媒介的数字化生存》获1999广电总局人文社科优秀成果文化类一等奖、《中国广告表现透视——中日广告对比研究》获原广电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类三等奖、《1995IMI消费行为与生活形态年鉴》获中央级年鉴评比二等奖。

徐舫州: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电视文化研究所所长。

作为我国著名电视学者、电视策划人,长期从事我国各级电视台的策划工作,担任过许多电视专题片的解说词撰稿,参与许多大型电视节目创作、著名电视栏目策划及电视频道改版的工作。如《新闻调查》、《艺术人生》、《鲁豫有约》《夕阳红》《3.15晚会》以及浙江卫视改版、广东卫视改版、安徽卫视改版、吉林卫视改版等。是全国电视经济节目、电视法制节目、电视体育节目的评委,担任过中国电视金鹰奖评委。

发表、出版多部(篇)专业论著及论文,获得过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二等奖、中国电视金鹰优秀论文奖、中国电视金鹰奖专题片二等奖及广电部、南方电视学刊优秀教材、论文奖等。

苗棣: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我上初中二年级的时候,正好赶上“文化大革命”的爆发,然后就是停课运动,上山下乡,参军进厂,一直到1978年才再次进入学校的大门。

在人民大学我学习的是中国历史,这也正是我最喜欢的学科。在上个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我的学术兴趣集中在明清史和当代史两个领域。1982年进入北京广播学院后,由于环境的影响和教学工作的需要,我也开始逐渐接触电视理论的领域,并且在90年代完成了学科的转轨。好在原先的学术基础对于新的学术研究不无裨益,同史学相关的社会学、文化学、政治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历史学的实证方法,都在后来的电视理论研究中起到了良好作用。

我的主要学术兴趣集中在电视艺术理论、电视文化和中外电视比较研究等方面。1995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段学习研究,让我对于美国电视的实况和主要理论动向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回国后也一直继续关注着这方面的问题,在电视文化和电视艺术理论方面,也出版和发表过一些专著和论文。

电视理论既是一个新兴的学科,又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我参与过大量电视节目的创作,特别是节目策划,也参与过一些电视台和电视频道的总体改革策划。

这些实践活动对于理论的探索也是有很大益处的。

孙玉胜:中央电视台分党组成员、副台长、高级编辑。

历任新闻采访部副主任、主任、新闻评论部主任、新闻中心副主任,1998年2月任新闻节目中心主任,2000年任中央电视台副总编,2005年5月任现职,2009年兼任新闻中心执行主任。

1993年获中国新闻界编辑最高奖——首届“韬奋新闻奖”;1995年被评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1997年被选为中国共产党第15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93年、1994年和1996年分别参与策划并创办了“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和“实话实说”。1997年参与策划实施了72小时大型直播“香港回归特别报道”,期间为驻香港总部节目负责人。1999年参与策划实施了“国庆50年庆典”“澳门回归”“相逢2000”等特别节目。

刘春:凤凰卫视中文台执行台长。

1991年到央视工作,曾任《新闻调查》执行制片人,并制作各类专题节目多部。

现任凤凰卫视中文台副台长,负责中文台专栏节目的策划与管理,包括《鲁豫有约》《世纪大讲堂》《李敖有话说》《锵锵三人行》《财经点对点》《凤凰大视野》《周末大放送》《冷暖人生》《风云对话》《名人面对面》等等。

近年来,在《现代传播》《南方电视学刊》发表多篇电视批评文章,主要有《中国电视的盛世危言》《CCTV,中国电视的航母朝哪里开》《会诊中国电视》。

朱虹:国家广电总局办公厅主任、新闻发言人。

1977年考入大学学习。1989年赴英国莱斯特大学大众传播研究中心任高级访问学者、荣誉研究员。1991年调中共中央办公厅调研室工作,历任处长、局长、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组长。2001年调任国家广电总局办公厅主任、新闻发言人。多次被聘为飞天奖、星光奖、华表奖、五个一工程奖评委。其论文和访谈录多次被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美国《华尔街日报》、英国《金融时报》、日本NHK等国内外著名媒体刊播。主要著作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论》、《当代中国精神文明研究》、《论宣传思想工作》、《广播影视业:改革与发展》等。

