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9500000038

第38章 网络文化(2)

这是一个意义建构的必然过程,但是这一过程只在个体内部产生,因此是内隐的。内向传播是个人的知觉、思维和思维活动,它的特点是在传播主体内进行;虽然它不是传播学关注的重点,但它的确是一种最自由的传播活动,受到传播主体意识的控制和把握。

外显的信息传播是指网民的网络活动是由“传”和“受”两个信息传播过程统一组成的,网民就是一个以“传受者”的角色而存在的个体。所谓“传受者”是指网民作为网络活动的主体,既是信息的传播者也是信息的接收者,既是意义的建构者也是意义的呈现者,而意义的建构和呈现就通过其外显的“传”和“受”两个传播活动过程来体现,它们在网民身上是相互统一,不可分割的。

综合上述三点可以看出,网民是诸多复杂的互动过程的综合体现者,既有来自于其网络活动对他的影响,也不可能避免现实社会活动对他的影响,而且在网络上还要具体地分析其所处的特定网络活动语境的特点。因此,网民的所作所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根据具体的网络活动语境下网民对“网络我”和“现实我”的整合、协调与平衡,维持一个有意识的、完整的、人格化的“网民自我”。

近年来,对网民的关注和研究日益增多,主要集中在网民网络活动的商业价值、网民的行为特征以及网民的道德素质和文化水平等方面。比如有学者根据国外的生活体验,认为各国的网民由于素质不同,表现出来的风格也大不一样,德国网民讲文明,日本网民重实用,英国网民言论规矩,印度网民自由但有节制等。还有的强调了研究网民的重要意义,比如信息收集、娱乐等十类行为,提供给网络服务商以益于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服务。对网民商业价值的探讨也不少,如对网民网上购物行为的探讨、网民消费行为的调查,以及网民消费形态的变化等。

网民的心理与行为也成为关注的重点。如从理论上探讨网民的心理生活空间,进行网民的社会心理性分析;还有些研究关注网民比较具体的网络行为,如研究网民的网络新闻评论的特点,从舆论学视角看网民的上网行为;还有对网民公共言论责任缺失的分析;还有的对青少年在虚拟社区中的行为动机的分析,对虚拟社区中网民冲突行为的产生进行探讨。

有些学者对网民与网络文化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如对网络恶搞、网民PS图片、网络流行语等;还有一些则对网民的网络行为与社会危机或重大事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如关于SARS事件中网民的状况、网民的社会信任危机等。

总的看来,网民不论是作为一个群体还是作为一个个人,都是网络活动的主体,是不可或缺的网络文本信息的生产者与创造者,没有网民就不可能有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

第二节 网络文化的传播形式

如前所述,信息技术的发展是网络社会产生和发展的前提。而网络社会中使用的各种信息技术就是以“媒介”的形式存在于当代人类生活之中,小到手机和电视,大到哈勃太空望远镜和环球GPS系统,都是人类生活中的“媒介”。可以说,没有媒介,就没有网络社会,也没有现代生活。现在人们所谓的“媒介”有如下几种划分形式:

第一类是将媒介看成是人类传播活动得以进行的工具和技术手段,如语言符号、手机、电视机、收音机、卫星、报纸等。

第二类是将媒介看成是进行人类社会传播活动的某种组织形态,比如电台、电视台、节目制作机构、报纸发行机构等。

第三类是一种广义抽象的概念性阐释,一般接近于某种比拟,在物质与物质之间、物质与信息之间以及物质与能量之间发生某种关系的“中介物”都可以被视为媒介,这是一种宏观抽象的广义媒介观点。

第四类比较偏向于结构—功能主义的描述,往往把媒介解释为某种结构具有的功能或特点的呈现,是物质实体和其功能或者特点的统一体。比如麦克卢汉的“媒介是人体的延伸”,以及拉扎斯菲尔德的“媒介是一个自然的没有任何偏向的工具”等。

从以上观点可以看出,网络社会的形成实际上是高度技术化的互联网络产生、发展的结果。随着使用的深入,网络也越来越多地渗透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高度媒介化的网络社会的显著代表之一。网络文化的形成就是网络社会中网络发展和使用过程中的一个表征,是网络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是一种典型的“技术文化”。

任何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文本,网络文化也是如此。只有存在一定形式的文本,某种文化才具有了被传播、扩散或流行的载体。比如玛雅文明虽然消失了,但是由于存在纪录玛雅文化的金字塔、怪异的象形文字以及图画等,我们才能了解玛雅文化的特点甚至玛雅人的世界观。这些保存至今的石刻、雕像和文物等就是理解玛雅文化的“文本”。

