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9000000033

第33章 文化和原创文化(3)

随着人类的对象化实践越来越深入和扩大,人对对象自然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和全面,随着对象意识的形成,世界意识或宇宙意识也逐步形成,与此同时,人从对象那里认识到人自身的存在,认识到自身作为与众不同的人之为人的存在,这就是人的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它的种类意识的产生。随着对象世界在“历史”中不断展开和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也不断丰富、充实、系统、清晰和自觉。人的自我意识最终可以概括为一个“人是什么”的问题:人的能力,人的应当,和人的希望,即什么是人之为人的本质,也即人性问题。人的自我认识问题,是一个文化的最高问题,因此,“认识你自己”是人的首要任务和永恒命运;对人之为人的系统反思和回答就是人的精神自觉。有了这一点,人才是自在自为的存在物。因为自觉,人就有了双重特性,即它既是彻底的自然存在物,又是彻底的精神存在物。

因为自觉,人于是省察到整体不仅是纯粹的自然存在,而且还是一种精神存在或德性存在。精神自觉的发生发展是自然界的一件大事,从此,自然、人、文化、历史都有了新的意义。精神是人的自我创造的最高成就,是自然与人相互作用的产物;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上,它是人之为人的本质含义,对特定的人类共同体来说,它意味着人的生命的发展方向,意味着人的本来、应当和理想;它一旦产生之后就构成一个文化的灵魂,它对历史和现实起反思、指导、规范和塑造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雅斯贝斯认为历史本质上是人的自我意识和精神的运动是对的,而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才是真正的哲学著作。人之为人的精神自觉,从问题的历史起源上看,更多地来自于政治问题的激励和触发,历史的发展,共同体的扩大和复杂化,使得人类不得不面临一个甚至比如何面对自然界的问题更为重要的问题:即同一个种族的个体之间、集体之间,个体和集体之间,总的来说是人类内部如何自处?周初的贤哲和希腊古典时期的政治家以及希伯来的先知,无不带着深深的忧患和焦虑从共同体生活问题出发思考天人之际的问题,人之为人的本质问题是从什么是最合适的人类共同体形式的问题中引发出来的。因为共同体实际生活的不同,各民族原创的对人之为人的看法也不尽相同,作为其结果的“智慧”也不相同。

对人之为人的问题的思考,即对人性问题的思考还必须涉及对天道问题的思考。

什么是人之为人的本质,可以从人所表现的实际行为进行经验性的观察,但因为人从根本上说来是自然天地的一个部分,因此,追究人的问题必然要追究到天(神,上帝)的问题,因为人与自然乃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不认识整体的性质,就不可能从本质上认清部分的性质,这就是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遵循的思路。另一方面,对人是什么的问题的回答,不能在人自身寻找,只能到对象中去寻找,因为人除了对象化于对象之上的本质力量之外,便什么都没有了,人的纯粹自身乃是虚无。

人有无数的对象,一切可以意识和思想之物皆是人的对象,包括人自身及其思想。但人的最高对象乃是“世界”和“宇宙”,乃是包括人自身在内的“整体”。中国的“天道”、“自然”,希腊的“自然”、“存在”和“神”;乃至希伯来超越于自然之上的独一上帝(One God),这些高级的对象意识的形成,是人类对包括人自身在内的自然宇宙认识的最高结晶。人的意识总是从最直接最具体的对象开始的,但它不像动物那样永远停留于直接具体的欲望对象,而是逐步抽象上升,人类自我意识的最高成就就是对“人性”的意识,对人的“本来”和“应当”的意识,对人类在自然整体中的自我定位的意识;人类对象意识的最高成就就是对“自然”、“天道”、“存在”、“神”或“上帝”的意识。