喻国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

主要研究领域为发展传播学理论、新闻体制改革和新闻传播效果理论、中国民意测验的理论与方法。

1989年获得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80年代中他提出“传—受互动方格”理论、新闻体制选择的多维性理论。进入90年代以后,提出了“必读(视、听)性”的概念;提出了报纸不但是“新闻纸”而且也应该成为“有用纸”的概念;提出了传播产业是一种“注意力经济”的概念等等。

1986年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他已主持进行了70余项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广泛社会影响的舆论领域和新闻传播领域的调查研究项目,并与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北京青年报、北京晚报、北京晨报等媒体有许多成功的市场定位和竞争策略方面的研究、策划合作。

主要的学术著作有:《中国新闻业透视:中国新闻改革的现实动因和未来走向》《中国民意研究》《嬗变的轨迹:社会变革中的中国新闻传播和新闻理论》《媒介的市场定位:一个传播学者的实证研究》。发表了学术论文和调研报告200余篇。

张海涛: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副会长,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1951年9月生,山东荣成人。1968年参军入伍;1973年在山东临沂运输公司工作,同年考入山东大学电子系电视与通讯专业学习;1976年大学毕业到山东电视台工作,历任技术员、副科长、科长、部门负责人;1984年调山东省广播电视厅工作,历任副处长、处长、机关党委副书记;1986年到中共临清市委挂职,任市委副书记;1988年任山东省广播电视厅副厅长、党组成员(期间1990至1993年在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学习并毕业);1993至1997年任山东省广播电视厅厅长、党组副书记、党组书记;1997年调任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副部长、党组成员;1998年任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副局长、党组成员;2001年兼任中国广播影视集团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党组副书记。

李良荣: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学位委员会新闻学院分委员会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1982年复旦大学新闻系研究生毕业,师从王中教授。主要从事新闻学理论、国际传播研究。

著有《新闻学概论》《宣传学导论》《中国报纸文体发展概要》《中国报纸的理论与实践》《西方新闻事业概要》《新闻学导论》等,有的是国内该领域的第一本专著,有的已成为全国新闻学统编教材和新闻学研究生教材。

刘长乐:凤凰卫视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行政总裁。

1980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同年进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先后任记者、编辑、新闻评论员以至高级管理人员,多次参与重大事件的报道和评论,多次获优秀新闻大奖。刘长乐目前担任中国传媒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客座教授。

1996年,在香港与默多克新闻集团合作创办了凤凰卫视有限公司。并于2000年在香港联合交易所创业板挂牌上市,易名为凤凰卫视控股有限公司。刘长乐担任该公司董事局主席、行政总裁。

凤凰卫视在刘长乐的带领下,庞大的环球市场加上成功的扩展策略令凤凰卫视由单一频道发展为多频道的平台。到目前为止,凤凰卫视拥有中文台、电影台、资讯台、欧洲台和美洲台五个频道。现在,凤凰卫视通过亚卫三号S.EUROBIRD卫星,美国DIRECTV及ECHOSTAR卫星直播平台,已覆盖了亚、欧、北美、北非等95个国家和地区,在香港也进入了有线电视和NowTV宽频网,成为公认的在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华语媒体之一。

同类推荐
  • 戊午暑期国文讲义汇刊

    戊午暑期国文讲义汇刊

    本书乃民国七年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国文讲义之汇编,撰写者分别为无锡钱基博、吴江薛凤昌、吴江沈昌直,时在戊午暑期,意在为初学者习国文辟一从入之门耳,三书于国文奥义、作法、根底各有侧重,惟指示大略,令习者得乎其法,明乎其径,优而游之一也,故名之。
  •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农村人口的城市化转移是这一趋势和规律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指出,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化水平的重大战略举措。因此,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加快,农村向城镇转移人口的数量将持续而快速地上涨,农民工市民化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趋势。
  • 中国电视娱乐文化批评