网民作为网络上的活跃群体和个人,极大地丰富了网络内容,是网络内容的最重要的发展动力。这些网络内容就可以视为“网络文本”。网络文本就是指网民用于信息的生产、处理和传播的,由可视听化的语言符号或图像所组成的载体的总称。网络文本是网民网络活动的直接对象,是网络文化得以建构、呈现和表达的基本载体。网络文本最重要、最基本的生产者、传播者和接收者就是具有丰富创造力的网民。网民作为网络和现实之间的中介,使现实和网络相互反映和影响,使两者成为“相互反映的世界”,即所谓的“媒介真实”和“客观真实”

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图来表现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实线表示发生直接联系,虚线代表非直接联系的相互反映关系。

就目前的信息技术发展水平来看,网络文本主要由语言符号和图像(包括视频、影像等活动图像)所组成。其中,网络语言符号是使用最多、最普遍的信息载体,是网民交流互动的主要手段。网民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都会通过网络文本体现出来,并且建构和呈现着网民的自我。网民一方面通过一些独特、具体的网络文本区隔出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的不同,另一方面又利用网络文本来建构和呈现其自我或者自我意识,使之符合网民所处的具体的网络活动语境。

网络文本传播与网络互动的语境是分不开的。不论网民如何生产和传播网络文本,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参与网络上的互动。这种互动主要有三种形式:网民与网络文本的互动、网民与网民个体之间的互动和网民参与的群体互动。在不同互动语境和条件下,网民对网络文本的生产和传播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另外,在MSN上与好友的互动需要更多地运用双方都能明白的网络语言符号,而且能够表现自己的立场或观点等个人特征;在QQ群的群体互动中可能更多地运用表情符号和非规范语言;而在论坛发表帖子时,可能要视该论坛的风格和主题运用不同的文本形式,比如关于日本动画的论坛多用从日语中借用过来的语言,诸如“萌”、“萝莉”、“暴走”等。再比如制作字幕就是对既有网络文本的二次制作,其制作的文本并不需要体现自己的个人特性或者立场与观点,而只需要符合影视节目的剧情和安排。但是客观来说,确实是建构了一个“字幕组成员”的网络我形象。各种不同的情景要求带来了对网络文本不同的传播需求。

一、网络语言符号

在组成网络文本的主要形式中,网络语言符号是使用最多、运用最广、传播最快的基本信息载体。从符号学和语言学角度来看,“语言”和“符号”这两个概念是有一定区别的。通常认为,语言是一套具有特定规则、结构和功能的表意符号系统。而符号是指系统化地被人类用来传达、意指、负载信息的中介,是认识事物的一种简化手段,表现为有意义的代码和代码系统。还有学者认为符号是通过联系、类似或惯习来代表其他事物的某件东西,尤指代表抽象东西的实体。总体来说,语言和符号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不过,从更加广义的视角来说,语言系统从属于符号系统。

在网民的网络活动中,语言和符号都是网民用于表意的一部分,网民并不刻意去区分“语言”和“符号”之间的区别,本书将网民在网络活动中所使用的、可视听化的、具有特定意义的所有语言与符号形式总称为网络语言符号。网络语言符号在各种不同的语境和互动情景下又有很多不同的存在形式,主要分为符号类和语言类两种,每一大类下又存在几种主要形式:

1.符号类

这一类主要是网民用计算机最容易打出来的标点符号、数字符号和字母符号以及符号组合,用于表达自己的态度、情绪和感受等。由于具有简便易行、组合方式多样、生动有趣等特点,网民们创造了大量此类网络语言符号。特别是在网络人际交流中比较常见,网络上甚至还有专门的教程。可以说,符号类的网络语言符号是“不怕打不出,只怕想不到”。其主要形式有:

(1)字母形式。主要以英文及拼音组成的缩略语。这种形式起初是网民为了提高效率而采取的一种应急方式,但是由于相互模仿和传播,逐渐形成较为固定的网上用语。这类缩略语不同于规范的英文缩略或拼音缩略,而只是把一些具有特定含义的词或词组等通过首字母简化,以达到快速便捷地将网民的意思表达出来的目的。常见的如用于称呼的GG(哥哥)、PLMM(漂亮妹妹)。也有用于粗口的,如BT是“变态”的缩略,PMP是“拍马屁”,ORZ代表“我服了”(象形一个人跪服于地)等。

(2)数字形式。主要通过抽象的数字经过富有想象力的排列,组合在一起,言简意赅地表示一些诙谐活泼、轻松愉快的心情等。比如最常用的88表示“拜拜”;5555是“呜呜呜呜”,代表哭泣;94代表“就是”,520表示“我爱你”等。