天、神、命、道表面上是一种语言文化符号,是抽象概念,但实际上,它凝结的是人对世界的认识,凝结在这些概念上面的客观对象就是作为整体的世界或宇宙,在这个意义上,一切宗教和哲学的终极概念都可以道通为一,唯物和唯心、有神和无神,本来只隔一张纸,并无不共戴天之仇,而对独一上帝的信仰,既不是一种低级的偶像崇拜,也不是为某种文化偏见所局限的人所想当然的那样荒诞不经,它实际上是一种对存在和生命的本源意识,是对宇宙最高统一性的意识,当然归根结底也是人的自我意识。人的本性来自天的本性,只有在具有整体的对象意识时,人才具有普遍的自我意识,因而天道人性乃是不可分离的两极,人无天不立,天无人不彰。只有把天之道稳固下来,然后是从对象回到自身,以对象为参照对人自身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反思和提升,从而才能甄定人之为人的普遍意义。希伯来信仰比较特殊,上帝似乎不是人可猜摸的对象,但人也只有在上帝面前,才能明白自己是谁,应当怎么做,怎样悔改,可以希望什么。上帝是人认识自我的镜子,是人行为的准则,是人祈祷和希望的目标。反过来说,在人自觉其人之为人的时候,天、命、道、神等作为人的对立面的自然概念也就确立起来了,这是同时完成的一个事情的两个不同方面而已。

人的精神自觉,即对人之为人的明确意识,以及与之相关的天、神意识,共同构成人最深微的精神空间。这种精神自觉可以说是文化的最高级部分,因为正是这种精神自觉使得人在高度上与万物相区别,构成人的本质性内涵,并且,它一旦形成之后,就会对文化整体的其他部分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文化有机体中起一种支配和统帅的作用,并成为一种深厚的传统,通过有意识的教化对其后的人类历史起一种塑造作用。

我们认为这是历史的第三个阶段,并且把这种文化叫做“原创文化”。按照上述我们对“原创文化”的理解,至少古代希腊、希伯来和古代中国这三个地域或民族达到了原创文化的高度,形成了深刻影响历史进程的传统。这三个世界不同地域的原创文化,可以说是原创文化的典范,是哲学、信仰和道德这三种智慧形态的原创典范。哲学追求真理,信仰企望神圣,道德期于圣善。它们都对人性和天道之本真达到了深刻系统的自觉。达到了“原创文化”这一高度的文化或民族往往具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负,一种统贯天人的自负,因为这是它历经艰辛所获得的,是它安身立命的精神堡垒。中国的人伦和道德如此,希腊的理性和科学如此,希伯来的信仰和虔敬尤其如此。如果它遇到挑战和强迫,它就会本能地反抗和拒绝;倘若它从绝对被降低为相对,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又会感到发自内心的痛苦,充实再次转化为虚无,这就是陈寅恪解释的,王国维之死的真正悲剧意义所在;也是尼采哀叹“上帝死了”,“虚无主义正在欧洲降临”的根本原因;而希伯来信仰,至今仍然拒绝放弃其精神制高点。达到精神自觉高度的人,不仅生活于他的血缘和人伦、土地和家园、民族和国家中,还生活于他自己、他的文化所建立的最高精神空间中,当他的对象世界整体崩溃时,他内心的自我也就破碎了。

历史地看,这是人性进步和升华必须要付出的历史代价。但无论如何,这样一种原创文化是不会无声无息地消失的,相反,它是我们再次自觉达到充盈的坚实基础和丰富渊源。

一种原创文化诞生之后,它会在现实和历史中成为一种持久的积极主动的力量,但这并不是说它就是历史的顶点。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首先,每一个原创文化的产生都有受制于当时历史境况的局限性,精神和智慧本来都是当时各民族所遇到的忧患和问题所激发的历史产物,所谓困而知之者,它在形式上可能表现为一些卓越个体的思想,但它本质上是共同体生活的集体结晶,而非个别全知全能者的有意创造。因此,每一种原创智慧虽然在其内部看来都首尾一贯圆满自足,但实际上都只是道术之一端,文化之偏至,这里的故步自封和夜郎自大都只能成为文化偏执。其次,历史是发展和开放的,因为自然和人、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永远是发展和开放的。实际上人类历史到现在已经发展到一个全新的阶段,而这正是我们所关注的问题所在。