    中国电视娱乐文化批评

    本书试图解答以下问题:在我国当下的媒介文化具体语境下,电视娱乐是如何建构和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在“娱乐为王”的时代,如何打造优质的娱乐产品?电视娱乐化的道德伦理底线在哪里?其合理的内核、价值和边界在哪里?我们应该如何对娱乐进行审美救赎?应该塑造和架构一种什么样的娱乐精神、审美精神和“快乐文化”?
  • 在牛津和哈佛求学

    在牛津和哈佛求学

    近年来,与世界名校相关的书籍确实出了不少,但是本书与众不同的是作者从她在牛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在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亲身经历出发,结合高等教育的经典理论,向读者道出了高等教育的宗旨和目的。在阐述牛津和哈佛这类名校严谨的培训制度和优越的学术环境的同时,作者也指出了当今世界各地高等院校的通病和共同面临的困境。本书不仅能使读者切身感受到海外求学的细节和经历,而且还会引发他们对高教领域内诸多遭受忽略、但又无法回避的问题的思考。
热门推荐
  • 寒门贵子

    寒门贵子

    徐佑从昏迷中睁开眼,看到胸腹间渗出的一丝血迹,茫然四顾,却见证了一个永远在流血的时代!看前世纵横金融界的狐帅如何在这个乱世立江左,踏青云,算庙堂,定乾坤,平南北,开盛世,这是一本关于日月、阴阳、君臣、南北、佛道、贵贱的书,冷静中审视历史,惶恐中评点人物,很轻松,也很有趣!
  • 综漫之吾为初始

    综漫之吾为初始

    看创始神之女如何闯荡平和的世界
  • 男神培养日记

    男神培养日记

    天真小白暖男杨浩,对感情的事情总是会傻傻的反应迟钝,作为他最好的“兄弟”何姝霖觉得自己有义务把他变成一个人见人爱的大帅比。只是改造之后····我是不是做错什么了,喂喂喂,他是我的好不好,你们不要抢啊!
  • 魔行纪

    魔行纪

    一个时空里蝼蚁般生命的终结,却也同时是另一个世界里传奇的崛起。这是个被神遗弃的世界—遗落大陆。在这里,人妖魔三族鼎力,征战万年,烽烟不止。在无人知晓的某个时候,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的少年,从地狱中爬出,踩着无尽铮铮白骨,踏上了化身成魔的不归路。“既然神已无力回天,那我便以魔身肃清这方天地”。
  • 猎灵侦探

    猎灵侦探

    追溯到上千年前的不死人,三生三世的执着寻觅,这一切的一切都命中注定。你所认识的世界,当真就是真实存在的吗?大千世界,无奇不有,那些一辈子都无法理解的。然而,这一切都只是个开始。
  • 厨妃下凡记

    厨妃下凡记

    本人较懒,简介什么的就懒得去写了,如有兴趣者,不防一看!
  • 必用的古文名句

    必用的古文名句

    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汉语言工具。取舍得当,对学生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对教师教学有很好的参考价值,非常适合广大青少年阅读和收藏。
  • 死神之灵魂契约书

    死神之灵魂契约书

    因为一次意外他和死神结下了契约,人生就此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我们称和死神结下契约的人为契魔者!
  • 临界明月

    临界明月

    妥协,亦或反抗?斗争,还是隐忍?在走上这条路之前,我也曾在无数个黯淡无光的黑夜里思考。战,则有可能堕入地狱,万劫不复;然而顺从就将永远囚禁在暗无天日的牢狱之中,为了自由撞得头破血流。值吗?有时我会这么神经质的问自已,虽然自已也不知道。在最黑暗的时刻,没有任何人靠得住,甚至连你自已的影子也将没入黑暗。能够相信的只有你自已。我愿意赌赌看,将自已原先的光环击破,鹰击长空拥抱黑夜。其实适应了也不觉得什么,不是么?
  • 嫡女归来:王爷接招

    嫡女归来:王爷接招

    原本是21世纪全国富豪榜上排名第2的上官家族的独身女上官雪浅,天性向往自由,古灵精怪,有一次她走在路上因为西瓜皮而惨遭穿越,遇上了腹黑的王爷,展开了一系列故事。。。具体的请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