(3)标点形式。即运用标点符号来表示一些情绪性意义。如连续的感叹号“!!!!!!”与问号“??????”表示强烈的语气,即非常惊讶和强烈的追问;而省略号表示“无语(通常遭遇无法回答的问题和尴尬时用)”或代替不便明说的话等。“∶)”代表微笑,“∶(”代表发愁,“==”代表不明白等。这些符号是由键盘上一些简单的标点符号排列组合而成的,具有强烈的象形意味。

(4)多种符号组合形式。除了上面的一些单纯由字母、标点或数字组成的网络语言符号外,还有很多是经过多种符号组合而成,通常用于态度和情绪的表达,具有比较强的形象性。比如“b4”意指“鄙视”;“w4”代表“无视”;“T-T”表示哭泣的脸上双泪长流;“︰-D”表示非常开心地咧嘴大笑;“*^_^*”代表非常高兴;“︰-P”吐舌头等。

2.语言类

这一类主要是网民根据具体语境的需要,通过改造、意译、变形、通假、借用、混用甚至生造出一些文字来建构或表达自我感受的各个方面,从感情、立场、态度到认知等无所不包。其主要形式有:

(1)网络通假字。这类文字通常是由于输入法的拼音识别问题引起的,但是由于使用的时间较长,渐渐传播开去,成为网络语言符号中一种约定俗成的文字。比如“大虾”应该是“大侠”,意指乐于助人的网络技术高超的人;“斑竹”应该是“版主”,意指某网站的管理员;“杂拌”应该是“咋办”,即怎么办等。

(2)外文趣译。汉语中有一部分语言是外来词的音译,比如可口可乐、万事达、沙发等。网络上的外来词汇也相当多,特别是在一些网络计算机专用名词上。网民们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使得一些外文的译法相当有趣,比如电子邮件的英文E-mail,就被网民翻译为“伊妹儿”,增加了收发邮件的情趣和联想;Yahoo被译为“雅虎”,该词英文出于《格列佛游记》,原本指低级野兽,后来通指外来无经验的游客,这与很多初为网民的人的自身状态非常接近,这一译法更增加了网民使用这一搜索网站的审美情趣。类似还有“猫”指调制解调器(Mode),“黑客”指网络破坏者(Hacker)等。

(3)引申。网民通过对一些既有词语的引申来建构和创造一些新的用法和意义,体现了网民求新求变的心理。比如,“晕”表示对某件事的预期落空或者失望等;“菜鸟”指网络水平不高的网民;“恐龙”指外形不佳的女网民;“青蛙”指外形不佳的男网民;“楼上”、“楼下”指“我”发的帖子前面和后面的发帖者;“蛋白质”指被认为是混蛋、白痴和神经质的人;“灌水”指连续的毫无内容和意义的发表或回复帖子;“拍砖”指对发帖者发布的帖子进行攻击或否定等。

(4)混用。即混合了多种语言或者符号组合而成的网络用语,通常网民用于强调自己的感受。比如“I服了YOU”就是用于表达对交流对象的无奈和失望的感受,带有贬义和蔑视的意思;“你真是个286!”指反应迟钝、思想观念落伍的人;而“我还看到了帅哥,哦耶……!**”则是表示自己的兴奋等。

同类推荐
  • 孩子究竟需要什么:探索教育的价值观

    孩子究竟需要什么:探索教育的价值观

    孩子究竟需要什么?由林格编写的《孩子究竟需要什么(探索教育的价值观)》一书告诉我们:生命最需要的是最精神的能量,亦即心灵温度;教育之道在于心灵,温暖心灵是教育的核心,因为如果一个人的心灵是温暖的,他的大脑潜能就会自然激发与拓展。《孩子究竟需要什么(探索教育的价值观)》所倡导的教育的首要原则就是:说有温度的话,做有温度的教育,上有温度的课……
  • 我的大学(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我的大学(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青少年应知宋词名句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青少年应知宋词名句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青少年应知宋词名句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青少年应知宋词名句的故事
  • 学校教学与科研的规范化管理

    学校教学与科研的规范化管理

    任何管理都必须依赖于人去实施,学校规范管理也必须依靠学校的干部、教师去做。因此要强化学校规范管理,就要重视学校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的建设。只有我们的干部、教师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并且在工作中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用自己良好的言行和优秀的人格魅力去感染、熏陶、影响学生,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启迪和帮助,并且通过这两支队伍贯彻执行规范管理的各项规定、制度。学校的各种活动是老师、学生展示自我的最好舞台,也是师生成长不可缺少的环节。活动是常规管理的一个部分,是规范办学的载体。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为学生创设舞台,张扬个性,陶冶情操。
  • 成功教师的智慧锦囊