文艺复兴以后,西方文化中出现了与第一次原创文化有质的不同的文化因素。现代科学和技术,大工业的生产方式,民主宪政制度,自由平等的价值观念等等,都是人类历史从未有过的文化因素;它们共同促成了人类的第二次精神自觉。与第一阶段的原创文化不同的是,首先它从一开始就有第一阶段的精神智慧可资借鉴,作为它的精神向导。其次,起源于西方的这种新文化突破了西方地域界限成为了全人类的共同财富,资本主义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价值观念注定要超出自身成为全球性事件,从这一意义上说,工业革命和英法政治革命不是某个国家或者单纯西方的事件,而是发生在英法和西方的全人类事件,它是世界其他地方的人们迟早必然都要面对的事情。

人类的新文化发源于西方,西方在人类历史的这个阶段起了领先和主导的作用,但是,当它一旦发生之后,因为这种文化本质上的世界性,历史已经不可能成为哪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了,特别是19世纪之后,随着世界的其他部分的觉醒、崛起和对世界历史的参与,人类真正进入一体化时代,中西方都共同面临原有文化的冲突和融合的问题。在此意义上,1840年发生在中国的鸦片战争,不仅仅只是两个国家之间的一场普通战争,按照黑格尔的说法,它乃是精神自身发展的一个必然环节,是世界精神在其自身前进道路上的克服和升华,从中国当时的现实看,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从我们现在的角度看,是中国自觉参与世界历史的开端。我们的问题是,作为中国人,作为一个在人类第一个原创文化阶段有自己的独到创造的国家和民族,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全人类的历史视野中重新认识世界和自我,天道和人性,达到一种新的合乎天命的精神自觉。这也是我们追溯历史,反思文化和原创文化的意义所在。

(作者系北京卓达大学教师)

同类推荐
  • 让每一个学生发展得更好

    让每一个学生发展得更好

    发展性教育是作者在全国最早提出的十分重要的教育思想,“十年探索,十年实践”,发展性教育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和实践体系,而且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工作者的认同。在“注重发展,追求卓越”的发展性教育思想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让每一个学生发展得更好”和“学校的一切为学生的发展而存在”的办学理念,把重庆一中办成了全国一流的名校。本书正是对发展性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的系统整理,对中国现代教育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 优秀教师的十大标准

    优秀教师的十大标准

    教师职业精神是一个开放性的动态系统,它应该包括多个层面。本书的宗旨在于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创新、更新知识、培养教学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在教书育人的平凡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
  • 爱弥儿(精典教育)

    爱弥儿(精典教育)

    本书共分为5卷,每一卷的儿童年龄都各不相同,并根据儿童的年龄总结出了相应的教育原则和内容。第一卷,卢梭以小于两岁的婴儿为教育对象,告诉父母怎么进行恰当的体育教育第二卷,卢梭以2-12岁的儿童为教育对象,建议父母重点对儿童进行感官教育第三卷,卢梭以12-15岁的青少年为教育对象,可以进行相应的智育教育第四卷,卢梭以15-20岁的青年为教育对象,此年龄段的孩子开始逐渐接触社会,德育教育是最为关键的教育第五卷,卢梭重点论述对女孩的教育,他以10岁为分界点,分别论述10岁前和10岁后的女孩应该如何教育。
  • 我们能做什么:胡适说中国

    我们能做什么:胡适说中国

    本书是一部可以同《旧制度与大革命》对照来读的书。这在热销的《旧制度与大革命》提出大革命并非一定发生在一个国家的贫困时期,在经济发展较好,却导致严重两极分化的时期也可能引发革命。两个时期虽然面临的问题不同,但引起的后果却可能相同。胡适的解剖刀对准的是国民党统治下的旧中国,深恶痛疾的是旧中国的种种痼疾。他主张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是建立西方式的民主制度,而历史却选择了革命。而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面临同样的风险,又听到了类似的主张。我们能做什么?胡适当年的思考也许仍然具有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 国际传媒整合营销传播