    成功教师的智慧锦囊

    本书共分七章,内容包括:在工作中寻找快乐、在创新中感受快乐、在教学中体验快乐、在培养中得到快乐、在沟通中享受快乐、心理健康永远快乐、爱学生的教师最快乐。
热门推荐
  • 殇痕缘之琉璃

    殇痕缘之琉璃

    他,情深似海,对她更是如此可他的欺骗是她无法容忍的待他后悔时,他已经失去她了——————————他,默默保护她,一次一次为救她生命垂危他希望她能看自己一眼,哪怕一眼也好,可她眼里只有那个人,有谁知道,当她和那个人在一起时,他的心有多痛——————————她,风华绝代,不顾天下人的反对爱他可才发现,他是利用自己心,破碎;爱,消失当她落魄时,发现还有一个人为她遮风挡雨,自己以前怎么没注意到他呢?可她的心已经被伤得支离破碎了,如何再爱?可他不管,缠着她,似乎成了他唯一可做的事
  • 69次深爱:总裁的腹黑娇妻

    69次深爱:总裁的腹黑娇妻

    风云变幻,三年的感情顷刻间化为乌有,这就是他所谓的深爱?不过是利用罢了,这样的爱,她不要!“我们分手吧!”“你想要的,我都会满足。”平静无波的声音,让沐云初心一寸寸撕裂。一年后她回归,看到他身边美女如云,冷漠,无视。“权先生,合同上写的是合作,你这是做什么?!”“合做。”“流氓!”“只对你流氓……”欺身上榻,屋内只剩下片片喘息和低吼,阵阵旖旎,月亮都羞得躲起来了。
  • 十一宠妃:凰本天命相公

    十一宠妃:凰本天命相公

    戏阳:“戏阳姓,无名”——墨十一:“”她是墨漫笙,我是墨十一,我与她是两个灵魂。你要的,到底是谁?“——陆离:“她疯了两年,我陪了两年,原来,她在两年前就已不是她了”——戏阳葵:”麻麻,我要去找粑粑”墨十一:“站在原地不要动,默念麻麻是大美女一百遍,就可以看到他了。””戏阳葵笑道:“麻麻今天我们晚饭吃什么啊?”——戏阳一曲墨漫笙,唯见十一舞
  • 雪舞情殇

    雪舞情殇

    医仙谷中走出的少年,计划中的复仇,可是在爱情的涟漪中,是该选择放弃,还是应该坚持。当修真的世界展露头角,林天羽的思绪不知不觉间蔓延到了六百年后的世界,是坚持自己的使命,做一名天选者,还是应该逆天改命,挣脱命运的枷锁。不同的世界,一样的人生路。让我们看林天羽如何在命运中寻找到自己的道,成为道。
  • 高老头(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七辑)

    高老头(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七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落苒学院

    落苒学院

    原本她认为可以安安静静的读完书,可那知,她遇到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人。。。。。当她认为一生都美好时,一个晴天霹雳让她措手不及。。。。
  • 我的生活带着平凡

    我的生活带着平凡

    单身狗的悲伤,或者高傲,或者迎合,或者一味地忍让。牛吹大了容易被顶
  • 原配皇后:皇上,我们离婚吧

    原配皇后:皇上,我们离婚吧

    一不小心她竟穿越并成为了史上最老的秀女入宫选妃,站在一群只有十五六岁的美少女中间她简直就是老黄瓜刷绿漆,更可气的是破坏她婚姻的小三不但也一起穿越而来,竟然还成为了她的亲妹妹,因形势所逼迫不得已暂且和小三联手想要扭转命运,可又一个惊雷从头顶炸开,原来她的丈夫竟穿越为皇上,而她现在只不过是他选妃中的一个秀女而已,以前只一个小三便已经让她难以应付,如今他更是有着庞大后宫的三千佳丽,这可让她顿时蒙圈,而身旁的这个所谓亲妹妹再次见到姐夫的时候又会与他再续前缘吗,当身处这样一个复杂又艰险的局面时,她幡然醒悟,“都给老娘让开,我才是原配~!”读者群:112342634
  • 高中生作文全功能手册

    高中生作文全功能手册

    本书装帧精美、制作新颖、内容丰富、功能齐全、是一本经济而实用的优秀作文书,学生“一册在手,作文不愁”。本书既有具体而实用的写用指导,也有优秀的范文点评,还有典型的病文的分析,在书后,独具创意地设有“作文速成宝典”,为临者的同提供写作模板。
  • 校花老婆太可爱

    校花老婆太可爱

    我叫李晨,对萌系娇小萝莉型的女生完全没有抵抗力。可是……你那么可爱,怎么能杀人,妈的,彻底毁三观了。不过,我还是决定追她,谁让我就是一个肤浅的人,因为她实在是太卡哇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