    国际传媒整合营销传播

    本书是国内第一本国际传媒整合营销传播的教材。编者立足于传播全球化的背景,探讨了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在中国传媒贯彻“走出去战略”、开拓国际市场实践中的应用。本书介绍了整合营销传播基本理论,分析了国际传媒品牌内涵与构成要素、实施整合营销传播的必要性及整合营销传播主客体构成,并从战略、策略、手段、保障、评估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国际新闻或国际传播专业教材,也可以为国际传播工作者提供参考,还可以为国内传媒的营销实践提供借鉴。
热门推荐
  • 我为红颜欲屠神

    我为红颜欲屠神

    “没有你,我做神仙又有什么意思?做魔王又有什么用呢?”一个长发飘飘长相帅气的中年人看着怀里的女人道。“傻瓜傻瓜,你就是个大傻瓜”女人一身彩衣,面容苍白,捂着嘴哭道。“我答应你,在天庭愿作比翼鸟,在魔界愿做连理枝,永不分离!”男子,含情脉脉的说道。就这样慢慢落下了深渊。
  • 在薄荷草唯美盛开的地方

    在薄荷草唯美盛开的地方

    那一年,不告而别,但现在,我会补回来,缠绕在指尖的薄荷香,一直没有散去,仍徘徊在我的白色裙摆的蕾丝,又一次在阳光下,遇见那些美丽的清新。
  • 我的唯美恋之易烊千玺

    我的唯美恋之易烊千玺

    本文主要写的是:千玺和罗心妍小凯和刘心瑶王源和柳心棋的恋情能否继续敬请期待~
  • 民国灵异档案

    民国灵异档案

    从日本侵华战争开始至日本彻底投降,近十年的时间内,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灵异事件爆发,是巧合还是有人暗中操纵?在看不见的暗战中,在那个风云际会的年代里,几大家族,几代守秘人又与其展开了怎样的殊死斗争?
  • 异界之中变修仙

    异界之中变修仙

    因为地球污染太严重,李珣渡劫时被汽车尾气熏死到了异界!开始了异界变态的修仙的路!
  • 网王同人之陌路

    网王同人之陌路

    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得到的早晚会被遗弃。
  • 苑里志

    苑里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两小误猜:社长大人我投降

    两小误猜:社长大人我投降

    他身家显赫,她身世成谜。他是她所谓的弟弟,幼年时她出现在沐家,害死了他的母亲;她是他所谓的姐姐,心怀愧疚对他无微不至,照顾他成了她多年的信仰。十年暖阳,一夜温存,他终于放下仇恨,却来不及说出口:沐旻妍,以后我会守护你。十年煎熬,一夜折磨,她终于绝望离开:沐旻轩,我们之间的恩怨,真的是化解不了。多年离别,她改名换姓,以为断绝过去,却不想才踏入国门就被缠上。他设计将一家公司转入她名下,笑得得意:本公司经营不善,负债千万,还请小姐多多担待。一纸合约,债权人是他,债务人怎么是她?
  • 华夏风云五千年

    华夏风云五千年

    历史很复杂我来把它简化历史很乱我来把它梳理历史很枯燥我来让它有趣起来
  • 一统三国霸业

    一统三国霸业

    这是作者第一次写作,文笔不好,请大家多多关照!!!本书对三国进行了较大的颠覆,还请各位见谅!赵云,乃是三国的名将,一次意外却让赵云的后代赵凌穿越到了三国世界,成为赵云,紧接着又成为北平太守,平定了辽东,取了并州,夜袭冀州,趁势攻取青州,后因曹操与袁绍再次联合攻打赵云,赵云原本不打算攻打徐兖二州,被迫应战,获胜了,得到了徐兖二州,还杀了袁绍,成为当今世上最强的霸主,一步一步用智慧平定了三国,最后赵凌回到了现实世界,可是却因为他穿越到三国那几十年,彻底改变了三国的历史!